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神仙術法
字數:3375 加入書籤
關於五行遁術最多的描寫,是在《封神演義》裏。
書中描述了各種遁術,除了單人可以使用的遁術,遁術也可以群體使用,薑子牙救難民出五關就是群體遁術。
書中對遁術的描述,除了逃走穿梭行走功能之外,遁術也具有困敵的功能。
聞太師在黃花山收服鄧辛張陶四將時,他用金遁困住了鄧忠,用水遁困住了張節,用木遁困住了陶榮。隻有辛環有翅膀,五行遁術困不住。聞太師隻好使用人遁,召喚來黃巾力士,搬運山石把辛環從天上壓到地下。
這是整個封神演義中,唯一一次用五行遁術困住對手的情節。
此外還有隱身遁術。
漢代史籍劉向《列女傳》記載:齊宣王酒宴中,女子鍾離春曾給齊宣王表演了隱遁術。
鍾離春說:“我很喜愛身遁之術”。
齊宣王說:“隱身之術,是我一直希望看到的,請你表演一下。”
語音剛落,鍾離春身體忽然看不見了。
搬運術也是遁術的一種,即不用手或工具,將另外空間的實物轉瞬間搬運到此處空間,也可將此處空間的實物轉瞬間搬運到另處空間。
“順”字訣在這裏與“破”字訣,修行上有了一些交叉聯係,同是對空間法則的運用,隻是“順”字訣的表現類似於術,而“破”字訣類似於道。
道家白玉蟾有“內煉成丹,外用成法”的觀念,即修行要關注本體,關注道體。
任何神秘的道術背後都有原理,這原理都會歸同在道體上。修行之道,“但得其本,不愁其末”,舍末逐本才會大成,而不局限自己。
白玉蟾是道家南宗丹法的集大成者。他的內丹思想提出“法法為心法”,即所有的法門都是心法。
他批判摒棄紛繁複雜的旁門左道,將丹道與心融合為一,把道放回到人心中,認為修道就是修心。其它都是細枝末節。因此,白玉蟾特別反對拘泥於文字、卦爻、圖像等形式工夫。
另外他提出“內煉成丹,外用成法”,也揭示了內丹和雷法的關係
內丹學以“先天炁”作為煉度的依憑,因為它是道體造化萬物的原初物質。
白玉蟾認為:天地間的雷電風雲乃是“真炁”運化的結果。
這種真炁生成天地人三才,人為其中之最靈,故可以施法,以人身之真炁感應天地陰陽造化,從而能呼風喚雨,役使雷電。
天地與人身同此一“炁”,內丹和雷法共用此一“炁”。實際上二者是同一種功夫,隻是動靜狀態不同。內丹為靜功,雷法為外用。
在白玉蟾看來,修煉內丹和雷法是融合在一起的。內丹修煉是雷法外用的基礎條件,運用雷法則是內丹修煉的效果體現,即內修外用,互為表裏。
我突然明白了紫宸的修行之路。
當初他遵師訓,遊曆天下,尋找機緣。
師父給他的偈語是,“桃源高處尋,夢裏金花現”。
其實是想讓他在遊曆過程中,增進道法,從而成金花,煉金丹。
他在幾年雲遊之後,實力大進,果然實現了現金花。然後雷法大成,自己卻沒有感覺到,在跟我鬥法的時候,一記神雷差點將我劈死。
由此也體現了白玉蟾的觀點,雷法與丹道本為一源,於己內養則成金丹,於物外用則為雷霆,兩者互為體用,融洽無間。
道家修煉有“三花聚頂”之說。
元精為玉花,元炁為金花,元神為神花。
道家重修煉,以為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最後聚之於頂,可以萬劫不侵。
而紫宸的現金花,其實就是達到了“練氣化神”的階段,為其實力的一大突破。
而我跟他交流雷法的時候,就已發現,同樣的雷法,我使出來,就不如他的威力大。
其實就是我欠缺內丹的修煉,我是以自身法門催動雷法,屬術的門道。
當初他一記神雷,四鄰八鄉震動,很多人以為地震了。
事後韓瞎子還特地找我詢問,在知道是我們鬥法所為,他後來就再也不敢推算關於我的運勢了。
這裏也就體現出各人修行的不同了。
當初我跟三爺同修逍遙訣,他一個字訣一個字訣修煉。
先以“補”字訣煉身之後,覺得有所成,才去研究“順”字訣。
結果這裏因為沒有術法修行,不得其門,卡了好幾年。待他有點領悟之後,才去繼續修習“禦”字訣。
結果“禦”字訣修行了十年,因傳承不全,遲遲無法堪破境界,也就進不了“破”字訣的修煉。
而我當年因為生病,閑著無聊,憑著自己的理解,“補”“順”“禦”三訣同修,修為突飛猛進,的確驚嚇到他了。
而如今因為我有了完整傳承,學習修煉時也總喜歡多琢磨,並且平時把大量時間耗在研究道家各種典籍上,融會貫通之下才有所悟,否則也是斷斷想不到“順”字訣和“破”字訣的關聯的。
隻怕也會和當年的三爺一樣,被“順”字訣的術法迷了心智,空白耗費時間精力去研究那些細枝末節。
而幸好,道家祖師白玉蟾,在這方麵已經探過了路,並留下了修行要訣,隻是後來者不是大能者,也體悟不到其精義。
這也體現了法脈傳承的重要性。
有了前人的經驗,我們可以少走多少彎路啊。
隻是可惜現在的人,很少有人願意潛下心去鑽研祖先留下的寶貴典籍了。
很多人都說什麽末法時代,什麽是末法時代?有的人理解為邪魔歪道多。
但其實不是的,末法時代的意思,就相當於說,真法已經失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