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蘇定方:我要追隨太子

字數:5330   加入書籤

A+A-


    東北扶餘人朱蒙在紇升骨城建立了一個王國,國號是卒本扶餘。
    而後卒本扶餘占領了漢朝玄菟郡高句麗縣,由此改稱高句麗。
    漢代時,又將高句麗稱為高句驪,簡稱句驪。
    高句麗建立後,不斷侵蝕東北的朝鮮四郡,最終到了南北朝占據了整個遼東和朝鮮地區。
    隨著疆域的擴張,高句麗的疆域也不斷遷徙。
    公元3年,高句麗遷都於“國內城”,也就是後世吉林省的集安市,高句麗在此定都400餘年。
    427年,高句麗遷都了平壤。
    到了南北朝,高句麗改名為高麗。
    隋朝時期,高麗之名隨著隋煬帝三征高麗而名揚全國。
    高麗很強,嚴格來說是現在的高句麗很強。
    他可不是部落政權,而是跟中原王朝一樣,有著完整政權。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三不管的狀態下,逐漸發育成一個高度成熟的農耕政權。
    民風崇文尚武,有70多萬戶人口,城池176座,已然是有了逐鹿中原的實力。
    隋朝,唐朝,壓力很大。
    打高句麗,自是成了國策。
    卻又不是那麽好打。
    曆史上,再過兩年,李世民就親征高麗,吸取隋朝教訓,隻帶了十多萬兵力,然而卻因為兵力過少,沒能打下來。
    再是堅固的堡壘,都是從內部打破的。
    一直到唐高宗時期,高麗發生了內亂,這才被唐高宗趁機殲滅。
    隻是勝利的戰果,最後便宜了新羅,又爆發了唐羅之戰。
    唐朝迫於西部與吐蕃作戰的壓力而放棄百濟故地,但是控製了大部分高句麗故地,新羅也向唐朝請罪稱臣。
    沒有兵權,拿什麽謀反?
    李承乾想要借助攻打高麗的機會,爭取到領兵權。
    隋朝之亡,亡於高麗。
    若隋朝沒能打下的高麗,被太子打了下來,屆時聲威將會成長到何等地步?
    到了那個時候,李承乾才是真正有了跟李世民對抗的本錢。
    之所以有這個信心,自然是因為李承乾的秘密武器。
    長安城內,一個身影無視宵禁走在街道上。
    紀昭微微閉上眼睛,緩緩張開雙手,似乎在擁抱這寂靜的夜晚。
    這是他第一次,走在宵禁的長安城內,竟是感覺如此美好。
    “何人犯夜,膽敢觸犯宵禁。”
    夜間巡邏的金吾衛,很快就發現了紀昭,畢竟站在街道中央實在惹眼。
    紀昭並不慌張,從腰間拿出了腰牌。
    為首的金吾衛隊正上前接過腰牌查看。
    東宮太子令。
    抱拳作揖:“職責所在,請見諒。”
    “無事。”
    隊正揮揮手:“走。”
    巡邏的金吾衛當即離開。
    永平坊西門前,關閉的坊門大開,紀昭從容走了進去。
    等候已久的幾個不良人圍了過來,都是紀昭心腹。
    “好威風。”
    “紀帥得了太子賞識。”
    “我等也可沾些光了。”
    紀昭製止了他們拍馬屁:“回屋再談。”
    屋內,紀昭把太子交代下來的任務,詳細的說了一遍。
    原先的熱情頓時消退,眾人如頭頂潑了一盆冰水。
    有人憤憤道:“三十日,往來營州,即便是快馬加鞭,也須十來日,不過十來日的時間,我等如何能完成。”
    另一人符合道:“沒錯,太子分明是想要逼死我們,他把我們當成魏王的人,未有半點信任。”
