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李世民:太子瘋了嗎!

字數:9669   加入書籤

A+A-


    !
    平心而論,李承乾現在是不想起兵造反的。
    一旦起兵。
    首先就是放棄東征高麗。
    已經前往高麗的大軍,必然要立即回轉。
    侯君集那邊肯定是要跳反的,如果房玄齡已經知道了侯君集的事情。
    那麽二鳳就會安排另外幾路大軍,圍剿侯君集。
    整個河東地區,都要化作戰場。
    李承乾奪取了魏王的兵馬後,就要去洛陽。
    加固城防,招兵買馬,無數的大唐兒郎,都要被卷入到這場父子間的戰爭中去。
    輸贏暫且不論,目前的繁華肯定要化作泡影。
    大量的勞動力被抽調,隨之帶來的,就是農田無人收割,百姓家庭破碎。
    為了支撐戰爭的巨大開銷,沉重的賦稅和徭役落下,稍微有些盼頭的日子就此結束。
    若是拖到第二年,天災無人管,因今年的戰爭所牽扯,必然會導致饑荒。
    商業停滯,社會動亂,律法不存,盜賊橫行,人不如狗。
    不管是誰贏了,首先麵對的,就是這滿目瘡痍的破碎江山。
    況且大唐內戰一起,周邊各國必然伺機而動。
    首先就是高麗了。
    高麗已然備戰,定然會趁此機會,聯合百濟,瓜分新羅的同時,南下入關,大唐遼東一地,根本無力對抗。
    西突厥,薛延陀,鐵勒諸部,必然會趁機機會,馬踏中原。
    契丹,倭國,吐蕃等國,誰不想在大唐的身上,咬下一塊肉來。
    堅持兩年對李承乾來說不難,甚至還有反攻長安的可能。
    可兩年後呢。
    原本就不過千萬的漢人,又要大幅度銳減,可能會有數百萬人,死在亂世之中。
    就像是安史之亂那樣,一場香積寺之戰,葬送大唐所有精銳。
    誰輸乎。
    誰贏乎。
    房玄齡為何不敢在這個時候告密,甚至還要阻止魏王。
    是因為他能預見到,一旦太子起兵,會對好不容易有些生氣的大唐,造成多大的損失。
    謀反,隻需要八百人。
    造反,是數十萬,乃至於數百萬人參與到其中的戰爭。
    這也是為什麽都到了這個情況上,李承乾依舊是假裝稱病,而不是直接造反的緣由所在。
    眼看就要到日落了。
    宦官這邊等不及了,他還要趕在宵禁前回去複命。
    隻是剛想走出營帳,就被門口的衛士給攔了下來。
    蘇定方聞聲過來,問道:“天使為何這般慌張?”
    宦官問道:“太子殿下醒了嗎?”
    蘇定方微微搖頭:“太子喝了藥,正在休息,還不知道要多久。”
    宦官遲疑道:“我得先行回去複命,三位太醫就留在這邊等候太子醒來。”
    “屆時再勞煩將軍送他們回宮。”
    蘇定方微微沉默,其實他更想把宦官也強留下來。
    拖到晚上,太子這邊就有借口,不去參加明日的祭祀了。
    可現在強留,意圖太明顯了。
    陛下那邊也沒法交代。
    “天使稍等,我跟其他兩位將軍商議一番。”
    說吧,蘇定方就示意宦官回到營帳裏去等候消息。
    這個時候,其實宦官已經察覺到不對勁了,他們現在猶如囚犯一般被困住。
    蘇定方也不管他們怎麽想,看到其入了營帳後,這才朝大帳走去。
    大帳裏,除了陳雲超在灞橋驛外,其他幾人已經來齊了。
    “傳詔的宦官說他要先行回去複命,讓三名太醫留下。”
    “殿下,這人,放不放。”
    蘇定方也有些拿捏不準。
    畢竟現在的時局太過微妙,每一個舉動,都要小心翼翼。
    “不能放,先關著。”
    “再過一個時辰,城門就關了,他們沒理由回去,隻能是待在這裏過夜。”
    “陛下雖有疑慮,但在沒聽到消息前,也不會太過警惕,等祭祀結束,自然一切就好說了。”
    賀蘭楚石開口提議道。
    他現在內心反而是有些期待太子造反。
    因為一旦太子造反,那麽丈人侯君集,將會是太子最大功臣,如果太子能造反成功,或者抵禦於陛下的攻勢,他的地位,也必然會水漲船高。
    “不妥,若天使不按時歸宮,陛下那邊定然有所察覺。”
    “按照如今的情況來看,房玄齡大概是沒有上告的,若先令陛下起了疑心,豈非是落了把柄,使魏王,房玄齡得逞?”
