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清君側

字數:6865   加入書籤

A+A-


    魏王府。
    李泰原本還等著父皇派兵攻打洛陽,廢掉太子。
    卻知道等來的卻是暫時擱置了出兵洛陽。
    滿心期待著太子被廢,自己能順理成章登上太子之位,可如今朝廷大臣們竟一致反對父皇出兵,就連往日與自己立場相近的房玄齡也不例外,這怎能不讓他窩火。
    心中煩悶的李泰,吃飯之際越來越想不通,直接掀了桌子。
    柴令武跟房遺愛端著碗,早就已經習慣了。
    反正每次魏王吃得差不多時,就會這樣。
    所以兩人也鍛煉出了快速進食的本領。
    終歸是吃飽了。
    仆人進來收拾。
    李泰帶著兩心腹去到書房。
    “哼,那些大臣,平日裏口口聲聲說為了大唐江山,實則是怕亂了他們的安穩日子。如今本王想要這太子之位,就不能再坐以待斃。令武,你且說說,有何良策能讓父皇下定決心出兵攻打洛陽?”
    李泰沒有去問房遺愛,讓他在吃酥山。
    隨著製冰法的普及開來,冰肆也不再是太子專屬,價格也降了下來。
    這等炎熱天氣,冰肆到處都是。
    柴令武微微低頭,沉思片刻後說道:“魏王,依在下之見,如今朝廷上下反對出兵,主要是擔心內戰會生靈塗炭,動搖國本。若能讓局勢變得對太子極為不利,讓陛下覺得非出兵不可,或許此事可成。”
    關於房玄齡突然站在太子那邊說話,柴令武覺得也是這個原因。
    他跟魏王自然不在乎。
    可是真要大唐亂成一團糟,這些重臣在曆史上的評價也不怎麽好。
    到了這份上,誰還能不在乎名聲呢。
    李泰眉頭微皺,問道:“如何讓局勢對太子不利?說來聽聽。”
    柴令武湊近了些,壓低聲音道:“魏王,那五姓七望在天下勢力龐大,若能說動他們,對太子進行打壓,必定能掀起一番波瀾。”
    “咱們可以讓他們對洛陽進行經濟封鎖,再在輿論上大肆宣揚太子抗旨不遵、擁兵自重之事,讓天下人都認為太子是逆臣賊子。如此一來,陛下為了維護皇室威嚴,說不定就會出兵。”
    李泰有些遲疑,這麽做的話,父皇那邊,恐怕是不好過啊。
    隨便一查,都能知道他在搞鬼。
    看到魏王猶豫,柴令武勸說道:“當年陛下發動玄武門之變,讓高祖沒了選擇,現在太子擺明著謀反,即便是陛下知曉是魏王做的,那又如何呢。”
    “太子已經造反了啊,這太子位,隻能是落到魏王頭上。”
    李泰眼睛一亮。
    “說得在理,那就這麽辦吧。”
    於是,李泰很快便召集了以清河崔氏長公子崔盛玉、範陽盧氏長公子盧誌傑為首的五姓七望在長安的代表,齊聚王府。
    眾人分賓主落座後,李泰率先開口道:“今日請諸位前來,實有要事相商。如今太子抗旨不遵,擁兵洛陽,實乃大逆不道之舉。本王身為皇室宗親,一心為大唐江山社稷著想,欲助陛下平定此亂。但朝廷中諸多大臣卻阻攔陛下出兵,實是誤國。”
    話音落下,盧誌傑拱手道:“魏王所言極是,太子此舉確實有違綱常。隻是不知魏王找我等,所為何事?”
