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窮途末路的淵蓋蘇文

字數:9331   加入書籤

A+A-


    這個時代的百姓,大字不識,哪懂得什麽家國大義。
    最簡單的,誰能讓他們吃飽飯,能讓日子有盼頭,過得下去,誰就是他們的恩人。
    李承乾審判貴族後,一般是收走七成錢財。
    剩下的三成充公,還於百姓。
    田產這些,基本上是進行再分配。
    佃農翻身做了主人,有了自己的田地,隻需要繳納五分之一的賦稅,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貧農就更加不用說了,原本一無所有,現在給錢糧田地,那就是恩同再造。
    且李承乾頒布了太子教令。
    下令廢除百姓跟貴族之間,所有的相關債務。
    不管先前是借的,還是其他方麵的,全都一筆勾銷。
    隸屬於高麗貴族,哪怕是前麵官府認定的賣身契,田契這些,也全部作廢。
    在這樣的情況下,高麗百姓,會希望再回到從前,那個吃不飽,穿不暖,天天給貴族當長工,一年到頭還見不到錢的日子嗎。
    傻子都不想回去啊。
    這樣的生活,隻要經曆過,就絕對不會願意放棄。
    高麗百姓,就是這樣子,突然成了最堅定的大唐太子黨支持者。
    從民心,到軍心。
    高麗的士兵,也是普通家庭裏出來的。
    現在他們的父母妻兒,都心向大唐太子,他們在當兵的時候,還能給家裏一些賦稅減免,這樣的好事,誰不願意呢。
    以前給淵蓋蘇文當兵,許多糧食都要自己帶的,死了就死了,什麽都沒有。
    現在,如果戰死了,家裏能有撫恤金,還能有更多賦稅減免,至於沒了頂梁柱,就活不下去了。
    這麽一搞,高麗士兵的忠誠,已經是隱約超過跟隨大唐太子的漢人了。
    他們比誰都更希望,大唐太子能夠永遠的統治他們。
    隻有在大唐太子的統治下,才能過上好日子。
    過上好日子。
    簡單的一句話,是多少百姓的期盼。
    不少原本麵臨家破人亡的家庭,因為大唐太子的一係列法令頒布,重獲新生。
    許多人都已經在家中,給大唐太子立長生牌,日夜供奉了。
    這是真正的聖人呐。
    淵蓋蘇文輸了。
    徹徹底底的輸了。
    被唐軍所攻占的城池,在經過審判,改革之後。
    那裏的百姓,就跟瘋了一樣,把大唐太子視作神明。
    別說策反了。
    隨便走到一條街上,如果有人說大唐太子的壞話,周邊的人都要暴起,給活生生打上一頓。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大唐太子,已經成為高麗真正的王。
    是所有百姓,在心裏認可的王。
    不是權力上的,而是在意識形態上的。
    高麗的全境戰爭在延續。
    按理說這樣的平亂,高麗全體貴族的反擊,應該會讓唐軍更為艱難。
    可實際上,唐軍的攻勢,卻越來越快了。
    這就是大勢。
    往往有些城池人還沒到呢,地方貴族就被高麗百姓給推翻,迎接王師到來。
    一套流程下去,民心歸附。
    淵蓋蘇文已經走到了窮途末路。
    還沒到年關,就已經看不到任何希望。
    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十一月中旬。
    幾乎高麗九成地方就被平定,淵蓋蘇文被迫一直向北,逃入深山老林中。
    貞觀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三。
    高麗全境,已被李承乾徹底掌控。
    一箱箱金銀珠寶,一車車裝滿了糧食的馬車,被不斷的運送過來。
    從來沒有人,會這麽直接的幹過,把所有貴族的財富全部進行搜刮。
    這是個有著三百萬人口的大國啊。
    曾經還趁著隋末大亂,從中原收斂了不知多少財富。
    現在全都到了李承乾手中。
    國庫都快抓不下了。
    其實在很多時候,國家沒錢,並不意味著這個國家的貴族沒錢。
    隨便一批貴族們的家底,都能超過國庫了。
    當所有貴族的家底都被聚集起來。
