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太子:你拿陛下來壓我?

字數:9196   加入書籤

A+A-


    宴會開始。
    李道宗也沒有多想。
    李承乾也不可能一上來就說奪權。
    都要拿走別人的兵權了,好歹也要給吃一頓飽飯吧。
    不管是什麽事情,先吃飽了肚子再說。
    各個將軍們都很輕鬆,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尤其是李道宗帶來的將軍們,吃得是滿嘴流油,不亦樂乎。
    “這太子的廚子,就是不同啊。”
    “都是羊肉,吃起來就是要美味許多。”
    “撒上這胡椒,我舌頭都要吃掉了。”
    “誰說不是呢,還有這酒,是我這輩子喝過最烈的酒了。”
    李承乾的廚子都是從東宮帶來的。
    很久之前就開始使用鐵鍋炒菜,比現在的菜品要超過一個時代。
    各種精心配置的醬料,每個將軍的案幾上,都有一份小的胡椒。
    胡椒在如今,可是屬於硬通貨,價比黃金。
    將軍吃得都有些心疼。
    李道宗倒是不怎麽在乎胡椒,但是這菜品的味道,著實是與眾不同,別有特色。
    他也是經常吃宮廷禦宴的,這比陛下身邊的廚子還要來得厲害啊。
    心裏想著。
    都說魏王注重享受,然太子這邊,完全不差。
    李承乾淡笑著喝酒吃肉。
    這酒是蒸餾過的,但勾兌的度數不高,卻要比大多數酒要更加清澈爽口。
    軍營裏自然不可能安排什麽歌舞表演。
    感覺吃得差不多了,李承乾就筷子。
    隨著太子落筷,其他有些眼色的,也跟著放下筷子。
    不過軍中渾人多,也有那麽幾個,毫不在乎的繼續吃喝。
    “攻打遼東城在即,如今軍中器械也基本上打造得差不多了。”
    “侯總管那邊雖說還沒有消息傳來,但估摸著也應該是臨近蓋牟城。”
    “孤準備著,就在近幾日裏,挑個黃道吉日,兵發遼東城。”
    “皇叔意下如何。”
    李承乾微笑著對李道宗說道,聽著是商量的話,但語氣卻不容置疑。
    李道宗心中咯噔一聲,頓感不妙。
    果然是宴無好宴。
    他最擔心的事情,終究還是來了。
    太子這番話,哪裏是有要佯攻的意思,分明是要強攻啊。
    便遲疑道:“殿下,按照陛下的安排,我等應該先等候總管,李將軍的軍隊,先行抵達蓋牟城後。”
    “再行準備佯攻之事,如此方可更好牽製遼東城,令其首尾不能兼顧。”
    “若提前發兵佯攻,若叫遼東城的守將瞧出破綻來,怕是容易誤了大事。”
    聽到這番言論,李承乾眼睛微微眯起:“李將軍,你是在拿陛下來壓孤嗎!”
    從皇叔到李將軍,這麽嚴肅的稱呼,明顯的表達了太子很生氣。
    李道宗連忙道:“臣不敢。”
    李承乾淡淡道:“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當時是當時,現在是現在。”
    “如今吾等大軍齊備,器械充足,士氣正盛,如何不能攻城。”
    “若是再消磨一段時間,士氣跌落,出了變故,難道要你李將軍來承擔嗎。”
    “佯攻,也是攻,若隻是在城下搖旗呐喊,那遼東城的守將又非是白癡,如何能看不出破綻。”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隻有立即攻城,才能迷惑遼東城守將,甚至是讓其求援,分擔侯總管那邊的壓力。”
    “況且若是這遼東城不過是個紙老虎,直接拿下來,豈非更好不過?”
