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房玄齡:魏王你壞老夫大計

字數:9041   加入書籤

A+A-


    “起來吧。”
    “謝父皇。”
    芙蓉園的刺殺案件,經過一夜的偵查,其實大概已經有了眉目。
    種種線索表麵,魏王並沒有參與到刺殺案中去。
    稍加審訊,事件就很清晰了。
    先前修繕的時候,是有人賄賂了管事,承包了修繕芙蓉園的差事,而後偷偷打造密道。
    包括詩會前招人,刺客潛伏進來,跟先前的情況差不多。
    召見太子跟魏王。
    首先是安撫太子,然後就是訓斥魏王。
    訓斥魏王的關鍵,是為了平息太子的怒火,避免真的出現兄弟殘殺之事。
    那兩個高麗人的事情,倒是意外之喜了。
    “芙蓉園出了這等事情,青雀你的紕漏出得很大。”
    “朕會收回芙蓉園,你可有意見。”
    李世民詢問道。
    李泰連忙回道:“青雀沒意見。”
    芙蓉園對李泰來說,最大的用處就是名聲,現在出了刺殺案,招惹這麽多麻煩,哪還敢繼續拿在手裏。
    李世民轉而對太子道:“承乾,朕記得,你先前跟朕說過,想要把芙蓉園給象兒。”
    “如今朕便把芙蓉園賞賜給你,待你將其整理好後,再給象兒吧。”
    去年李世民在張阿難的建議下,舉辦家宴,緩和跟太子的矛盾。
    當時太子為皇長孫李象討要封賞,其中就包括了這芙蓉園。
    隻是李世民沒有答應,說賞賜出去的東西,哪有收回來的道理。
    最後是給李象封了洛陽牧。
    現在從李泰手裏收回芙蓉園,再賞賜給太子,也算是對太子的補償。
    “謝父皇。”
    李承乾拱手道。
    他本來就想這次把芙蓉園拿到自己手裏,沒想到二鳳主動說了。
    事情到這裏,李世民對太子的態度很滿意,在這件事上,太子沒有緊抓魏王的過錯不放。
    早前叫太子來的時候,李世民還覺得太子可能會怒氣很大。
    所以特意提前把魏王喊來,讓魏王在殿下罰站。
    也許是罰站的事情,讓太子心生憐憫。
    回了東宮。
    趙節,李元昌,杜荷,李德謇幾人,已經等候多時。
    “殿下,陛下怎麽說,會重罰魏王嗎。”
    “還有清河崔氏,芙蓉園一直都是他們幫魏王在經營,要說刺殺跟他們沒關係,狗都不信。”
    李元昌見到太子回來,就急著想了解情況發展。
    “陛下組辦了專案組,讓我跟幾個大臣聯合負責審訊。”
    “魏王的芙蓉園,賞賜給我了。”
    李承乾淡淡回道。
    李元昌有些不滿:“魏王就丟了個芙蓉園嗎。”
    李德謇倒是拎得清,道:“刺殺的事,隻能算魏王出了紕漏,他麾下那麽多產業,都是魏王黨人在打理,陛下自然不可能把魏王牽扯到刺殺案裏。”
    杜荷問道:“殿下,清河崔氏那邊,該當如何。”
    李承乾道:“自然是嚴肅處理,但凡跟此事有所牽扯的所有崔家人,一概先行收監再說。”
    杜荷想了想道:“那位崔家大公子?”
