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孟河醫派

字數:3753   加入書籤

A+A-


    與紫宸師長們的見麵很順利,他們都是一副仙風道骨的樣子,對我很和藹可親,還送了我不少禮物,讓我受寵若驚。
    在聽說了我幫茅山派定製法器的事後,他們馬上要求紫宸留下來,跟我討論落實同樣定製法器的事宜。
    離開的時候,道長拿出一塊石頭遞給我。
    武當真武大殿裏,供奉著真武大帝,腳踏龜蛇。
    此次劍仙渡劫,老道長前來蘇北之前,進殿參拜真武大帝。
    忽有光澤閃動,後發現玄龜口中有石印一枚。他感應此石印出世,當與此次事件有關,遂攜帶而來。
    剛剛敘舊之時,石印隱有波動,說明與我有緣,故贈之。
    我拜謝之後就收下了,心中卻很疑惑,蘇北與武當相去何止千裏,怎麽會與我有關係?
    回到學校,我拿出石印仔細研究。
    此石印為方印,刻有九字吉語:申枯慶,永福昌,宜子孫。
    我忽然想到,宋嬋娟跟我說,麻姑留下四個吉語印章,其中就有石印。
    我拿出琥珀印章,把兩者放到一起,果然兩者之間似乎隱有同樣的流光波動。
    一圓一方,似乎象征天圓地方。
    不知道其它兩個印又是什麽樣,在哪裏呢?
    我把兩個印都拿到手裏,試著以神識探查,這次卻沒有任何情況出現。
    看來上次純粹是機緣巧合之下,才能一窺仙境。如今再要進入,恐怕隻能等集齊四枚印章,或者修煉達到破碎虛空才能做到了。
    上次劉忠說,他還得到了一枚金印,已經上交了,會不會就是四枚印章之一呢?
    這個劉警官也很奇怪,說要搞什麽行動,一直也沒動靜,那枚琥珀印章也一直沒要回去,不知道他想什麽。
    算了,不管了,該得到的總會得到,不該我的,想也沒用。
    我不知道的是,此時,滬寧高速上,因雨天路滑,無錫段十多輛車連環相撞,有兩輛車直接從高架上被撞到了地麵。
    奉命返回上海的劉忠就在其中一輛車裏,昏迷不醒。
    那裝金印的盒子被擠壓破碎,金印滑出來掉入高速路綠化帶縫隙裏,被泥水慢慢覆蓋了。
    離無錫不遠的常州,有個小鎮,叫孟河鎮。
    小鎮以中醫聞名,有句話形容,“吳中名醫甲天下,孟河名醫冠吳中”。
    孟河醫派作為著名醫派之一,其形成可追溯至東漢三國時期,可謂為葛洪醫藥餘緒。
    孟河地區曆代名醫輩出,宋代出了許叔微,著《本事方》,開醫案類著作之先河。
    明代王肯堂著《六科準繩》以求“宗學術之規矩”、“求醇疵互辨”。
    至清代,孟河地區積集了一批學養很深的醫界人物,為孟河醫派的崛起奠定了堅實基礎。
    孟河醫派著名醫家如費伯雄、馬培之、巢崇山、丁甘仁等紛紛走出故土,有多名名醫東行上海,開業授徒,建國前後許多著名中醫專家皆傳承於孟河醫派。
    玄靈回到茅山後,這天接待了一個香客。
    香客是個中年女子,叫陳娟,常州武進一個汽車配件廠的員工。
    玄靈看到她就很吃驚,女子三魂七魄不全,陰氣極盛,長期受邪魅之物騷擾,噩夢連連,痛苦不堪。
    她西醫中醫都看了,效果都不明顯。直到找到了孟河一費氏中醫診治,對方治療之後告訴她,這個病非藥石可醫,推薦她到茅山來。
    她本來不信這些求神拜佛的事,最後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來到了茅山。
    結果發現從她到山腳下,住入酒店之後,就可以安然入睡了,第一次沒有做噩夢半途驚醒。
    在與玄靈敘述病情時,還忍不住流淚,稱昨天是最近幾年睡得最安穩的一覺。
    玄靈也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情況,與師父師尊們溝通之後,得出結論,此人應該是被某種陣法拘了魂。
    本地出了這樣的邪惡陣法是必須要查清楚的,所以他跟陳娟一起離開了茅山。
    經過孟河鎮的時候,天降大雨,兩人隻能在當地住宿。
    陳娟精神好點之後,對推薦她去茅山的中醫費大夫很感激,於是就在安頓好後趕去探望。
    玄靈跟著陳娟來到一個醫館,見到了費大夫。
    費大夫叫費琳,四十多歲,人很健談。
    她聽了玄靈的說法,也比較讚同,她沒有像很多醫生一樣排斥鬼神之說,反而覺得隻要能治病救人,什麽手段有效就上什麽手段,才是真正的救死扶傷。
    正聊著,一個女孩打傘進來,跟費琳大夫討論製作香囊要放哪些藥材,稱她同學都很喜歡她做的香囊。
    費琳大夫很和藹的與她聊起了各種香囊配方,安神助眠的可以用哪些藥材,開竅醒神可以放哪些,芳香辟疫又可以放些什麽。
    然後費大夫還親自把每樣藥材拿出來,一邊介紹藥材名稱一邊打包好,全給了女孩。並說這些是送給她的,不收錢。
    女孩仔細記下配方,拿著藥材,開開心心走了。
    費大夫解釋,這個女孩是旁邊學校的學生,能用這個方法讓他們喜歡中醫中藥,也讓她很無奈。
    幾十年前本地費、馬、巢、丁四家前輩前往上海行醫收徒,並籌辦中醫學校,打響了孟河醫派的名氣,並桃李滿天下,奈何也造成了本地人才凋零,發展後繼無力。
    甚至如今孟河鎮中醫館十不存一,許多當地人都不知道還有孟河醫派之名。
    玄靈也感歎,他之前隻是覺得道門傳承不易,上次到蘇北聽我說起中醫式微,如今在身邊才有了更真實的體驗。
    現在人們生活變好了,可優秀的傳統文化卻慢慢消亡了,問題出在哪裏呢?
    “難得碰到小雪這樣的孩子,還對中醫感興趣,如果不是因為她,我就搬到常州市裏去了。”費琳大夫說。
    “現在人們很少願意看中醫了,有病就去醫院吃消炎藥,打點滴。”
    “藥材也不行了,很多時候病人吃了藥沒有效果,就覺得中醫是騙子。”
    陳娟也說:“是啊,我去看好多中醫,都沒什麽病人,而醫院掛水的人總是排的滿滿的,有時候走廊上都坐不下。”
    中醫的出路在哪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