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幾千塊的工資聊上千萬的生意

字數:5066   加入書籤

A+A-


    “來了。”
    應了句,趙正快步跑下去,接起了還在通話中的座機。
    “阿正,今晚十點,老地方。”
    “行。”
    聽到阿琛的聲音,沒有什麽安排的趙正隨口應下。
    時間還早,趙正便回到家裏,繼續寫書。
    如今多了一項給小猶太供稿的任務,趙正必須抓緊時間寫書,若不然來不及交稿了。
    還好現在年輕,體力也棒,若不然趙正都不敢如此折騰。
    晚上九點半,沉浸在寫書中的趙正,被鬧鍾鈴聲驚醒,便起身出門。
    還是街路口的燒烤攤,趙正到的時候,阿琛和阿傑已經喝了小半瓶啤酒,羊腰子都吃了一個。
    “阿正,你這個大作家得罰酒哦。”
    看著好友過來,阿琛立馬給對方倒了一杯。
    “是你們來太早,我可沒遲到。”
    狡辯了一句,趙正還是幹脆地幹下一杯啤酒。
    “今天下午,我把那個梁主任請進去了。後續有什麽事,記得早點跟我說。”
    閑聊幾句後,關英傑說起了下午幫忙的小事。
    有些事,做完之後跟兄弟通個氣,以免後續有什麽問題需要處理。
    “謝了。”
    聽到阿傑的話,趙正幹脆利落地敬了對方一杯。
    他沒想到,好兄弟的出手這麽迅速,才三天時間就把那個梁主任請去喝茶。
    不過,以阿傑現在督察的身份,對付一個電台分台的節目中心主任,也算是大炮打蒼蠅了。
    當然,趙正覺得讓兄弟出手,一點都不吃虧,那可是關乎到他的小猶太。
    任何危險,都要扼殺在萌芽之中,一點芽都不能長出來。
    “嗬。”
    輕笑一聲,關英傑也是喝下一杯。
    旁邊的阿琛等兩人說完,提起了自己在內地建廠的事:“阿正,我們已經和鵬城那邊談妥,投資兩百萬港幣建電子廠,先做BB機和彩電,你覺得後續應該怎麽做?”
    因為到隔壁鵬城投資辦廠的事,劉琛和大哥都被其餘字號的人笑死了。
    不爭饅頭爭口氣,劉琛必須把生意做得紅火,繼而把那些笑話自己的人打臉,給自家大哥撐起麵子來。
    若不然,他在合盛合裏別想快速上位了。
    “商標申請怎麽樣了?貼牌的廠家聯係好了沒有?”
    對於這點,趙正還是很有把握的,連續問了兩個問題。
    “內地的商標,特事特辦,大概要一周才能下來。貼牌的廠家,已經聯係好了,一周後交貨500個BB機和1000台14寸彩電試試水。”
    說起這個,劉琛稍微有些自得。
    他們這次去鵬城談投資,對方一個什麽改委的主任出麵接待,還有區長陪同,規格不可謂不高。
    按照小夥伴先前的提議,劉琛準備在電子廠籌備期間,弄一些貼牌產品過去賣賣。
    也就是在港城這邊訂貨,再用內地申請的商標,賣給內地居民。
    為此,劉琛可是準備了200萬的貨,也不知道需要多久才能散完貨。
    “格局小了,小了。”
    聽到這個數字,趙正忍不住有些無語。
    現在的港城人,對於內地的認識還很膚淺,以為裏麵的有錢人不多。
    殊不知,現在鵬城、魔都、京城的變化瞬息萬裏,其中對於奢侈品的需求缺口,更是大得難以想象。
    “那你說準備多少?”
    沒想到小夥伴這麽說,劉琛也是開口問了起來。
    “加個零。”
    撐開右手五根手指示意了一下,趙正笑著讓對方加個10倍。
    “噗。”
    聽了對方的話,劉琛忍不住把嘴裏的啤酒吐了出來,驚愕地反問道:“你知道十倍是多少嗎,要是砸手裏,老大非砍死我不可。”
    港城此時的BB機進價1600港元,14寸彩電1200港元,劉琛準備了200萬的貨試水,已經很大膽了。(華元對港元比例為1:3,折算成本BB機530,彩電400。)
