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陳導名求劇本
字數:8454 加入書籤
吩咐古力娜去接人後,張辰轉頭又鑽回了自己的房間,細細的檢查了一遍,確保脖子上沒有吻痕,領口也沒有口紅印。
等收拾完一切後,他這才急匆匆的下樓,剛到一層大廳,就看到旋轉門處,古力娜正領著一行人進來。
看到熟悉的身影,張辰立馬迎了上去,剛剛走近就聽到一聲親熱的稱呼:“師兄~”
稱呼他師兄的當然是陸洋,旁邊的文牧業也跟著叫師兄,陳導名則笑嗬嗬招手:“張辰~”
“道明老師~”
張辰先是給了陸洋一個狠狠的擁抱,“你們怎麽來了,也不提前說一聲~”
“這不是想給你來個突然襲擊嘛~”
輪到陳導名,同樣是一個狠狠的擁抱,後者笑嗬嗬遞上一個手提袋:“給你帶了禮物,多倫多的特產楓糖和巧克力~”
“謝謝。”
張辰接過,遞給古力娜收好。
然後是文牧業,文牧業跟陸洋一樣喊他師兄,他也是北電的,還是田壯壯主任的研究生。
張辰拍了拍他的肩膀:“怎麽樣,跟組《伸冤人》,有沒有收獲?”
文牧業連忙點頭:“收獲太多了,師兄教了我很多東西,現場調度的技巧,鏡頭的運用,如何與演員溝通,陳老師也經常給我講表演上的門道,我都記在本子上了。”
說著還揚了揚手裏的筆記本,上麵密密麻麻寫滿了字跡。
張辰看著文牧業認真的樣子,不禁想起了多年前的陸洋。
想當年陸洋剛入行時,還是個毛頭小子,跟著自己跑前跑後當助理導演。
那時候的他也是這樣,每天拿著個本子記個不停。
不管是鏡頭語言還是演員溝通,都學得格外用心。
如今也是獨當一麵的商業大導了。
這大概也算是北電的一種傳承,陸洋給他做助理導演,文牧業則給陸洋做助理導演,一代一代就是這麽成長起來的。
張辰抬頭看三人,心裏突然湧起一股情緒:“見到你們真好~”
異國他鄉的片場連軸轉了快一個月,每天麵對的不是劇本就是鏡頭,耳邊充斥著英語和各種設備運作的聲音,此刻見到熟悉的同胞麵孔,感覺還真是溫暖。
幾人正說著話,大堂另一側傳來一陣熟悉的腳步聲。
臨近劇組開工,是來一樓集合的劇組人員。
“陸導,道明老師~”
人群中,一道中文響起,正是張晉。
看到真是這幾人,張晉快走兩步,來到眾人身前。
“真是你們~”
“哈哈,我們是特意來探班的~”
張晉熟稔地與陸洋、陳導名擁抱,都是《颶風營救》的老人,彼此熟悉的很,而且名義上,陳導名飾演的老陳還是張晉那個角色阿布的師傅。
“你們,這是殺青了?”
“嗯,剛剛殺青,劇組直接回國,我們三個就繞個圈過來看看你們,其實在加拿大的時候我們就想去探班的,但那時候拍攝緊張,等忙過那陣,你們已經去了迪拜~”陸洋親熱的說道。
說起來,《伸冤人》和《碟4》兩部戲都在加拿大取景。
加拿大在影視方麵的優勢真的非常大,有政策補貼,有完善的產業配套和工人,且人力成本比美國要低。
另外就是,加拿大的自然景觀全覆蓋,從溫哥華的溫帶雨林、落基山脈的雪山湖泊,到魁北克的極光與冬季雪景,再到草原省份的廣袤平原,可匹配探險、科幻、愛情等多種題材的自然場景需求。
城市場景適配度也高,溫哥華、多倫多的城市建築風格多元,既有現代摩天大樓,也有歐式複古街區,常被用作“替身城市”。
例如多倫多常替代紐約拍攝,溫哥華則多次作為西雅圖、舊金山的取景地,無需遠赴美國即可還原相似都市氛圍。
《伸冤人》就是發生在紐約的故事,所以他直接就在多倫多完成所有取景拍攝。
陸洋拍了拍他的胳膊:“在這邊拍戲怎麽樣?”
