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舉一反三
字數:4796 加入書籤
張曉峰每天都往鄉下跑,主要是看種植刺梨有哪些需要解決的問題。
這些問題五花八門,有些村民對鄉、村幹部不滿的,就故意刁難;有些不聽招呼,已經在田地上種植作物的,要求政府補償等。
這一天,他帶著楊秘書來到拉力鄉飛鳳村,發現村口圍了一堆人,就停了車,從車窗望過去,發現人堆中間有三個十五六歲的少年被手銬銬在一起,幾個老頭老太拉著兩個身穿警察製報的人不斷求情。
“楊秘書,你去了解一下,到底是怎麽一回事?記住,別亮明身份。”張曉峰對身邊的秘書吩咐。
“好的,張縣長。”楊秘書下車去了。
楊秘書到村民中間去打聽,十幾分鍾以後,才回到車上。
“張縣長,有幾個未成年孩子捕鳥,被鄉派出所的幹警抓了,要罰款。”楊秘書匯報說道。
“捕了什麽鳥?幾隻?”張曉峰問。
“捕的就是本地普通的麻雀,五六隻吧。”楊秘書說道。
“那派出所想罰一個人多少錢?”張曉峰又問。
“三千。”楊秘書回答。
“三千?幾隻鳥就要罰三千?我看那幾個孩子身邊圍著的都是老人,好像都是留守兒童吧?”張曉峰皺了皺眉頭。
“他們的爺爺奶奶也這麽說,罰得太高了。可警官們說,有人掏幾隻鳥蛋就判了十年,罰款是輕的了,再說,他們父母在外打工,一個月幾千塊錢,這一點罰款不會交不起……”楊秘書說道。
“罰款還要看對象有多少錢的嗎?簡直亂彈琴!”對於執法問題,張曉峰本來不想去幹涉,但派出所的人明顯是在亂罰款,既然碰到了,也隻好去看看。
張曉峰下了車,認識他的村民就叫了起來:“張縣長來了!張縣長來了……”
有個花白胡子的老頭抓住張曉峰的手不停搖著,老淚縱橫地說:“張縣長呀,您一定要為我們作主啊,我家孫子不就捕幾隻鳥麽?為什麽要罰那麽多的錢?”
“老大爺,現在國家規定不能捕鳥了,捕鳥是犯法的事情了,知道嗎?”張曉峰耐心地說道。
“可是我們不知道呀,我們年輕那時候,國家還除四害,要滅麻雀呢,怎麽忽然就說捕鳥犯法了呢?”老大爺一臉茫然。
“現在的動物已經很稀少,因為爛用農藥的原因,很多都快滅絕了,為了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所以得保護它們。就拿麻雀來說,它雖然吃一點莊稼,但它吃得最多的還是蟲子,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鳥語花香,才是大自然的美好景像嘛。”張曉峰盡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去解釋。
“張縣長說得在理,現在的麻雀是少了很多,但我的孫子和幾個村裏的小孩子爹娘都不在身邊,我們老了,也管不動,他們閑來無事,就去捕來玩,孩子不懂事,能不能網開一麵呀?”老大爺哀求道。
“老大爺,這件事情也怪我們沒有宣傳到位,在此,我先向您和鄉親們賠個不是,是我們工作沒有做好。”張曉峰說著就向村民們彎腰道歉。
“唉……張縣長,這可不敢當,您是縣官,怎麽能給我們道歉呢?”老大爺急忙用雙手扶住他。
“有錯就改,誰都會犯錯誤,就是我,也沒法避免。”張曉峰真誠地說道。
“對對對,張縣長說得太對了,有錯就改,有錯就改。”老大爺也是個醒目的人,當下心裏為張縣長的工作辦法叫好不已。
“兩位警官,你們到這裏來執法,工作值得肯定,但我有一些事情不太明白,想提出來大家共同探討一下,沒問題吧?”張曉峰對那兩個派出所的幹警和氣地說。
“張縣長客氣了……客氣了!”那兩名派出所的幹警一臉尷尬地說道。
“剛才我聽到你們拿網絡上一個大學生掏鳥被判刑十來年的事情對村民進行教育,我想問,你們知道那是什麽鳥嗎?”張曉峰虛心地問。
“這……不知道。”兩幹警有些難為情。
“那個叫燕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而且一掏就是十幾隻,屬於情節特別嚴重的。重要的是,他們不是不知道那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還拿去賣了。這個鳥不是那個鳥,不能混淆視聽,不能拿來嚇唬咱們老百姓對吧?普通的鳥和這個珍貴瀕危動物的鳥,是不可同日而語,就像熊貓和普通的貓是不可同日而語一樣,它們之間是不可以劃等號的。”張曉峰耐心地說道。
