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杜荷:天象有變,大事可成

字數:5526   加入書籤

A+A-


    長安縣不良帥左丘名。
    跟長安縣尉稱兄道弟,麾下幾百不良人聽其號令。
    平日出行都是前呼後擁,好不威風。
    然而現在,卻恭恭敬敬的跪在地上,大氣不敢喘。
    東宮太子啊。
    這完全都不在一個層次。
    一句話,便能定他生死。
    大唐律法對太子有用嗎?
    別說長安縣公廨,便是大理寺,會因為太子殺了他,去找太子的麻煩?
    誰能想到下麵小弟說的那事,竟是真的。
    前兩日有小弟跟他說,東宮有事讓他幫忙,還給錢。
    左丘名第一想法就是不靠譜,騙子。
    他確實羨慕萬年縣不良帥紀昭,但可不是任何人都能騙到他頭上。
    太子那是何等人物,讓他做事還給錢?
    不是騙子那是啥。
    是以,別說見麵了,左丘名直接讓小弟把來人給胖揍一頓。
    結果就是,自己還在平康坊欣賞胡旋舞呢,十多名差役就衝了進來,抓到了公廨。
    然後他見到了東宮中郎將蘇琛。
    宵禁都不管用,直接被帶到了東宮。
    “孤方才所言,汝可是聽清楚了。”
    “回太子,清楚了,聽清楚了,我回去,立即就去辦此事,絕不讓太子失望。”左丘名趕忙回道。
    李承乾有些失望,還以為是什麽英雄好漢,寧死不屈。
    原來也不過是這般。
    “去吧,此事若成,孤授汝長安縣尉之職。”
    “謝太子殿下。”
    左丘名沒問先前的縣尉怎麽辦。
    剛才太子讓他傳播的那些謠言,一旦傳播開來,足夠讓長安縣尉被撤職了。
    李承乾也沒有警告他。
    因為左丘名會清楚,如果他敢暴露自己,那麽等待他的,隻有一個死字。
    誰也救不了他。
    “蘇琛,送他回去。”
    “是,殿下。”
    看到人走了,文忠這在低聲提醒道:“殿下,左丘名來了東宮,若有心人查起,必然知曉其跟殿下的聯係。”
    李承乾不在乎道:“記住,這可不是謠言。”
    “高麗於我大唐,本就如鯁在喉,朝廷諸公不提起,難道他就不在嗎。”
    “不過是擔心走了隋朝的老路。”
    “陛下也是愛惜羽毛,隋朝當年百萬大軍都沒能拿下高麗,若他禦駕親征,也沒能拿下高麗,豈不是墜了我大唐威名。”
    “然而自從隋朝三征高麗後,高麗便越發囂張,不僅不向我大唐稱臣納貢,還時常劫掠,侵擾邊關。”
    “臨近高麗的營州百姓,更是苦不堪言。”
    “所以啊,有些謠言,你聽著是謠言,但事實是真的,那還能是謠言嗎。”
    “還是說朝堂諸公聽到這消息後,能證明這是假的?”
    這是陽謀。
    逼迫大唐朝廷的陽謀。
    大唐民風尚武,萬國來朝,自有大國之驕傲。
    當高麗之言擴散後,長安百姓必然民聲沸騰。
    “殿下英明。”
    文忠由衷佩服道。
    “行了,去看看青雀給孤送來的照夜玉獅子吧。”
    “是,殿下。”
    照夜玉獅子,西域寶馬,通體上下,一色雪白,沒有半根雜毛。
    月色下,它那潔白如玉的身軀泛著淡淡光輝。
    它的四蹄踏在石板上,發出清脆的響聲,每一步都顯得莊重而有力。馬鬃在微風中輕輕飄揚,馬尾隨著它的步伐輕快地擺動。
    隻是一眼,李承乾就喜歡上了。
    照夜玉獅子應該有重型馬的血統,整體身形要比尋常的馬大上一倍。
    踏風在其旁邊,就跟大人小孩一樣。
    李承乾走了過去,照夜玉獅子並沒有抗拒,性情溫順。
    翻身上馬,當即策馬奔騰,感受起來。
    照夜玉獅子的速度並不慢,甚至比踏風還要快一些。
    因為體型的緣故,更加穩當,而且能感受到很強的力量感。
    繞著校場跑了一圈,照夜玉獅子的呼吸都沒有急促,這等耐力,不是尋常馬可以比擬。
    “青雀倒是做了件好事。”
    騎了好幾圈,李承乾才念念不舍的下來。
    次日一早,李承乾就騎著照夜玉獅子,在校場秀了起來。
    雖然東宮衛士們,已經很習慣太子的武藝。
    但每天看到,依舊還是驚歎不已。
    “若是能跟隨太子征戰,那該多好。”
    “對聽評書,說到大漢霍去病,難以想象那是多麽暢快,如果太子親上戰場,必然有霍去病那般威風。”
    “我也想跟隨太子征戰,必定名揚四方。”
    “就像曾經諸位大將軍,跟隨陛下那樣。”
    這麽一說,眾多衛士們再看向太子騎射的風采,頓時眼光都不同了。
    他們本來就是東宮衛士,聽從太子號令。
    先前是因為太子荒唐,男寵的事,在許多世家貴族看來不算什麽,頂多是私德有虧,影響不大。
    但軍伍的人,就有些看不起。
    這也導致東宮衛士們在麵對其他禁衛的時候,感覺臉上無光。
    可現在,就完全不同了。
    太子這般神勇,他們也跟著沾光。
    碰著其他衛士,頭都要不自覺的多抬起幾分。
    就在大家暢享跟隨太子征戰四方的時候,一盆涼水潑了下來。
    “別做夢了,太子何等身份,怎會跟將軍那樣親上戰場。”
    “即便真有戰事,太子也是坐鎮軍中。”
    這麽一說,大家頓時唉聲歎氣。
    此刻,李承乾正騎在照夜玉獅子上,搭弓射箭。
    百步外的箭靶靶心,直接被一箭洞穿。
    箭矢穿過箭靶落在地上,猶自顫動不已。
    “彩!”
    在衛士們的喝彩聲中,李承乾也結束了今天早上的演武。
    “殿下,杜駙馬來了,已在正殿等候多時。”
    看到太子下馬,文忠趕忙過來稟告。
    李承乾聞言道:“下次妹夫若來,不管孤在做什麽,直接告知。”
    “是,殿下。”
    杜荷迎娶的城陽公主,是李承乾的親妹妹,同為長孫皇後所生。
    這次杜荷去顏利仁,也是為他們謀劃的大事做占卜。
    杜荷不僅是李承乾的心腹,更是東宮軍師。
    繼承了父親杜如晦的智慧,很多謀劃都是杜荷在進行著。
    有杜荷在,李承乾要輕鬆太多。
    李承乾翻身上馬,直接前往正殿。
    東宮正殿。
    杜荷聽到宦官說太子正在演武,就先等著了。
    杜荷一清早抵達的長安,在府中稍作歇息,就趕來東宮。
    對於太子的近況,他已經從城陽公主那裏聽了個大概。
    沒想到自己出去不過一月的時間,太子竟就有了這等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讓杜荷很是吃驚。
    但這變化對於杜荷來說,謀劃的大事來說,是好事。
    不過就現在來說,有些事情,就需要稍作改變了。
    杜荷正在思索的時候,聽到宮殿外傳來馬蹄聲。
    走過去一看,正是太子。
    “殿下。”
    “妹夫,你終於回來了。”
    李承乾隻見杜荷的神情有些激動。
    “殿下,琅邪顏利仁說,天象有變,大事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