張晉點點頭:“挺順利的,就是動作戲有點多,每天累得腰酸背痛。”
幾人都是相交多年的熟人,一見麵就有聊不完的話題。
場麵一時間熱鬧非凡。
這時,電梯鈴響,阿湯哥和朱莉也下樓來了,在助理的陪同下朝著大廳走來,看到張辰一行人,很自然的打招呼。
張辰順便道:“給你們介紹一下,這位是阿湯哥,另一個是安吉麗娜·朱莉,我們這部戲的主演。湯姆,安吉,這幾位是我的同胞和朋友,陸洋、陳導名、文牧業。”
阿湯哥笑著走上前,與眾人一一握手:“我認識你們,《颶風營救2》,非常精彩~”
朱莉也跟著點頭微笑。
眾人寒暄,寒暄過後,阿湯哥和朱莉先走,將空間留給了眾人。
陸洋才詳細說起這次過來的緣由:“我們的《伸冤人》上周剛順利殺青,後期製作交給團隊了,我和陳老師聊起你,陳老師有事想和你聊,正好我也想過來學習學習,幹脆我們就一起過來探班了。”
張辰挑眉:“還順利吧?”
“順利,《伸冤人》不比你們的《碟4》需要多國家取景,《伸冤人》就是發生在紐約的故事,全程都在多倫多拍攝就好。唯一的小麻煩是多倫多的氣溫比較低,有幾場戶外戲拍得特別辛苦。”
張辰又笑著看向陳導名:“道明老師怎麽樣?”
陳導名笑著擺擺手:“我這老胳膊老腿真受不了,我現在後悔死了,當初怎麽就好奇,接拍了《颶風營救》……”
這話一說,眾人立馬就笑了起來。
“咱們別在這站著了,走,到我的套房去~”
張辰當先領路,一行人走進電梯。
來到套房,張辰招呼眾人坐下。
還好,他剛才收拾的時候順便把戰場也一並打掃了。
古力娜很有眼色,主動泡茶。
張辰幫著將茶水一一分發給眾人,這才道:“剛才說,道明老師過來有事要和我聊,是什麽事?”
聊到這個,陸洋和文牧業都閉上了嘴,默默喝茶。
陳導名放下茶杯,興致勃勃的說道:“你最近有沒有關注《爆裂鼓手》?”
“《爆裂鼓手》?”
“嗯~”
陳導名一看張辰的表情就知道他沒關注:“《爆裂鼓手》在金馬獎上成了黑馬,周董拿了最佳男主角提名,電影則拿下了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兩個獎,何冰那小子演得是真不錯,把那個嚴厲又偏執的鼓手老師演活了。”
“不止金馬,金雞和百花,何冰也拿下了最佳男配角,直接來了個大滿貫啊,這部片子現在在業內口碑好得不行。”
陳導名說的這些,張辰還真不知道,他這陣子太忙了,隻是,這些和陳導名專程過來一趟有什麽關係。
說到這裏,陳導名有些不好意思:“我是聽說,《爆裂鼓手》的劇本是你寫的,你小子,我一直以為你是拍商業片的,沒想到這種有深度的劇本你居然也寫的出。
這次過來,我就是想問問,你手裏還有沒有差不多的劇本。
說真的,這兩年我演了幾部商業動作片,票房是不錯,片酬也漲了不少,但總覺得心裏空落落的,還是惦記著演那種能深入探討人性的藝術片。
你也知道,我從出道就喜歡演那種複雜的角色,能挖掘人物內心的戲,商業片雖然賺錢,但總覺得少了點什麽。”
張辰恍然,原來是這麽回事。
陳導名演煩了商業片,想回歸藝術片了,而且還想找自己定製劇本。
差不多的電影劇本他有沒有?
當然有。
別的不說,近幾年奧斯卡和三大的獲獎影片,他腦海裏可不少。
陳導名這種人,肯定是想挖角人物深度,這樣的劇本現成的剛好就有一個。
“稍等一下~”
張辰打開電腦,開始在自己的郵箱裏翻找,半晌後終於找到,然後打印出來。
當最後一頁紙打印完畢,古力娜將劇本拿過來。
“你看看,符不符合你的要求。”
陳導名好奇地接過劇本,隻見封麵上寫著兩個大字——《狩獵》。
從名字上看不出電影的任何信息,很符合文藝片的調性。
他抬頭看了張辰一眼,張辰笑著點點頭:“你先看看,這個本子我壓箱底挺久了。”
陳導名沒有說話,開始翻看,他看過的內容則在陸洋和文牧業二人之間傳遞。
三人看的都很認真,陳導名則翻看得格外投入,時不時會停下來,想著什麽。
而且看完一遍還不算完,又從頭看起第二遍來。
直到第二遍看完,才抬起頭,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這個本子太絕了!故事張力太強了,把人性的複雜和社會的偏見寫得淋漓盡致,尤其是主角從被信任到被孤立的過程,看得人心裏發緊。”
