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讓賀蘭楚石背叛太子

字數:9377   加入書籤

A+A-


    東宮,偏殿。
    李承乾接見了齊王李佑。
    “你是說,魏王讓你汙蔑我謀反。”
    李承乾淡淡的問道。
    在聽完齊王李佑的講述後,頓時就明白了。
    那天正旦,房玄齡百分百的是去了大理寺,見陰弘智。
    之所以丈人蘇亶查了幾次,都沒查出來,這就是房玄齡的安排了。
    看來即便是大理寺,房玄齡在裏麵,仍舊有很強的影響。
    這也不奇怪,畢竟房玄齡是跟隨二鳳的老臣,現在又不存在退位,還在權力巔峰上。
    要想秘密行事,不被人發現,有這能力很是正常。
    “大兄,我假意答應了魏王,原本是想著等魏王告訴我具體謀劃的情況後,再來稟告大兄。”
    “誰曾想,自那以後,魏王就好像忘記了那件事,一直再也沒有來過。”
    “當時他還蠱惑我說,說是大兄隻是利用我,等謀反案事後,就不管了。”
    “這我怎麽可能相信,大兄對我這般好,我心裏是一直心存感激的。”
    “隻是可惜,沒能刺探到魏王的具體計劃。”
    “不過大兄放心,魏王再來找我的話,我定會幫大兄把情況探查出來。”
    齊王李佑信誓旦旦的說道。
    李承乾聞言,笑了笑。
    這話裏頭的意思,都說得這麽明顯了,他怎麽可能還聽不出。
    遂問道:“你覺得大兄是那種卸磨殺驢的人嗎。”
    齊王李佑連連擺手道:“當然不是,當然不是。”
    李承乾道:“你謀反的事情,本就是因為陰弘智的蠱惑,這一點,沒有人比我更為清楚。”
    “畢竟對你來說,當皇帝還不如當藩王,皇帝每天要處理這麽多的政務,你哪裏能顧得上,當了皇帝,也是個十足的昏君。”
    話糙理不糙,齊王李佑也很明白,自己有幾斤幾兩。
    肯定道:“大兄說的是。”
    李承乾微微歎息,道:“你看這大唐,自從前朝開設科舉之後,雖有一些寒門學子,能逆流而上,但他們也不得不依附於名儒,世家。”
    “否則投行卷下,連晉升的機會都沒有。”
    “科舉取士,頂多不過是沒落的士族,何曾給過普通人的機會。”
    “五姓七望,遍布朝廷,官官相護,親親相隱,便是父皇,有時候也需退避三舍。”
    “父皇神威蓋世,威震天下,我所不及也。”
    “有道是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父皇沒有兄弟,也不需要兄弟,但我需要。”
    “老五你如果站在我的位置上,是相信那些世家官員,還是相信自己的血脈弟弟們。”
    齊王李佑頓時恍然大悟,原來大兄的想法是這樣的。
    原來他是要把兄弟們都扶持起來,讓藩王們掌控權力,從而對世家官員形成壓製。
    這時他想起正旦大宴上,大兄對每個兄弟的情況都了若指掌,早前大家都認為是大兄在秘密監視。
    現在才明白,那是對兄弟們的關心和愛護啊。
    齊王李佑也是有些小聰明的,聞言沒有順著大兄的話說,說什麽假如自己是太子的話,而是誠懇道:“臣弟永遠為大兄搖旗呐喊,衝鋒陷陣。”
    李承乾很是滿意的點點頭。
    搖旗呐喊就不必了,衝鋒陷陣肯定是需要的。
    就衝老五這麽誠心,怎麽也要給封個新羅王,又或是百濟王。
    李承乾一直都很喜歡周朝的分封製。
    遙想當年始皇先祖,不就是分封一塊地方,這才逐漸發展起來。
    至少現在天下清明,不至於會向燕國那樣,幾百年曆史空缺,都聯係不上皇帝的情況。
    把皇子們都封在國內,這像個什麽樣子。
    封地,就是要封在外邊。
    大唐的皇子們,就應該為大唐開疆擴土,鎮守邊關。
    安於享樂,隻會是死於憂患。
    這樣還可以很大程度減少藩王奪權,一個皇子,就是一個海外的軍事基地,這是多好的事情。
    也就是美洲那邊現在還沒開發出來,要不然那麽大一塊的,都比大唐足夠大了,分封幾十上百個皇子不過分吧。
    往後的大唐皇子,都不愁沒有地方去了。
    李承乾感覺自己是很高尚的,苦一苦皇子,罵名我來擔。
    齊王李佑自然不知道大兄的想法,聽到這麽說,心裏美滋滋的。
    還以為自己隻能永困長安,沒想到大兄早就想好了,讓自己重新封王。
    說的也是,朝廷的官員們,哪有自家兄弟親,這可是真正的手足兄弟,骨頭打斷都連著筋呢。