    真就是金山銀山。
    國庫的倉庫,糧食都已經放下下了。
    比當初淵蓋蘇文在安市城囤積的糧食還要多。
    安市城供給百萬人口的糧食,主要是通過國庫,以及強征百姓而來,實際上沒有動到貴族階層的利益。
    百姓才多少油水。
    早就被刮了不知道多少層,哪裏有貴族手裏的存糧多。
    現在的李承乾,可謂是真正意義上,聚集了整個高麗的國力,全都掌在手中了。
    然而,李承乾並沒有說,把這些糧食,大方的賜予給手下將領心腹們。
    賞賜是有一些,但主要是以古董字畫,名號為主。
    並非是實際上的錢糧賞賜。
    大部分的錢糧,全部都用在了民生基礎,以及軍費開支上。
    更為主要的是,大量的工匠都被紛紛召集到平壤城來,給予了優厚的俸祿。
    在李承乾的安排下。
    大量的工廠被紛紛建立。
    平壤城東部,直接規劃了一大片新的區域,作為工業集群所在。
    各類工廠被建設出來。
    正值冬季,百姓們也沒有糧食可種,於是大量進行招工。
    包吃包住,還有工錢。
    曾經在大唐的那一套,再次被用在了平壤城。
    東宮的那些小規模作坊,被設計成一個個工廠,按照流水線的模式,大規模開始進行製作。
    整個高麗,在經曆戰亂之後,不僅沒有頹廢的感覺,反而是欣欣向榮之感。
    因為優厚的福利政策。
    使得臨近新羅邊關區域,大量新羅百姓忍不住誘惑,紛紛湧入高麗地區。
    現在沒有太過明確的分界線,且本來就是礙著的,走來走去,也不麻煩。
    甚至於大唐營州地區,也有大量的百姓湧入到高麗來。
    這不是政治上發動的移民,更多是百姓自發的移民。
    營州漢人百姓們也沒有什麽心理負擔,現在的高麗地區,名義上已經成為了大唐疆域。
    大唐這邊,已經準備把整個高麗地區改名為遼東道,為大唐第十一道。
    所以前往現在的高麗,還是在大唐。
    但過去的話,哪怕是做工,都比營州本地的生活舒服多了。
    ——
    新羅,王都金城。
    月城內。
    女王金德曼正在召開緊急會議。
    這段時間,新羅也沒閑著。
    首先是按照大唐太子的命令,進行糧草上的籌備,同時對新羅治下的百姓進行士兵的征召。
    他們不能在這個時候去違背大唐太子的命令,引起大唐太子的懷疑。
    況且本來征調士兵跟糧草,也是原本計劃中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就是對樂童跟美女的選秀了。
    在對大唐太子的情報收集工作中,不僅是樂童這塊,還有關於羅馬公主的消息。
    他們沒見過曾經大唐太子的樂童,誰也沒見過,不知道能不能奏效。
    保險起見,美女也同樣奉上。
    畢竟大唐太子是男女通吃的,樂童不行就美姬。
    新羅婢在整個大唐,都是最為受到歡迎的。
    新羅婢大多出身於朝鮮半島有一定經濟實力的富農和普通官宦家庭,從小有條件識字且接觸中原流傳過去的儒家文化,因此具有一定的文化素養。
    她們普遍性格溫順、聰慧伶俐,經過訓練後能夠熟練地掌握唐朝官話、當地禮儀、女紅和廚藝等技能,從而更好地侍奉主人。
    這次新羅的選拔新羅婢,是提供大唐太子。
    報名人數直接達到一個巔峰。
    給誰當婢女,也是有著嚴格的等級差的,而給大唐太子,未來的大唐皇帝當婢女,這無疑是一步登天的機會。
    若是運氣好的,被大唐太子所看上,從而臨幸生下個一兒半女,那可就是未來的大唐皇妃了。
    大唐皇妃。
    多麽美妙的詞匯。
    哪怕是新羅女王覲見,也要行禮。
    這樣的機會,對於新羅的女子來說,毫無疑問是這輩子最大的際遇,沒有之一。
    這次,哪怕是新羅的大貴族之女,都忍不住參加選拔,甚至不惜動用權力幹涉。
    不過金德曼也很清楚,送過去的新羅婢要起到關鍵作用。
    要是都被太子看不上,那可就尷尬了。
    因此在選拔的過程中,甚至會親自去進行巡查,三令五申嚴格要求,不給任何人特殊待遇,必須要選出綜合素質各方麵最為優秀的女子,才能給送給大唐太子。
    相對來說,樂童的選拔就簡單許多。
    首先就是要貌美,貌美的男子並不多,所以範圍內的人數也不會很多。