    李德謇微微搖頭,若被逼無奈,自然隻有起兵造反這條路。
    可就現在的情況來看,陛下直接派了三名太醫看望,顯然對於太子稱病的事情當了真。
    否則來的就不是傳旨的宦官了。
    李承乾的目光來到蘇定方的身上。
    這不是既定的曆史路線,先知先覺沒有任何作用,不同的選擇,意味著不同的局麵。
    在有限的視角裏,李承乾也需要考慮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和有可能帶來的後果。
    感受到太子的目光,蘇定方說道:“若不放人,陛下定然會派人前來查探。”
    “若放人,則陛下有可能派人來查探。”
    “所以臣覺得,還是放了的好。”
    李承乾點點頭。
    不放人的影響,確實更大,更容易引起二鳳的猜忌。
    “那就放了吧。”
    太子下了決定,蘇定方出麵,送走傳詔的宦官,讓幾個太醫單獨留了下來。
    幾個太醫還算比較平靜,久經宮廷的他們,還是從前朝到現在的。
    自然明白這裏頭有些蹊蹺。
    不過這跟他們關係不大,讓看就看,不看就不看。
    聽命行事就行了。
    朱雀大街。
    魏王李泰已經在這裏等候了。
    他要在太醫入宮前,見到那三名太醫,了解太子的情況。
    “馬車來了。”
    “攔住他們。”
    “是,魏王。”
    宦官有些驚怒,這可是長安城內,竟然還有人膽敢阻攔天使車架。
    是不要命了嗎。
    “那個混蛋膽子這麽大。”
    宦官怒氣衝衝的下了馬車。
    原本他不需要下車的,可在太子那邊受了一肚子的委屈沒地發,正好來了個不懂事的。
    這不剛好當受氣包用了。
    “是本王這個混蛋。”
    魏王李泰麵色陰沉的回道。
    宦官定晴瞧去,頓時一臉苦相。
    “魏王,奴婢這是受陛下詔敕回宮。”
    李泰冷聲道:“你敢父皇來壓本王?”
    “本王可是聽得清楚,你這奴婢,膽敢辱罵本王。”“本王是混蛋,父皇在你眼裏,又是什麽!”
    李泰知道自己阻攔車架肯定是壞了規矩,卻沒想到這宦官剛好給了由頭,自然是一把抓住。
    “魏王饒命,魏王饒命啊。”
    宦官嚇得立馬就跪在地上磕頭。
    “行了,本王問伱幾個問題,你若能好好回答本王,剛剛那話,本王就當沒聽見。”
    麵對這個提議,宦官自然是連忙答應。
    能在宮廷裏謀生的,就沒簡單的,能混到天使這個職位,對於許多事,自然是門清。
    阻攔車架的事情,鬧到陛下那邊,頂多不過是魏王被訓斥一番。
    可罵魏王是混蛋這事,當真會小命不保。
    孰重孰輕,他還是拎得清的。
    “魏王盡管問,奴婢定知無不言。”
    這時,柴令武走了過來,附耳道:“魏王,後麵的馬車是空的。”
    李泰眉頭一挑:“跟你一同去的太醫呢。”
    宦官回道:“回魏王,他們留在太子的軍營了。”
    李泰皺眉問道:“這是怎麽回事,他們為何留下,難道太子真的染了惡疾?”
    “詳細與本王說來,不可錯漏。”
    到了這份上,宦官自然也沒有什麽好瞞著的。
    這話說起來也簡單,畢竟他們連太子的麵都沒見到。
    李泰這邊聽完宦官的講述,眉頭頓時舒展開來。
    好啊,太子果然是裝病。
    連太醫都不見,還把宦官等人都關在營帳裏,這不是心虛是什麽。
    “好了,方才的事,本王既往不咎。”
    “然你回宮後,可要如實跟父皇說明情況。”
    李泰頓時放鬆下來,嘴角還楊起了幾分笑意。
    雖然針對太醫的布局沒有準備上,但太子這樣做,豈非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宦官苦著臉:“是,是,奴婢聽魏王的。”
    李泰聽到這話,有些不爽:“什麽叫聽本王的,本王可沒要你如何做,你看到什麽說什麽,如實匯報就是。”
    說完,李泰補充道:“記著,本王沒來過,你也沒罵過本王混蛋。”
    “可是明白了?”