“對對對!張縣長說得對。”兩幹警急忙點頭。
“當然了,普通麻雀現在也不能捕了。鳥類是人類的朋友,肆意抓捕鳥類將嚴重破壞生態平衡。《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解釋》說得很明確,非法捕鳥達20隻以上的,屬於非法狩獵‘情節嚴重’,捕鳥者將受到刑事處理,包括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製或者罰金。”張曉峰緩緩地說。
“對對對!張縣長說得很清楚,就是這樣的。”兩警察萬沒想到張曉峰對這些條文法規知之甚詳,冷汗都冒了出來。
“那這幾個小孩子,抓了幾隻麻雀,怎麽樣處理呢?”張曉峰問。
“應該批評教育……批評教育!”兩幹警臉色難看地說道。
“那你們就處理吧,我就不打擾了。”張曉峰說著就回到了車上。
“張縣長,這兩個派出所的人明顯有些小題大作,拿雞毛當令箭,借機斂財呀。”楊秘書不滿地說道。
“雖然如此,但還真不好處理他們。他們是來執法的,雖然藏了一些私心在裏麵,主要還是在一些違規的處罰環節上沒有進行細化,還不健全,隨意性強,被他們鑽了空子。”張曉峰深思道。
車子繼續往下一個自然村寨走,不一會兒後,發現在一塊農田邊有人打起來了!
有一個中年男子在田埂上指手畫腳:“給我把他綁起來,綁起來……”
“這人是誰呀?這麽囂張!”張曉峰淡淡地問。
“這人好像是拉力村的村支書,對,就是村支書。”楊秘書說,這地方不是第一次來了,作為秘書,他記住了村支書的相貌。
“嗨,基層幹部的素質怎麽那麽低?下去吧。”張曉峰推開了車門。
張曉峰一下車,那個村支書和村民都認識他,就都向他七嘴八舌地訴苦。
“張縣長,您看看,這個人出爾反爾,在出租土地的合同上簽了字,現在果樹栽到他家田裏,他不幹了……”村支書搶著說道。
“張縣長,您給評評理,這村支書不講信用,本來同意批給我家一塊宅基地,現在不批了,農村人建個房子怎麽了?我有錢我就建對不對?又不占田占地,為什麽不給我建?太不講理了。”那個村民氣憤地說道。
這又是一個借機討價還價的橋段。
“支書呀,剛才我聽到你要綁人,這種工作方法是不行的,違法的,以後注意了。”張曉峰理解基層工作的雙重性。有時是鄉村幹部不講理,有時又是其些村民故意刁難,得分開看。
“是是是,張縣長,我以後一定會注意。不過,鄉政府的任務很重,讓我們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栽種完成,我也是沒辦法呀。”村支書繼續叫苦。
“那個老大哥,你先讓他們栽種,不要影響了季節,你的事情,我給你處理好不好?”張曉峰轉身對那村民說道。
“好,我信張縣長。”那村民點頭同意。
“那個……村支書,你忙你的。”張曉峰對村支書交待完,又對那村民說,“帶我去你想建房子的地方看看。”
於是,張曉峰帶著秘書隨著那個村民來到他準備建房子的宅基地看看,然後對那村民說:“你這地方後麵坡太高,不太安全吧。”
“我建這個房子不是為了住,用來堆雜物、養豬的。”那村民說道。
“占地盤?以後好拿拆遷款對吧?你這個地方也太偏僻了吧?永遠拆遷不到這裏!”張曉峰一針見血地說道。
“沒……沒那意思。”那村民的臉紅了。
“你有這想法,說明你愛動腦筋,這是好事情。但我覺得把一筆錢放在這裏,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獲得收益,不劃算。你看呀,我們縣目前推廣刺梨的種植,明年就能開花結果,到時一片片五顏六色的花,金黃色的果實,肯定會有人來看,旅遊業也隨之發展起來了,遠方的客人會到這裏找住的地方,就你這位置,有人會來嗎?”張曉峰說。
“那張縣長的意思是?”那村民愣愣地問。
“我打算在每個村的路邊,劃出一大塊地出來建設農家樂。農家樂的房子,必須按照統一的樣式來施工,這樣在環境上、衛生上才能達到標準。換句話說,我們找施工隊來建造一批一模一樣的房子,然後按建設成本價賣給村民。”張曉峰說道。
“成本價?有那麽好的事情嗎?”那村民愣了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