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倚多為勝

字數:5786   加入書籤

A+A-


    魏延叉腰站在帳中,眯著眼看向吳班,眼神也漸漸從暴怒轉為鎮定。

    怒意來得快丶去得也快。

    雖然依馬謖之令不得擅退,但魏延自在新野入劉備部曲後,從軍二十餘年,大仗小仗也打了數百。即使形勢危殆,也斷然沒有絕望之理。

    「元雄,」魏延目光灼灼看向吳班「馬謖不給你我退路,你我二人也不能坐視等死!既要給魏軍顏色,又不能在此處將你我所部打空了。」

    吳班起身向魏延拱手一禮「將軍已有決斷了嗎?我自當遵從。」

    魏延點頭「你那邊先不動。若是明日魏軍緩攻也就罷了。若是還攻得這般急,我這裏先放個小口子出來,將魏軍放過來甕中捉鱉。」

    「擊破幾波魏軍後,若午後依然難守,你我二人再結陣向西退出!」魏延朗聲說道「他馬謖是丞相參軍,我亦是丞相司馬!丞相定不會希望你我二人死在此處!」

    吳班遲疑幾瞬「若魏軍騎兵甚多,該當如何?」

    「斷山口以東有塬地!若魏軍騎兵勢大丶平地上又無遮掩,直接上塬便是!還能與王平丶趙雲營寨相接,彼此有個呼應。」

    吳班拱手「全按將軍之言!」

    ……

    第二日,也就是二十二日的清晨,略陽城附近的戰鬥尚未開始,卻是上邽城外先開始了作戰。

    郭淮這兩日過得尤為忐忑。昨日丶也就是二十一日清早,原本圍了上邽城半月的吳懿忽然撤兵,集結後沿著隴山道向北行去。

    隻有廖化部餘下三千左右的兵力,守在上邽城西丶依舊堵著上邽向西麵冀縣的道路。

    昨日夜間,從冀縣方向又來了大約四五千兵丶與廖化合兵一處。更為可疑的是,這部蜀軍竟然在渭水以南丶今早又大搖大擺的向東而去了!

    吳懿剛走之時,郭淮擔心是蜀軍騙自己出城丶以求擊破上邽,因而在城中坐了大半日未動。到了今日淩晨,又有蜀軍繼續過上邽而不入丶向東援去。

    郭淮這時方才醒悟,定是朝廷在略陽那邊的援軍到了,諸葛亮才會徵調如此多的兵力北上!

    天剛蒙蒙亮時,郭淮立在城頭上丶看著渭水南岸正在行進的蜀軍,向身邊的鹿磐丶胡遵二人說道

    「十九日諸葛亮東行,應該是去往臨渭方向。你們說,廣魏郡的趙淩如今還活著嗎?」

    鹿磐搖了搖頭「使君與那趙淩熟悉嗎?反正我對此人沒什麽了解。上邽城從五日被圍起,已經與外界隔絕消息半個多月了,冀縣丶南安郡丶隴西郡丶廣魏郡……這些地方的軍情我們一概不知。」

    郭淮向親衛招呼了一聲「將馬太守喚過來!」

    片刻後,馬遵來到城牆上,賠笑道「使君喚我來此有何事?」

    郭淮神情嚴肅說道「我且問你,若你率郡兵守城的話,是更願意守冀縣丶還是更願意守臨渭?」

    馬遵詫異的問道「使君這是何意?同為郡治,臨渭小城又豈能與冀縣相比?我定然是願意守冀縣的!」

    「我知曉了。」郭淮點了點頭「城中被困半個多月,馬太守可有退敵計策?」

    馬遵尷尬說道「回使君,我夙來隻學經典丶不通軍略,這般大事還請使君親自定奪為好。」

    郭淮麵無表情的說道「既然馬太守沒有軍略要說,我等在此議事,還請馬太守先回吧。」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馬遵尷尬的笑了幾聲,隨後拱手離去。雖然同為兩千石,但無論是郭淮還是鹿磐丶胡遵,都沒將這個馬遵放在眼裏。

    人在戰時,不通軍略不是過錯,但一旦惹上軟骨頭的嫌疑,就已先有三分被同僚不齒了。

    馬遵下城樓的腳步聲遠去,郭淮深吸一口氣「連馬遵都知道冀縣比臨渭好守!你們說,諸葛亮親至臨渭的話,這趙淩還能堅守嗎?」

    胡遵卻全然沒有沮喪之意「使君,若是蜀軍盡數北上,我們可否能出兵援救略陽一二?」

    鹿磐頗為詫異的盯著自己身邊這人「我們去援略陽?我還等著略陽援我們呢!」

    胡遵搖了搖頭,指向了西邊的廖化軍營「那若不能援略陽,對付一個區區廖化,這總沒問題吧?」

    郭淮沉默片刻,隨即用力錘了一下城頭「說得好!若將城外廖化此部剩下的三千多人殲滅,倒也能給蜀軍後路添一把火!」

    「城中可戰之兵大約還有兩千五百。」郭淮看向鹿磐胡遵二人「我領一千兵,你們二人各領五百兵,即刻出城急襲廖化部可好?」

    鹿磐丶胡遵二人紛紛點頭。

    此時正是清晨,郭淮率軍在西門內列隊,胡遵在南門丶鹿磐在北門,準備好後三路齊出。

    魏軍在上邽城內壓抑了半月之久。守城戰對於士卒來說,不僅僅是城頭上每日死傷的同袍讓人揪心,更為煎熬的是敵軍比我軍更多丶不知何日就會破城,宛如一柄利劍懸在脖頸上一般。

    今日得以出城,正是酣暢作戰丶複仇之時!

