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我是主任,聽我的

字數:8937   加入書籤

A+A-


    好多次,
    省機械廠的人都萌生過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外賓飯店去實習實習的念頭。
    可是省機械廠實在太牛逼了。
    能進省機械廠一步到位,誰還願意進外賓飯店?
    看著這一群充滿期盼的眼神,
    陳露陽開始半真半假的編瞎話。
    “基本上吧~”
    “畢竟環境在那呢!往來進出的都是外國人,咋的都能會點。”
    “但是主要還是得靠自己,平時多學多聽多積累,環境重要,但是個人努力最重要。”
    “我聽明白了。”孫紅軍一語道破天機。
    “主要還是咱陳哥厲害。”
    陳露陽美滋滋的點點頭,剛要開口,就掃了一圈,納悶問道:
    “張楠呢?他今天沒在?”
    “在。在樓上畫圖呢。”陸局抬了抬下巴。
    “這給人叫下來啊,畫圖也不差這一會兒,也不能總幹活啊!”陳露陽一邊嗑著柿子皮,一邊皺眉。
    “叫了,叫不下來。”孫紅軍在旁邊插話。
    “自從咱們修理廠跟市經委立了項,小張就跟打雞血似的,人都快鑽圖裏了。”
    “剛剛我上樓給他送了一個凍柿子,讓他一邊吃一邊畫。人家連頭都沒抬,說啥也不下來。”
    “是嗎?”陳露陽撇撇嘴,把手裏的柿子皮往垃圾簍一扔,轉身順手從盆裏拿了個凍梨,
    “我上去瞅瞅。”
    雖然他沒有張楠歲數大,但既然在自己的修理廠,那自己就得為他負責。
    上了二樓,推開門。
    屋裏沒開燈,隻靠著窗邊一盞小台泡亮著,
    張楠半個身子壓在桌子上,手裏握著一支鉛筆,胳膊上套著藍布套袖,正一筆一畫地描圖。
    桌子底下摞著厚厚一摞草稿紙,上麵全是輪的線條、尺寸、批注。
    “師兄,”陳露陽站門口招呼。
    “咱下去跟大家夥兒嘮嘮嗑,吃點凍梨啥的,畫圖不差這一會兒。”
    “小陳?!”聽到陳露陽的聲音,張楠猛的一轉頭,興奮道:
    “我把製動推杆那張圖畫出來了!”
    “真噠?!”
    陳露陽眼睛一亮,邁開大步就奔到了桌子前。
    隻見張楠從邊旁抽出一張藍圖紙來,指著邊角的密密麻麻的批注和尺寸解釋道:
    “你看這裏,我改了兩次,把原來角度調成斜角了,這樣擺臂距離更短,空間節省下來,還能騰給噴嘴管。”
    “還有這裏加了個加強筋。”張楠的語氣裏帶著一絲抑製不住的成就感,
    “原來這一段容易抖,我加上去以後能增加橫向穩定性。”
    ……
    起初陳露陽也一起跟著聽的興奮,可是越聽到後來,陳露陽就覺得越是不對勁。
    這張楠的狀態不太對啊!
    “師兄,你沒事吧?”
    陳露陽看著張楠,隻見他眼神發直,額頭上一層細密的汗,臉色也泛著一絲潮紅。
    “沒事,就是頭有點暈。”
    頭暈?
    陳露陽眉頭一皺,把凍梨往桌上一擱,抬手一摸他額頭。
    日!
    “你這都燙手了,能不暈麽!”
    張楠愣了一下:“還行……我沒事。”
    “沒事個屁!”
    陳露陽一把將鉛筆抽出來,扔在桌子上,也不管對方掙不掙紮,抬手就往炕那邊推。
    “凍柿子別吃了,我讓紅軍兒給你煮點薑糖水,你現在趕緊上炕睡覺悶汗。”
    “可這圖……”
    “圖先放一邊,你現在的任務是上床休息!”
    陳露陽語氣一沉,臉也拉下來了。
    “這是修理廠,我是主任,聽我的!”
    “趕緊上炕悶汗去!”
    “你要真燒出個好歹,張老師不得把我這地界給拆了!第二批通用件誰畫?你讓陸局去學畫圖嗎?”
