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運轉

字數:2967   加入書籤

A+A-


    等將一切都交代清楚之後,景泰帝重新回到了宴會之上,與眾臣繼續享受宴飲的歡快。那些來自草原的使臣本來是很開心的,畢竟他們能免費享受美酒佳肴,甚至還能看那些身姿窈窕的美人跳舞,但就算他們的精力再旺盛充沛,等到這場宴會進行到深夜還沒有停下的時候,也察覺到了不對勁。
    他們其中的大多數人都已經喝醉,但正使和副使是為數不多保持清醒的人,正使眼珠子轉了轉,借著酒勁兒上前請罪。
    “尊敬的大景皇帝陛下,感謝您的盛情款待,隻是我們已經不勝酒力,還請您恕罪,讓我們回去休息。”
    “哈哈哈,諸位來自草原的勇士不必自謙,朕知道你們都是一頂一的壯士,個頂個的喝酒好手,才喝了這麽一點兒酒,怎麽可能喝醉?你們還沒嚐過我們大景最美味的酒!來人啊,把那些‘百年春’抬上來。”
    景泰帝根本不給對方拒絕的機會,拍了拍手,立刻就有強壯的太監抬著大壇大壇的酒上來。
    等拍開封泥之後,原本準備拒絕的正使頓時坐了回去。
    什麽時候不能休息呢?死了之後自然有大把時間長眠。可是這樣好的美酒錯過了,下半輩子難再喝到。草原的勇士就沒有不喜歡美酒的,正使當然也是其中一個。他端起麵前被倒滿的大碗,一口氣兒將碗中的美酒盡數吸入肚中,打了個滿足的飽嗝,臉上頓時浮現一層紅暈。
    “好酒!好酒!”
    正使是個海量,不過就算再怎麽上癮,在喝了整整三大壇百年春之後也還是迷迷糊糊的一頭栽倒在滿是食物酒水的桌案上,淋淋漓漓弄了一身,好不狼狽,周圍有不太明顯的嘲笑聲,不過正使已經聽不到了。草原使團已經被妥善的送回休息的房間,外麵有重重侍衛把守,十分安全。
    早在景泰帝不斷勸酒的時候,大景臣子就意識到了不對勁,因此哪怕他們頻頻舉杯,實際上杯中之酒根本沒有明顯下降,等沒有外人之後,眾臣緊張的看向景泰帝。他們知道一定發生了大事,但在聽到有關疫病的消息之後,還是禁不住大驚失色。
    疫病?
    這個詞已經十幾年沒出現在眾人耳中了,為什麽偏偏會在這個時候出現?怪不得陛下方才要將草原使團的人都灌醉,哪怕這件事兒跟他們無關,如果這些草原使臣想要借機搞事兒,對大景來說也將是不可預估的災難。更何況這事兒也未必和他們無關。
    能來參加宴會的都是朝中積年老臣,再不濟也有著絕對的聰明與智慧,此刻眾人聚在一起,頭腦清晰,有條不紊的商量對策,不過片刻,一條又一條的命令從宮中傳出去,整座京城進入了絕對的戒嚴狀態。
    所有人此刻腦海中隻有一個想法,無論如何一定要保住京城安穩!
    當然,等京城安穩下來之後,也要出發探尋四周城鎮乃至全國各地有沒有疫情,畢竟疫病這東西根本不是人力可以預測的。眾人甚至現在還不知道它是通過什麽途徑傳播的,隻知道似乎有不小的傳染性。
    當眾臣都從宮中出去之後,整座京城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運轉起來。京城所有的藥堂醫鋪甚至藥材商都被強行征用,服務於太醫院。在這個時代,有時候皇權集中也有一點兒好處。
    九闕幾乎徹夜未眠,她也在不停奔走,今天晚上很少有人能睡個完整的好覺。第二天上午,九闕終於得到了完整的資料,不得不說在看到這消息時,九闕心中一沉的同時也有些慶幸。京城有人口120萬左右,已經出現明顯症狀,比如頭暈發熱的,大概在三千人左右,這個數字聽起來很可怕,但相對於龐大的人口基數來說還算可控。
    她在城外那座莊子麵積不小,容納3000人,那還是足夠的。但現在麵臨的問題是,那些已經有明顯症狀的人以及他們的家人根本不同意將病人移送到城外莊子。在百姓們樸素的認知中,官府將患病之人帶走,那就是要集中屠殺。如果不是這樣,為何以往疫病發生之時,那些被官府帶走的人能回來的寥寥無幾?
    當然這些都是百姓們關於前朝時期的記憶。自景泰帝登基以來,雖說天災人禍不斷,但這還是第一次出現大規模的疫病。然而百姓們心中對於朝廷處理疫病的措施心有餘悸,此刻怎麽願意看著自己的親人被帶走?
    過來稟報的淳於霜也是一臉無奈。
    她是刑部官員,本來不該插手疫病的管理,但此次疫病,朝堂上下都很重視,幾乎所有人都參與其中,她也不能幸免。這會兒之所以過來向九闕稟報,正是因為那些患病之人以及他們的家屬反抗情緒太過強烈,幾乎要和士兵們發生衝突了。
    如果再不管束,隻怕還沒開始治病,就要發生流血事件了。
    九闕對此也很頭疼。都說人心裏的成見就像一座大山,那些患病之人以及他們的親人並不知曉朝廷會如何對待他們,隻是以前朝時期的經驗為準,實在是有些冤枉他們家陛下。既然如此,九闕也不能坐以待斃,總得讓這些被保護被治療的病人及其親人和全天下人都知道,在危急關頭以強硬措施出手保護他們的人是誰。
    至於他們不肯跟著士兵離開,主要是因為他們並不知曉士兵們要把他們帶到哪裏去,要做什麽。對此,九闕倒是有解決辦法,當她帶著淳於霜等人來到發生衝突的地方時,那裏已經裏裏外外聚滿了人,兩邊的街道、民宅、甚至大門後頭都有人在悄悄的關注。
    不過當看到九闕時,那些原本怒氣衝衝的百姓臉上的表情有些許軟化。九闕的名聲在百姓們之間可比與群臣之間要好。尤其是她做了很多對百姓有益與百姓真切相關,切身體會的好事兒。
    這會兒有個膽大的在人群中喊了一聲。
    “應大人,您的人品我們都是知道的,咱們也不是不配合官府,隻是想知道官府的人這是要把我們帶到哪兒去,總不能不明不白的就跟著走了吧?誰知道還能不能回來。”
    喜歡郡主不可以登基嗎?請大家收藏:()郡主不可以登基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