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李治:該跑路了

字數:9820   加入書籤

A+A-


    “請衛公領兵前往朱雀大街勸和。”
    到了這份上,長孫無忌也隻能是開口了。
    眾人聽聞,皆是微微點頭。
    倒不是他們願意參與進去嫡子之爭。
    而是就現在的情況來看,李靖去領兵前往朱雀大街的這個時間,大概是要來不及了。
    戰場情況瞬息萬變,從宮廷別苑,再去召集禁衛,趕到朱雀大街的時候,那邊的情況大概也已經明朗了。
    李靖過去,隻是收尾。
    同時也是給陛下一個交代。
    皇子爭鬥,朝臣完全不管,這太不像話。
    如此,也不會落人口實。
    褚遂良略微遲疑,他還想再拖延一下時間。
    如今的局勢對於魏王大好,若能多拖延一下,自然是更好。
    房玄齡瞧出了褚遂良的想法,抬眸望去,略帶警告。
    剛想說話的褚遂良,頓時被壓了回去。
    這文武百官,雖說長孫無忌是第一功臣,但任何人心裏都明白,房玄齡才是最不能被小瞧的那個。
    ——
    朱雀大街。
    確實是勝負已分。
    李承乾帶來的一千兵馬,如今隻剩下三百餘人,且都是氣喘籲籲,圍在太子車架旁邊守護。
    反觀魏晉聯軍,因為車輪戰的關係,半數將士體力充沛。
    “大兄,是你輸了。”
    魏王李泰再次得意的笑了起來。
    李承乾麵容平靜,淡淡道:“我輸了,那又如何呢。”
    “青雀?你敢弑兄?”
    “如今父皇昏迷,我為太子,這朝堂百官,會任由你來監國?”
    李泰聞言,臉色微變。
    他沒想過弑兄。
    可到了這個時候才發現,如果他不殺了李承乾,那又該如何去處置李承乾。
    父皇還沒蘇醒呢,現在是贏了。
    可朝廷百官,會任由他這個魏王,去囚禁太子嗎。
    如果不能囚禁太子,那就隻能繼續讓太子監國。
    可這樣的話,今日伏擊太子,又有什麽意義。
    豈非是成了個笑話。
    “四哥,我們沒退路了。”
    李治低聲說道。
    李泰有些猶豫:“稚奴,你莫不是覺得,我們要”
    李治語氣堅定:“若非如此,四哥如何能得太子位。”
    “誰也不知父皇還有多久能醒,可即便是明天,隻要大兄還在,便有這監國之權。”
    “大兄說得沒錯,若他還在,文武百官不會放任不管,尤其是長孫舅舅,他會任由我們囚禁大兄嗎。”
    李泰麵色有些難看,道:“即便是舅舅又如何,我等囚禁大兄,他長孫無忌還敢來搶人不成。”
    “朝廷百官誰不知道,父皇對於大兄起兵造反之事,早就怒上心頭,這次父皇昏迷,太醫都說了,是因為父皇心中鬱結,跟大兄脫不開幹係。”
    “隻要等到父皇醒來,必然就會廢掉太子。”
    聽到李泰不想下殺手,李治可不願意。
    他要登臨皇位,是要除掉太子,也要除掉魏王。
    可李治自己,也不想背負殺兩個兄長的罵名。
    最好的結果,就是魏王殺了太子,他再殺了魏王。
    這樣給父皇那邊,也能稍微有個交代。
    心中略微思索,李治幽幽說道:“若大兄向父皇認錯呢。”
    李泰一驚:“你什麽意思。”
    李治道:“大兄入城,如已是困獸猶鬥,無路可退。”
    “確實如四哥所言,父皇因為大兄起兵造反之事,很是生氣。”
    “可如果大兄在父皇醒來後,向父皇認錯,交出霹靂火,火炮製作之法,且歸還洛陽,將遼東還於大唐,且向父皇求情。”
    “那麽父皇會不會心軟,從而放過太子?”
    “又或隻是簡單責罰一番,不廢掉太子位。”
    “父皇的脾性,我等皆是清楚,最是念舊情。”
    “大兄他,畢竟是娘生前,最為疼愛的長子。”
    “若到那時,我等豈非成了笑話?”
    李泰鐵青著臉:“這不可能,他已經起兵造反了!”