    誰想到小夥伴竟然讓他翻個十倍,就是他大哥一年的盈利,也不過3000萬,上交龍頭部分後,連2000萬都不到。
    另外,那2000萬也不是大哥一個人拿的,還得打點下麵的小弟,能有個七八百萬就不錯了。
    這是讓他,拿大哥的全部身家去飄啊。
    “要做就做大的。”
    看著兩位小夥伴震驚的模樣,趙正倒是表現得很自然:“我之前在報社打工,看過內地幾位作家寫的文章,你知道國內現在的萬元戶有多少嗎?”
    頓了一下,趙正喝了口啤酒,繼續說道:“大概是0.56%,但是你想想咱們華夏的人口基數,10個億。0.56個百分點再少,也是560萬人。但是這裏麵擁有BB機和彩電的有多少,嗯,我也不太清楚,前年魔都才有第一家漢顯BB機生產線。幾百萬銷量的市場,內地廠家的生產量現在固然有限,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裏麵蘊含的巨大商機。一步慢,步步慢,若是你們不快速搶先占領市場,怎麽做大做強。”
    為了小夥伴的事業,趙正這幾天也是做過功課的,特地買了幾份有關內地新聞的大工報,了解國內的經濟形勢。
    總不能,小夥伴給他幫忙,趙正卻一點作用都沒有,那就是做兄弟的失職。
    相比於多年前的低調和保密,現在作為對港宣傳主要陣地的大工報,可是恨不得把內地的喜訊都爆料出來,提升港城人民對華夏的歸屬感。
    至於其它方麵,趙正都可以推給先前那位在大報社打工的自己。
    “你這麽說,我倒覺得自己眼光狹隘了。”
    摸了摸自己下巴上的胡茬,劉琛被說得有些意動。
    若是內地市場這麽大,小打小鬧確實太可惜了。
    尤其是他們步子邁得太小,可能會被其他人搶走份額,這是絕對不能允許的。
    而且,200萬的貨,即便有內地的免稅政策,頂多就是100萬的利潤,不值得社團大佬的重視。
    不過嘛,小夥伴的提議也有點激進,劉琛沒有把握說服老大,一下子備2000萬的貨,打個折,1000萬應該可以爭取。
    最壞的結果,也就是賣得比較慢,回款慢一點而已,左右肯定虧不了。
    可要是產品大賣,短期內賺個五六百萬,足以讓他的大哥揚眉吐氣,也能讓他的名字被總堂的叔伯們記住。
    別管是走水還是辦廠做生意,隻要能給社團增加收入,那就是功臣。
    打打殺殺,不一定能做到堂主;但是為社團賺大錢,那必然是未來的堂主。
    “你沒投資眼光不要緊,我幫你把關咯。”
    聽到小夥伴的嘀咕聲,趙正笑著舉杯示意。
    腦海裏有著華夏往後40年的經濟大趨勢,剛拿到2400港元稿費的趙正,依舊有那個自信談論上千萬的大買賣。
    “哈,那我要是這把虧了,以後就靠你這個大作家養我了。”
    感受到這位兄弟話裏的自信,被感染的劉琛雄心升起,準備好好博一把。
    “你平時注意安全,有事call我。”
    不太懂經濟的關英傑,也隻是在安全方麵叮囑一句。
    “放心,我現在出門都帶著兩個小弟。最近負責內地的投資項目,很少參與港城的打打殺殺,安全得很,確實有些不太習慣。”
    對於自己的安全,劉琛還是比較上心的。
    他可不想,自己恢複警察的身份之前,嘎在了社團的爭鬥中。
    “安全第一。”
    這一點,趙正頗為認可。
    人世間最慘的是,人沒了,錢還太多沒花掉。
    這頓夜宵吃了一個多小時,三人起身,各回各家。
    “琛哥,有人跟著趙先生。”
    就在劉琛準備坐車離開時,一個小弟阿福湊到耳邊匯報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