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七七章 汙跡

字數:5095   加入書籤

A+A-


    魏長樂見到鍾離馗反應,知道這位大俠心頭震怒。
    毛滄海見狀,立刻道:“你們莫誤會。老夫可沒覺得你們大洪山是匪類。當初將你們定位匪患,也是司馬趙德慶連同山南軍兩位指揮使一起寫了文書,往兵部呈報。你們也知道,老夫那時候隻是抓著印把子,沒什麽實權,一群武官跑來讓老夫在文書上蓋印,老夫也無法反對。”
    “並不怪大人。”鍾離馗也是明事理的人,“不受官府約束,上山避難,被你們定為亂匪倒也合情合理。”
    毛滄海淡淡笑道:“兵部收了文書,略作了解,也就將你們定為了匪患。這不是老夫說了算,但既然兵部已經有了定論,他們當然不會自己抽自己臉,輕易就將定論推翻。”
    魏長樂搖頭道:“不會推翻!”
    “魏大人說得對。”毛滄海歎道:“兵部那幫同僚也不可能因為你們立了功勞,就承認自己犯了過錯。所以唯一可能的辦法,就隻是朝廷頒下招安令,將你們招安。受了詔安令,你們也就恢複了平民之身!”
    “大人,據我所知,即使受了招安,民籍上也會留有汙跡。”鍾離馗皺眉道:“這些受招安的百姓日後不得進入仕途......!”
    毛滄海頷首道:“不但是你們,你們的子孫也會因此受到牽連。他們就算飽讀詩書才華過人,名動一方,但因為有了汙跡,也是無人敢舉薦。”
    魏長樂知道大梁門閥勢力強大,普通人即使才華出眾,但想要出人頭地,也要投靠地方門閥之下,成為走狗,如此依附於門閥,才有可能被舉薦給朝廷察舉官員。
    若是有了汙跡,門閥擔心受連累,肯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自然不會向察舉官員舉薦,如此也就不可能出人頭地。
    鍾離馗臉色凝重。
    其實他對自己的前程倒是無所謂。
    但大洪山數千之眾,幾百戶人家,如果就此斷了子孫的前程,對大洪山那群人來說,便是永世不得翻身。
    “他們立了功,難道.....?”魏長樂皺眉。
    還沒說完,毛滄海已經打斷道:“正因為立有功勞,所以才有機會被招安。鍾離馗,說句實在話,你們有沒有殺人搶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嘯聚數千之眾,占據大洪山,而且還打造藏匿軍械。此外你們根本不受官府的管轄,不納稅,還和前去圍剿的官兵打了幾次,這些事實都足以讓人扣死你們謀反的罪名。”
    鍾離馗臉色冷峻,欲言又止。
    “大人,那就沒有其他辦法讓人他們徹底清白?”
    “有。”毛滄海道:“讓天子下旨,赦免大洪山所有人,不過這種可能性不大。這次鍾離大俠立下的功勞,在山南來說不算小,但在天子眼中實在算不了什麽。如此功勞,也不足以讓天子頒下特旨。當然,還有另一條路,那就是從軍!”
    “從軍?”
    “最好是進入邊軍。”毛滄海正色道:“如果在戍邊時候攢下戰功,得到提拔,有朝一日也是能夠洗清自己之前所有的罪責,為子孫謀福祉。”
    說到這裏,看著魏長樂,“令尊最早的出身,隻是個縣城典史。二十年前,河東出現大災,難民遍地,瘟疫橫行,死者無數。本來局麵就很混亂,卻又跳出個妖僧寶象,蠱惑民心,搞出了個白巾軍。令尊也和你一樣,守住孤城,本來是功勞不小。但此後許多人都投奔他,他也聚攏兵馬,打造兵器,最終生生將白巾軍打出了絳州......!”
    這段往事,魏長樂倒是從叔父魏平安口中有所了解。
    “守住孤城,他是功臣,但聚攏兵馬打造兵器,他是沒有得到朝廷旨意,所以按照朝廷的律法,那等同於謀反了。”毛滄海撫須笑道:“如果按照律令,魏氏子孫就因為令尊的所謂,斷了前程。但令尊厲害的就在於憑借自己聚集人馬,保住了絳州。當時白巾軍遍布河東,官兵屢戰屢敗,正因為令尊保住了絳州,才在河東有了一片淨土。如果令尊當年敗在白巾軍之手,或許會擔著謀反自立得罪名死去,可是他贏了,於是從一個縣城典史成了絳州長史,在徹底剿滅白巾軍之後,一躍成了河東馬軍大總管.....!”
    魏長樂其實對魏如鬆倒也沒有多少好感,但對於魏如鬆當年的功績,心裏卻也是十分欽佩。
    “是非在乎實力。”毛滄海緩緩道:“令尊依靠軍功,為河東魏氏掙了個大好前程。他如今是堂堂馬軍大總管,誰又敢提及當年他私聚兵馬打造兵器的罪責?”
    轉頭看向鍾離馗,道:“如果你和手下弟兄在邊關殺敵立功,步步高升,等你功成名就的時候,同樣也不會有人再敢提及大洪山的往事。”
