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先挫其銳

字數:4031   加入書籤

A+A-




    一大早,諸軍還沒起來操練呢,劉絳就拿著馬槊在青溪邊上紮馬步,端槊。
    他知道魏蘭因讓他練這個還真不是糊弄他,沒穿之前他隱約看過練大槍也是這個練法,先端大杆子。好像有個說法叫腰馬合一。
    他不懂太精深的東西,但這玩意打好基礎肯定是沒錯的。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並且雖然沒經曆過大規模的廝殺,也無從感悟,但這幾天看李曜練兵的時候,教那些長槍兵也就是練刺和收,最基本的兩個動作,就這麽來回練。
    並且那一日在陸家莊門口,他用大槊連著殺了六七人,第一是他力氣大,第二就是這槊夠長,將近四米多。
    想來上了戰陣也是這個道理,一寸長一寸強。
    但白日裏他現在更多時候要在操練的時候,來回背著走巡視,一邊展示自己的存在感,一邊要偷學李曜是如何組織訓練,發號施令的。
    所以他都是起早練。
    這天早晨霧氣很大,劉絳就在挨著軍營的青溪邊上端著大槊,他穿著短襟,天氣早上實際上有些寒冷的。但這大槊一端起來,好家夥,不一會就出汗了。
    剛端了一炷香的功夫,這身上就開始酸痛了,不過劉絳還是咬牙聽著。
    突然一陣馬蹄聲,側身回頭看,端槊的姿勢卻是沒動。
    隻見霧氣蒙蒙之中,一個身穿尋常青袍,披著黑色披風的中年人,騎著一匹神俊白馬從霧中走了出來。身後跟著一眾披甲騎士。
    “大都督?”
    劉絳連忙收了大槊紮在地上,轉身拜道:“末將劉絳,見過大都督。”
    “祖逖有聞雞起武的典故,你這是效仿他嗎?
    來人正是李如願,其實離這老遠就看到河邊有人拿著長兵器在練習,特意製止了身邊的護衛出聲,就為了親眼過來看看。
    “末將不敢自比先賢,但卻仍有中流擊楫之誌。”
    李如願聞言笑了笑,翻身下馬帶著幾個甲士上前,走到劉絳身前將那杆大槊拔了起來。
    “有點分量。”
    劉絳這時候抬頭,看到李如願身後的幾個甲士,這才發現除了親兵護衛之外,還有毛襄和李峻左右跟隨。
    李峻是李如願的兒子,勇力過人,曆次作戰都是陷陣在前,不到二十的年紀就已經是軍中有名的猛將。
    至於毛襄,就四個字,勇冠諸軍。
    李如願口中的“關張之勇”。在這個時代,能得到這種評價,基本就是三國時期“萬人敵”那一檔了,可以比肩關羽、張遼、文鴦這種猛將。
    劉絳沒跟兩人套近乎,隻是待看清來人之後抱拳點頭示意,以示尊重。
    李如願則拿起大槊抖了一下,就這一下,嗡的一聲,劉絳就知道這位爺絕對也是個使用槍槊的行家裏手。
    “這槊不錯。”
    “這是陸儉兒子陸映的珍藏,說起來這還是大都督您賞賜給我的,您要是覺得合用,您就拿去...”
    “哈哈哈,算了,留爾自用,我不缺這個。”
    說罷李如願又把槊紮在地上,轉過頭看了看劉絳道:“你以前雖然沒有習武,但這身根骨卻是不錯,勤加練習武藝,未必就不能當個沙場爭鋒的大將。”
    “多謝大都督,末將定然不負都督期望。”
    正說著話的功夫,各處營裏都出現了早起的號角,各部都開始點卯,集合,進行早上的操練。
    李如願饒有興致的帶著人入營查看一番,李曜和莊駿見到也急忙過來拜見。
    “忙你們的,自去操練。”
    “諾。”
    話雖然是這樣說,但李曜接下來組織訓練發號施令的聲音都比平時高了八度。
    李如願看了一會之後也沒做出什麽評價,沒說滿意不滿意,隻是讓劉絳隨行,繼續往蔣山玄武湖一帶巡視。
    劉絳自然是沒二話,騎著馬就跟著走了,一路來到外城的北籬門,登上城門能夠望見玄武湖和蔣山方向。
    李如願這時候來這裏,自然是觀察聯軍的部署和地勢地形。劉絳一路無話跟著走,落在李峻和毛襄兩人的身後。
    此時,也算天公作美,紅日高升之後,風漸起,霧漸去,不遠處的玄武湖的水麵碧波蕩漾,蔣山的葉子也都紅了,眼前的景象美輪美奐,宛若仙境,若隱若現。
    極目望去,令人不禁有許多情緒想要抒發,若是文人騷客,必然詩興大發。
    但對於這些武夫來說,隻希望霧氣盡快散去,好遙看一眼蔣山和玄武湖附近的敵情和地形。
    李如願手裏拿著一張應該是羊皮繪製的輿圖,一邊看圖,一邊對比地形。
    時不時得眉頭深皺,時不時嘴角又浮現一絲笑意。
    不多時,隨著一封斥候打探過來的最新情報送達,這一方向的敵情和地形等重要信息,也終於是漸漸清晰了。
    “桓琰總算來了。”一旁的李峻拍了下木塔的欄杆道。
    觀察的也差不多了,眾人於是回撤,劉絳也跟著一並回了東府的節堂商議軍情,這時候已經是下午了。
    一行人早上不知道吃沒吃飯,反正中午肯定是沒來得及吃就召集諸將議事。
    李如願依舊神采奕奕,旁的人就算餓了也不好說話,劉大紅更是餓得不行,但沒法,大領導都沒說吃飯,你也能張嘴?
    節堂裏,都督府長史鄭昭文,征北府參軍夏侯曾,記室李煦等幾個重要幕僚,領兵的莊輔,韓崇等大將也都在。
    而商議的內容也並不複雜,先打南麵之敵,還是先打北麵之敵。
    原本對於這些名字、派係、軍力這些重要信息基本上全都不清楚的劉絳來說,在旁聽了半天之後也算是有點明白了。
    位於北軍東北兩麵的勤王軍,其中包括了齊王和江東軍隊。從建鄴以南的過來的勤王軍,更多是集中在秦淮南岸,淮南的勤王軍則匯聚在江心洲,有的已經到了白下。
    目前,有石頭城在手,江心洲和白下的勤王軍可以不用考慮。
    要做出選擇的就是,先打秦淮南麵之敵,還是先打蔣山、玄武湖之敵。
    大多數的想法都是,先打齊王,因為中軍的士卒的戰鬥力大家都看在眼裏,雖然是號稱十萬,但戰鬥力來說,台城裏麵的中軍什麽樣,齊王率領的軍隊也就什麽樣,他就好不了。
    相反秦淮南岸的都是淮南和上遊荊襄一帶過來勤王的,都是上陣打過仗的,戰鬥力更強悍一些。
    而一番商議之後,最終還是李如願獨斷。
    “齊王桓琰,不過是守戶家犬,不足為慮,而新林諸軍,孫珍、沈穆之、裴豫等,皆皇帝舊日從屬,我若先攻桓琰,此輩必擊我後!我若先攻此輩,則桓琰必不敢輕舉妄動!”
    “沈穆之麾下,皆是西軍精銳,驍勇善戰不似諸軍,威脅最大的就是他,先除去這一部,餘眾何足道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