    “臣弟一定為大兄,刺探魏王的陰謀。”
    想到這裏,齊王李佑補充道。
    李承乾微微搖頭:“不必了,若我沒猜錯的話,魏王不會再找你了。”
    “並且你今天來東宮的事情,想必他已經得到消息。”
    齊王李佑一驚:“啊?這,不會吧。”
    “他要是不信我,幹嘛來找我。”
    李承乾解釋道:“正旦大宴那天,房玄齡提前離場,我派人去打聽了,他並沒有第一時間回府,而是去了另外的某個地方。”
    “隻是去的哪裏,探查了很久,一直沒想消息。”
    “我猜測可能是去了大理寺,見你外祖父了,然而怎麽調查,也沒能查出房玄齡去過。”
    “現在你跟我說,魏王去找了你,便能確定房玄齡必然是去見了你舅舅。”
    齊王李佑有些懵。
    什麽叫魏王找了我,房玄齡就是去找了我舅舅。
    這是個什麽邏輯。
    雖是不懂,但大兄這麽說,肯定就是對的。
    略微思索,齊王李佑就有些生氣。
    原本他還因為出賣了魏王,心裏多少有幾分內疚,現在完全沒有了心理負擔。
    現在看來,四哥嘴上說得好聽,實際上全是忽悠人。
    果然大兄還是最靠譜的,我的選擇沒有錯。
    “魏王真是卑鄙。”
    齊王李佑開口罵道。
    李承乾想了想道:“魏王說的那些話,有句倒是比較實在,畢竟現在謀反案沒有定下,屆時父皇得知你的情況,確實有可能大發雷霆,將你流放嶺南。”
    “可能到時候,就是我也攔不住,這卻是我的疏忽了。”
    齊王李佑急忙道:“大兄救我,我不想被流放嶺南啊。”
    李承乾作沉思狀。
    要不是這齊王太不中用,那就不是流放嶺南,而是封地嶺南了。
    嶺南在大唐,指的是南方五嶺以南地區的概稱。
    五嶺由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五座山組成。
    對比後世來說,主要範圍就是廣東、廣西、海南全境以及湖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區。
    這麽重要的地區,自然是要分封藩王,搞南部大開發,為後世謀福祉。現在條件是艱苦了點,但開發出來後,可是經濟重地。
    “這樣吧,我暫且想了個法子。”
    “你總待在延福坊這麽耗著,也不是個事,我安排你去到講武堂,跟隨學子們一起學習。”
    “但首先說好,你若去到講武堂,必須不得對外泄露自己齊王的身份,要跟其他學子一視同仁。”
    “也別說大兄對你苛待,我的長子李象,如今十三歲的年紀,就在講武堂了。”
    “你盡量表現好點,改掉身上的壞習慣,屆時我再跟父皇求情,應該就不會有事了。”
    “若你表現優異,指不定父皇那邊,還會同意你再度外放封地,給你個都督的官職。”
    李承乾其實覺得齊王李佑還是有救的,之所以變成現在這樣,還是教育的問題。
    讓他去到講武堂裏磨煉一番,嚴格的紀律約束,艱苦的體能訓練,也許會有不同的變化。
    失敗了,也沒什麽大不了的,反正已經是這個樣子了。
    “好,我聽大兄的。”
    齊王李佑當即就答應了下來。
    他是聽說過講武堂的,心裏想著,應該就跟弘文館讀書,差不多的概念。
    雖是枯燥了些,但隻要熬過去了,所有的事情都會變化。
    現在的他還沒意識到,真正的講武堂,究竟是個什麽樣子。
    ——
    大唐,佛道盛行。
    李世民先後為長孫皇後,太子多次祈福,修建大量的道觀寺廟。
    這就使得佛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興盛,畢竟聖人尚且求神拜佛,何況凡人乎。
    不過如今的道觀寺院,不僅是宗教場所,也常常成為社交的地方。
    這裏的社交,主要是指達官貴人家的女子。
    大唐女子也許不一定是地位最高的朝代,但對於女子的束縛,一定是最少的朝代。
    服飾,婚約,教育,即便對標後世,也不算差了。
    當然,完全跟男子一樣,還是有些差距的,傳統的道德觀念依舊有很大的影響。
    所以在社交活動這塊,自然不可能是在酒肆這等地方。
    較為清淨平和的寺廟道觀,也就成了首選。
    靖善坊,大興善寺。
    這裏位於朱雀大街的中間地區,整個靖善坊基本都是大興善寺的範圍。
