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處置

字數:6497   加入書籤

A+A-


    張貼試卷前,李冬想找賈璉問點細節,沒曾想賈璉一眨眼不見了。
    班裏的新生不少都圍過來,想要看看卷子。
    李冬張羅幾個人幫忙,拎著漿糊桶,一起到公示欄貼了試卷。
    經意第一名居然是郭鬆,別看這廝討厭的緊,經意滾瓜爛熟,且寫的一手好字,卷麵看不出絲毫扣分的地方。製文(八股)第一是李冬,算經自然是滿分的賈璉。
    新生們圍在公示欄下,看著上麵貼出的卷子,七嘴八舌的說話。
    “張教習說了,青雲書院有史以來,新生入學考試第一個滿分卷子。”
    “真看不出來啊,勳貴子弟還有這一手。”
    “此偏見也,勳貴子弟鬥雞走狗的紈絝是多,但也不都是紈絝,總有幾個出彩的。”
    “武勳子弟就該好好從軍,跑文臣堆裏湊什麽熱鬧”
    “按照你的說辭,這文官領兵的也不少,那也是狗拿耗子咯”
    “你什麽意思,你站那邊的”
    “我站道理,怎麽,你瞪眼嚇唬誰啊”
    倆新生不知為何就對掐了起來,有個已經在擼袖子了,年輕人血氣方剛,一言不合就動手。李冬這個班長趕緊大聲嗬止:“都給我退後,幹啥呢一個班的同窗,值當麽”
    從廁所回來的賈璉聽了一會,忍不住嗬嗬嗬冷笑道:“班長和的一手好稀泥。”
    眾人瞬間看過來,發現是賈璉在說話,一堆人立刻散了個七七八八。考試那天,賈璉和郭鬆起的衝突,大家都見到了。這廝可不好惹,跟他鬧起來,一起開除。賈璉還可以去國子監讀書,其他人可就不好找合適的地方讀書了。再說了,辛苦考進來,誰想離開
    李冬被賈璉陰陽怪氣的話說的臉上不悅,想反駁又無話可說,畢竟他真的是在和稀泥。
    這事情的是非倒是不難分辨的,無非是同學拌嘴,有人拿文武之爭來說事挑起爭端。
    賈璉沒有再針對李冬,畢竟不是他挑的事,轉頭找了找挑事的同學,這貨早跑開了。
    “大家聽好了,我是來讀書的,別沒事找事。回頭給我惹急了,誰都好不了。”
    賈璉提高嗓門說了一句,目光環視一圈,沒人敢挑釁,這才轉頭走開。
    有的事情,就得提前把話放出來,不然總有不開眼的拿身份惡心你。
    從始至終賈璉表現的都非常的平靜,似乎在說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賈璉走了,同學們神情複雜的看著他遠去,有人很不服氣的嘀咕:“神氣什麽”
    李冬不滿的扭頭看看說話的同窗,淡淡道:“以後當麵說。”
    這家夥也是個狠人,一句話把這個同學給砸坑裏了。扣了一頂背後說人的帽子。
    誰人背後不說人,問題是你別被人知道不是
    張廷恩突然出現,看看現場沒事,便道:“李冬,跟我來一下。”
    李冬趕緊過去,兩人前後到了辦公房裏,丙級三個班,教習有五個,三個班主管,一個算經教習,一個雜學教習。這會幾個教習都在辦公房裏,看見張廷恩進來,分別致意。
    “剛才怎麽回事”張廷恩很直接的問,李冬實話實說,完了補一句:“竊以為,賈璉甚是克製,榮寧二府,一門雙公,如此出身卻不跋扈,難得。”
    勳貴之家多跋扈,這個說法並沒有錯,四王八公這個老權貴集團,沒少出紈絝子弟。
    張廷恩麵露滿意之色,微微頷首道:“嗯,你先回去吧。”
    李冬告辭下去,張廷恩略作沉思,起身往山長辦公房去。
    見了李清,張廷恩把事情大概說一下之後笑道:“李冬出身寒門,處理的略顯幼稚。”
    李清麵色陰沉道:“個別學子小小年紀把官場那套帶入書院內,此風斷不可長。再有類似事件,警告,三次警告還犯,清退。回頭我讓人出個公告!”