    雖然張楠還想堅持,但架不住陳露陽真動了手。
    東北小夥兒一身力氣,三下五除二就把張楠按進了被窩,邊叨咕邊把人裹得嚴嚴實實。
    等陳露陽再下樓時,屋裏正熱熱鬧鬧嘮著嗑。
    “紅軍兒,切點薑,整點紅糖水,張楠發燒了。”陳露陽道。
    “發燒了?!”孫紅軍正咬著半塊凍梨,一聽這話眼睛都圓了,
    “剛才我上樓給他送柿子的時候還好好的,看著精神頭也挺足的啊。”
    “他那是強撐著呢!”陳露陽皺眉說道,
    “腦門燙得跟燒鍋似的,也不吭聲。幸虧我上去瞅了一眼。”
    “行,我這就去!”孫紅軍連忙把凍梨往桌上一放,擼起袖子就往廚房跑。
    陸局道:“最近病毒多,明天我領大家來個大掃除,燒點醋撒一撒。”
    陳露陽點頭:“大掃除的事兒就辛苦你了。”
    “張楠把製動推杆的圖紙畫出來了,明天我打算趁熱打鐵,去跟學校當麵敲下加工安排,把節奏往前趕一趕。”
    “好!”陸局痛痛快快答應下來。
    ……
    第二天一早,天剛蒙蒙亮,陳露陽就起來了。
    外麵冷得厲害,
    跟著大家夥一起吃完早飯,陳露陽穿好棉衣剛準備出門。
    還沒等戴帽子呢,就看見張楠裹著厚棉襖、脖子上圍著圍巾,臉色發紅的從樓上走了下來。
    “你咋下來了?”陳露陽一愣。
    “我跟你一起去。”張楠拉了拉袖口,語氣帶著堅持。
    “你燒還沒退利索呢!”陳露陽皺眉,“好好在廠裏歇著,我們拿著圖紙就行。”
    “我不去你說不清楚。”張楠堅持往外走。
    “推杆那張圖我畫的,哪裏能削,哪裏不能動,我心裏有數。”
    “到時候你要是講不清楚,技校那邊一句‘不好加工’,那我圖不是白畫了?”
    “再說了,”張楠頓了一下,眼神認真的看著陳露陽,
    “我就當出去透口氣,別管我。再燒也燒不死我。”
    陳露陽盯著他看了兩秒:“死活都攔不住你是吧?”
    張楠站在原地,雙目平靜的看著他。
    陳露陽歎口氣,抬手接過張楠懷裏那卷圖紙,順手把他圍巾往脖子上又勒了勒。
    “那就走!”
    ……
    等到了豐南技校的時候,門衛大爺還記得他們,沒多說什麽就放行了。
    何正書正在車間裏看學生調刀。
    知道陳露陽過來,何正書擦擦手從車間出來,就看見陳露陽和一個精神狀態不是太好的青年站在門外。
    “何老師,我今天又來打擾了!”
    陳露陽熱情的跟何正華握了握手,隨即笑著回頭摟著張楠,正式介紹道:
    “這是張楠,北大力學係的學生,張老師的高徒,也是項目零件的繪圖負責人。”
    “你好。”何正華伸出手跟張楠握了握,隨即疑惑的看了看張楠。
    隻見張楠燒的眼睛濕潤潤、亮晶晶的,臉蛋紅紅,
    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剛剛哭過一場,別說看著還挺好看~
    “這位張同學,你這狀態不太對啊,要不然一會兒去我們校醫院瞧瞧?”
    “沒事,吃過藥了。”張楠嗓門啞啞的開口。
    “那行。”何正華也不墨跡,對陳露陽笑道:
    “上次你來,光是在辦公室裏坐著了,也沒來我們的實踐車間走走。今天帶你參觀參觀。”
    “好啊!”
    陳露陽這次還真就想看看對方的生產情況。
    當下何正華領著陳露陽和張楠,走進車間參觀起來。
    整個實踐車間分成了三排操作區。
    靠牆一溜是普通車床,最靠近窗戶的是兩台臥式銑床和一台老舊的立銑,中間還有幾張搭著鐵板的工位桌,供學生做裝配鉗工練習。
    後排那頭堆著一堆磨刀機、台虎鉗和一台搖臂鑽床,幾名學生正圍在那兒換鑽頭,看樣子在練階梯孔定位和鉸孔操作。
    整個車間雖然顯得有些破舊,但從地麵清掃、工具擺放,到學生戴帽穿衣的規範程度上來看,還是挺講規矩的。
    “這台車床能走刀嗎?”陳露陽指著靠牆的一台設備問。
    “老CA6140,能走。”何正華道,“就是尾座不太準,幹活得留點餘量。”
    “銑床也能用?”陳露陽問。
    “可以。”何正書點點頭,“那台X62W是我們係裏寶貝,帶橫向行程限位的,可以跑點小槽,就是吃刀飄得厲害。”
    陳露陽和張楠對視一眼,心裏有數了。
    技校的工具齊是齊,但都是教學級別。
    幹點簡單粗加工沒問題,但真要上精度、控公差,可就夠嗆了。
    看完車間,幾人站在角落的一張工裝台邊。
    陳露陽從帆布包裏掏出圖紙遞給何正華,道:
    “何老師,這是圖紙,您看看。”
    “你們圖紙畫完了?”何正華詫異地接過圖紙,攤開一看,
    “……這是一體推杆?”
