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你不過是太子的棄子罷了
字數:8955 加入書籤
延福坊,齊王府。
李佑還在床上睡覺。
對於現在的李佑來說,現在無疑是很舒坦的。
雖然被認定為謀反,但在太子的安排下,主要的罪責都被舅舅陰弘智承擔了。
舅舅陰弘智也很主動的把大部分的罪過,都攬在了自己的身上。
從而讓齊王李佑在李世民的心裏,成了被蠱惑的參與謀反,而不是本身真的想要謀反。
當然,嚴格說起來,齊王李佑也確實沒有真想要謀反當皇帝的心思。
曆史上齊王李佑謀反,也是因為殺了齊王府長史權萬紀,覺得走投無路,本來舅舅那邊就一直在安排謀反的事情,他索性直接反了。
不過現在,陰弘智安排到齊王身邊的人,都已經被下獄。
李佑不覺得孤零零,反而感覺要輕鬆不少。
平日裏在延福坊吃喝玩樂,日子過得舒坦。
昨天元宵前日,他派人去東宮請示太子。
太子準許他元宵三天內,可離開延福坊,在長安遊玩。
迫不及待的李佑,直接去了平康坊,享受了快樂的一夜。
直到天亮,才回到延福坊繼續睡大覺。
“怎麽還在睡覺。”
“去,把齊王叫起來。”
魏王李泰有些無語,他特地便衣喬裝趕過來,這次倒是沒撲空了。
卻沒想到齊王都沒起床。
“齊王昨夜去了平康坊,清晨方歸.”
管家幹巴巴的解釋道。
身子卻不敢動,齊王可不是什麽好脾氣,才剛睡下就去打擾他,事後免不了一頓胖揍。
當然,他也沒有攔著魏王的意思。
“行了,本王親自去叫他。”
李泰推開門,徑直走了進去。
看到躺在床上的李佑,喊道:“老五,快醒來,你四哥我來了。”
喊了幾聲,然而那邊李佑睡得很沉,跟豬一樣,根本沒有動靜。
李泰無奈,上前去拍了拍李佑的臉。
李佑嘟囔了一聲,打了個翻身繼續睡。
“老五,老五!”
李泰隻好直接上手,將其搖晃起來。
李佑被這麽一搖,迷迷糊糊醒了過來,感覺到有人在喊自己,還在推自己。
頓時怒火上頭,罵道:“哪個混蛋敢推老子。”
轉過身子,李佑就準備發飆。
“你四哥我這個混蛋。”
李泰沒好氣的回道。
李佑一愣,揉了揉眼睛,胖乎乎的臉,確實是四哥魏王。
“我在做夢吧,這是在夢裏?”
“怎麽還能夢到四哥。”
嘀咕了一句,李佑又倒下去,準備繼續睡覺。
“老五,隔這跟四哥裝瘋賣傻呢?”李泰無語,嗬斥了一句。
李佑老老實實的起身坐著,訕笑道:“還真是四哥來了,我當是在做夢呢。”
其實李佑跟李泰的關係還算不錯,他比李泰也就小一歲不到。
不過由於是庶子的關係,小時候自然就是跟在大兄和魏王的後邊。
李世民的兒子中,老二李寬被過繼給叔父楚哀王李智雲,而後早薨。
第六個兒子李愔武德八年才生。
因此長子李承乾,三子李恪,四子李泰,五子李佑,四個人年歲相差不大,最小的李佑跟李承乾也才相差不到三歲。
而到了老六李愔,已經相差了七歲。
小時候,四個人關係很好,以大兄李承乾為首,李泰為輔,形成早期皇宮小霸王團體。
貞觀十二年,原本李佑就應該去封地,因為身體不好,一直滯留長安,直到貞觀十五年才去的齊州。
“父皇讓你待在延福坊,是讓你好好閉門思過,你這哪有半點閉門思過的樣子。”
“還跑到平康坊去玩樂,要是傳到父皇的耳朵裏,你覺得會怎樣想。”
“看你這樣子,是不想留在長安,準備等謀反案定下後,被流放嶺南吧。”
李泰嚇唬著說道。
聽到流放嶺南,李佑瞌睡都嚇醒了。
有些遲疑的說道:“我去平康坊,是請示過大兄的,得到了大兄準許。”
“就算是父皇怪罪,也應該不至於生氣吧。”
流放嶺南是很恐怖的事情,尤其是對於李佑來說。