    張廷恩道:“山長明見,廷恩受教。”
    李清又道:“青雲書院成立之初,太祖有八字訓,求真務實,經世致用。太祖科舉變法時曾言,不通算數何以為政八股製藝是帶著腳鐐跳舞,做官亦然。”
    有的話李清和張廷恩都沒說出來,這四王八公的子弟,可不是好得罪的。來讀書不要緊,考試,考中了也不要緊,這裏的一切你得能適應,真的適應了也不要緊,變成了自己人了。
    和平時期隻要有個二十年一代人的時間,文武之間的較量,文臣注定占上風。
    皇帝出於平衡的需要,肯定會有所偏向,文臣有的是新人,武勳多世襲。
    本朝太上皇期間,多次出手壓製武勳,其中一門雙公的賈家就是典型代表。賈府出於自身的情況進行了調整,賈赦這一代人轉而學文。現階段四王八公的勢力還是非常大,青雲書院倒是不怕,具體到某個學生頭上,把賈璉給得罪很了,是要出人命的。
    “廷恩以為,賈璉倒是個識大體的。”張廷恩為賈璉說了一句話。
    “國公府的嫡係繼承人,遭人擠兌不過是想著不要鬧大,比起京中的多數勳貴子弟,賈璉的做派難能可貴。”李清認同這個判斷,張廷恩笑道:“歹竹出好筍!不足為奇!”
    兩人不約而同的笑了,京師地麵上,勳貴子弟的名聲可不算好。
    賈璉能做到不仗勢欺人,真算是另類。
    達成共識後,張廷恩帶著一點擔憂的語氣道:“同僚中不免有人會說,年輕學子不懼權貴,應當鼓勵。”李清很大氣的一擺手:“歪理,不足為慮。沒考進青雲書院的時候,也沒見他們不畏權貴。書院庇護學子是本分,但這不是學子主動挑釁的理由。”
    說到底還是老一代勳貴的名聲太差了,太上皇即位初期,京師勳貴橫行,欺男霸女,多行不法之事。賈家還算是家裏管的嚴格,到賈赦和賈敬這代當家後,違法亂紀逼死人命都不新鮮了,不然就薛蟠那個案子,怎麽能稀裏糊塗的就蓋住了呢
    問題是壞就壞在這個蓋住了,根源在於賈家、王家看上了薛家的錢,這是個把柄。
    李清和張廷恩都是進士出身,都是遭人彈劾後主動請辭,三留三辭之後退隱。
    留在青雲書院教書就說明他們並不是心甘情願的辭職,而是不得已為之,政治抱負還在。
    “今上登基五年首次選秀,此舉頗有深意。”李清與張廷恩關係不錯,這才提醒一句。
    “邸報看到了,此次選秀範圍確定在勳貴之家。太上皇登基之初,一門雙公的賈府為經營節度使,忠義親王壞了事不就榮國公薨,過了五年,太上皇病倒。”張廷恩表示明白了,皇帝登基之後一直沒選秀,突然搞一次選秀,其實是政治信號。
    “不錯,太上皇在位期間,一直壓製舊日勳貴,才有了興文匽武的格局。今上登基元年西北、東北邊事不斷,今上有振武之心首當其衝者京營也,王子騰以京營節度使之職出京為九省統製,安的是京營的心,也有拉籠之意,如今又來一次選秀,今上之心昭然。”
    李清倒是敢說,好在隻有兩人,人多的地方這話也沒人敢說。
    天有二日的格局,掌握京營的勳貴們變得格外重要。調走王子騰,不僅僅是拉攏,還有趁機摻沙子的意思。李清看的清楚,張廷恩同樣看的清楚,年初今上調邊軍一批武將入京營,目的就是分薄京營的兵權。
    說到此處的張廷恩突然壓低了聲音道:“二日當空,恐難善了。”
    李清聽到這話,狠狠的瞪他一眼,語帶淩厲:“慎言!”
