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黃腸題湊
字數:3739 加入書籤
很多人印象中,盜墓是一種投入低但是風險大、利潤大的發財項目。
所謂投入低,指的是隻要準備點盜墓工具,找好陵墓位置就可以工作。
所謂風險大,指的是盜墓有兩大風險:
一種是墓葬裏麵有什麽暗器機關,會導致自己喪命。
另一種則是盜墓是犯罪行為,一旦被抓必然牢底坐穿。
而所謂利潤大:如果盜挖一個古代達官顯貴的陵墓,挖出裏麵一兩件文物,就夠吃好多年的。
但是,事事都有另外,對於盜墓賊來說,如果遇到“黃腸題湊”,則是他們的噩夢。
曾經陝西省鳳翔縣的一夥盜墓賊,看上了一座秦代古墓。
結果在盜墓過程中,盜墓賊發現這座墓裏有"黃腸題湊",這無疑增加了盜墓的難度。
不過,幾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毛賊,得知這座墓裏麵有黃腸題湊的時候,非但沒有知難而退,反而變賣家產,花了十多萬購置了一大堆炸藥等材料。因為購買這些炸藥,幾個盜墓賊可謂傾家蕩產,
結果,經過連續多天的爆破,這座古墓固若金湯,隻勉強破壞掉了1根黃腸題湊。
反倒是人民警察得知線索後及時趕到現場,把幾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毛賊,悉數抓捕歸案。
要知道,躺在古墓中的一副黃腸題湊,少則14000餘根,多則18000餘根,炸開1根約等於"無濟於事”。
黃腸題湊挖不開,炸不毀。
可為什麽盜墓賊仍趨之若鶩?
最令人奇怪的是,黃腸題湊在東漢時期突然失傳了,從此再無發現。
黃腸題湊,主要流行於秦漢時期,其使用者主要是帝王及其妻妾,還有皇帝特許的寵臣(例如西漢的霍光)。
黃腸題湊,是古代帝王一級使用的槨室,等級最高,甚至高過於金縷玉衣。一旦攻破,裏麵的隨葬品必定堆積如山。
黃腸題湊,其實是用黃心的柏木,堆壘起來的,一種整體結構類似一個屋子的墓葬格局。
這種格局下,墓室的四周是這種黃心柏木壘砌的圍牆,並且,墓室的蓋子上也用這種木頭封頂。
等到完成封土以後,經過千百年的擠壓,加上固體分子間的相互作用,整個黃腸題湊和整個墓室,會成為一個堅固的整體。
這種堅固的程度,讓古代盜墓賊深感困難:除非是大規模的軍閥部隊前來盜挖,或許能用抽絲剝繭的辦法將這樣的陵墓挖開。
而對於民間盜墓賊來說,對這種墓葬最好的態度就是將其舍棄。
因為自古以來,盜墓都是見不得光的行為。因此,盜墓賊都是講究效率的工作,能三個時辰完成的工作,絕對不拖延到五個時辰。
而對於黃腸題湊這樣浩大的盜墓工程,盜墓賊即便是盜挖一年,也未必能把這種陵墓挖開。
比如那幾個陝西盜墓賊,把家產變賣了買爆破設備,折騰了好多天,時間和金錢成本投入了大量進去,但是到頭來,隻是炸斷了陵墓裏麵的一根柱子而已,整個墓葬依舊是固若金湯。
事實上,古代軍閥部隊如果知道麵對的是有黃腸題湊的陵墓,也未必會直接選擇盜墓。
雖然這種陵墓裏麵寶藏堆積如山,但是由於在建築設計上,黃腸題湊和陵墓往往形成一體,宛如一棟房屋一樣。
強行挖開黃腸題湊的同時,很可能導致整個墓室塌陷,而墓室塌陷意味著墓葬裏麵的金銀財寶,自己一丁點都得不到。
古代軍閥盜墓是為了得到金銀財寶,如果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卻什麽都沒得到,這種不合適的行為,古代軍閥也是斷然不會幹的。
為什麽後來這種形式的墓葬消失了呢?
倒不是工藝失傳,而是秦漢時流行厚葬,“黃腸題湊”對木材和人力、財力的消耗極大。
典型的像大葆台西漢墓,整個棺槨是由柏木堆成的,木牆高3米,厚0.9米,總長42米多。使用了15880根10厘米×10厘米×90厘米的柏木疊成,約合木材122立方米。
這簡直是砍光了一座森林!手筆之大,也隻有皇家才有財力去打造。
而柏木是一種非常嬌貴的木材,一旦大規模砍伐,便再難成林。
像北京的老山漢墓,它修建的時候,其實已經挖不到柏木了,其中90%的“黃腸題湊”竟是用栗木充數的,隻有墓穴靠近入口處的地方使用了一點點柏木。
其實,如果古代墓葬都是有黃腸題湊的墓葬的話,或許,盜墓賊這種行業會受到嚴重遏製。
不過,從東漢以後,黃腸題湊的消失,導致古代帝王陵墓被盜,成為尋常現象。
在考古挖掘中,我國發現的比較著名的“黃腸題湊”案例有:秦公一號大墓、定陶漢墓、大葆台漢墓、長沙王陵墓、大雲山漢墓等等。
老山漢墓在考古發掘的過程中,全程有電視台人員跟蹤攝像拍攝,甚至還有中央電視台進行過電視直播。
有天攝影師在墓道裏拿著相機拍照,突然看到一個高大的男人身影出現,對著他作揖。而和他一起去的人,卻說沒有看到這個人。
然後經確認,現場並沒有其他人。
工作人員慌忙撤出,並向上匯報。
隨後拍攝這張照片的人,以及當時在場的人員,當晚都做了噩夢,第二天就生病了,並且病體纏綿,都遲遲沒有康複。
隨後,鬼影照片被發給了749,相關人員立即出動,封鎖了還在挖掘的墓地,開始展開調查。
調查顯示,古墓的牆壁上有一幅壁畫,說是壁畫也不準確,因為這幅畫十分的詭異。畫的內容是一道男人的影子,男子的動作似乎是在拱手作揖,真的就是一個影子,絕不是畫上去的。
大家可以設想一下,在昏暗陰森的古墓中,燈光一晃,突然牆上出現了一個男人的身影,他正朝著你拱手作揖,恐怕任何人遇到這樣的場景都會心神俱裂。
當時,考古人員也產生了這樣的感覺,嚇得他們轉身就跑。
對此,專家們也十分的疑惑,因為他們想不通影子是怎樣形成的呢?難道是滲水的緣故?可是專家們查尋了許久,依舊沒能尋找到滲水的痕跡。
至於這種奇特的畫到底是如何刻畫出來的,至今也沒人能夠解釋清楚。直到現在它依舊是個曆史謎團。
自此,進行了一半的漢墓挖掘工作暫停,並一直封閉,再也沒有開放。
此事也成了懸案,記入了749的檔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