    鍾離馗眉頭緊鎖,若有所思。
    大洪山男女老幼數千之眾,有近千戶人家。
    去往邊關參軍,自然是青壯前往。
    可是大洪山的百姓如果下山,一切從頭開始,要生存下去,就必須依靠家中的青壯勞力。
    青壯都去了邊關參軍,用性命去為子孫洗清身份,留下的老弱是否能夠活下去?
    最要緊的是,要立功,就需要上陣殺敵,一旦上陣,誰也保不準能不能活著回來。
    如果戰死邊關,留下妻兒老小,那不但沒有前途,甚至連當前現實的生存問題都無法解決。
    畢竟不是參加邊軍就能洗清身份,還需要立下戰功。
    大梁邊軍將士無數,真正能夠立下戰功步步高升的人又有幾個?
    如果無法立功洗白身份,反倒將性命丟在邊關,這當然是難以接受的結果。
    鍾離馗對自己的前途無所謂,卻不得不考慮其他人的前程和生存問題。
    當初迫於無奈上山,大家在山上勉強能生存下來,但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後代子孫不可能一直待在山上。
    魏長樂看出鍾離馗的為難,想了一下,才道:“老大人,我有一個想法,可能異想天開,但.....不知道有沒有可能解決大洪山的難題。”
    “什麽想法?”
    “如果鍾離馗是監察院的夜侯,山上那些人都是監察院的夜梟及其家屬,不知他們頭上的賊寇罪名能不能摘去?”魏長樂道:“鍾離大俠是受了監察院的命令,在山南道負責監察任務。他發展了許多夜梟,以大洪山為據點監察山南官員士紳的一舉一動。山上的老幼,是夜梟們的家屬.....!”
    毛滄海和鍾離馗都是張大嘴,顯出驚詫之色。
    “不行嗎?”
    毛滄海想了一下,才問道:“大洪山聚集成百上千的夜梟,這......這是不是太匪夷所思了?誰能相信?”
    “監察院可以發展作為耳目的夜梟,按照監察院的條令,也並無限製多少人。”魏長樂道:“如果山上都是夜侯,那自然難以服眾。畢竟監察院的夜侯也是有編製,監察院不可能擁有那麽多編製。但給大洪山幾個夜侯的編製,其他人都是他們的耳目夜宵,即使聽起來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但.....從條令上來說,挑不出毛病。”
    “真要是監察院的人,是受了監察院的命令,以大洪山為據點監察山南道,那.....那當然不是匪類。”毛滄海顯然被魏長樂的方法搞得有些錯愕,“但老院使那邊能同意你的辦法?他會給大洪山夜侯編製?”
    魏長樂笑道:“這就是我去解決的事情了。”
    鍾離馗顯然也覺得這個辦法實在有些匪夷所思,嘴巴微動,還是沒能發出聲音。
    “如果老院使真的同意給編製,那就等於是以監察院的之名庇護大洪山。”毛滄海撫須笑道:“老院使願意出手,這天底下還沒有幾個他老人家保不住的人。”
    鍾離馗卻已經站起身,向魏長樂躬身行禮:“魏大人,若是能為大洪山的父老鄉親謀一條生路,鍾離馗感激不盡,此生願意聽從大人驅使!”
    “鍾離大俠不要如此。”魏長樂立刻起身,扶住鍾離馗:“咱們都是一起經過生死的人,若能幫上忙,自當全力以赴!”
    毛滄海忽然問道:“魏大人,聽說桃莊地宮還有許多受害的百姓......!”
    “正要和大人商量此事。”魏長樂立刻道:“已經統計過,桃莊地宮被囚禁的青年男女,共有一百零三人,此外......還有被囚禁的幼童二十一人。”頓了一下,繼續道:“另有被荼毒的獸奴三十一名......!”
    毛滄海皺眉道:“被囚的青年男女和幼童,老夫都可以想辦法讓他們返回自己的家鄉,從哪裏來,會讓人送他們回到哪裏去。隻是那些獸奴......!”
    獸奴都是經過改造,用獸皮取代人皮,將之與軀體相連。
    這等手段,除了鶴翁,普天下也沒幾個人能做到。
    鶴翁鬼魅一般,之前在軍營救下魏長樂之後,很快就失去了蹤跡。
    且不說鶴翁不會聽人擺布,即使他真的願意再進行改造,也未必能夠恢複那些獸奴原本的樣子。
    獸奴如今乍一看上去,如同野獸無疑,許多獸奴自幼被調教,甚至都失去了說話的能力。
    如今想送他們回家,也不知道他們從何而來,而且如今的模樣,即使幫他們找到家人,家人也未必能夠接受。
    “大人,我有個辦法,不知道可不可行?”鍾離馗猶豫一下,忽然開口道。
    毛滄海正愁如何安置獸奴,聞言立馬道:“你說,但說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