    聽到對方問到圖紙,始終站在旁邊的病懨懨的張楠,提起精神,開口道:
    “對。這是我們設計的一種製動推杆,”
    “前端接製動器,尾部連聯軸器。中段這圈是限位環,用來止退。”
    何正華問道:“這環你想怎麽搞?割槽還是走刀?”
    張楠回答:設計時考慮的是走外刀,用3毫米刀片掏。刀架切入後帶退刀斜麵,順便形成一個止口。”
    何正書皺了皺眉頭,“你這環是跟推杆本體一塊出的?不是分段車好再壓裝?”
    “是整體出的。”張楠用手指著剖視圖,聲音有點啞。
    “這一段不承力,要求不高,料棒夠長就能直接掏出來。”
    說完,張楠輕輕的咳嗽了一聲。
    他燒得不輕,說話間聲音都有些發飄。
    但是站在圖紙前,
    張楠還是拚命的集中注意力,一個個的去回答何正華的問題。
    等到何正書把整張圖紙順著從頭捋到尾,又翻回第一頁。
    他合上圖紙,對陳露陽道:
    “你們的圖紙我看完了。”
    “我得實話說,你這件要是全交給我們這兒搞,”
    “咱這條件,吃不下。”
    他說著伸手往車間裏一指:
    “我們這邊的車床頂多靠表調個±0.1公差,鉸孔也就一般水平,H7就別想了。而且咱們沒有內錐刀,全靠手磨,誤差控製不住。”
    “再說,我們這幫學生也不是正兒八經幹項目的技術工人,大多數剛摸熟機床。”
    “你這精度高、結構複雜,要真劃壞了刀具、砸了卡盤,誰也擔不起責任。”
    “最關鍵的是,我們用的是教學設備。”
    “剛性差、負載低,吃不住大料,尤其像你這推杆要是四五百毫米長,車床卡盤都未必能壓得穩。”
    “那你覺得能做哪一段?”陳露陽開口問道。
    何正華思索片刻,指著圖紙上的幾處節點位置,道:
    “我們這邊能先給你們把推杆的外輪廓粗車出來,也就是圓柱定位段、限位環輪廓、導柱初胚這幾段。”
    “但像這邊的精配孔、鍵槽還有後頭這段配合段,精度高,要求嚴,這些咱們不敢碰,也碰不了。”
    他把圖紙往回一推,語氣坦誠:
    “我們技校這邊的定位本就偏教學方向,練的是基本功,不是拿來做精密件的。咱這兒不比你們修理廠,老師傅天天拿活練手。”
    “我們這幫學生,輪廓粗車、開槽鑽孔都沒問題。”
    “但涉及到高配合精度的孔、槽,還有帶公差的配合段,得靠廠裏的老師傅,學生真不敢碰。”
    “明白。”
    陳露陽“嗯”了一聲,語氣比剛才多了幾分正式:
    “還有一件事。”
    “我們這個項目,已經被市經委正式立項了,掛了市級試點的文。現在是由北大和修理廠共同申報,市經委、市科委聯合備案的‘產教協同示範項目’。”
    說著,陳露陽從書包裏抽出一張紅頭文件的複印件,遞過去。
    何正華一眼瞟見右上角文號,再一看蓋章,眉毛挑得老高。
    竟然還真的是市經委的章!
    陳露陽趁勢繼續:“所以我希望能以‘聯合實踐實訓’的方式,把咱們技校正式納入項目協作單位。”
    “我們修理廠負責出圖紙、提供材料,並安排工藝指導老師到場。”
    “貴校這邊提供場地、教學設備和操作學生,由實訓老師全程參與監督生產。”
    “雙方簽署《聯合協作備忘錄》,每輪試製過程留檔、結果歸檔、樣品回收檢測,資料全部入賬入冊。”
    “等到年底市裏和學校組織項目評估,申報材料上會專門列出協作單位,隻要產出紮實、過程留痕,評優表彰時您和學校的名字都會被列入推薦名單裏。”
    謔!
    何正華忍不住抬起頭看著陳露陽,眼神中全是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