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72章 差點被坑到溝裏去
字數:4303 加入書籤
隻消一個眼神對視,江清月就知道為何今夜慕容懷不讓她在馬車上歇過夜了。
這刺客,來的也太巧了些。
慕容懷的身影消失在院門口,江清月揉了揉雙眼,打著哈欠轉身,睡回籠覺去了。
待天大亮,慕容懷才帶著雲寧回來,一身風塵仆仆,眼底還帶著明顯的烏青。
“刺客是來刺殺賢妃的,無功而返,但賢妃受了驚嚇,診出了臨近三個月的喜脈。”
慕容懷說完,拿起院中石桌上已經涼透的白水一口氣喝完。
江清月放下手中已經喝了多半碗的豆腐腦,雙眼朦朧地換了杯溫茶推過去。
“這刺客來的巧也就罷了,賢妃的孩子居然來得也這般巧。”
慕容懷瞧著早膳用完都還腦袋小雞啄米的江清月,抬手輕輕一揉,隨後往正廂屋中走去。
“今年的重陽注定不太平,阿月平日裏謹言慎行些吧。”
江清月敷衍了事地垂了垂腦袋,忽然想起什麽,猛地睜開雙眼。
“咱家給凝安郡主請安了。”
海祥在院門口止住腳步,規規矩矩地單膝跪了個平安禮。
江清月深吸一口氣,緩緩笑道:“這不是海祥公公嘛,什麽風給您吹過來了?”
海祥在院門口站下沒進來,江清月就不可能四平八穩地坐著問話。
這擺明了是有什麽事尋她。
還是非得讓左鄰右舍一個個全都知道不可的事。
眼下皇上能遣海祥來,又是找她,八成就是為了賢妃肚子裏的孩子了。
江清月故意讓雲苓攙她起來,步伐緩慢地朝院門口走去。
“海祥公公這是有何事尋我?”
“叨擾凝安郡主了,皇上讓奴才來,請您前往賢妃娘娘住處。”
說著,江清月慢慢邁過門檻,雲苓始終牢牢攙扶,一旁的雲心也端足了小心翼翼的架勢。
海祥等江清月出了院子,在不太寬敞但處處都是眼線的小道上站穩後,意味深長地瞧了一眼江清月不敢使力的那條腿。
“凝安郡主,您這是?”
江清月順著視線往下一掃,而後麵露苦笑。
“先前落水時的傷還沒好,現在隻要一走,骨頭就疼。”
“誒呦!”海祥一個揚聲:“這可怎麽辦才好呦!”
江清月略有些尷尬的抿唇:“不礙事,皇上若傳,本主也得立即前往才是。”
海祥連忙招呼身後的小太監抬了個攆轎。
江清月也不做推辭,被雲苓雲心扶著上去。
臨走時朝院內望了一眼,慕容懷站在正廂房前的台階上,目光柔和微微搖頭。
江清月看到他亮了亮手臂上縛著的袖箭,目光一顫,下意識摸了摸袖中藏著的針囊。
一路被抬著繞過戶戶院落,江清月始終垂著眉眼,目光泛著水漣漪。
看上去膽小怕事坐如針氈不敢倚靠。
實則她是真困,強行忍了好幾個哈欠。
到了賢妃的住處,皇帝皇後太後還有跟來的妃嬪全都擠在屋子裏。
江清月進去後抖著腿跪下行禮,賜平身後還沒站起來呢,就被皇帝不耐煩地刺了一句。
“行了,都什麽時候了還裝腿傷。”
江清月起身的動作一頓,緊接著腿穩穩地站了起來,不敢說些什麽辯解,隻是垂頭咬唇,眼中打哈氣遺留的淚花更晃眼了些。
皇帝此時心中滿是煩悶,直接指了指床上的賢妃。
“去給朕的賢妃看看,務必保住她腹中的皇子!”
啪嗒一聲,江清月眼中積攢的淚花砸落在地。
屋內所有人都看到了,隻是下一刻江清月便一腳踩在那滴淚上走向賢妃。
撐著床蹲下身子,江清月將唇咬得泛白,蒼白的指尖微微顫抖地落在賢妃的手腕上。
“凝安郡主,求你救救本宮的孩子。”
江清月脈還沒診,抬頭看了眼賢妃,打量了一番賢妃的麵色心中犯起嘀咕。
一個兩個就知道拿身份壓人,她要是保不住怎麽著?砍了她?
江清月心中吐槽,麵上的痛和堅忍還穩穩演著。
診過脈象過後,江清月先是眉頭一皺,隨後目光微涼地抬起眉眼,眼神不帶一絲溫度地看向滿臉焦急的賢妃。
看來都是狐狸,都擱這演聊齋呢。
“回皇上,賢妃娘娘的喜脈有些模糊。”
此言一出,賢妃猛地用力攥住江清月的手。
“凝安郡主,本宮求你,我,我求你了,求求你保住我的孩子啊!”
她這麽一哭一嚎,江清月眉心更深了些。
“賢妃娘娘您別急,您先保持心緒平緩,容我在給您看看。”
再診脈,賢妃在江清月手背尾指輕輕點了三下。
又過片刻,江清月直接撐著床站起身,轉過身子給皇帝行禮。
“回皇上,賢妃娘娘似乎是受到了驚嚇,這才導致喜脈有些模糊不穩,臣女先開一貼安神靜氣的坐胎藥,待賢妃娘娘心緒安定下來才能細看。”
屋中那頭站著兩個太醫,此時連忙搭腔。
“是啊皇上,賢妃娘娘的脈象不穩,臣等也不好妄下定論。”
“皇上,安神靜氣的坐胎藥臣在宮中時便開過無數,倒是不勞凝安郡主費心了。”
江清月一聽,心裏呦嗬一聲。
這挺好啊。
趕緊來個人把這假裝懷孕的燙手山芋接過去,日後這一胎是憑空冒出來還是莫名流掉,屆時都跟她沒關係了。
皇上一句務必保住江清月就已經壓力山大了。
摸出賢妃不像有孕的脈象時,江清月簡直兩眼一抹黑,差點被賢妃給坑溝裏去。
“行了,都給朕出去。”
皇帝突然煩躁地一揮手,一屋子人就開始烏泱泱往外走。
皇後還穩穩坐著,太後亦然。
江清月本來還想再裝裝腿傷,奈何生怕走晚了被留下讓養一個不存在的胎,一瘸一拐地跟著眾人十分滑稽地往外走。
太後本來想叫住她的。
但奈何江清月就算裝瘸也走得飛快,太後手剛抬起來她就已經邁過門檻了。
待眾人出了屋,門於身後緩緩關嚴。
不敢在院子裏議論紛紛,但跨出院門就有人憋不住了。
“賢妃娘娘果然是福大命大之人啊。”
眾人朝口無遮攔的玉妃看去,對方還莫名其妙地用護甲掃了掃簪子上的流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