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0.形勢的再度變化
字數:3766 加入書籤
陛下已經決定好的事情,林山自然沒有異議,而且其實他也挺欣賞徐無言這個人的。
這事情便怎麽決定下來
而後林山便站起身打算離開,但這個時候那兩個隨行過來的禮部官員敲響了房門。一人在外邊開口道。
“大人,楚國使團的使者。想要見見大人。”
澹台鎮與納蘭雲迪對視了一眼,澹台鎮開口道。
“請他進來。”
那官員應了一聲便立刻退了下去沒多久,林山就聽到了腳步聲,來者自然就是之前和他們都見過麵的那個項前。
不過他身邊還帶了一個人。
這是一個極為明豔的女子,身材高挑,穿著一身絢麗的裙裝。
能夠與項前同行,她自然也是楚國非常有前途的年輕人。
這兩人都走進了澹台鎮的房間,澹台鎮作為這一次使團的正使,他的房間還是布置了一個書房的。
林山和納蘭雲迪都是在這個書房當中與澹台鎮交談。而這兩人進來之後自然也是來到澹台鎮的書房。
等到落座之後項前嗬嗬笑道。
“澹台兄,今日齊國可是狠狠出了一口惡氣呀!”
對此澹台鎮倒是十分淡然。
“我齊國勝過魯國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林山要是敗了這一場,我還得好好處罰他呢。”
林山一言不發,做足了一個乖寶寶一般的姿態。
他也知道在這種場合裏邊自己是沒有什麽開口的資格的,楚國來這裏不知道是有什麽事情要和澹台鎮商議。
項前笑了笑,然後就說到了這一次的正事。
“澹台兄,如今田開江登臨絕巔,很多事情都將發生變化了。”
齊國與楚國之間的關係固然不如與晉國之間那麽尖銳。可畢竟楚國此前也是一直都在支持著魯國的。情感上來說澹台鎮很難對麵前這個人表達出什麽親善之意。
於是他直接開門見山的道
“那麽楚國未來的立場是什麽樣的呢?”
而項前並未回避如此尖銳的問題。
他十分真誠地看著澹台鎮
“澹台兄,你應當知道這些年在朝堂之上,晉國對於魯國的影響越來越大,相反的,我楚國對魯國的影響力已經是越來越小了,再加上田開江登臨絕巔,就更不會將我們楚國人的話放在心上。”
澹台鎮有些意外的看了項前一眼,他沒有想到項前竟然會自揭其短。
而項前並未在意澹台鎮的眼神,而是繼續道。
“我們楚國之前雖然給魯國提供了一些援助,但是隨著田開江登臨絕巔,晉國對魯國的影響愈加深厚,我相信兩者會展開更加深度的合作。今日朝堂之上徐國的事情,澹台兄出手介入。我想問問這個徐無言現在是否就在這院子當中?”
澹台鎮點了點頭,並未否認此事。
項前微笑道。
“如此就對了。以澹台兄之敏銳應該也能夠想到,如果已經決定滅亡徐國,而晉國並不會插手此事,作為回報,兩者應該會展開更加深度的合作。而利益不會憑空出現。所以我想他們大概率會將我楚國的勢力給排除在外。”
這番推斷倒是合情合理。
澹台鎮笑道:“既然如此,你不是應該去找田開江痛罵他一頓嗎,何故來找我呢?晉國要對付你留在魯國的勢力,我齊國可做不到什麽事情。”
項前嗬嗬一笑。
“澹台兄這麽說未免就太小看我楚國了。楚國在魯國經營的這些年早就已經將當初投資給魯國的東西加倍的拿了回來。其實這些年你們齊國應該也知道我們楚國已經在逐步減少對於魯國的援助了。也正因此晉國在朝堂之上的影響力才會越來越強。”
“換言之,我們的陛下其實早就做好了撤出魯國的準備。”
“國與國之間永遠都隻有永恒的利益。當魯國逐漸擺脫我們楚國的影響,它成為晉國手中的一柄尖刀,反而會對楚國也造成一些威脅。”
澹台鎮眯了眯眼睛。
“所以你是在擔心宋國的安危?”
宋國位於楚國與魯國之間,宋國本身的國力還算可以。君主便是一位絕巔強者。
宋國在很早以前便是楚國的臣屬國了,這麽多年來始終是老老實實的。
一旦魯國繼續強大下去,並且擺脫了楚國的影響力。對於宋國的威脅就會慢慢變大。
因為一旦滅掉徐國之後,魯國就成為了一個被齊國晉國宋國三個國家所包圍的地形。
在這樣的情況下,魯國如果還想要繼續擴張,自然是優先選擇宋國這一邊,他不可能掉頭回去攻打晉國,這和找死沒有什麽區別。
也不可能主動去進攻齊國,在沒有其他大國介入的的情況下,魯國主動對齊國發起攻擊和尋死沒有什麽區別。
形勢本身就是在不停變化的,楚國在前段時間依然在支持魯國,但是隨著田開江登臨絕巔在徐國的事情上和晉國達成一致。
楚國就不得不退場了,區別在於他們是自己選擇體麵退場,還是讓田開江出手清理?
項前緩緩道。
“正是如此。徐國的滅亡已經是注定的事情。徐國滅亡之後,下一個必然是宋國,我們不可能眼睜睜看著這一幕發生。晉國人在養一條狗,可偏偏這條狗的犬牙還算鋒利。是時候敲打一下這條狗了。將他的牙齒給敲下來,將他的骨頭給打斷。”
“我這一次代表陛下而來,其實就是為了給澹台兄傳達一個意思。楚國與齊國之間有著極大的合作的餘地。”
澹台鎮不可能會被這樣一張空頭支票給衝昏頭腦,他十分冷靜。
“什麽樣的合作呢?”
項前道:“等日後齊魯之間發生戰爭,我楚國自然會派一支偏軍從宋國借道。夾擊魯國,魯國南方三省之地。便是我們這一次戰略的目標,如果能夠滅亡魯國,我們需要這三省之地。”
澹台鎮臉上的表情沒有出現一絲的變化,他淡淡道:“項兄,齊魯之間恐怕不會發生戰爭。”
項前搖搖頭,似乎顯得有些失望。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澹台兄,我是一片赤誠和你談及此事,並且帶著陛下授意,但是你卻將我當成一個傻子。實在是讓人寒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