    宦官連連點頭:“明白了,明白了,奴婢一路返回,路上未遇到任何人。”
    李泰這才心滿意足的離開。
    太極宮,兩儀殿。
    李世民聽完宦官的講述後,麵色有些陰晴不定。
    到了現在,他哪裏還不能發現端倪。
    太子的行為,簡直不要太過明顯。
    “太子他到底想幹嘛!”
    “難道他以為有五千重騎,就能為所欲為嗎!!!”
    李世民很憤怒,他預感可能會發生很壞的局麵。
    同時也有些疑惑,疑惑太子為什麽在這個時候,突然有這樣的想法。
    “阿難,你持朕的手敕,去一趟太子軍營。”
    “朕倒是想看看,太子他究竟要如何。”
    “還有,看看軍營的情況。”
    李世民壓製住憤怒,沉聲說道。
    事情發展到現在,讓已經當了十幾年皇帝的他,都不由有一種緊張感。
    並不是因為太子,而是在他看不見的角落裏,似乎發生了一些非常關鍵的事情。
    太子不是個蠢人,不至於掌五千重騎,就生出這般大逆不道的想法。
    現在很明顯的,太子在忌憚什麽,所以不敢回宮。
    所以,太子到底在忌憚什麽呢。
    之所以讓張阿難前去,也算是給太子下的最後通牒。
    “是,陛下。”
    “騎馬去,快馬。”
    李世民臉色難看的吩咐道。
    快馬加鞭,將會對很多人措手不及。就算有人通風報信,也沒有張阿難快。
    張阿難的臉色,也變得肅然起來。
    馬上就要宵禁了,這次張阿難並沒有乘坐馬車,而是帶著皇宮內三十名宮廷緹騎,直奔城外而去。
    承天門一開,張阿難率領的緹騎就快馬加鞭的跑了起來,一路朝著城外太子軍營狂飆。
    這個速度,都已經比傳消息的人都要快了。
    李承乾這邊,還沒收到消息,就聽到軍營外,張阿難已經持陛下手敕而來。
    “攔住他。”李承乾沉聲吩咐道。
    “是,殿下。”
    蘇定方幾人,帶著數十名衛士,堵在了大帳外。
    同時,一道道命令下去,軍營小部分的衛士,在大帳這邊集中起來。
    軍營外,張阿難翻身下馬,一邊走一邊觀察軍營的情況。
    他發現,軍營之中,將士盡皆甲胄完好,稍遠一些也能看到夕陽餘光照射在明光鎧的反光。
    這讓他也有些緊張起來。
    如此行事,與備戰何異?
    大帳外,蘇定方,李德謇,賀蘭楚石,攔在前邊。
    “讓開。”
    “我奉陛下手敕,爾等是要違抗陛下不成。”
    張阿難氣勢很足,不是之前的小宦官能比的,畢竟他本身就是右監門大將軍。
    不管是皇帝內侍的身份,還是右監門大將軍的身份,都在蘇定方等人之上。
    “殿下已經休息了,睡前吩咐過,任何人不得打擾。”
    “張內侍請回吧。”
    蘇定方很是堅定的說道。
    同時,身後的甲兵一排排站在了大帳門口。
    張阿難見壓不住,沉聲道:“你可知,你在做什麽。”
    話下之意,已經很是明白。
    蘇定方沒有遲疑,回道:“我奉的是太子教令,殿下這才剛剛有了些起色,歇息一晚就能好。”
    張阿難麵色陰沉的看向蘇定方,而後又看了一眼李德謇,賀蘭楚石。
    沉默片刻後才道:“不聽陛下之詔敕,我可拿你問罪。”
    蘇定方回道:“等太子殿下醒來後,我自會向太子殿下請罪,亦會回長安向陛下請罪。”
    他知道,太子不能見張阿難。
    如果見了,那真就是一點餘地都沒有了。
    張阿難僵持在原地,半晌,又問道:“我若堅持要見太子呢。”
    蘇定方拱手作揖:“那就恕下官得罪了。”
    聽到這話,張阿難沒有半點拖泥帶水,轉身就走。
    宮廷緹騎也緊跟而上。
    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
    大帳內,看到回來的幾人。
    李承乾輕歎一聲:“走了?”
    蘇定方點點頭:“走了。”
    李承乾吩咐道:“父皇軍事無雙,密切關注城門動向,半數不卸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