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科技與工業的力量!【求追讀】

字數:6107   加入書籤

A+A-




    劉寬道:“我穿越過來時就在橋上,然後就被陛下帶來了這裏,不曾去鐵路兩端,哪裏知道它有多長?”
    朱元璋沉吟著道,“這鐵路既與跨江大橋相連,劉公子應該知其首尾原本各在何處吧?”
    劉寬不禁目光古怪地看了朱元璋一眼。
    心道:老朱,你好貪啊,居然想要與長江大橋相連的整條鐵路!
    這話他當然不會說出來。
    他道:“後世鐵路極多,可謂四通八達,向西可至西域、中亞、西亞乃至更西邊的歐洲,向東則可達如今的野人女真部。”
    “向北則可至北冰洋,向南則達瓊州島,便是烏斯藏那樣的高原絕地,都修通了鐵路。”
    “可以說,後世鐵路要比大明如今的官道都長許多倍。而與這座長江大橋相連的鐵路也有好幾條,可通往各處,我如何能猜到其首尾在哪裏?”
    朱元璋聽出劉寬話語中有炫耀後世鐵路四通八達的意思,但仍感到驚訝。
    大明如今官道其實不少,但大多數都是承自之前各個朝代的。
    有的官道甚至承自秦朝時的直道。
    大明開國這些年,實際修築的官道相當少。
    即便如此,每次修築官道,征發地方民夫,仍會弄得百姓哀怨。
    因此,朱元璋實在難以想象後世如何能將鐵路修到四極八方。
    那鐵路他出城時就去看過,上麵除了石子、木料,還有上好的精鐵。
    若真如劉寬所講,這後世單是修建鐵路所用的精鐵,恐怕都是一個極其駭人的數字!
    念及此處,朱元璋便直問:“修建鐵路需要不少精鐵吧?後世竟有如此多的精鐵?”
    劉寬笑道,“後世修建鐵路用的確實都是鋼材,鐵路上的那種則稱為鐵軌、鋼軌。而後世之所以能大修鐵路,自然是因為鋼鐵的產量大大提升。”
    “事實上,在後世鋼鐵產量是衡量一個國家實力的重要標誌。因為鋼鐵不止可以用來修築鐵路,鑄造兵器,還能用於國家各個方麵。”
    朱元璋皺眉,“生產如此多的鋼鐵、修建如此多的鐵路,豈不勞民傷財?”
    “哈哈哈,”劉寬忍不住笑出了聲,見朱元璋露出詫異之色,他才收住,道:“這就是陛下眼光被時代局限了——如果以大明如今的工業水平,想要大煉鋼鐵、大修鐵路,確實會勞民傷財。”
    “但是,後世科技發達、工業力量強大,無論是煉鋼鐵還是修鐵路,大多都用機械,嗯,類似蒸汽機那種機械。”
    “雖然也會用到不少人,但都是雇傭——國家給予他們工錢,靠這份工錢,工人完全可以養活一家人。”
    “如此,不論是大煉鋼鐵,還是大修鐵路,不僅不會勞民傷財,反而讓百姓得到賺錢養家的機會,讓百姓變得富裕。”
    朱元璋依舊皺眉,質疑道:“如你所說,朝廷豈不是要拿出許多錢糧養那些工人?後世朝廷竟有這般富裕?”
    劉寬道:“後世國家自然遠比此時富裕,至於原因,還是我剛才所說的那八個字——科技發達,工業強大。”
    “這裏麵的道理說起來我怕是一天一夜也說不完,眼下隻能告訴陛下,若想大明強大,也需要發展科技和工業。”
    “何謂‘科技’,又何謂‘工業’?”朱元璋追問。
    “額···”
    劉寬想要解說,卻發現他記不住曾在網上度娘過的標準答案。讓他用自己的話概括,他一時又概括不出來。
    他想了想後,道:“如發明蒸汽機,然後以蒸汽機為核心發明出了火車、鐵路,令交通運輸比以前大為方便,這便是科技。”
    “至於工業,如大明生產鋼鐵的鐵場,屬於冶煉工業;如紡織作坊則屬於輕工業;如製造兵刃甲胄火銃的作坊,則稱之為軍工業。”
    “其實大明這些場坊,稱之為工業絕對是大大高估了,勉強能算個工業雛形。因為這些場坊的生產效率太低,而真正的工業,生產效率極高。”
    “以鋼鐵生產為例,大明眼下便是十年、幾十年生產的鋼鐵加起來,也未必有後世中國一天生產的鋼鐵多!”
    “大明還屬於農耕國家,後世中國則屬於工業國家,而擁有強大生產能力便是工業國家的一大特征!”
    雖然劉寬是信口而言,說得並不好,但朱元璋還是聽得一臉震驚。
    回過神,他想質疑劉寬故意誇大後世所謂的工業之力,卻又覺得劉寬沒這麽做的必要。
    於是他張了張口,終究沒將質疑的話說出來。
    不過,聽了劉寬這番話,朱元璋也算明白過來,不論是科技、工業,還是後世的其他事情,都並非三言兩語能說清楚的。
    反正他鐵了心要將劉寬留在大明,為他所用,相關的事大可以後慢慢詢問。
    眼下還是問些實際的事比較好。
    念及此處,朱元璋便問:“劉公子可會打造那火車?”
    朱元璋想的是,既然這跨江大橋和鐵路一起穿越到大明了。隻要能有火車,這段鐵路他就能用上。
