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跨科全才
字數:4301 加入書籤
林寶月兩人都隨走隨打哈欠,都走到門口了,身後,仁武帝冷不丁問了一句“他是個大貪官兒?”
林寶月手一頓,仁武帝又慢悠悠道“將來是個大貪官兒?”
林寶月假裝沒聽到,就這麽走了。
她知道他能猜到,但是呢,身在其中才會明白,古人其實不太能理解現代這種信息爆炸的時代。
古代,各方麵知識壟斷嚴重,古人通常通過書籍和圈子來獲得知識,所以,全才比較少見,就是既通詩書又通醫藥又通農事又通工科……這種跨科的全才。
所以,她既會水塔會火炕會治病會種菜會種糧又懂經濟又懂一點治國等等……而且全都知道得很詳細,問什麽都能答的出來,用古人思維來想,最容易想到的一種情況,就是她經曆過很多世。
經曆過很多世,這本身就很神仙,無須太多解釋,說多錯多,讓別人自己腦補就好。
第二天就是仁武帝的壽日。
仁武帝對於過生日向來不重視,尤其念及父母早逝,心中傷懷,登基之初,每逢壽日,都齋居素食整日,不受朝賀,後來,朝臣屢次上書,才勉強接受朝賀,也曾規定“不受獻,不賦詩,不賜酺,不齋醮”,賜酺就是皇帝賜給官員和百姓酒食,算是一種與民同樂的慶祝,而齋醮相當於做法事。
總之就是怎麽簡樸怎麽來。
這一次,為了做戲拔出這些宮裏宮外的釘子,難得搞得隆重了一點。
但聽戲是沒有的,仁武帝從來不搞這玩意兒,也就是吃吃喝喝逛一逛。
林寶月陪著馬皇後和公主們閑聊玩樂,等到中午,等了很久皇帝也沒來,林寶月就覺得不妙了,於是在馬皇後說大家先吃點點心墊一墊別餓著了的時候,毫不客氣地幹了一盤子點心。
呂氏昨天才剛下線,大家又剛知道她的禁足是演戲,並沒失寵,反倒參與了最高機密,所以沒人敢嘲笑她,大家全都異常體貼,給她推薦點心,還給她遞茶。
林寶月一邊吃一邊思維發散,心說我等屁民向上爬的動力,有時候真的很簡單,就是我夾菜沒人敢轉桌,我做有點失禮的事情時,也沒人敢笑我。
急匆匆吃完,迅速漱口洗手,果然這邊洗完手,仁武帝那邊就派人傳話“你們吃,咱沒空。”
然後石豐過來施禮“殿下,皇爺叫你過去哪!”
好好好,工作狂皇帝,誠不欺我。
林寶月已經收拾完了,就跟著過去了,這也算是她頭一次正式參與朝議,又給大臣們講了一堂經濟課。
她發現仁武朝中,懂經濟的大臣確實少。
可能是因為仁武帝不懂,所以這樣的人不好上位吧。
大明寶鈔,經濟學家早有定論,發行大明寶鈔本來就不是為了便民,而是由於財政需要,開國皇帝窮啊,沒錢打仗,沒錢治國,所以發行寶鈔,可以緩解燃眉之急。
大明寶鈔發行於仁武八年,如今才仁武十四年,各種問題就已經初見征兆。
但,這事兒並不是回收寶鈔,恢複銅本位或者銀本位就成的,關鍵還在於國家信用。
林寶月掰開揉碎地給大家講。
仁武帝畢竟已經聽過幾個課時,經過了一晚上的消化,不能說吃透了吧,也算是入門了。
所以在老頭子們茫然問什麽的時候,經常搶答一下,老頭子們自然要表演一下驚歎佩服,然後恭維陛下見經識經英明睿智……仁武帝微笑頷首照單全收。
林寶月“……”
行吧,人家就是愛聽兩句誇咋了,又不會被誇誇衝昏頭腦。
所以她打不過就加入,也時不時誇他兩句,室中氣氛十分和諧。
然後,不出意外地,晚上仁武帝也沒去後頭,大家一起吃了個工作餐繼續議事。
最後議定,仿著林寶月所說的會考府,設立廉政司,嗯,這個名字出自林寶月的建議……由太子全權負責,職責差不多跟會考府一致。
同時,設立殷賑司,主要就是開源,譬如良種、新法種植等等,行前所未有之事,由昭王林寶月全權負責。
這兩個機構,全都是獨立的,直稟帝前的。
然後,今天大晚上的才剛議定,第二天下午就下了旨。
林寶月是真給仁武朝這個效率跪了。
這種事情,換別的朝代,議上倆月不過份吧?
放這兒,一天!
但是呢,這就是終於找到了她這個外掛的正確使用方式。
這就是她的理想局麵,她幹她擅長的工作,不跟別的朝臣和朝事牽扯,主要是她真的沒長政治腦,隻能踩在曆史的肩膀上,偶爾提供些信息。
說真的,洪武時期,其實還挺適合搞事情的。
朱元璋是開國皇帝麽,自己親手打下來的江山,有強大的兵馬在後頭撐著……所以他有底氣,敢以一人之力對抗整個官僚士大夫階層,誰都幹不過他,誰都不敢杠他。
他殺了很多人,但他沒殺過百姓。
他為何被罵了一輩子暴君?
因為他殺的全都是有點文化掌握話語權的人,那還不往死裏黑你?
所以朱元璋朱棣父子名聲都不咋滴,明仁宗這種皇帝名聲卻很好。
可明朝有這麽多毛病,也撐了276年,若不是倒黴遇上了小冰河和李自成,沒準兒真能打破王朝三百年魔咒。
如今也是如此。
皇權高度集中,皇帝說了算,事情推進十分順暢,沒有遇到什麽阻力,就定了下來。
仁武帝從各部撥了不少官員小吏,也把衛重華、吳經傳撥了過去。
林寶月提前問了何幼碧,跟皇後要了何幼碧,跟吏部要了徐佐甫……對,徐佐甫這種芝麻綠豆的小官兒,直接跟吏部說一聲就可以調過來。
仁武帝還特意把她叫進禦書房,和顏悅色地跟她道“寶月啊,你是咱大閨女,咱知道你是個聰明孩子,又有門道,你想幹啥,大膽幹,不必縛手縛腳,也別管那些個規矩,放手幹,咱在後頭給你兜著!”
林寶月熟練表白“兒臣遵旨,兒臣定為父皇鞠躬盡瘁!”
話雖如此,林寶月出來之後,立馬就去了戶部。
到如今,事情步入正軌,她以後辦事,可就要跟朝臣一樣,上奏書什麽的了,但到現在她還不會寫奏書……幸虧仁武帝也不喜歡之乎者也的風格,奏書想寫大白話完全可以,不然真要難為死她這個現代人了。
出了午門,衛重華帶著幾個人,就在門前等著。
見了她,衛重華便道“殿下,這是安白榆,是我手下的校尉,也一起撥了過來……”
那人連忙上前施禮,林寶月瞅了一眼,這孩子十八&nbp;九歲的樣子,長了張娃娃臉,這會兒正板著臉裝嚴肅,但大眼中仍舊透出些好奇,一看就是個活潑的人。
林寶月就點了點頭,衛重華道“我們學武的時候,一直在一起,他就是我提過的小七。”
林寶月奇怪“你跟我提過?”
衛重華搖了搖頭“跟你三哥提過。”
林寶月哦了一聲,給衛重華麵子,又朝安白榆點了點頭。
然後她道“先不說這個,我問你,你知不知道郭桓那事兒,查得怎麽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