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迎新時的意外福利
字數:2391 加入書籤
很快各社團都開始迎新了,馬小亮把重心放在了校園廣播站,畢竟瑜伽社那邊現在有了新社長,是舞蹈係一個大二的女生當選,現在有趣的情況出現了,那就是舞蹈社和瑜伽社都是舞蹈係的女生當社長,不過李清月已經大三了,馬上就要了。
如今到了大二,終於可以找當學長的感覺了,不過還是打算裝清冷好一點!首先是廣播站的納新,馬小亮來到展台前把自己的單反相機和DV攝像機放到了展台前,目的當然是為了吸引喜愛攝影的同學加入,現在的馬小亮,已經打算開通新浪博客和大河網論壇的官方賬號了,作為《大學生》雜誌社的特約校園記者,自然是要拍攝一些校園作品的,因此打算利用廣播站的迎新看能不能遇到喜歡拍照的,到時組一個團隊,做一個攝影工作室。
馬小亮沒有穿西裝三件套,也沒有穿行政夾克,而是上身是黑色衛衣,外麵是校園廣播站的攝影馬甲,下身是黑色衝鋒褲,腳上是黑色登山皮靴。馬小亮喜歡穿登山皮靴,特別是下麵加了鐵塊那種,走起路來聲音很重氣勢很足,其實還有就是在登山或者遇到很多場合可以放心大膽的行走,遇到危險也可以用力踩過去,就算踹人也不擔心吃虧。
馬小亮注冊了一個QQ號,名字是師大攝影馬小亮,為的就是方便以後開攝影工作室。很多大一新生都來谘詢,特別是好多女生,畢竟廣播站主要都是女生組成的,這也是師大的傳統,畢竟師大女生多呀。
馬小亮特意把那個QQ號寫在一張名片上,正好可以放到攝影馬甲上麵的一個兜裏,那個兜裏是用塑料隔著的,從外麵可以看到的,當然是希望添加的人越多越好。有不少學生,特別是顏值還不錯的大一女生來谘詢,看到展台上擺著的相機和如同長槍大炮一樣的鏡頭,於是忍不住撫摸起來,開始谘詢,得知是廣播站除了招聘播音和編輯之外,還招聘攝影記者,於是好奇的問道:“攝影記者招女生嗎?”
馬小亮永遠都是麵帶微笑,用手指了指展板上的說明:男女不限。
很多女生隻是撫摸相機,但沒有報名,畢竟在很多人眼裏,還是做播音和編輯比較好。也有不少男生過來報名,而且直接拿起相機,仔細觀摩:“這就是單反相機,不是膠卷的。”
“師兄,你就是火車站迎新的時候那個男記者吧。”有人提出了問題。
“是的,歡迎加入廣播站,來報名吧。”馬小亮發出了誠摯的邀請。
一天的展示結束,廣播站收到了上千份報名表,比上一年多了近一倍,而馬小亮則收到了將近300個好友申請,幾乎清一色都是女生,畢竟馬小亮白天在胸前,掛的是校園廣播站副站長的工作證胸牌。
不過這個Q號隻有馬小亮自己知道,而且隻登陸在自己的筆記本電腦上,在其他任何地方都不會登錄。重生這一世,馬小亮開始注重自己的隱私,覺得不能什麽都告訴別人,包括家人和女友,更何況隻是女友,就算是老婆也不能說。上一世現實中的慘痛教訓告訴馬小亮,無論何時都要學會給自己留後路,隻有寫在自己名下的房子和車子才會給自己足夠的安全感。
由於瑜伽社那邊也在同一天招新,而馬小亮也抽空拿起相機在校園社團迎新處來回穿梭拍照,竟然發現原來河師大竟然有這麽多的社團,比如大地詩社,外語協會,方圓棋社,讀書會,跆拳道社、太極拳協會、籃球俱樂部、攝影協會,但是沒有電商協會或者大學生創業協會,心裏開始有些癢癢了,要不然改天去申請組建一個。
來到瑜伽社展台前,看到圍了好多大一學妹,有的甚至都是大二的,當然也有學弟,不過感覺學弟還是不多,瑜伽社幾個迎新的社員看見馬小亮,連忙招呼:“馬副社長,來給我們合個影。”
此時馬小亮身上穿的是校園廣播站的攝影馬甲,手裏端著相機,於是便走上前去,拿起相機給幾個迎新的社員拍了合影,然後就聽見有來谘詢的女生小聲問道:“他不是廣播站的嗎?怎麽又是瑜伽社的。”
迎新的一個瑜伽社社員則解釋:“他即是廣播站的,還是瑜伽社的,又是校報的。”
這時聽到的眾人有些懵,原來可以這樣繁忙,同時身兼三個社團。
而另一個瑜伽社的女生繼續補充:“這是我們瑜伽社的副社長,他還在學生活動中心租了個店麵,就淑女輕奢館。”
瑜伽社的副社長,是個男的,而且還開了自己的店,一時讓不少新生有了興趣,甚至有些男生開始報名。
最近馬小亮的Q號不時有添加申請,而手機則是有短信發過來,都是來谘詢廣播站和瑜伽社初選的,不過馬小亮一條都沒有回複,主要是不知道對麵到底是誰,因此最起碼見麵再說。
和上一世現實中在外省上大學不同的是,這一世馬小亮非常重視大學期間的人脈搭建,這四年認識的朋友,未來都是自己的人脈,而河師大作為省字頭大學,學生來自全省各地,未來將遍布全省,遍及各行各業,都是校友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