嶺南那地方,群山環繞,瘴氣彌漫,一不小心就會丟了性命。
而且聽說那邊生活的全是蠻人,毫無半點禮儀可言,如同一個巨大的牢籠。
被流放嶺南的人,基本上沒幾年就死了。
李泰冷笑道:“你都謀反了,你以為太子真的在乎你嗎。”
“太子不過是為了像父皇展示他的兄弟之情,所以才會為你說上幾句好話。”
“你可你舅舅陰弘智,是怎麽交代他要謀反的事情。”
李佑搖頭道:“不知。”
李泰道:“你舅舅陰弘智說,他是準備在父皇駕崩後,趁機奪取皇位。”
“這意味著,他是要從太子的手裏,去搶奪皇位,而不是從父皇的手裏。”
“你覺得太子知道這個事情後,會打算放過你嗎,不過你現在對他還有用,他作為太子,如今又被加封為農澤聖睿太子,如果枉顧兄弟情,就會像父親那樣留下汙點。”
“所以隻要等到太子真正的登上皇位後,你就再也沒有了作用。”
“不,你現在就已經沒有了作用。”
“咱們都是一起長大的,太子怎會不知道你的秉性,他早就會猜到,你肯定不會真的閉門思過,所以特地允許你離開延福坊。”
“太子早就猜到,你會去平康坊。”
“如果你在平康坊徹夜不歸的消息,傳到父皇的耳朵裏,你說,父皇會如何作想呢。”
李泰的分析,絲絲入扣,讓李佑的臉色,頓時就變得慘白了起來。
他現在是戴罪之身,還牽扯在謀反案裏,隻是因為皇子的身份,被禁足在延福坊。
謀反案到現在,還沒有進行徹底的宣判呢。
如果父皇知道他在這個時候,還尋歡作樂,毫無悔改之心,必然會雷霆震怒。
賜死倒是不至於,可流放嶺南,估計是跑不掉了。
“不,大兄不會這麽做的。”“上次他就準許我離開去參加東宮婚禮。”
“對,大兄還讓我明天去參加元宵詩會呢。”
齊王李佑喃喃說道。
隨後他看向李泰,道:“四哥,你在唬我。”
李佑多少還是有點腦子的。
李泰失望的搖搖頭,緩緩道:“我特地來幫你,你卻說四哥在唬你,好吧,既然你想被流放到嶺南去,那四哥也幫不了你了。”
“你仔細想想,你跟四哥的關係好,還是跟太子的關係好。”
“不要忘記了,當年你被漢王欺負的時候,太子是怎麽拉偏架的。”
聽到漢王李元昌,李佑頓時一愣。
這是幾年前發生的事情,漢王李元昌跟幾個皇子的年紀差不多,所以基本上也是在一塊。
不過李元昌因為年歲的關係,跟太子最為親近。
有次李佑跟李元昌鬧了矛盾,起了爭執,後來李承乾出麵,幫李元昌,狠狠的將李佑訓斥了一番。
最後是李泰出來的當的和事老,那件事就算是過去了。
之後,李元昌跟太子關係一直非常要好。
每年過年的時候,漢王李元昌回長安,首先就是去東宮,連家都不回。
想到這裏,李佑不僅有些沉默起來。
他跟李元昌關係不好,又在謀反案裏,如果李元昌在太子麵前說他的壞話,這是很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反觀他自己,不屬於太子黨,還有謀反奪取皇位的嫌疑,要說太子完全不在乎,確實不可能。
“仔細想想吧,等你被太子利用完了,他還會幫你?”
“說不定故意放你離開延福坊,這都在太子的算計之內,他都不需要出手。”
“你覺得太子讓你去元宵詩會,是在乎你嗎。”
“嗬,他隻不過是讓你的視線,出現在父皇的眼睛裏罷了,如果他真的要幫你,自然是要讓你這段時間好好閉門思過。”
“謀反案定下來的時候,父皇肯定會考慮到如何對你處置了,到時必然會問你在閉門思過這段時間裏幹了什麽,是不是真心悔改了。”
“你自己想想,如果父皇聽說你閉門思過期間,不僅經常跑出去玩,到處尋歡作樂,你覺得父皇會如何做?”
