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大唐對自身的力量一無所知

字數:9280   加入書籤

A+A-


    上者伐謀,中者伐交,下者伐兵。
    遏製阿拉伯帝國的發展,不一定要從戰爭層麵去進行。
    大唐小瞧了自身在世界國際政治格局上的影響力。
    在亞洲地區,除了大唐外,比較強的就是突厥,吐蕃,倭國,新羅這些國家。
    然而貞觀四年,李世民滅亡東突厥後,周邊所有的國家,已經在名義上成為大唐的藩屬國。
    換而言之,李世民這個天可汗的尊號,意味著整個東亞共主。
    在其他國家的眼裏,這是一條真正騰飛在天空的巨龍,是無與倫比的霸主。
    正在崛起的阿拉伯帝國,如果聽到東亞霸主可能要攻打他的消息,還能安心去發展嗎。
    大唐西域可是跟阿拉伯帝國毗鄰的。
    李世民聽完太子的講述後,也鬆了口氣。
    他是真擔心太子真的就窮兵黷武了,看見誰就要幹誰。
    現在這麽一聽,心裏頓時也有了計較。
    於是朗聲對拜占庭使團說道:“朕已知曉你國之困境,但出兵之事,不可草率決定,還須從長計議。”
    納倫德聽完,馬上給狄奧多西跟阿曆克斯進行翻譯。
    還加上了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阿曆克斯,這是個好消息,在太子殿下的幹預後,大唐皇帝陛下並沒有直接回絕你們的請求,而是要進行一番慎重考慮。”
    “這是我們的希望,如果能夠取得太子殿下的支持,那麽大唐真的很有可能跟你們形成軍事同盟,一起夾擊阿拉伯帝國。”
    “當然,就我目前的看法,這個過程可能會很漫長,也許需要很長的時間,看來我們要在長安多停留一陣了。”
    狄奧多西堅定的說道:“隻要還有一絲希望,我們就絕對不會放棄。”
    阿曆克斯讚同的點點頭,而後上前感謝大唐皇帝陛下。
    早朝結束後。
    李承乾便帶著禮物,前往魏征的府邸去進行探望。
    永興坊。
    李承乾對這裏很熟悉,因為這裏是講武堂所在之地。
    同時也是魏征居住的地方。
    不過距離講武堂還有一段距離。
    魏府。
    來到這裏,李承乾才知道,魏征的節儉達到了什麽程度。
    連正堂都沒有,很小的一個院落,完全能用簡陋來形容。
    李承乾也很無語。
    魏征其實很有錢,先前是正三品的侍中,朝廷賞賜的糧食,土地,薪水,都是一筆很客觀的數目。
    還有李世民賞賜的錢財,長孫皇後曾經也賞賜過二十萬錢,四百匹絹。
    再加上魏征本人的潤筆費。
    在沒有貪墨的情況下,魏征家產不說上百萬錢,數十萬錢肯定是少不了的。
    長安雖然房價很高,但稍微好一點的宅院,也就在二十萬錢左右,魏征是完全有能力承擔。
    招幾個仆從服侍,對於魏征來說也算不上負擔。
    但他就是要這麽幹,為的就是要表達自己的廉潔。
    李承乾來的時候,這裏還有不少人,魏征名聲大,自然過來看望的不少。
    包括東宮少詹事張玄素也在這裏。
    真就是那句話,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見到太子殿下前來,眾人紛紛拜見。
    而後李承乾去了魏征的房間。
    “拜見太子殿下,請恕臣病重,不能行禮。”
    躺在病床上的魏征,麵色慘白沒有血色,房間裏還有一股非常濃烈的藥味。
    李承乾連忙上前幾步,溫聲道:“魏師不必多禮,且安心養病。孤聽聞您病重,心中擔憂,特來探望。”
    魏征艱難地扯出一抹笑容,聲音虛弱:“勞太子殿下掛念,臣愧不敢當。”
    李承乾看著簡陋的房間,微微皺眉:“魏師為何如此苛待自己?”