    大帳內的氣氛有些凝重起來。
    太子的話,聽著很有道理,但實際上已經違背了軍事戰略意圖了,也是違背了陛下詔敕。
    因為出征前,陛下嚴令強攻遼東城,以增添不必要的損失。
    當年隋朝數十萬兵力都沒能攻破遼東城,這邊幾萬兵力,如何能破。
    幾個胡吃海喝的渾人也察覺到不對了,趕忙停了下來,觀看情況。
    李道宗咬牙道:“請恕臣不能遵令,遼東城城高壁厚,防禦工事完善,一旦強攻,必然損失重大。”
    “還請太子殿下深思,按照先前的策略,以民夫扮兵士,威嚇遼東城。”
    聽到這話,李承乾也不惱怒,端起酒杯輕抿一口後,這才開口道:“好教李將軍知曉,在孤之手,有一利器,為霹靂火,此霹靂火如九霄之雷,能破山開石,無往不利。”
    “世人皆知孤手中凝水成冰之術,卻不孤手中還有五雷轟頂之法。”
    “屆時大軍攻城之際,孤以床弩帶這霹靂火,將遼東城城門轟碎,自可一舉破之。”
    到了現在,李承乾也不需要藏著掖著了,大大方方的說了出來。
    左右等到攻城的時候,火藥也會暴露出來。
    這番話,李道宗信嗎。
    自然是不信的。
    但他也不會說去跟太子對著幹,而是委婉的說道:“既然太子殿下有如此神兵利器,何不在侯總管來後,再行使用,如此稍許等待一些時日,便可讓更多將士免於性命之憂,亦可一舉攻克遼東城。”
    “臣勸太子殿下三思而行。”
    李道宗再度拱手作揖。
    反正不管太子怎麽說,什麽霹靂火也好,五雷轟頂也好,都是等到侯君集,李勣的軍隊過來,合力再攻遼東城才是正理。
    李承乾坐在上首,大袖一揮,質問道:“李將軍不信孤?”
    “質疑孤信口開河,沒有霹靂火這等利器,能輕易破開遼東城城門?”
    李道宗作揖道:“臣自然是信的,但想來合力攻城更為上上之選。”
    李承乾抬眼看了一圈周邊的將軍們。
    他已經在讓蘇定方去李道宗軍營,奪取兵權了。
    之所以還要如此費勁口舌,隻是為了名義。
    至少在軍隊裏,不能傳太子搶了李道宗的兵權,這與軍心不利。
    而是李道宗不聽從太子教令,從而被剝奪兵權。
    名義二字,對於領兵者來說,至關重要,能減少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笑話!”
    李承乾冷哼一聲,道:“你這想法當真是荒謬至極,什麽叫孤不將將士們的性命放在眼裏。”
    “遼東城是什麽地方,高麗之門戶,當年隋朝百萬大軍不得克之。”
    “若能先行攻占遼東城,不僅能震懾高麗,更能大漲各路大軍之氣勢,令事半功倍。”
    “如此拖延,便是給了高麗以喘息之機,延誤戰機,更是要讓多少將士白白送死。”
    說到這裏,李承乾一臉怒容,對李道宗嗬斥道:“李將軍,你究竟是何居心,難道你是收了高麗人的好處嗎,這般為高麗著想。”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李承乾直接就是一定謀逆的大帽子給李道宗扣上。
    其實這話是站不住腳的,畢竟李道宗不是別人,是李唐宗室名將,太子皇叔,陛下堂弟。
    隻是這個時候,不是講究證據的時候,氣勢上夠足就行。
    李道宗也不接太子的話茬,而是再次作揖L:“請太子三思而行。”
    幾個李道宗的心腹將領還想跟著表態,卻被李承乾眼睛一瞪,給嚇住了。
    心裏幾番糾結,權衡之後不敢開口。
    這是太子跟皇叔。
    他們若去插嘴,就顯得有些多餘了。
    太子不敢對皇叔如何,可不見得不會對他們如何,犯不著在這個時候,去得罪太子。
    “孤意已決,皇叔就不必多說了,就按此行事吧。”
    李承乾在這個時候,話頭突然就軟了下來。
    這就是談話的節奏。
    此時的李道宗,頗有一種被架在火上烤的感覺。
    好像再去反對,就顯得有些過分了。
    至少在其他將領看來,是這樣的。
    不過李道宗能是名將,自然也是心思堅定之輩,略微沉默後,還是咬牙道:“請恕臣不能從命。”
    這話一出,李承乾的臉色一下子就冷了下來。
    隨即陰惻惻看向跟隨李道宗一起來的將軍們。
    這個時候的太子,氣勢太高昂。
    十來個將軍,都不敢與太子對視,默默低頭。
    “那就由不得皇叔了。”
    “傳孤太子教令,即刻起,剝奪李道宗遼東道行軍右副大總管之職,其所轄之兵,由孤暫為代領。”
    這一刻,李承乾圖窮匕現。
    李道宗也頓時明白了過來,今天這宴,本就是鴻門宴,太子就是為了奪權。
    反應過來的李道宗,頓時大感不妙。
    宴席進行到此,依舊不見蘇定方的人影,而自己麾下這些將軍,都跟著來參加宴會了。