    兩千魏軍士卒分為三路,人人披雙層甲丶持環首刀,郭淮還命親衛人手腰間掛著一柄短斧,乃是做好了在蜀軍營寨內近身擊敵的準備。

    西門離蜀軍軍營最近,不過三裏的距離,大約一炷香的時間便急襲而至。蜀軍一時沒有防備,還未來得及在營門外集結迎戰丶就被郭淮親率親衛丶領頭衝至營門處。

    數十名親衛一擁而上,撥開了營門外的鹿角之後,又上前砍翻了木質的營門。

    自從十二月五日丶蜀軍圍困上邽以來,除了郭淮丶胡遵一次半夜燒營,其他時間都是蜀軍攻城丶壓著魏軍打。

    而今日,魏軍竟然在清晨出城來襲了!更別說廖化部作為主攻的一方,所部四千人已經損失了一千左右,吳懿部又已撤走,士卒們的戰意與士氣更加的低了。

    蜀軍並無準備,一時間慌亂之下難以組織,隨著營門攻破,廖化在營中也手足無措了起來。

    「府尊,府尊快下令向西撤吧!」身旁的從事焦急的喊著「魏軍在上邽又能有多少兵?定然人數不多!我們向西撤一撤丶過了渭水浮橋就好了,魏軍難道還敢過河追過來嗎?」

    廖化遲疑道「那營寨……」

    「都什麽時候了還管營寨!征北將軍都撤了,留府尊一人在此,區區營寨又有何慮?趕快走吧!」

    廖化想清楚其中關竅,也不再猶豫,命人用號角下令撤軍,並且令親衛持他的軍旗向西逃去。

    廖太守都走了,剩下的蜀軍哪裏還有半點戰意?勉強揮了幾刀抵住魏兵,便即刻撒手向西跑去。

    魏軍也是兩條腿,我也是兩條腿!他們披了雙層甲,我隻帶了一柄長矛,難道還跑不過他們嗎?

    郭淮衝入營門之後,廖化就已經打定主意要走。等從南門和北門出發的鹿磐丶胡遵二人率軍攻至營寨,廖化已經騎馬持旗丶快逃出營寨了!

    隻能說,每個將領的天賦點都是不同的。廖化在領兵作戰方麵差些意思,但是在撤退和逃跑的決斷上卻是一等一的。

    畢竟,昔日廖化在荊州作為關羽的主簿,在關羽死後偽降孫權,並在詐死後逃歸蜀漢,甚至還帶上了自己的老母親!

    等廖化向西逃出數裏丶渡過渭水方才回頭望去,數千蜀軍散亂著向西逃來。

    而此時占據廖化軍營的郭淮也不追趕,下令軍士將廖化營中剩下的軍糧各自扛走,隨後一把火燒了廖化營寨。

    而今日晚些,廖化清點兵力損失時,竟出人意料的隻死了不到兩百人。這種戰損比,也是自魏蜀開戰以來的獨一份了。

    郭淮在上邽城外勝過一場,而略陽邊上丶牽招與張合二人,從東西兩側的軍事行動才剛剛開始。

    張合的兩千騎丶八千步經過與趙雲所部的多日拉扯,騎軍死傷接近三百,步軍也損失了一千左右。

    留下約一千步軍守城後,張合的一千七百騎軍在北丶張合本人與六千步軍結陣居中,文欽的三千騎軍在南。

    而魏國的大將軍曹真,正率費耀的五千騎兵在西邊三裏處候著。

    隴右因山多之故,地形頗為狹窄,因而無論魏國的軍陣丶還是蜀軍的營寨,都是蝟集一團之感。

    陳憑帶著一千七百騎,列隊在略陽城的東門外。而張合的六千步軍,與蜀軍營寨不過一裏之距。

    共計約一萬六千的軍隊數量,其中又有將近一萬騎兵,從戰力上來說已經超過了趙雲丶王平所部剩下的一萬四千人。

    趙雲與張合在略陽城外也交戰多次,差不多也死傷了一千餘人。

    但受製於步卒數量遠遠少於蜀軍,此刻的魏軍正在西側丶與東側綿延南北的蜀軍營寨對峙。

    趙雲所在的營寨,修得也如魏延一般堅固繁複。營寨以西是柵欄丶營壘,營壘外有壕溝與五重鹿角,看上去就是一副極難攻克的樣子。

    時間一點點流逝,日頭已經漸漸升高,無論是曹真丶張合,還是趙雲丶王平,都沒有半點要動彈的意思,就這樣不近不遠的對峙著。

    對於趙雲丶王平來說,本來人數上就有劣勢,若是出營向西丶與魏軍的步騎作戰,豈不是放棄地利自尋煩惱?

    而魏軍也是一樣不願攻營。

    眼看日頭又高了起來,再過半個多時辰就要到正午了,魏蜀雙方還是一動不動。

    曹真在張合身後三裏處,在親衛的簇擁下丶與費耀一並觀察著不遠處對峙的軍陣,看著看著丶竟然哈哈大笑了起來。

    曹真一邊指向蜀軍營壘,一邊和身邊的費耀笑著說著「你說對麵蜀軍統兵之人何其愚也?」

    「我在等陛下與牽招破魏延之營,他們在等什麽?」(本章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