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皇長孫告狀

字數:4953   加入書籤

A+A-


    當初賀蘭楚石到底有沒有把信件全部銷毀,李承乾不知道。
    但事情肯定是能定下的,也不怕侯君集跟賀蘭楚石對峙。
    現在把這件事說出來,就比較主動了。
    弄死賀蘭楚石對於李承乾來說,利大於弊。
    本身賀蘭楚石的政治地位,就是依靠侯君集給的,能在東宮任千牛,也是因為侯君集的關係。
    賀蘭楚石並沒有什麽特別出色的能力,談不上草包,但也不是什麽好貨。
    從他保留太子跟侯君集通信證據這點來看,就知道這個人腦有反骨,沒有全心全意撲在太子謀反的事業上。
    曆史中李承乾謀反,紇幹承基為求自保告發,雖說是太子心腹,但也不能憑借其一麵之詞就能完全定罪。
    侯君集被下獄後,也是堅決稱沒有謀反這件事。
    關鍵的轉折點在於賀蘭楚石,事情暴露後,因為擔心自己被牽連,特意跑到大內帶著書信告發。
    人證物證俱在,謀反之事證據確鑿,侯君集也沒了話說,這才完全定下太子謀反。
    “殿下此言,可是屬實。”
    侯君集麵色陰沉的問道。
    這件事關乎太大,他內心對賀蘭楚石,還是保有信任的。
    “查到的信件,孤已經親自銷毀了,至於賀蘭楚石有沒有在別的地方藏下,這孤就不知曉了。”
    “所以今日才特地跟候尚書匯麵,畢竟他是候尚書的女婿,由候尚書親自去詢問最為合適。”
    李承乾平靜的說道。
    侯君集思索片刻,沉聲道:“我想去大理寺見他一麵,當麵詢問。”
    李承乾微微搖頭:“現在不是時候。”
    “若此刻侯尚書就此事與他當麵質問,難保其不會狗急跳牆,行不智之舉。”
    “先等案子定下來吧,輸贏與否,孤都會保他周全,待塵埃落定後,再交給侯尚書處置。”
    李承乾已經殺過一次心腹了,不方便再殺賀蘭楚石。
    借侯君集之手,對賀蘭楚石進行處置,最為方便不過。
    “殿下言之有理,若這廝當真有如此歹毒的心思,我也隻能是換個女婿了。”
    侯君集麵色有些冰冷的說道。
    謀反這等罪,一旦失敗,必死無疑。
    賀蘭楚石這樣的做法,顯然是對他們的背叛,拿所有人的性命開玩笑。
    聽到侯君集的話,李承乾就知道,不管目前的案子結果如何,賀蘭楚石都死定了。
    聊完賀蘭楚石的事情後,李承乾繼續跟侯君集聊了聊關於出兵高麗的事情。
    在這塊,侯君集自然是支持太子領兵出征的。
    侯君集雖然在軍方也是大佬,但如今的大唐,軍中大佬太多,侯君集隻能代表自己那個山頭對太子支持。
    “其實還有一人,若殿下能得到他的支持,想來成事之機要大上許多。”侯君集提出了個建議。
    “候尚書說的是?”
    “殿下舅外祖父,申國公。”
    高士廉,長孫皇後舅父,大唐上柱國,申國公,尚書右仆射,加授開府儀同三司。
    同時署理太子少師,主管選用東宮官吏之事。
    自從李淵駕崩後,高士廉就成了大唐輩分,聲望最高的人。
    若太子真能取得高士廉的支持,那麽領兵出征的希望大大增加。
    隻是如今的高士廉雖掛著官職,因已是六十六歲高齡,身體已經大不如前,對於朝廷政務,已經不怎麽處理了。
    李世民免去了高士廉早朝之苦,所以大部分時候,高士廉都是在家休養,官職跟掛名差不多。
    “侯尚書說得對,孤是該去拜訪一下舅祖父了。”
    李承乾眼睛一亮,侯君集這個提議,確實是給他指了一條明路。
    長孫皇後跟長孫無忌的父親長孫晟早死,兩人都是高士廉撫養長大。
    說是外祖父,實際上跟父親差不多。
    作為長孫皇後最疼愛的長子李承乾,自然也得到了高士廉的寵愛。
    隻是近些年李承乾性情大變,深鎖東宮,也就沒了往來。
    回東宮後,杜荷來了。
    兩人聊了聊關於最近長安流言的安排。
    現在這塊李承乾讓杜荷在負責。
    “陛下去了延康坊看望魏王。”
    杜荷是尚乘奉禦,管大內車架,陛下出行自然知曉。
    從杜荷這裏,李承乾才知道,那天晚上魏王被氣到吐血了。
    “怎麽就沒直接給他氣死呢。”
    李承乾感覺有些可惜。
    他不能直接動手殺魏王,不然撿便宜的就是李治了。
    “陛下這些時日,對魏王格外恩寵。”
    杜荷提醒道。
    李承乾自然明白這層道理,擺明是用魏王來壓製自己。
    隨即李承乾說了自己想去見高士廉的想法。
    杜荷覺得很不錯,畢竟申國公的話,陛下也是要斟酌的。
    “殿下或可帶上皇長孫同去。”
    李承乾點點頭。
    確定好後,李承乾便讓人把李象叫來,準備了一些禮物。
    直接前往高士廉所在的長樂坊。
    長樂坊在皇城東,能住在這一片的,基本上都是達官貴人。
    高士廉的府邸很大,占地廣闊。
    李承乾帶李象乘坐馬車而來。
    聽到太子到訪,高士廉很高興的出來迎接。
    這是個白發蒼蒼,麵相和藹的老人。
    看到李承乾跟李象,笑容滿麵,很是高興。
    “舅外祖父。”
    “舅外曾祖父。”
    高士廉笑道:“太子無須這般客氣。”
    隨後看向李象道:“這是象兒吧,都這般大了。”
    “快隨我進屋,我讓人準備了你最該吃的糕點。”
    人老了,最喜歡的就是看到晚輩到來,熱鬧。
    看到太子一瘸一拐的跟著,這讓高士廉又感覺到心痛。
    入屋後,高士廉便問道:“陛下還沒給太子找到合適的醫師診治嗎。”
    李承乾回道:“聽說天竺那邊可能有辦法,父皇正在安排前往天竺的使團。”
    高士廉唏噓道:“苦了你了。”
    李承乾笑道:“無事,已然習慣了。”
    高士廉看向李象道:“當初象兒剛懷上時,我還訓斥過太子,過早經人倫之事,如今看來,反而是個好事。”
    隨後,高士廉便考校了李象一些學識,李象是個認真讀書的,一一作答,流程無阻,讓高士廉越發滿意了。
    李象是皇長孫,更是他的舅外曾孫,也就是李承乾兒子生得早,才能有這般大了。
    “看你有些悶悶不樂的樣子,可是有什麽心事啊。”
    考校完後,高士廉對李象問道。
    李象回道:“皇祖父偏愛四叔,以致...”
    “胡鬧。”
    李承乾打斷了李象的話,嗬斥道:“這些事哪是你這小兒能參與的。”
    高士廉瞪了一眼李承乾,而後溫聲對李象道:“隻管說便是,無妨。”
    李象小心的看了眼父親李承乾,繼續道:“前幾日晚間,四叔帶了三百緹騎,把父親給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