    房間真的很小,兩三個人站在裏麵,就顯得很擁擠了。
    魏征緩緩搖頭:“太子殿下,臣所為並非苛待自己,而是要時刻提醒自己,不可忘本,不可貪圖享樂。臣受陛下與皇後之恩,當以廉潔奉公回報。”
    李承乾覺得這種固執的念頭,都有些魔怔了。
    輕歎一聲:“魏師之品德,令人敬仰。但也要保重身體,若有個三長兩短,乃是我大唐之損失。”
    魏征眼中閃過一抹欣慰:“太子殿下仁厚,有明君之相。臣隻盼殿下能以史為鑒,勤勉治國,莫負陛下與百姓之期望。”
    李承乾聞言,就知道,外麵流言的事情,魏征已經聽說過了。
    這是在配合自己,進行一番商業互吹。
    有魏征的親口言論,對於現在長安城的流言,有很強的抑製。
    “魏師好好歇息,孤就不多打擾了。”
    李承乾轉身出門。
    門外是魏征夫人裴氏。
    裴氏是曆史上出名的賢內助,她與魏征一樣秉持著廉潔、儉樸的生活態度。
    “夫人,魏師的病情如何了。”
    聽到太子詢問,掛著一臉愁容的裴氏回道:“有勞殿下掛念,陛下派了太醫前來,現在病情穩定多了。”
    張玄素在一旁感慨道:“還好魏公這些時日,都在詹士府跟我等一起研究天工開物。”
    “當時請了不少名醫,進行醫學藥方上的統計,幸有一名醫看出了魏公有隱疾,提早治療。”
    “否則這病發之後,真就是危險了。”
    魏征去年被封為太子太師。
    李世民之所以這樣做,有很大程度上是為了確立太子的正統不容置疑。
    因為當時魏王的勢力影響過大,所以為了平衡穩定,在一定程度上對太子的勢力進行加持。
    李承乾讓張玄素去搞天工開物,把東宮的文官都丟了過去,也為了他們少管自己的事情。
    而魏征在接觸到後,也是欣然加入其中。
    這種百科全書的典籍,在唐朝是沒有的,能夠參與到編纂中,青史留名是必然的。
    魏征最在乎的就是名聲,自然欣然加入。
    李承乾聞言,眨了眨眼。
    魏征沒死成,還是跟自己有關係。
    他確實是沒想到這茬。
    原以為曆史上魏征之死是必然發生的事情,沒想到還有回轉的餘地。
    按照現在這個情況,興許還能多活兩年。
    其實對於魏征,李承乾是覺得活著好過於死去的。
    魏征在懟二鳳這塊很出名,實際上他的能力確實不差。????在處理政務這塊,也算是鞠躬盡瘁了。
    李世民治國這麽輕鬆,很大程度上還是靠著這群有本事,有能力的文官。
    權力集中的弊端在於,就會變成跟後世朱元璋那樣,每天處理數百份政務,比996還要996,至少現在李世民過得比較輕鬆。
    “此時還要多虧太子殿下,若沒有太子殿下編纂天工開物。”
    “我家老魏就不會被名醫提前發現隱疾,若是突然爆發,性命危矣。”
    “老婦在此謝過太子殿下之恩。”
    裴氏是個聰明人,一番話說完,當即就要朝太子磕首。
    李承乾連忙扶起:“夫人言重了,這是魏師本就應有的福分。”
    “魏師為大唐鞠躬盡瘁,能讓魏師轉危為安,亦是孤之幸事。”
    裴氏眼中含淚,滿是感激:“太子殿下宅心仁厚,老婦代夫君再次謝過殿下。殿下編纂天工開物,實乃造福大唐之舉。我家夫君常言,此書若成,必將澤被後世。”
    李承乾微微頷首:“孤也是希望此書能為大唐百姓帶來益處。魏師能參與其中,孤亦深感欣慰。如今魏師病情穩定,夫人還需悉心照料,讓魏師早日康複。”
    裴氏連連點頭:“殿下放心,老婦定當全心照顧夫君。”
    張玄素在一旁也說道:“太子殿下此舉,實乃大德。魏公能得此機緣,亦是上天眷顧。相信魏公康複之後,定會更加勤勉,為大唐效力。”
    這麽一說,李承乾這次來的目的,不僅是達到了,還要超出。
    坊間必然會有傳聞,是因為太子的功勞,這才救活了魏征的性命。
    屆時先前對太子的流言,自然就不攻自破。
    於此同時。
    布政坊內。
    這裏也是鴻臚寺安排外國使臣主要居住的坊間住址。
    朝堂的消息傳了開來,之所以會傳這麽快,自然有李世民故意安排人進行散布的原因。
    大食使團的人,很快就因為這個消息,聚集在一起。
    使團首領阿米爾緊蹙眉頭,來回踱步,他捋著胡須,沉聲道:“因沙安拉!羅馬人此舉,實在棘手。如今我們與大唐的關係至關重要,絕不能讓他們與羅馬聯手。”
    在阿拉伯語中,因沙安拉相當於口頭用語,大意是‘如果真主願意’‘如果真主準許’‘願主成全’。
    同時也體現出對真主意誌的敬畏和順從。
    “瓦利,我們必須把這裏的消息,告訴哈裏發。”另一名使者開口說道。
    阿拉伯語中,瓦利對上位者的稱呼,類似於後世的大人。
    阿拉伯帝國的最高統治者一般被稱為哈裏發。
    另外年長的使者說道:“瓦利,目前大唐朝廷似乎還在商議之中,但羅馬使團的請求已引起了軒然大波。”
