第101章購買武器生產線計劃泡湯,列強不賣。
字數:3096 加入書籤
何大清剛剛去視察完了部隊的訓練情況,他感到非常滿意。
在訓練場上,他看到士兵們都非常努力地訓練著,也非常刻苦,就像一群凶猛的野獸,不斷地磨礪著自己的獠牙,準備迎接未來的挑戰。
隨後,他又去了各廠工廠和作坊,剛回到辦公室。
“報告。”
“進”。
“吱嘎”門被打開,一名士兵拿著幾封電報走了進來。
“老板,這幾封電報是剛剛收到的。”說著就遞給了何大清。
何大清伸手拿過。
“好了,你出去吧!”
等士兵出去之後,何大清打開了文件夾。
第一封越洋電報是米國分公司經理,林森發來的。
購買麵粉廠生產線一條和罐頭廠的生產線一條合同已經談下來了,並且已經簽約。
合同總金額9萬美元,折合31.5萬大洋,預計預計9月中下旬就能到貨。
(1937年,1美元大約等於3.5個現大洋(銀元),那麽9萬美元換算成現大洋約為:900003.5=315000個現大洋。)
何大清看完這封電報,微微皺了皺眉頭,語氣沉重地說:“兩條食品生產線就要了老子31.5萬現大洋,那輕重槍支生產線和彈藥生產線豈不是更貴。”
“我得趕緊盤點一下我兜裏還剩多少現金才行。”
他的語氣像是在訴說一件沉重的事情,仿佛他的肩膀上扛著一座山。
看完之後,他先把這封電報放在了一邊,然後又拿起了第二封電報。
同樣是林森發來的,電報大致意思就是說;
米國佬:貴方不是華夏政府.國大黨派來的人員,隻是華夏的普通華商,對於貴方想要買武器生產線捐給國家支持抗戰的態度,我們是非常敬佩的。
即便是國大黨想要購買武器生產線及相關技術,得到的答複也是一樣的“不賣”。
米國尚未直接參戰,奉行中立政策。在這種情況下,米國政府對於向交戰國或可能卷入戰爭的地區出售武器生產線和技術會持謹慎態度。
不過向華出口成品武器還是可以的。例如1937年下半年,國大黨得到了從米國運來的279架飛機和1205萬發子彈,這批貨是戰前訂購的。由於中立法案的製約,此後米國便停止了對中國的武器出口。
(原曆史上,在1939年11月米國修改中立法案,可以向交戰中的國家出口武器,但必須以現金購買,自行運輸。)
看完這第二封電報,深深的歎了一口氣。
也沒說什麽,就是心頭有點堵得慌。
接著又拿起了第三封電報看了起來,也是最後一封。
這封電報,是榮耀之盾情報部,發來的,他們隨同佳興公司的貿易貨船。
前往了英屬馬來亞殖民地,隨後情報部特遣小組和佳興公司的一支外貿談判團隊,搭乘飛機前往了歐洲。
到達歐洲後走訪了歐洲各列強:英、法、德……,尋求購買武器生產線。
電報的內容就是此行的結果,但這意思就是:想要購買武器生產線幾乎沒可能,即便是現在的華夏政府也買不到,原因是多方麵的!!!
總體而言,在1937年當下的複雜國際形勢下,歐美列強基於自身利益和各種因素的考慮,不太可能向華夏出售武器生產線和技術。華夏主要通過從各國購買成品武器來補充抗戰裝備。
目前歐洲列強自身都麵臨著戰爭的威脅和各種複雜的局勢,軍事工業大多以滿足本國需求為首要任務。
同時,國際政治關係和地緣政治因素也會對武器裝備的交易產生重要影響。所以,我們從歐洲列強購買到輕武器生產線的可能性較低。
看完三封電報,直接癱軟在了辦公椅上,久久不語。
“唉!兵工廠搞不起來了,想要從歐美各國購買武器彈藥的生產線及技術幾乎沒可能,即便是現在的國大黨也買不到,隻能買成品的武器彈藥,而且很快也會斷了,隻能通過走私渠道,獲得成品武器彈藥。”
“更別說是咱這樣的私人武裝了,最多也隻能買到小批量的輕武器和彈藥,想要買武器生產線和技術,簡直是在癡人說夢,早就應該想到的。
這下可咋搞?靠購買成品武器彈藥和走私渠道,我他媽要填進去多少錢?不用想都知道,那肯定是個天文數字。
把我賣了都湊不出這筆錢來,現在看來隻能想想其他辦法了。”
何大清在辦公室冥思苦想了很久,但是感覺腦子裏很亂,啥也想不出來。
這可能就是當局者迷吧!
【叮!您有新的消息,請注意查收】
何大清正在輕輕的揉著太陽穴,聽到這則係統提示音。
隨手點開來看了一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