    “父皇怎會繞過他。”
    李治道:“四哥可不要忘記了,即便是大兄起兵造反,父皇在廢掉太子位後,褚大夫多次提及讓父皇立四哥為太子,父皇都沒有同意。”
    “這難道還不能說明,父皇對大兄,依舊抱有期望嗎。”
    “若是徹底死心,父皇早就立四哥為太子了。”
    聞言,李泰的心,一下子就沉了下來。
    他清楚,李治說的沒錯,父皇對於大兄,一直有著最後的一絲念想。
    褚遂良三番五次提及另立太子,可李承乾都造反了,父皇完全沒有這個意思。
    其實所有人都清楚,李泰心裏也清楚。
    李承乾如今所表現出來的能力,拋開跟父皇之間的爭執不談,不管是在軍事,亦或是治理政務,他都是最為優秀的繼承人。
    這一點,李泰也得承認。
    如今的遼東,洛陽,在太子的治理下,可謂是百姓豐衣足食。
    更別說霹靂火,火炮,能讓唐軍實力大增,開疆擴土不在話下。
    站在父皇的角度,隻要李承乾願意低頭認錯,交出霹靂火火炮製作之法,安心的當太子,等父皇百年後繼位。
    那麽父皇,還真是很有可能,原諒李承乾的所作所為。
    一想到這,李泰整個人都不好了。
    那他現在這麽做,算什麽?
    一時間,李泰轉頭看向李承乾的車架。
    哪怕隻剩下三百餘兵馬,可端坐在車架上的李承乾,沒有絲毫慌亂,好像他不是敗者,失敗的人是他們。
    憑什麽?
    哪裏來的底氣。
    就真如稚奴說的那樣嗎,所以李承乾早就有了這般打算。
    李泰的眼神,變得銳利起來。
    李治觀察到李泰的麵色變化,心裏鬆了口氣。
    要是李泰不下殺手,他才是真的難辦。
    四哥不殺大兄,他強行下手,那先殺大兄還是先殺四哥。
    這都不好辦吶。
    隻要四哥下令殺了大兄,他順勢殺掉四哥,從某個方麵來說,也算是為大兄報仇了。
    屆時,父皇,就隻有自己一個嫡子了。
    這太子位,已然沒有了選擇。
    其實,之所以不自己下手殺大兄,李治還有其他的顧慮。
    比起李泰,李治想得更多。
    他更清楚的知道,如今遼東,已經成了太子的後花園。
    當年,僅僅隻是高麗一地,就導致前隋百萬大軍難以攻克。
    而今,高麗,百濟,新羅一統,若反,征討起來,真是百般艱難。
    李承乾占據洛陽之前,就把皇長孫李象留在遼東。
    這份心思不難猜。
    李治估摸著,遼東此刻已經生產了大量的霹靂火跟火炮。
    朝廷起兵,攻打洛陽不過數萬兵馬,都如此困難,且就連李靖李衛公你親自領兵,都丟失了潼關。
    日後攻打遼東,又需要多少兵馬?
    先前媚娘就跟李治說過此事,遼東之地,隻能智取,不可強攻。
    所以,太子無論如何,都不能死在他的手裏。
    如果強殺太子,即便是得了太子位,遼東那邊也沒有辦法去解決。
    甚至是,很有可能反攻大唐。
    按照傳承順序,皇長孫李象也是有繼承權的。
    媚娘告訴他,皇長孫李象性子軟。
    隻有太子死在魏王手中,他給魏王報仇,才能在日後有收複遼東的可能。
    就在李泰遲疑之際。
    一名侍衛匆匆來報。
    “李衛公等在調動兵馬準備前來。”
    李治趕忙道:“四哥,趕緊決斷吧,朝堂大臣那邊,怕是等不及了。”
    這裏是長安城,伏兵太子,是很難瞞過幾個朝廷重臣的。
    不過這也是多方博弈的後果,才能有次機會。
    可也不能一直拖著。
    李泰聞言,轉頭看向坐在車架上,麵色依舊波瀾不驚,好像吃定了他的李承乾,冷聲厲喝道:“大兄,且請束手就擒吧。”
    “否則,莫怪本王不念及兄弟之情了。”
    李承乾嗬嗬一笑:“來啊,我倒是看看,你青雀如何不念及舊情。”
    李泰感覺有些不可置信。
    李承乾瘋了吧。
    都到這關頭了,還擺出一副勝券在握的姿態。
    “死到臨頭,還如此囂張。”
    “傳令,格殺勿論!”