    “如果大唐皇帝陛下,同意他們的請求,對於我們阿拉伯帝國的發展,將會造成巨大的影響。”
    “諸位在這裏生活了這麽久的時間,想來已經對大唐的情況有了足夠了解,這是個比我們阿拉伯帝國還要強大而古老的帝國。”
    年長使者的話引起了在場眾人的讚同。
    他們對大唐的實力有足夠的了解,也很清楚一旦大唐參與到對阿拉伯帝國的夾擊中,將會出現怎樣的結果。
    阿拉伯帝國將要聚集大部分的精力,麵對大唐可能帶來的危險。
    現在所有的對外戰爭,大部分都要停止,調動兵力防備大唐。
    另一位沉穩的老使者思忖片刻後說道:“因沙安拉!當務之急,我們必須盡快麵見大唐皇帝,向其展示我們的誠意與友好。強調我們阿拉伯帝國與大唐之間可以在貿易、文化等方麵深入合作,共同繁榮,而非陷入戰爭的泥沼。”
    使團首領阿米爾沉聲道:“想要麵見大唐皇帝陛下,不是個容易的事情。”
    “鴻臚寺的官員,不會輕易的答應我們的請求,尤其是在羅馬使團過來的情況下。”
    “我聽說,原本大唐朝廷是反對羅馬使團請求的,但是大唐的太子殿下,卻出聲進行了製止,並且說服了大唐皇帝陛下,對此事進行考慮和商議。”
    年輕的使者問道:“瓦利,所以我們現在,應該想辦法接近那位太子殿下,去說服他不再支持羅馬嗎。”
    阿米爾搖頭道:“不,說服大唐的太子殿下,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羅馬使團的人,肯定會想辦法接近他,並且請求他的支持,這對於我們而言很不利。”
    “或許我們可以支持其他人,要知道,大唐的太子殿下,可不是沒有對手。”
    大唐太子跟魏王的鬥爭,在長安城中,早就已經不是什麽秘密。
    各國使團向來是很關注大唐的政治格局,畢竟大唐要是有所變化,對於周邊國家而言,也同時會產生巨大影響。
    戰爭隻是一方麵,經濟貿易的影響更為明顯。
    “因沙安拉!我們應該準備充足的禮物,去麵見魏王。”
    “也許我們還可以去拜會其他國家的使臣,讓他們支持我們。”
    年長的使者提議道。
    阿米爾點點頭:“我們可以寫信給哈裏發,如果其他國家使團願意支持我們,那麽他們將得到阿拉伯帝國的友誼。”
    阿拉伯帝國占據大部分中亞地區,這個位置是整個亞洲大陸的十字路口。
    雖然華夏是絲綢之路的源頭,但絲綢之路實際上還是掌握在波斯、阿拉伯這些中間商的手裏。
    七世紀是阿拉伯帝國的巔峰崛起,正在快速席卷整個中亞地區,包括部分歐洲地區。
    因為地理優勢的緣故,如果哪個國家得到阿拉伯帝國的友誼,那麽在經商上,確實會有很大優勢。
    另一邊,拜占庭使團也在積極行動。
    “我們應該拜見那位太子殿下。”
    “李倫德,我們需要你的幫助。”
    阿曆克斯提議道。
    納倫德道:“可是想要拜見太子殿下,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我隻是個商人,而商人在大唐,是沒有多少地位的。”
    “你知道太子殿下的住所嗎,哪裏被稱呼為東宮,就在大唐皇帝陛下的旁邊。”
    “而且,我們還需要準備一份珍貴的見麵禮,表達我們的誠意。”
    阿曆克斯無奈道:“李倫德,我們現在的情況,你非常清楚,現在隻能請求你的幫助了。”
    從拜占庭抵達長安,沒辦法攜帶太多錢財,全靠納倫德的資助。
    納倫德很無奈,他資助了整個使團幾乎所有的費用,對於他自己來說,也是一筆巨大的投資。
    如果現在撤出的,那將會什麽都得不到,這就是沉沒成本效應了。
    納倫德歎了口氣,說道:“我現在就如同一個賭徒,把所有的籌碼都押在了這次你們使團的使命上。每一次的資助,都是我在加大賭注,而現在,我已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我會去找我們的朋友們,找到能夠拜見太子殿下的方法。”
    “如果你們能夠成功,一定要給我足夠的回報。”
    “不過現在的問題是,我們已經沒有太多的錢財了,為了這次的使命,我沒有攜帶足夠多的貨物進行販賣。”
    “接下來在長安,我們肯定還需要更多的錢財。”
    阿曆克斯安慰道:“李倫德,你放心,回報絕對會超乎你的想象。”
    “如果是錢財的問題,我可以寫一封信,你的粟特人朋友拿著這個信件,就能前往君士坦丁堡獲得報酬。”
    “兩位皇帝陛下,都會支持我們的行動,不是嗎。”
    聽到這話,納倫德頓時眉開眼笑。
    這是他最好的變現途徑,當即高興道:“親愛的阿曆克斯長官,尊敬的公主殿下,我會去找我的朋友們,他們肯定會願意資助我們。”
    “我們一定會成功見到太子殿下的,這件事,包在我的身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