    李承乾冷哼一聲:“抓了再說。”
    不打擊魏王,是因為陛下袒護,還有本身魏王參與刺殺的可能不大。
    但是對於清河崔氏,可就沒這麽多顧忌了。
    誅九族這樣的事情,在唐朝不流行,二鳳也辦不到。
    但清理清河崔氏在長安的產業,自是沒問題的。
    李元昌興奮道:“我帶人去。”
    “好。”李承乾點點頭。
    ——
    魏王府,文學館。
    李泰沒想到,再一次跟房玄齡密談,會是在這種情況下。
    房玄齡也很無奈,本來他事情就多,這兩天還在安排接洽賀蘭楚石的事情。
    結果魏王這裏出了這麽大的疏漏。
    在陛下那邊,現在他可是站在魏王這塊的。
    雖說陛下不至於懷疑自己參與進去,可他還是要來找魏王了解情況。
    “陛下詔敕,讓我跟長孫無忌,褚遂良,李勣等人,包括太子在內,聯合審理芙蓉園案。”
    “魏王,你且告訴我,這些高麗刺客,可是與你有半點關係。”
    房玄齡有些不放心的問道。
    李泰連忙安慰道:“房公放心,此事與我絕對沒有半點瓜葛。”
    房玄齡點點頭:“大理寺那兩個高麗人,是什麽情況,可是跟高麗刺客有所關聯。”
    李泰遲疑道:“應該是沒有關係的,我問過崔家長公子了。”
    “崔文聖其實也隻是跟他們見麵談過一次,而且並沒有談攏。”
    房玄齡微微皺眉,問道:“他們在談什麽。”
    李泰有些猶豫,不知道這些事情能不能跟房玄齡說。
    房玄齡冷哼一聲:“若魏王現在還對老夫有所隱瞞,那老夫也隻能向陛下,辭了這文學館大學士之職了。”
    房玄齡心裏很不爽,他是無辜被牽扯進來,又被逼參與到奪嫡的事件裏。
    現在還在不斷花費精力,給魏王籌謀奪嫡之事,現在魏王還對他隱瞞。
    聽到這話,李泰頓時有些慌。
    房玄齡可是他最大的依賴。
    咬牙道:“崔文聖是想聯合高麗人,在征討高麗的時候,給太子下套。”
    “借高麗的手,除掉太子。”
    房玄齡疑惑道:“高麗沒同意?”
    高麗人都在刺殺太子了,又怎麽不會同意合謀幹掉太子。
    李泰無奈道:“首先是高麗人找崔文聖合作,想在大唐攻打高麗的時候,讓其提供情報。”
    “崔文聖開口要高麗邊境十二城,鹽鐵買賣,開采之權。”
    “高麗使者要回去請示才能答複,而後就被太子的人發現了。”
    說起這事,李泰還有些慶幸。
    因為崔文聖沒有在第一次談話裏,就說要合謀幹掉太子,隻是出賣大唐軍隊的情報,跟高麗人談交易。
    這樣刺殺的事情,就不會牽扯到自己身上來。
    之所以沒談,是因為不管對崔文聖還是高麗來說,合謀幹掉太子,都是符合雙方利益的事情,也就算不得籌碼。
    “好大的胃口。”
    房玄齡倒也沒太過驚訝,清河崔氏,一向如此。
    對於清河崔氏,大概沒人比他更為熟悉了,畢竟房氏也出自清河郡。
    鹽鐵的買賣開采,向來是官方專營,走私利潤自然是暴利。邊關尤其缺乏鹽鐵,崔文聖野心好大。
    “魏王可還有什麽錯漏之處,定要詳細告訴老夫。”房玄齡囑咐道。
    李泰仔細想了想,確定沒有遺漏的地方了。
    畢竟他真的跟刺殺毫無瓜葛,隻是隱約知曉,可能會有刺殺的事情發生。
    包括清河崔氏本身,都對刺殺的情況不清楚,隻是模糊知曉個大概。
    “應是沒了。”李泰也有些不確定,到底有哪些方麵自己沒考慮道。
    房玄齡道:“若有任何消息,首先告知老夫,才好避開。”
    李泰作揖道:“謝過房公。”
    說到這裏,李泰微微一頓,道:“還有一個好消息,要讓房公知曉。”
    房玄齡一愣,魏王能有什麽好消息。
    李泰繼續道:“是關於齊王的,前日早上,我喬裝打扮去了一趟齊王府,已然是說動齊王,配合檢舉太子謀反事宜。”
    房玄齡一驚,不由道:“什麽!你去找了齊王?”