    朝廷上的這點事情,尤其是太子那邊的情況,其實沒有比五姓七望更為清楚的了。
    甚至其中的一些消息,他們比魏王還要來得快些。
    如今五姓七望可謂是極其開心,事態的演變,正朝著他們希望的方向過去。
    李泰微微一笑,說道:“盧公子快人快語,本王也就不繞圈子了。”
    “如今若要讓父皇出兵,需得讓天下人都看清太子的真麵目。而五姓七望在天下素有威望,人脈廣泛,若能對洛陽進行經濟封鎖,再在輿論上對太子進行攻擊,定能讓陛下別無選擇。”
    “尤其是那報紙,不是太子弄出來的,那就把太子的罪過,拓印在報上,廣發天下,使得人盡皆知。”
    崔盛玉皺了皺眉頭,說道:“魏王,此事非同小可。經濟封鎖洛陽,恐會引起天下動蕩,我等五姓七望雖有勢力,但也需謹慎行事。況且,若因此引發內戰,生靈塗炭,我等也難辭其咎。”
    這話一出,其他人紛紛點頭讚同。
    五姓七望最為愛惜羽毛,這等事情,對於名聲來說,可是影響極大的。
    李泰心中不悅,但麵上仍保持著笑容,說道:“崔公子,你隻看到了眼前的風險,卻沒看到其中的利益。”
    “若本王能登上太子之位,日後必定會對五姓七望另眼相看,給予諸多好處。況且,太子擁兵自重,對五姓七望在洛陽的生意也多有影響,難道你們就不想借此機會除去這心頭大患?”
    崔盛玉與盧誌傑對視了一眼,心中暗自思量。崔盛玉開口道:“魏王,此事關係重大,我等需從長計議。且不說經濟封鎖洛陽所需耗費的人力物力,單說輿論攻擊,若處理不當,恐會引火燒身。”
    李泰見他們仍有顧慮,心中有些著急,說道:“諸位,如今局勢緊迫,若不盡快行動,等太子緩過神來,一切都晚了。本王向你們保證,隻要能成功讓陛下出兵,廢掉太子,日後定不會讓你們失望。”
    柴令武也在一旁附和道:“是啊,諸位公子,這可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若能助魏王登上太子之位,五姓七望在大唐的地位必將更加穩固。”
    經過一番激烈的商議,五姓七望的代表們最終還是決定與魏王李泰合作。崔盛玉說道:“魏王,既然我等決定相助,那便全力以赴。隻是希望魏王能信守承諾,事成之後,給予我等應有的回報。”
    其實崔盛玉不怎麽想搭理魏王,隻是他畢竟不是家主,很多決定,也不是說自己就能直接定下的。
    或許唯一能做的,就是把這些消息,透露給太子吧。
    哪怕是到了現在,崔盛玉還是想兩邊下注。
    這樣哪怕是輸了,也不會太過慘淡。
    李泰心中大喜,連忙說道:“那是自然,本王向來言出必行。如今事不宜遲,還請諸位盡快行動。”
    數日後。
    五姓七望開始動用自己龐大的勢力網絡,對洛陽展開了經濟封鎖。
    他們截斷了洛陽與外界的貿易往來,控製了糧草、布匹等重要物資的供應。洛陽城中很快便出現了物資短缺的情況,物價飛漲,百姓們人心惶惶。
    與此同時,在輿論方麵,五姓七望也不遺餘力地對太子進行攻擊。他們散布謠言,說太子在洛陽招兵買馬,意圖謀反,抗旨不遵是公然挑戰陛下的權威。
    這些謠言迅速在民間傳播開來,百姓們對太子的態度也從最初的敬佩漸漸轉變為不滿和恐懼。
    然而,李承乾對此沒有半分慌亂。
    洛陽城中,李承乾端坐在書房之中,麵色陰沉,手中緊緊握著一卷兵書。
    文忠在旁邊滿是憂慮。
    “殿下,如今五姓七望對我洛陽經濟封鎖,物價飛漲,百姓人心惶惶,且謠言四起,民眾對殿下的態度也生了變化,這局勢愈發危急,該如何是好?”文忠忍不住開口說道。
    李承乾緩緩抬眸,目光中透著狠厲與決絕,沉聲道:“慌什麽?我既已決定擁兵自重,又豈會怕了他們這些小伎倆。這不過是魏王與五姓七望的垂死掙紮罷了。”
    蘇定方皺著眉頭道:“殿下,話雖如此,但如今物資短缺,民心浮動,長此以往,城內恐生變故。且陛下若真聽信了那些謠言,出兵洛陽,我們……”
    李承乾猛地站起身來,一拳砸在案幾上,怒喝道:“父皇?他既已對我心生猜忌,我又何必再對他抱有幻想。本王手握雄兵,占據洛陽這等重鎮,難道還怕他不成?”
    “傳令下去,加強城防,所有將士進入戒備狀態。敢有擅自出城者,殺無赦!”
