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會前

字數:3359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    給自己鼓了鼓勁,孟德爾朝著修道院的方向走去。
    修道院的尖頂在遠處顯得格外醒目,如同一座矗立在信仰之中的燈塔,指引著他的腳步。這裏不僅是他多年來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更是他進行實驗和探索科學真理的避風港。
    推開修道院厚重的大門,熟悉的寧靜和莊嚴氛圍撲麵而來。
    旅途勞累,孟德爾洗漱完畢,迅速開啟了睡眠模式。
    孟叔難得睡了個好覺,日上三竿,才被暖陽溫柔的喚醒。
    睜開稀鬆的睡眼,孟叔飛快穿好自己的修士服,就往後院的花園衝去。
    推開門,正看到修士們在庭院中忙碌著,低聲的禱告聲在空氣中回蕩。孟德爾微笑著與他們打招呼,然後直奔自己的試驗田。
    花園內,孟德爾叫住了正在勞作的小老弟馬丁修士。
    馬丁遞過來一個厚厚的筆記本嗎,第一批山柳菊實驗的成果已經被勤勤懇懇地仔細記錄在上。
    而第二批實驗的山柳菊則整齊地在一旁茁壯生長著。陽光灑在這些植物上,顯得格外生機勃勃。
    孟德爾輕輕觸摸著那些葉片,感受著植物的脈搏。
    盡管剛剛經曆了一場精神上的波折,他仍然堅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意義的。他從架子上取下一個放大鏡,開始逐一檢查這些山柳菊的狀態。
    當然,他還記得陳飛的話,要給他留一半,一人一半,感情才不會散。
    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裏,孟德爾全神貫注地投入到實驗數據的采集和記錄中。
    他小心翼翼地打開每一朵花,觀察它們的雌蕊和種子的發育情況。每一次微小的發現都讓他感到一種莫名的喜悅與滿足,仿佛科學的真理正在一點點向他揭示。
    隨著觀察的深入,孟德爾發現第二批山柳菊實驗的結果和第一次的發現幾乎完全一致。這些植物同樣展現出了孤雌生殖的現象——在沒有授粉的情況下,它們依然能夠產生種子。這樣的結果,再次印證了他的理論。
    這是對我的研究最有力的支持,孟德爾在心中默默思忖,無論外界如何質疑,隻要實驗結果能夠重複出現,那它就一定是對的。山柳菊絕對不是一個合適的研究遺傳的植物,耐格裏等人之前發表的那麽多文章,才是他們自己所謂的“數字遊戲”。
    要是給我來做,就他們的數學,我隨便造假他們都看不出來。
    他一邊思索,一邊將這些數據仔細地記錄在筆記本上。每一組數據,每一個觀察結果,都被他一絲不苟地記錄下來,仿佛這些數字和文字是支撐他信念的基石。
    驗證完實驗結果後,孟德爾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第二批實驗的成功給了他極大的信心和力量。第一次或許隻是巧合,所以他在和耐格裏辯論的時候還不算有理有據,如今再一次驗證了自己的實驗結果,可以說是萬無一失了。
    他知道,這些數據將成為他在科學學會演講時的有力證據,為他的研究正名。
    他站在窗邊,目光投向修道院外的遠山。
    群山在夕陽的映照下顯得格外壯麗,仿佛在向他昭示著自然的偉大與神秘。孟德爾感到自己的心靈仿佛與這片大地融為一體,那種源自大自然的力量和智慧讓他愈發堅定自己的信念。
    “無論未來如何,這些實驗的結果都將證明一切,”孟德爾在心中對自己說道,“我將把這些數據帶到學會,用它們來捍衛我的理論。”
    回到修道院後的第二天,孟德爾一早便開始為即將到來的科學學會會議做準備。
    布爾諾科學學會每月一次的會議不僅是地方科學家們交流研究成果的舞台,更是整個奧地利帝國內部科學界的重要集會。
    盡管這次會議規模並不大,但對於孟德爾來說,這次機會卻是無比重要的——這是他第一次有機會在這樣一個平台上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孟德爾走回自己的臥室。
    沉重的木桌,堆滿書籍的書架,還有窗外透進來的柔和光線,一切都顯得那麽寧靜而安詳。這裏曾經是他進行無數次思考和推導的地方,而如今,它將見證他為即將到來的演講所做的每一個準備步驟。
    他從書架上取下一些參考書籍,這些書籍中包含了他多年來進行豌豆實驗的所有理論依據。每一頁書都泛黃發舊,但其中的內容卻依然充滿智慧與啟迪。孟德爾小心地翻閱著,仔細確認自己每一個論點和實驗數據的準確性。
    接下來,他開始整理演講的手稿。孟德爾從最初的實驗動機開始,一步步闡述自己的研究過程,逐一分析實驗數據,最後得出關於遺傳規律的結論。
    他用簡潔而有力的語言,將複雜的實驗數據轉化為易於理解的圖表和陳述,以便在演講時能夠清晰明了地傳達給聽眾。
    在書桌上,孟德爾擺放著幾張大幅的手繪圖表,上麵詳細記錄了他在豌豆實驗中發現的遺傳規律。
    圖表清晰地顯示了不同性狀的分離和組合模式,直觀地展現了他所提出的“顯性與隱性”概念。這些圖表是他多年來研究的結晶,也是他向學會展示自己理論的有力工具。
    孟德爾反複推敲著每一個細節,確保自己的陳述既嚴謹又簡潔,既能引起學術界的關注,又不失邏輯的嚴密性。為了不遺漏任何可能的重要內容,他甚至將演講稿背誦了幾遍,以確保自己在正式場合能夠流暢表達。
    然而,準備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孟德爾在撰寫演講稿時,不時會回想起耐格裏教授的冷淡態度,那種對新理論的排斥和固守舊有觀念的頑固讓他感到一種無形的壓力。他意識到,學會中的某些成員可能與耐格裏持相同的立場,這無疑增加了他演講成功的難度。
    但孟德爾沒有退縮。他明白,這些圖表和數據將是自己最強有力的武器,它們能夠超越語言的限製,直接向觀眾展示真理的力量。他相信,科學的魅力在於事實勝於雄辯,任何反對的聲音最終都會在實驗數據麵前黯然失色。
    親,點擊進去,給個好評唄,分數越高更新越快,據說給香書小說打滿分的最後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
    :httpap..,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