    李泰見此,以為房玄齡被震撼到了。
    洋洋得意道:“原本齊王是不同意的,不過在我說服下,就想通了。”
    房玄齡眼睛都瞪大了。
    他沒想到自己萬無一失的計劃,竟然在魏王這裏出了事。
    不由是抬起手指,指向魏王:“你”
    李泰笑道:“我知道房公激動,但也不要太過於激動。”
    房玄齡無奈歎息:“魏王,你可是壞了老夫的大計啊。”
    李泰怔住,問道:“難道房公不是想讓陰弘智跟齊王,反告太子一手。”
    “然後再從太子那邊查實證嗎。”
    攤上這麽個豬隊友,房玄齡深感無力。
    “魏王從哪裏得知的這些情況。”
    李泰解釋道:“是柴令武分析出來的,那日正旦,房公去大理寺見陰弘智,不方便去見齊王,所以我就代替房公去了。”
    房玄齡搖頭道:“齊王不足與謀,我從未想過要與齊王商議。”
    “齊王之心性,反複無常,今日他能答應你,明日便能出賣你。”
    李泰遲疑道:“這,應該不至於吧,如此說來,陰弘智豈非也是相同。”
    房玄齡解釋道:“自然不同,無論結果如何,對於陰弘智來說,都是必死之局,毫無生機可言。”
    “然齊王不同,在太子庇佑下,齊王能活,頂多不過是流放嶺南,至少性命可保。”
    “所以齊王便會考慮得失,隻要考慮得失,那齊王就必然會把此事泄露出去。”
    李泰這才知道,自己壞了房公謀劃的好事。
    忙道:“那該如何是好,可是還能補救。”
    房玄齡微微搖頭:“魏王去見了齊王,說了汙蔑太子之事,等到日後籌備完成,上告太子謀反後。”
    “齊王這裏,就會是太子生機之所在,亦是我們漏洞之所在。”
    李泰覺得應該沒這麽誇張:“這不至於如此吧。”
    房玄齡再次歎息一聲:“魏王小瞧了太子,也小瞧了陛下。”
    “太子是陛下嫡長子,即便有再多的實證,陛下依舊不會忍心廢除太子,屆時若齊王背叛,就會鐵證如山之中,打開一個口子。”
    “陛下會想,太子謀反的事,是魏王你汙蔑的,加上老臣的幫助,特地為太子設局。”
    “其他的實證,在陛下看來,可能隻是暫時沒有找到線索。”
    “隻要陛下有這個想法,這次的謀劃,就徹底輸了。”
    房玄齡是懂二鳳的。
    但相反來說,二鳳也是懂房玄齡的。
    房玄齡預判了二鳳的預判。
    他現在已經入局,屆時陛下發現端倪,必然就會察覺到蛛絲馬跡。
    任何一點蛛絲馬跡,房玄齡就會陷入到自證怪圈,跟這次謀劃就完全脫不開幹係。
    在二鳳看來,所謂的太子謀反,就成了房玄齡精心策劃,誘導,蠱惑的一場陰謀。
    因為二鳳知道,房玄齡是有這個能力的。
    “房公可還有補救的法子。”
    李泰頓時有些急了。
    他沒想到事情會這麽複雜,麻煩。
    房玄齡道:“隻要是指認太子謀反,齊王這邊就是問題,除非放棄這個法子。”
    李泰自然是不想放棄的。
    現在崔文聖徹底涼了,高麗那邊也不可能跟他聯合謀殺太子。
    刺殺的行動,也已經失敗。
    太子一首青玉案元夕的元宵詞,長安傳唱,名聲如日中天。
    可以說是全麵壓製。
    唯一能反敗為勝的,就是石錘太子謀反。
    “齊王也不一定會背叛我吧。”李泰不確定的說道。
    房玄齡沉默。
    確實,齊王不一定會背叛,這個誰也說不好。
    可房玄齡不想把房氏一族的興衰性命,交由給齊王去定奪。
    當上告太子謀反後,就意味著房玄齡再無任何退路可言。
    如果敗了,太子登基後,無需多想,必然會對整個房家進行清算,這是毋容置疑的事情。
    對於房玄齡來說,幫助魏王去指證太子謀反,等於是把身家性命,房氏興衰,全都賭上去了。
    “要不.幹掉齊王?”
    李泰思索良久,出了個餿主意。
    隻要齊王死了,那麽在整個計劃裏,就沒有短板了。
    齊王府沒多少防備力量,殺齊王並不是什麽太難的事情。
    “魏王有把握,殺掉齊王之後,能扛住所有的徹查,一點風聲都不露嗎。”
    房玄齡感覺到很心累,什麽腦子才能想出這樣的辦法。
    死一個皇子,哪怕是參與了謀反案的皇子。
    會在長安形成多大的震動。
    一旦查到魏王這裏,那都不用跟太子爭了,謀殺兄弟的罪名,讓魏王跟太子之位徹底無緣。
    即便沒有實證,隻要線索指向到魏王,大概率也是要被外放封地的。
    “那該如何是好。”
    李泰有些煩躁,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難道就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奪嫡無望嗎。
    房玄齡微微沉默,道:“齊王這裏,再想辦法補救吧。”
    “魏王可還記得賀蘭楚石之事。”
    李泰點點頭:“房公是說賀蘭楚石殺人那事?”
    房玄齡原本是沒打算把計劃告訴魏王,但出了這檔子事後,他擔憂不知道什麽時候,魏王又給他背刺一刀。
    所以幹脆把計劃說出來,至少魏王不會再來壞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