    此後選出來的人,還要經過新羅最為出名的各項技藝大師的培訓。
    並且留下的時間也不多了。
    計劃裏,是在年關之後,就要給太子送去。
    包含選拔在內,總共也才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很是緊迫。
    除了選拔的事情外,還有跟百濟聯合方麵。
    不過這個算是最為上等的機密了。
    具體不能讓太多人知曉,免得消息傳到了大唐太子耳朵裏,那可就真的倒黴了。
    所以是安排金春秋,出使百濟,打著的是讓百濟投降大唐的名號。
    今天的緊急會議。
    是關於新羅人口大量流失的。
    如今臨近高麗邊境地方,新羅百姓大量遷徙,前往高麗。
    按照正常情況來說,這肯定是不被允許的,當地官員也不會放任百姓的離開。
    可偏偏,高麗那邊信任的漢人官員插手此事。
    喝令新羅官員不得強行束縛百姓,應該要給他們自由選擇的權力。
    大唐是宗主國。
    新羅是附屬國。
    在官員等級上,天然就要比宗主國差一等。
    因此不敢反抗,隻能是把情況進行上報,他們可得罪不起大唐的官員。
    要是惹了麻煩,恐怕他們的女王都保不住。
    “如今遷徙高麗的百姓,據各地官府奏報,總計已然有上萬之多。”
    “且這還隻是前段時間,時至今日,恐怕已經有更多人。”
    “諸位說說,這當如何應對。”
    女王金德曼也感覺到很是頭疼,現在麵對大唐太子,本來就是各方麵小心翼翼。
    又鬧出了這麽個事。
    她又不可能去質問大唐太子。
    “大王,此時情況特殊,應當是以隱忍為主,不可得罪大唐太子。”
    “若是最後咱們贏了,這些地方,還是新羅的,現在讓他們養著,反而是個好事。”
    “但也不能完全不做出應對,可以對這些百姓暗中警告,若敢私自逃離者,必給予懲戒。”
    毗曇思索了一番之後提議道。
    金德曼想了想,問道:“該如何懲戒,不至於落下把柄?”
    這也是擔心大唐官員找理由怪罪。
    毗曇看了眼金庾信,說道:“可以找一些士兵,假扮成匪徒,隻要這些百姓想要離開,便暗中搶劫逼迫。”
    “如此一來,大唐太子那邊,也沒有理由進行怪罪。”
    金庾信有些不滿,道:“若是大唐要抓捕這些盜匪呢。”
    從品性上來說,金庾信還算是比較正直的,對於這等鬼蜮伎倆,內心很是排斥。
    隻是迫於形勢,又不能直接反對,因此這才發問。
    毗曇笑道:“那也要大唐的人,能找到人才行。”
    “這等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隻要明麵上不捅破就行了。”
    “總不能大唐太子,還能因為我新羅有幾個盜匪出現,從而發怒責怪吧。”
    女王金德曼滿意的點點頭:“就這麽辦吧。”
    金德曼心情還算不錯。
    百濟那邊雖然暫時沒什麽消息,但相信迫於大唐太子的威懾,定然會很順利。
    如果真能拿下大唐太子,那往後的新羅,將會成為比曾經高麗更為強大的國家,甚至不需要再聽從大唐的命令。
    隻是金德曼沒想到,不是每個人都會跟她這樣想的。
    比如她的妹妹。
    曆史上新羅的第二十八代君主,真德女王,新羅最後的聖品貴族繼承人,金勝曼。
    金勝曼天然親近大唐。
    這跟她從小喜歡大唐文化有很大的關係。
    曆史上她繼位後,加強與大唐的友好關係,甚至組織人員仿照唐朝的服飾風格,製作了統一的新羅官服。
    雖說今年的金勝曼,已經是三十三歲,可她依舊是個黃花大閨女。
    哪怕是後來成為了真德女王,金勝曼都沒有結婚,誕下子嗣。
    也是這個原因,從而導致新羅聖品繼承人的斷絕,最後是金春秋這個真骨,繼承了新羅王位。
    少女情懷總是詩。
    大齡少女也是少女。
    大唐太子的強勢,讓她仰慕。
    那首青玉案元夕,更是被她視若珍寶,哪怕明知是大唐那邊過來的仿品,也依舊最為愛惜。
    而現在,無意中,她得到了姐姐善德女王,要對大唐太子不利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