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領主權限
字數:4787 加入書籤
諾文做好了打算。
直接向進入幽暗森林的冒險者公布“求知教會”的存在,他們容易被異端教會的名頭給嚇到。
但要是有一片信仰自由、隻由領主負責管理的緩衝區域,很多事情就變得好操作的多。
換個說法就是。
把求知教會的存在從明麵上隱藏起來。
表麵看起來,這些領地隻是一群開拓者們建立出來的。
真正內核的情況,隻有求知教會的信徒們才能得知!
當老莫尼等格林港前來的信徒們抵達迷霧山穀,正式被判定轉化為領民的同時,【領地建設係列任務】的初級階段宣告完成。
【領民人口數量,已達成!】
【領地基礎民居,已達成!】
【領地基礎設施,已達成!】
【領主競選係統已開啟,當前開放領主數:3】
神諭公告降下。
諾文給信徒們提供的“領主”和“領地”模式,放出了很大的權限。
【地區名望】符合要求的信徒,也就是平時熱衷於幫助領地建設或扶持新信徒的信徒們,可以向諾文申請,獲得一片“領地”的所有權。
領地的具體位置是被諾文提前劃定好的。
以迷霧山穀為中心,共計三片領地。
一片靠近雷亞克王國方向;
一片靠近幽暗地穴淺表層4號區域的入口;
最後一片則毗鄰迷霧山穀的入口。
某位信徒成為領主後,將會擁有這片區域的領主權限。
權限中最重要的一條是:領主將會擁有一定數量的推薦權!
這份推薦權的作用是,當諾文解鎖了更多的信徒數量上限後,得到領主推薦的人會擁有更高的優先級。
諾文打算直接將那套新信徒的貢獻值體係轉交給即將誕生的領主們。
他現在存在信徒數量限製,那些試圖獻上信仰的凡人,諾文沒法直接用神諭給出指引,正好借助信徒們為跳板,讓信徒代替他,間接地“給出指引”。
領主推薦,相當於一筆額外的貢獻值認證。
換句話形容就是,成為正式信徒的權重會更高。
另外,根據領地的規模和繁榮程度,領主在一定時間內可以獲得諾文免費發放的建設額度,也就是天命點數和傳奇經驗!
領主擁有著自行設定“任務”、“獎勵”的權限!
建設額度便是用在此處。
如果領主經營妥當,領地繁榮,符合諾文設定的各項要求,在滿足條件後,可以進行領地晉升,從而擴大領地的範圍,同時,獲得更多的建設額度。
簡而言之。
諾文將原本由他直接引導信徒的任務,分包到了“領主”信徒的手中。
迷霧山穀內部是求知教會的核心區域,這片地方不設置領主,由諾文直接負責掌控。
至於山穀外麵的區域,則將權限交給信徒,供他們自由發揮!
……
迷霧山穀中。
查看完自己心心念念的“領主競選”相關的信息和要求,培特大喜過望。
“讚美求知之神!”
情況比他預想的還要好!
培特原本隻是希望能有個名義上的領主身份他就能滿足,沒想到的是,求知之神指引他們的是真正有實權的領主。
就光是建設額度這一條。
隻要競選為某片區域的領主,每個月的時間裏,他就能拿到足足10000天命點數的額度!
這部分額度夠他發布各種各樣的任務給其他信徒,調動他們的力量,幫助建設領地!
除此之外,閱讀完有關領地經營的部分,培特注意到一條關鍵信息。
“擁有領主身份後,信徒的【地區名望】模版自動升級為【領地名望】模版。”
兩者的區別在於:
獲得地區名望的方法有很多,建設了領地中未曾出現的設施;提攜了新信徒;或者是消滅了附近區域強大的魔物,總之就是做了對領地有利的好事。
獲取領地名望的方法卻少了很多。
其中最主要的一條是:
領地知名度。
有越多人知曉並來到,乃至定居於這片領地,領地名望就會越高。
更高的領地名望,對應更大的領主權限,可以推薦的名額會更多,能獲得的建設額度也會更高。
“我懂了!”
培特秒懂,興高采烈。
“時機已到,主在指引著我們,是時候擴散求知教會的福音了!”
“而且,主的旨意很明確,我們應該為教會找到真正虔誠信仰的信徒,而不是……”
說到這裏,培特聲音停頓了下。
因為米蘭達在旁邊,他有點猶豫要不要說出後半句話。
米蘭達倒是麵色平靜,淡定地補完了培特猶豫的話語:
“……不是輝光神教現在那樣。”
經過了格林港和錫蘭領的所見所聞,米蘭達現在明白了一件事情:
輝光之神和求知之神是不一樣的。
……
這份不一樣指的是:
求知之神會時刻注視著祂的信徒。
當信徒做了值得鼓勵的事情,祂會給予嘉獎;
當信徒可能要做壞的事情時,祂會發出警告;
至於那種執迷不悟,收到警告了還敢一條路走到黑的,目前的信徒中還沒出現過這種作死選手,大家都很堅定地信仰著求知之神。
但米蘭達估計,真要有這種家夥,肯定會在作死的時候受到來自求知之神的懲罰。
輝光之神則不同。
米蘭達一直試圖以身作則奉行教義。
因為教會宣揚的時候說得好好的。
信仰堅定者會得到賜福,違背教義者會被神明拋棄。
可這段時間親眼目睹其他地方的輝光教士們的所作所為,米蘭達逐漸發現:
根本就不是這麽回事!
“信仰堅定者未必會得到嘉獎!”
“違背教義者也並不會遭到懲罰!”
正因如此,輝光神教才跟米蘭達想象中的樣子出現了巨大的落差。
大量享受著屬於輝光之神賜福的教會修士、騎士,乃至執事、主教,他們的信仰其實既不堅定,也不虔誠!
他們口口聲聲說著所謂的信奉輝光教義、讚美輝光之神,隻不過是嘴上的說辭。
做的事情和說的話語,完全是兩回事!
米蘭達想不通為什麽這些堂而皇之的瀆神之舉會這樣肆無忌憚,沒有遭到任何懲罰。
她想改變現狀,但依靠輝光神教內部的自我淨化肯定是沒可能了。
輝光神教從上到下都存在著問題。
隻有想辦法從外部施加壓力。
單憑米蘭達自己不可能做到。
求知教會的存在,則給了米蘭達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