張辰在一旁補充道:“這個本子其實和我之前拍的《搜索》很像,都是聚焦‘人言可畏’這個主題。《搜索》講的是網絡時代的輿論暴力,而《狩獵》更殘酷,它把背景放在了一個看似和諧的小鎮,通過一個孩子的謊言,引爆了整個社區的恐慌和惡意,主角就像一隻被圍獵的野獸,無處可逃。”
說到這裏,他頓了頓,坦言道:“這本子本來是給一謀導演準備的,我覺得他最適合拍這種有深度的題材。”
陳導名點點頭,讚同道:“張一謀導演確實擅長駕馭這種複雜的人性題材,他的鏡頭語言很有力量。”
陸洋也附和道:“我同意你的看法,《狩獵》這個本子的深度和複雜度,不是一般導演能駕馭的。”
文牧業也想說什麽,但最終沒說,這裏沒有他說話的份。
張辰點點頭:“是啊,駕馭《狩獵》需要足夠的功力和閱曆,既能把握故事的節奏,又能深入挖掘人物的內心。”
他靠在沙發上,心中卻在想,按照原本的時間線推算,老謀子現在應該已經在籌備《金陵十三釵》了。
《金陵十三釵》那種破爛玩意,立意本身就不對,拍那個惹得一身騷,還不如拍《狩獵》更有現實意義,《狩獵》反映的社會問題更貼近當下,更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
張辰再次說道:“而且這本子隻有交給張一謀來拍,才能把商業價值和藝術價值完美結合起來,實現利益最大化。”
這話,在場的三人都明白。
張一謀雖然當年因為《一個都不能少》和戛納電影節鬧掰了,但他和威尼斯電影節的關係還是不錯的。
當年《秋菊打官司》《一個都不能少》都在威尼斯拿過獎,威尼斯對他的風格還是很認可的。
《狩獵》如果能夠參加威尼斯,拿獎的概率很高,最差也能拿個提名。
其實大家都明白,藝術片,就是小圈子遊戲。
小鋼炮在2007年帶著《集結號》主創做客《魯豫有約》的時候說過一句話:
全世界所有的獎項沒有一個是規矩的,全部都有貓膩,全部都是人際關係。我舉一例子,有某著名導演電影還沒拍完呢,戛納已經說,‘您這個是開幕式電影’。你說這是一嚴肅的事兒嗎?這不是一嚴肅的事兒,這就是一關係。
他說的對不對?
當然對了。
歐洲三大其實就是圈子遊戲。
七個人就能決定所有獎項歸屬,這不是小圈子是什麽?
別管每次宣傳時說的多麽公正,什麽幾個評委為了獎項歸屬發生爭執,但本質上,這就是圈子遊戲。
要不然,江文也不會有那句‘謀事在我,成事在謀’了。
最高獎由評委會主席一人決定,主觀性這麽強,沒有貓膩是不可能的。
就像常說的那句話,藝術無國界,但藝術家是有國界的。
陳導名心裏升起期待:“我正好也一直想和他再合作一次,上一次我們合作還是2002年的《英雄》,那部片子雖然是商業大片,但拍得很有藝術感,張導對演員的要求很高,能從他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說起《英雄》。
陳導名臉上露出了懷念的神色。
“那部片子至今仍是我演藝生涯裏的重要記憶,和李連傑、梁朝偉他們合作也很愉快。”
張辰看著陳導名期待的樣子,笑著說:“那你直接去找一謀導演商量吧,劇本很早就給過一謀導演了,不過他當時在忙其他的項目,想來現在,應該有空執導了。”
陳導名連忙道謝:“那太謝謝你了,張辰!”
張辰連忙擺手:“不用謝,這本子不拍也是壓箱底,而且我也有自己的小九九。
外界總說我是拍商業片的,上不得台麵。
我確實是拍商業片的,但我也想告訴那幫SB,勞資也能寫藝術劇本,隻不過不屑拍罷了。
你們要是真能拿了獎,他們大唱讚歌的時候,一看劇本居然是我寫的,肯定跟吃了蒼蠅一樣,哈哈哈~”
聽張辰這麽說,陳導名也起了心思:“要不幹脆有你來導,打臉的效果肯定更好,你放心,我肯定拿出百分之百的功力來配合你~”
張辰卻道:“算了吧,我不想把時間浪費在藝術電影上,我覺得我有時間,多拍兩部商業片,拓展一下國內的電影票房的天花板,比拿獎更有意義~”
所謂的專業人士的認可,張辰根本不在乎。
藝術電影在他看來就是個屁。
他追求的,從來都是大眾藝術。
陳導名還想再勸,張辰卻笑著站起:“時間不早了,今天還有拍攝任務,三位有沒有興趣到劇組來幫忙客串一天,也讓我輕鬆輕鬆,晚上我設宴接待各位……”
“嘿,我正想見識見識好萊塢劇組怎麽運轉呢~”
一行人笑著起身,樓下,劇組的車輛早已經就位,眾人上車,朝著片場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