    若真的好用,日後大明也可以發展科技、工業,將鐵路修建得更長。
    如劉寬所描述的後世中國一般,鐵路可達四極八方。
    那樣的話,朝廷對地方、邊疆的掌控力必然更強,無論內憂還是外患,都更容易解決。
    大明國祚必然也因此延長。
    劉寬沒想到朱元璋剛才還在詢問科技、工業,轉眼就換了個這麽具體的問題。
    想了想,他如實答道:“我並不會造火車,但初代火車不算特別難造,其中涉及的科技、發明我都大概了解。”
    “若是我留在大明,陛下肯許我征用各方麵所需的人手,給予錢糧物料的保證,我倒是可以嚐試做此事。”
    劉寬想的是,如果他回不到後世,隻能留在大明,一開始最好不要當類似於“工部尚書”這種職位太高、管事太多的大官。
    因為這樣很容易招人嫉妒,甚至陷入朝堂、官場的爭鬥中,進而限製住了他的手腳。
    倒不如先去做一件具體的事。
    組建自己的團隊,“發明創造”大明第一輛火車,便是很好的選擇。
    另外,劉寬覺得,與其費盡口舌地勸朱元璋及大明各方勢力發展科技、工業,倒不如先讓他們見識科技、工業帶來的好處。
    既然有一條現成的鐵路跟著他一起穿越了,他隻需造出火車,盡快讓這條鐵路投入使用,便可達成“勸說”目的。
    朱元璋原本隻是那麽一問,並不認為劉寬就會造火車。
    畢竟之前劉寬都說了,他在後世還是個處在學習階段的讀書人。
    聽劉寬說能造出來,他既意外又驚喜,不由笑道:“好,那咱就封你為我大明的工部尚書!”
    劉寬有點無語,心道,老朱這封官也太隨意了,工部尚書說給就給。
    但他也清楚,才廢除了宰相和中書省的朱元璋,在大明很多事情上確實可以做到一言而決。
    可惜這並不符合他的計劃。
    他當即拱手,道:“陛下如果真想讓我為大明效力,便讓我踏實做事。”
    “工部尚書官職太高、管的事太多,我並無相關經驗,冒然任此職,恐怕不僅做不好,反而會招人嫉妒,陷入官場爭鬥之中,進而耽誤了做事。”
    聽了劉寬這番話,朱元璋覺得有道理,對劉寬心智、品性也高看了些,露出欣賞之色。
    他點了點頭,問:“那你想做個什麽官?”
    劉寬沉吟了下,道:“不如先封我做個七八品的小官?隻需專管打造火車之事就好。”
    朱元璋搖頭,“聽你所言,打造火車必然涉及多方麵人手與錢糧物資之調用。你若官職太低,怕是難以服眾。”
    “這樣,咱於工部新設科技司,封你為科技司員外郎,如何?”
    劉寬雖然看過一些曆史類的明朝背景網絡小說,對大明官職有些了解,卻記不太清楚。
    他於是問:“請問陛下,這員外郎官居幾品?在科技司又屬於幾把手?”
    幾把手這個詞朱元璋頭回聽到,但一下就明白了其意思。
    他笑道,“員外郎為從五品,在科技司屬於三把手——上麵還有個尚書、郎中。”
    劉寬聽了詫異,疑惑道:“科技司單獨有個尚書?”
    朱元璋道:“之前唐宋等朝代六部都隻有一個尚書,但咱覺得一個尚書管不來那麽多事,且獨管一部容易滋生**。”
    “所以,幾年前咱便改了官製,另各部各司各有一個尚書、郎中,再另配員外郎、主事數人。”
    “當然,六部各司並非都有尚書在任,畢竟能當尚書的人才太少了,便是現在各部的尚書,都有一小半咱看不過眼。”
    說到這裏,朱元璋搖了搖頭,明顯對某些尚書能力或品性不滿。
    劉寬則一時呆住。
    他沒想到洪武朝官製竟是這樣的。
    然後他便隱約明白,建文帝登基後為什麽會更改洪武時的官製,向複古發展了——隻能說這爺孫倆想法都挺有意思。
    隨後,劉寬便覺得當這個工部科技司三把手正合他心意,既不顯眼,也有足夠的權力。
    至於上麵還有尚書、郎中壓著,劉寬覺得不是問題——隻要老朱沒昏了頭,就不會故意找給他搗蛋的人,多半會找兩個能幫他應付官場之事的好上司。
    念及此處,劉寬便拱手道:“既如此,微臣領命。”
    朱元璋見狀,笑著道:“劉公子如今既當了咱的臣子,便算是大明人,難道還不肯向咱行跪拜之禮?”
    聽此,劉寬猶豫起來。
    他知道在大明臣民跪拜皇帝是很正常的事,但他才穿越過來,身上還穿著現代人的衣服,一時真難拐過這個彎兒。
    就在劉寬有點後悔當這個工部員外郎時,朱元璋哈哈地笑出聲,道:“莫要糾結了,咱是跟你開玩笑呢,咱大明其實也沒多少跪禮。”
    “你既是後世來人,又願為大明效力,咱便許你在大朝會、祭祀這等重大場合外有免跪之權。如何?”
    劉寬聽了鬆口氣,躬身作揖,“謝陛下!”
    【新書真的很需要追讀支持,請讀者朋友們將書頁翻完,拜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