    張廷恩收起笑容,抱手道:“山長,走了。”
    看著張廷恩離開的背影,李清的表情不變,眼神有點複雜。
    太上皇三十五年,六龍奪嫡,今上行四,原本是最不被看好了。李清是最傳統的嫡長即位的觀點,奈何天意弄人,他的主張對象壞了事,李清被彈劾下野。張廷恩則是為今上背鍋,登基後的今上要弄錢,張廷恩主張改一口通商為五口通商,這算是個試探,彈劾張廷恩的奏章堆了三尺高,無奈隻能先下野,躲避一下風頭。
    聽了張廷恩今天看似無意的一番話,李清把賈璉的事情串在一起之後,得出一個準確性很高的猜測,張廷恩年內怕是要其父,畢竟是提今上背鍋的人啊。
    太祖時期開海,五口通商,到了太上皇時期,嫌不好拿捏局麵,改成一口通商。
    太上皇登基後,前二十年文治武功都有不錯的成績,隨後開始進入享樂階段。大興土木修園林,五下江南,耗費無數。修園子的錢從哪來戶部那邊沒少跟太上皇較勁,有人給太上皇出了個主意,改一口通商,一番上下其手後,廣州那邊每年能給內庫送一千萬兩,戶部那份倒是沒變化,比以前少了。倒黴的是外商,進貨價比以前高了五成。
    解決了享樂所需的銀子問題,卻滋生了諸多弊端,其中最嚴重的就是貪腐。吏部那邊,廣州的官員成為了香餑餑,極為搶手。據說一個巡撫要二百萬兩的上下疏通,才有機會做那個位子。趕上五龍奪嫡,下麵的官員各自押寶,太上皇後期朝堂上各種亂鬥。
    隨之而來的是嚴重的吏治敗壞,爆發數次貪腐大案窩案,今上登基後連續三年,自然災害頻發,各種流言蜚語倒不是大問題,麵臨最嚴峻的問題就是沒錢。
    既然沒錢了,那就想法子搞錢。所以,今上登基至今,折騰了好幾次,效果不明顯不說,反對的意見還很大。
    賈璉沒來得及走就被李冬叫住,賈璉不是個喜歡惹事的性格,同時也覺得之前一係列的挑釁,背後必然有其原因,沒有看起來年輕人衝動那麽簡單。
    不管根源是啥,賈璉都不打算給後來者繼續挑釁的膽子。所以他做好了充分準備,這次可以用話語壓住對方,下一次就別客氣了,直接上手就對了。擺出一副拉著對方一起死的姿態,反而能帶來震懾效果。
    “班長,有事”賈璉的表情不善,眼神清冷。
    李冬心頭一涼,這眼神令人很不舒服,還是抱手解釋:“事情張教習知道了,在下如實稟報。”這話的意思,就是你別誤會,我沒有添油加醋。這態度頗為坦蕩,老板凳賈璉的眼力自然不難看出。之前的郭鬆之流的挑釁在賈璉看來,都是小孩子的手段,太幼稚了。
    “教習沒有說啥”賈璉收起冷眼,與人為善嘛。
    眼神一換,李冬舒服多了,心裏暗暗稱奇,看年齡賈璉還小一歲,這眼神如此淩厲。
    “教習沒說什麽,隻是問清楚。”李冬當然要解釋清楚,他可不是郭鬆,惹不起這位。
    賈璉點點頭表示知道,沒有說啥,李冬見狀想說點啥,又不知道從何說起。賈璉不拉著臉的時候,還是很有親和力的。這不是前身能比的,畢竟是體製內的老板凳。
    “對了,我問過書院,下發的課本書店裏都有賣的,走讀生講義試卷另外收費。”
    賈璉聽了一陣無語,這走讀生犯法了什麽都要加錢!
    見賈璉沒有拒人千裏之外,李冬壯膽道:“入學考試的算經題,最後一題我不會,你能教教我麽”這話把賈璉整不會了,不是說勳貴子弟不招人喜歡麽
    “怎麽,你不怕人說閑話”賈璉露出微笑,反問一句。
    李冬露出不屑的笑容道:“我是來讀書的!”
    賈璉聽了覺得這家夥還行,至少現在沒看出什麽大問題,跟同學搞好關係這一條,賈璉倒是很擅長的。拿出紙筆道:“這題不難,求函數,你學過函數麽”
    李冬搖搖頭道:“沒學過,這題我連題目都看不懂。我問過別人,內容在《新編算經》第三卷,這一冊我沒看過,想自學也沒課本。”
    嗯,這題看來是超綱了,難怪別人都不會做,李冬這個綜合第一都不會。
    “我現在跟你講,你未必能聽的懂,先看書預習,回頭再講來得及。”賈璉還是懂學習的。李冬點點頭:“那說定了,我這就去找教習借書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