    李承乾的聲音中透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槍杆子裏出政權,這個時候,就是要實行軍管的時候。
    如果任由百姓被人煽動胡來,洛陽城就先亂起來,還談什麽擁兵自重。
    “另外,打開糧倉,優先供應給軍中將士,至於百姓,可適當放糧,以穩民心,但不可過多。本王倒要看看,在本王的軍隊威懾下,那些亂民還敢如何。”李承乾冷冷地吩咐道。
    蘇定方,李德謇聽了李承乾的話,心中雖有擔憂,但也不敢違抗,領命而去,開始忙碌起來。
    李承乾則繼續在書房中踱步,思索著下一步的計劃,既已經決定擁兵自重,便再無回頭之路。
    此時,在長安的魏王府中,李泰正得意洋洋地與柴令武、房遺愛等人商議著下一步的計劃。
    “哈哈,如今洛陽城內亂成一團,太子想必是焦頭爛額了。隻要再堅持一段時間,父皇定會出兵廢掉太子,本王的太子之位便唾手可得。”
    李泰滿臉笑容,眼中閃爍著貪婪的光芒。
    房遺愛也附和道:“魏王英明,那太子這次可真是陷入絕境了。五姓七望的手段果然厲害,經濟封鎖和輿論攻擊雙管齊下,任他太子有多少兵馬,也難以抵擋這內外交困的局麵。”
    柴令武卻微微皺眉,說道:“魏王,雖說如今局勢對我們有利,但陛下那邊也不可掉以輕心。陛下向來英明,若太子能找到證據證明我們的陰謀,隻怕我們也會陷入麻煩。而且,太子既已擁兵自重,必定會有所防備,陛下出兵也未必能輕易取勝。”
    李泰臉色一沉,說道:“怕什麽?隻要太子被廢,本王登上太子之位,到時候誰還敢說三道四。至於證據,那太子哪有那麽容易找到。就算他擁兵自重,父皇的天威之下,他又能支撐多久?”
    “況且,五姓七望做事向來謹慎,不會留下把柄的。本王已經派人密切監視太子的一舉一動,他若有任何異動,本王定會第一時間知曉。”李泰自信滿滿地說道。
    然而,李泰並不知道,崔盛玉已經將一些消息透露給了太子。
    在洛陽的李承乾收到消息後,心中冷笑:“好你個崔盛玉,果然是兩邊下注。不過,這消息對本王來說,倒是有用。”
    “來人,立刻派人前往長安,密切監視魏王和五姓七望的一舉一動。同時,繼續搜集五姓七望與魏王勾結的證據,務必要確鑿無疑。”李承乾吩咐道。
    與此同時,在長安皇宮中,李世民也在密切關注著洛陽的局勢。
    長孫無忌每日都會向他匯報調查的進展。
    “陛下,臣經過調查,發現五姓七望與魏王之間確實有頻繁的往來,隻是目前還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他們勾結在一起對付太子。而且,太子近日加強了城防,似有擁兵自重之態。”長孫無忌如實稟報道。
    李世民眉頭緊皺,說道:“朕早就料到是青雀在背後搞鬼。他為了太子之位,竟不擇手段,勾結五姓七望,實在是讓朕失望。承乾竟也如此糊塗,真要走上擁兵自重的叛逆之路嗎?”
    “陛下,如今洛陽城內物資短缺,百姓受苦,臣建議先派人前往洛陽,安撫百姓,同時嚐試與太子溝通,看能否讓他迷途知返。至於魏王和五姓七望,待證據確鑿後,再行處置。”
    長孫無忌說道。
    李世民微微點頭,說道:“好吧,就依你所言。你即刻派人前往洛陽,務必穩定局勢,不可讓百姓受苦。同時,告訴承乾,若他能放下執念,回頭是岸,朕可既往不咎。”
    長孫無忌領命而去。
    而此時,在洛陽的李承乾已經開始實施他的計劃。他親自前往軍營,檢閱將士,鼓舞士氣。
    “將士們!如今聖人被奸人蒙蔽,聽信謠言,欲對我等不利。”
    “那魏王李泰勾結五姓七望,妄圖奪我太子之位,置我等將士於死地。我等豈能坐以待斃?今日,孤在此立誓,若有誰敢侵犯我洛陽,侵犯我等將士,定叫他有來無回!”
    李承乾的聲音在軍營中回蕩。
    造反是不能造反的。
    然而清君側自然是沒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