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誰家降表修的好
字數:3304 加入書籤
最新網址:原來朝廷不單單是因為夏糧已經歸倉,有糧食有錢可以打仗了。也是因為得知忽必烈下定決心,一戰滅宋,已令伯顏統蒙漢大軍數萬人南下。
宋蒙之間,其實各有不少“地下工作者”。畢竟北方漢人,或者說的符合當下時代一點,北方有相當部分“金人”,他們和蒙古有血海深仇,意圖依靠南宋的力量去抵抗蒙軍。大量北方降人,在南宋任事。不可避免的,自然有一些人混雜在南下的降人之中。
北方其實也一樣,由於蒙古在南下的過程中,對各民族一視同仁的屠殺和滅絕,使得其在中原的統治並不穩固。
當然啦,等忽必烈帶著漢世侯們,狂暴轟入哈拉和林,把帶汗的怯薛軍都幹死之後。元朝廷的漢化程度大大加深,其在中原的統治,就有了幫手,有了利益集團,開始逐步穩固起來。
在此之前,北方同南宋暗通款曲的大有人在,別說一州一縣了,統一省一路的,都有人暗中勾連南宋。
總而言之,有人告訴了帶宋,伯顏帶著蒙漢大軍南下,也就這旦夕之間的功夫。
難怪朝廷急了,募兩淮之勇,選禦前之兵,星夜兼程往鄂州去呢。
來就來吧,張巡先是站起來驚呼出聲,等想明白之後,又覺得這好像也沒啥太大的問題。早就預備著伯顏要來的,早一天晚一天沒啥區別。
王安節跑來也不是為了恐嚇張巡,就是通知一聲。張巡的名聲傳及上下江,即便於行在,也是多有耳聞。
況且又幫了他弟弟王效節一把,讓張巡早做準備也是應當。不論仗打不打得到常州,這消息都有價值。
把王家兩兄弟送出門去,張巡轉頭就開始構思降表。
等提起筆來,才想起來自己似乎沒有這種“優越”的才能。怎麽把自己顧念百姓之安,忍辱含垢,苟且偷生給融合起來,寫出一種不得不為之的架勢。
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怎麽辦?要不去自己大哥的書房裏搜一搜,找找看有沒有什麽曆代的降表可以抄襲一下的。
轉念一想,自己哥哥張逞那是意氣慷慨之輩,別說投降了,被俘都不肯被俘的。要是聽說蒙古人打進常州,保準上吊自殺。
之所以不跳水,是因為他會水。張巡小時候學遊泳,還是這個便宜哥哥教的呢。身出江東,操船鳧水,都是最基礎不過的技能。
“初九,初九。”張巡突然想起,就朝外頭喊。
“在在在。”原本守在廊下的初九立刻應是,跑到門外邊。
“你現在進城問問,有沒有姓孔的州學生。”張巡下意識的就吩咐初九道。
主要是“世修降表”孔家的名頭太大了,張巡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這個。可話一出口,張巡就後悔了,這種事是能夠叫人知道的嗎?
現在就傳揚出去要寫降表,你看帶宋朝廷砍不砍頭就完了。
“算了算了,回來吧,別去問了。”初九已經應命轉身往外跑了,張巡又把他叫了回來。
“什麽事啊,瞧你把初九差使的。”李讓從外頭走進來,就瞧見在走廊上轉的如同陀螺一般的初九。
“嗐,問問今年發解試什麽時候下場。”張巡立刻就找了個其他的由頭。
“快了,下個月的事。你先看這個。”發解試關乎李讓能不能參加明年的省試,但是李讓本人似乎並不很上心。
“嗯?”接過一瞧,是李株的書信。
仔細一算,李株離開無錫也超過半年了。此時大江航道還在宋軍的手中,蒙軍尚未突破漢水河口,殺入長江。是以重慶的消息還能夠快速的送抵常州,等蒙軍過江,想送回來就難咯。
瞧瞧什麽事吧,快速的通讀了一遍之後,張巡心下了然。李株檢點全郡文書,又連續走訪和調查,得出了一個令人心驚膽寒的數字。
此時在宋朝廷治下的四川領地內,僅有不到八十萬口,丁壯滿打滿算不超過十七萬。重慶還是夔峽兩路最大的城鎮,治下不超過二十萬口。
就這點百姓,別說動員起來,去策應荊湖的戰事了,連自保都有些困難。
如今朝廷對四川的投入又大量減少,即便他在重慶且屯且戰,也很難維持。所以李株希望李讓,趕緊起運十萬斛糧食,以及亟需的布、鐵、錢等項,發往重慶。
無錫李家自然是有這些東西的,但是沒有這麽多的船。別人不知道,李讓卻知道,張巡自顧自的打造了幾百條綱船。
原本以為是給陸秀夫籌集潤州和建康司農倉夏糧用的,但是後來發現陸秀夫用完之後,也沒有帶去杭州,就這麽留在了常州。
所以李讓就跑來向張巡借船,船走的快點,一個半月就能從常州發到重慶。到時候還能從重慶拉點藥材、皮革、木材和銀回來,權當是做買賣了。
啊……
且不說那些綱船都是為了伯顏準備的,單單是現在發船去上江,要是半道上就被伯顏俘虜了怎麽辦?
不是看不上高達,主要是怕伯顏他赤手空拳拆高達啊。
要是高達被伯顏打垮了,蒙軍進入長江,別說什麽藥材和銀子了,就連拉過去的糧食都保不住,全都要便宜了蒙古人。
“朝廷不是剛發了王觀察的兵去鄂州嘛,正好跟著王觀察一道走。”王堅當年和李株有過同僚的情分。
要不王效節到常州,也不會先去找李株。隻是李株去了重慶,這才在李讓的介紹下,來找張巡。
“那回來呢?”跟著王安節去鄂州,那多少還有點保障,可回來就未必啦。
“回不來,我照價賠你的船嘛。對了,你要這麽多船做什麽?”李讓終於想起了這一節,話說到這兒了。
“行行行,初九,過來帶表兄去船場。”張巡被這一問,立刻岔開話題,讓初九帶著李讓去船場。
初九方歇一會兒,複又轉到門口。張巡應了李讓的請,李讓還得給他爹送糧食,便也沒有再追問,立刻起身跟著初九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