    隨著命令的下達,魏晉聯軍當即對太子三百餘人,發起最後的衝鋒,勢要一舉衝垮太子兵馬。
    此時,李治悄悄給了李義府一個眼神。
    李義府心領神會,趁著沒人注意,往後稍退幾步。
    因為親衛軍已經上場的緣故,所以李泰的身邊,也隻剩下幾個心腹而已。
    李治對此早有準備,已經秘密安排數十人。
    隻等是這邊李泰下令格殺太子後,就立即讓人將其格殺。
    一石二鳥。
    可李承乾會輸嗎。
    看著衝過來的魏晉聯軍,李承乾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
    對於自身安危,李承乾沒有絲毫擔憂。
    不說本就有後手,哪怕是沒有後手,想要離開,對於李承乾來說,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好像所有人都覺得,在這個時候,一定要死戰不退。
    然而換個方式,哪怕隻有三百人。
    他要想走,帶著三百人突圍,這魏晉聯軍,留得住嗎。
    隻是,沒必要罷了。
    “殿下。”
    退回來的蘇定方帶著詢問。
    李承乾點點頭:“吹號吧。”
    蘇定方拿出掛在馬甲上的牛角,當即吹響起來。
    嗚!!!
    號角長鳴。
    這讓李泰跟李治頓時麵色驚變。
    在這個時候吹號,顯然太子這邊,還有後手。
    “快,殺了他們。”
    李泰急著大喊。
    李治也有些急了,太子怎麽可能還有後手。
    太子哪裏來的援兵。
    難道是陸仝?
    不可能,陸仝已經被他軟禁了,不可能調動兵馬。
    那又是誰。
    隨著號角聲響起,不多時,地麵傳來震動聲。
    旁邊的街道上,大量騎兵突然出現,朝著這邊衝殺過來。
    緊接著,一聲大喝響起:“李虎救駕來遲,還請太子恕罪。”
    李虎,巽謀班的學子。
    便是當初李承乾在長安辦講武堂的時候。
    當初,李承乾去兵營探望,說了李虎的名字。
    此後李虎受到激勵,操練越發刻苦,在遼東之戰下屢立戰功,一路晉升。
    雖說比不得裴行儉,薛仁貴這等天賦名將,可也是成了一員虎將。
    其實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不是他們本身的能力不行,而是沒有機會。
    時勢造英雄。
    很多時候,因緣際會,才能有所作用。
    “這怎麽可能,怎麽還能有如此多的兵馬。”
    “哪裏來的兵馬,李承乾什麽時候把兵馬藏進長安城中了。”
    李泰不可置信的說道。
    李治卻是想到了什麽,沉聲道:“芙蓉園,曲江池。”
    李泰頓時明白過來,咬牙道:“那條密道,不是已經被掩埋了嗎。”
    當年高麗刺殺之事,李泰跟李治都很清楚。
    那些高麗人,就是從曲江池密道進來的。
    後來太子以此為由,強行把芙蓉園從魏王手中要走。
    說是已經掩埋了密道,實則一直留著。
    “恐怕當年,李承乾掩埋密道後,又趁此機會,開辟了另外一條密道。”
    李治很懊悔,為什麽他沒到密道之事。
    難怪太子隻帶了一千兵馬入城,原來早就有所準備。
    看著衝殺來的太子援兵,大概是一千之數。
    這個數目不多。
    可偏偏是這個時候。
    先前對付太子的一千兵馬已經很是麻煩,現在又來一千。
    能贏嗎。
    答案是肯定的。
    贏不了。
    這上千騎兵,從側麵突入,頓時讓魏晉聯軍產生慌亂,隻能是立即更改陣型,側麵迎敵。
    騎兵衝殺,講究一個蓄勢。
    原本魏晉騎兵在李泰的命令下,衝殺太子車架,現在要立即轉彎過去,變幻陣型,是需要時間的。
    李虎自然不會給他們這個時間。
    上千騎兵成尖刀,狠狠的刺向魏晉聯軍的側麵,隻是一個衝鋒,就把魏晉聯軍攔腰截斷。
    李承乾這邊剩下三百餘騎兵自然不會閑著。
    蘇定方早就已經準備好了,趁此機會,當即反攻。
    一時間,魏晉聯軍前後受敵,局勢再度發生逆轉。
    雖說場麵上,魏晉聯軍兵力還是占據優勢,然而卻已經無法形成有效的戰力。
    在李承乾兩邊夾擊之下,眼看已經落敗。
    李泰跟李治頓時麵色大變。
    眼看已經得勝,現在輸的人,就要成他們了。
    李治現在已經沒心思再去暗殺魏王了。
    李承乾得勝,會放過他們嗎。
    所以,還是先逃命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