    此時,就像是李道宗感覺的這樣。
    李道宗軍營所在。
    蘇定方帶著五百餘緹騎趕來。
    “軍營重地,來者止步,報上名來。”
    數百緹騎,頓時讓值守的士兵神經緊繃,長矛對峙。
    蘇定方拉住韁繩,喝道:“本將軍是太子旗下千騎長,長安左金吾衛將軍蘇定方。”
    “現奉太子教令入營,爾等還不速開寨門。”
    聽到這話,士兵頓時不知所措,隻好先行進去通報。
    很快,就有軍官打扮的人出來,作揖道:“蘇將軍,我們將軍去參加太子殿下的宴會了,還沒回來,還請蘇將軍明日白間再過來。”
    蘇定方沉聲道:“本將軍奉太子教令而來,爾等是要違抗太子教齡不成。”
    那個將軍怎敢接這話,隻能是問道:“蘇將軍說奉太子教令,可有信物。”
    蘇定方從懷中掏出一塊玉佩,跟後世影視裏拿出來展示一下不同,玉佩交給下馬的手下,拿過去給出來的將軍查看。
    “你可看仔細了,此乃太子貼身玉佩,先皇所賜,若是摔了碰了,小心你的性命。”
    守門將軍雙手接過,仔細查驗,確認無誤後,這才歸還。
    一時間,有些不知該如何是好。
    傻子都能明白,在這大半夜裏,太子讓大將軍等人去赴宴,又派人來軍營,這裏頭的意圖,不要太過明顯。
    可就像是李承乾所預計的那樣。
    李道宗的這些屬下,跟其他將軍的屬下不同。
    譬如李靖,侯君集,李勣這些人,軍中的心腹將領,多是同族,親戚,忠心耿耿。
    哪怕是造反都會景隨的那種。
    但李道宗不同,他是宗室將領,麾下的也是宗室將軍,是效忠於皇室的。
    相比之下,陛下跟太子的命令,優先級是要在李道宗之上。
    “違抗太子教令是什麽後果,可要想仔細了。”
    蘇定方見其遲疑不定,心中已經有了計較,便開口催促。
    守門將軍思來想去,腦子越發空白。
    這時旁白的心腹多了一嘴,提醒道:“將軍,大將軍去了太子宴會。”
    守門將軍頓時反應過來。
    連忙大喊道:“速速給蘇將軍開門。”
    之所以突然就妥協了,是因為心腹這句提醒。
    大將軍已經去了太子那裏,太子若有預謀,大將軍還能回來嗎。
    大將軍若不能回,他們不開門,豈不是得罪太子。
    大將軍是皇叔,最後自然是安然無恙,可他們這些人,就不見得了。
    況且就算是最後大將軍回來了,問責下來,那也怪罪不到他們頭上,總不能說要違抗太子教令吧。
    蘇定方哈哈一笑,對那守門將軍道:“不錯,識時務者為俊傑,此後本將軍會給太子言說一二。”
    守門將軍大喜:“謝蘇將軍,謝蘇將軍。”
    蘇定方帶著五百緹騎入營,這之後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守門將軍現在已經做出了選擇,即便是錯,也隻能是一錯到底。
    蘇定方讓人傳信,把軍營裏各個果毅都尉,留守的折衝都尉都給叫來。
    李道宗兩萬步騎,是按照折衝府的建製。
    一府長官為折衝都尉,領一府之兵,約八百至一千二百人。
    折衝都尉旗下設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
    如今十多名折衝都尉,都跟著李道宗去參加宴會了,隻留下幾個看守營地。
    蘇定方現在就是要把這些都尉全部控製住,然後接替他們的兵權,就相當於初步掌控了李道宗旗下的兩萬步騎。
    在李道宗不在的情況下,誰還敢去違抗太子教令?
    都尉們一臉迷糊的來到大帳。
    然後就看到蘇定方高舉太子玉佩:“奉太子教令,即刻起,廢除李道宗遼東道行軍右副大總管之職,所轄府兵,由太子暫為代領。”
    都尉們麵麵相覷,可惜此刻大帳外,全都是蘇定方帶來的人。
    形勢所迫,也沒人敢帶頭衝撞太子教令。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無奈作揖:“謹遵太子教令。”
    另一邊。
    太子軍營中。
    意識到情況很不對勁的李道宗,當即起身道:“臣奉陛下詔敕為遼東道行軍右副大總管,太子殿下無權革職,請恕臣不能接受。”
    “恕臣不勝酒力,先行告退。”
    說吧,轉身就走。
    十來個都尉也隨之起身要離開。
    李承乾沒說話,隻是平靜的給自己斟酒,拿起酒杯。
    而走到門口的李道宗,頓時就被攔了下來。
    隨即一排排身穿明光鎧的衛士就衝了進來,將李道宗等人團團圍住。
    李道宗轉頭,沉聲問道:“太子殿下,這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