    “紀帥,我們走吧,離開長安,憑兄弟們的本事,哪裏活不下去。”
    “我等都願意追隨紀帥。”
    眾人齊聲道:“我等願意追隨紀帥。”
    然而眾人,卻又一人格格不入,隻是皺眉深思。
    “陳亮,你什麽意思,難道不肯追隨紀帥嗎。”
    “枉費紀帥曾經那麽幫你,沒成想你卻是個小人。”
    聽到嗬斥聲,陳亮卻道:“不,我當然是願意追隨紀帥,我隻是在想,太子何等身份,便是隨便一道命令下來,便可將我等誅殺。”
    “為何現在如此繞彎不說,還給紀帥賜下東宮太子令。”
    眾人麵麵相覷,好像確實如此。
    紀昭哈哈笑道:“陳亮,我果然沒看錯你。”
    “沒錯,太子既賜下東宮令,自然不是故意針對我等。”
    “太子他需要的,隻是一個借口啊。”
    “我們要做的,隻是為太子提供一個借口。”
    “重在結果,不問過程。”
    “哪怕是一批假扮的新羅使臣,隻要太子說他們是使臣,誰還能證實呢?”
    其實也沒這麽簡單,畢竟使臣可是要麵見聖人的。
    紀昭這也是為了安眾人的心。
    隨後又道:“若此番事成,太子允我東宮親勳翊衛校尉之職。”
    “爾等自也可隨我進入東宮,一步登天。”
    眾人相互對視一眼,再次齊聲道:“誓死追隨紀帥。”
    李承乾沒說錯,紀昭確實是個聰明人。
    次日一早,紀昭就帶著心腹們直接出發,前往營州。
    與此同時,左五衛禁軍校場。
    蘇定方過來瞧見這裏議論紛紛,人生嘈雜,頓時不爽。
    “放肆,爾等早間演練,便是如此懶散。”
    “難道要吾執行軍法嗎。”
    “還不趕緊歸位。”
    看到中郎將過來嗬斥,眾將士這才開始列隊。
    蘇定方走到前方一人麵前,訓斥道:“裴參軍,往日裏你也是奉公守法,今日為何如此荒唐。”
    裴行儉,參加明經科考試中選,現被任命為左武衛倉曹參軍。
    曆史上曾威震西域,大破突厥。
    “稟蘇將軍,剛剛我們是在討論太子箭術之事。”
    裴行儉老實說道。
    蘇定方皺眉:“太子箭術?難道太子又做出了什麽荒唐事嗎?”
    裴行儉連忙解釋道:“不是荒唐事,是傳奇之事。”
    隨後裴行儉便把昨日早間太子展現騎射之事詳細說出來。
    蘇定方不信:“愚蠢可笑,如此謠言哪能相信。”
    裴行儉又繼續講述太子在陛下跟眾多大臣麵前,展現曾經長孫晟百步外箭射銅錢之事。
    “陛下把隨身兵器巨闕天弓賞賜給了太子。”
    “聽說長孫司徒都因想念父親,因此大哭。”
    蘇定方眼睛瞪得像銅鈴:“真是如此。”
    裴行儉回道:“太子在殿外射箭,好多禁衛的兄弟親眼所見,如今已經在軍中都傳遍了。”
    蘇定方貞觀四年因功授左武候中郎將,一直到現在再未有半點波動。
    這是因為當年在滅東突厥之戰中縱兵掠奪的緣故。
    不投太子,隻是因為看不起太子荒唐。
    如今太子有這般箭術,開兩石巨闕天弓,百步外射銅錢,哪裏還不值得他追隨。
    幕強,是軍伍中人的天性。
    想起昨晚,自己拒絕大理寺少卿,蘇亶的引薦,蘇定方此刻腸子都悔青了。
    若被太子看重,還怕沒有機會升職嗎。
    蘇定方不懂朝堂政治,然如此太子,日後必登大位。
    “爾等繼續操練,本將軍有事先走。”
    丟下一句話後,蘇定方急忙離去。
    他要去見蘇亶,再跟他聊聊關於引薦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