“對,他肯定會知道,是太子放你出去的,所以他會責怪太子,甚至是訓斥太子一番,可這對太子來說不痛不癢。”
“然而你,流放嶺南卻成了定局,屆時太子隻需要跟你說聲抱歉,他盡力了,你能如何,去怪太子嗎。”
“太子真是厲害,這般一來,你還要感謝太子讓你流放嶺南了。”
李泰的話,讓李佑越發的害怕起來。
跟著四哥的思路,目前所有發生的事情,確實是這樣進展的。
最主要的是,還有漢王李元昌這層關係在。
也許隻是猜測,也許太子不一定會那麽做,可一旦他的事情擺在父皇麵前,那麽四哥說的這種情況,十有八九會發生。
太子就算是真心想要幫忙,也絕對攔不住。
李佑很清楚,父皇對自己從來就不曾滿意過,在齊州封地的那段時間,還經常寫信罵自己,說過好多次,要把他貶為庶人。
“行了,既然你相信太子,那我這趟算白來了。”
說完,李泰就直接起身,向著門口走去,嘴角掛著自信的微笑。
一,二
三聲還沒到呢,李佑已經趕忙從床上起來,顧不得還未穿鞋,趕緊去拉住四哥的衣袖。
“四哥,救救我。”
“我不想被流放嶺南,我聽說去了嶺南的人,就沒幾個活下來的。”
“我會死的!”
“四哥,求求你,救救我,我什麽都聽你的。”
李佑就好像溺水之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李泰停下腳步,招呼李佑一起坐下。
“四哥這次來,本來就是打算幫你的。”
“可惜四哥不是太子,若四哥能當太子的話,往後繼承了皇位,必然再度封你為王。”
“誰叫四哥跟你關係好呢。”
對於李泰的話,李佑也不意外。
魏王奪嫡的心思,他們這些皇子哪個不清楚,他也明白,四哥幫助自己的前提,就是跟他一起對付太子。
“可是四哥,我怕還沒等到你上位,我就已經被流放嶺南了。”
李佑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就算他支持魏王,也要考慮到自身的情況才是。
到時候他背刺太子,太子惱羞成怒下,直接將他流放嶺南,那可就半點回轉的餘地都沒有了。
即便是後來魏王奪嫡成功上位,可他說不定都死在嶺南了。
那還有什麽意義。
李泰笑著說道:“如果謀反的人,是太子呢,而你舉報有功,自然就免除了流放之罪,恢複王位不太可能,但留在長安應該是問題不大。”
“等四哥即位,自然就會給你重新封王。”
李佑皺眉道:“四哥讓我汙蔑太子?”
“這要是被父皇查出來了,莫說流放嶺南,怕不是要被直接賜死吧。”
汙蔑可不是簡單的事情,不是說隨便捏造點什麽證據,就能汙蔑太子謀反的。
屆時父皇必然派人徹查,這裏頭但凡有任何環節出了問題,都會被挖出來。
即便是真查出了太子有所嫌疑,但如果不是鐵證如山的話,也不可能扳倒太子。
汙蔑,是最不理智的行為,也是最不安全的行為。
李泰淡定的說道:“如果,太子是真的謀反呢。”
李佑一怔,不由問道:“四哥有證據?”
李泰無語道:“我要有證據,還來找你幹嗎。”
“我可以確定,太子已經是在準備謀反了。”
“你想想,這麽多年,太子從未展示過武藝,偷偷練武藏起來,是為什麽,身為太子,他有必要藏起來嗎,他在怕誰。”
“這朝野上下,你,我,有誰是需要他怕的嗎。”
聽李泰這麽一說,李佑也點點頭,確實太子會武,是很出乎意料的事情,畢竟他們都是一起長大,但這麽誇張的武藝,可從來沒見識過。
李泰繼續道:“先前的消息,你應該也聽說過了,太子被父皇用馬鞭抽打,因為豢養樂童之事,太子擔心自己的名聲,所以展示武藝,得到軍中將領的認可。”
“而後他又伸手兵權,如今左右金吾衛中,蘇定方是他的人,陸仝也投靠了他。”
“太子費盡心思,要去攻打高麗,還創辦了講武堂,培養親信。”
“你說,太子準備這些事情,他是想要幹嘛,他是要對付誰。”
“你以為太子真的把我當成目標嗎,不,他要對付的人,不是我,是父皇啊。”
“他在效仿父皇,他要做曾經父皇做過的事情。”
“他要建立不世軍功,還有什麽軍功,會比滅掉高麗更大呢,那可是連隋朝都沒有打下來的高麗。”
“等到太子的權勢,達到無與倫比的巔峰時,你覺得太子還會甘心當個太子嗎。”
“太子必然會像是父皇當年那樣,行玄武門之變,如同父皇對祖父那樣,請父皇移居大明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