    始建於晉武帝泰始二年,原名“遵善寺”,後在隋文帝時期進行了大規模擴建,成為長安城內規模宏大的佛教寺院之一。
    因為位置便利,加上本身就有的名氣,這裏自然而然的成為了女子們最佳的社交場所。
    現在可沒有什麽不招待女子的說法,寺廟不招待女性,是在宋明時期,由於程朱理學的興起,社會對女性的約束加強才出現。
    大興善寺內,有著大量特別為女子打造的靜室,茶室,亭台,樓閣。
    寺廟禁酒,所以在寺內內茶文化盛行,品茶,茶點最為盛行。
    此時,後院禪院花園。
    一場由程咬金之妻,清河崔氏嫡女舉辦的茶道會,正在進行。
    “長燕,要我說,男人哪有不偷腥的,吃著碗裏的,看著鍋裏的,都再是正常不過了。”
    “就這點事情,又有什麽好計較的,總不能是一直關在家裏吧。”
    “你家夫君,都被關好久了吧,差不得了,這般久,也應該是長記性了。”
    “難不成你還能關他一輩子不成。”
    候長燕,侯君集之女,賀蘭楚石之妻。
    長相其實還不錯,五官精致,皮膚白皙,就是身材貴氣十足。
    唐朝確實有以胖為美的說法,但這並不算是主流審美,大唐美食繁多,貴婦人,小姐,自然是吃得多,身材自然也就胖了。
    可用胖去稱呼某個貴婦人,小姐,就很不禮貌了。
    這就有了豐腴的說法。
    大戶人家的小姐出嫁,男方也不能說是看重身份吧,這就逐漸有了以胖為美的言辭詩句,而後逐漸蔓延開來。
    候長燕聽到這話,回道:“也不是說要關他一輩子,就是想讓他有個教訓,在外麵沾花惹草也就算了,可為了卑賤胡姬,與人爭風吃醋,還把人給打死。”
    “我侯家的臉麵還要不要了。”
    好友勸說道:“大理寺那邊不是都審理,不是你家夫君打死的人,是遭人陷害嗎。”
    候長燕點點頭:“是被人陷害,可他跟人爭搶胡姬這等事,終究是傳開了。”
    “當時他被關在大理寺的時候,我都好長時間不敢出麵,怕招惹姐妹們恥笑。”
    在候長燕看來,打死人算不得什麽,如果是在別的地方,別的事情,她都不帶在乎的。
    以她父親的功勞,且作為東宮千牛的身份,又有什麽好擔心的。
    但在酒肆這樣的地方,跟人爭搶胡姬,這就很不爽呢。
    怎麽,是家花沒有野花香嗎。
    還是她這個夫人喂不飽自己的夫君。
    感覺很丟臉。
    “長燕,我跟你說,這男人呀,不能總關著,關久了,心氣都關沒了。”
    “終究是夫君,你這一直關著,豈不是讓他跟太子的關係都疏遠了。”
    “太子如今名聲這麽大,你夫君本來就是太子的心腹,這麽搞,容易壞了他的前途。”
    好友的話讓候長燕有些意動,太子現在在長安城的聲勢很大,尤其是那首青玉案元夕,更是在貴婦階層廣為流傳。
    不過候長燕嘴上還是不放過,道:“哼,他跟任職東宮千牛,還不是靠著我父親的關係,若沒有我父親幫他,他能去到東宮?”
    話到這裏,候長燕突然笑著說道:“倒是你,一直這麽幫他,難不成是有想法了。”
    “倒也不是不行”
    好友頓時捂嘴笑了起來:“哎呀,長燕你胡說什麽呢。”
    候長燕抿嘴道:“你那夫君喂不飽你,那就讓我家夫君幫忙咯。”
    這番話,讓兩人頓時笑了起來。
    女人聊的體己話,可要比男子還要大膽。
    賀蘭楚石算得上美男子了,雖說出身還算不錯,鮮卑族賀蘭後裔,可畢竟家道中落。
    大唐講究門當戶對,配侯君集之女,還是差了些。
    但大唐在很大程度上,講究婚姻自由。
    賀蘭楚石一表人才,又生得高大威猛,候長燕看上也是正常。
    茶道會結束後。
    候長燕好友沒有急著回去,而是轉到另一處庭院。
    庭院裏,正有一名仆從在候著。
    看到貴婦前來,仆從連忙迎了上去。
    “不知夫人可是說好了。”
    貴婦回道:“自然是說好了,跟你家公子說,要不了兩天,賀蘭楚石應該就會被放出來了。”
    仆從連忙拿出個小布袋,貴婦接過後查看掂量了下,頓時眉開眼笑。
    二十兩銀鋌,就說幾句話,當真是個美差事。
    “你家公子到底是誰,出手這般大方。”貴婦有些好奇。
    仆從回道:“我家公子身份不方便透露,還請夫人見諒。”
    貴婦也不在意,反正錢已經到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