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戰爭,一觸即發!(月初求個保底票)

字數:6722   加入書籤

A+A-


    2007年11月1日,恰是一個周日,也是《原鄉》正式發售的第一天,各地書店的排隊盛況就已經震驚了各路媒體。
    清晨送到各個報攤的報紙上麵,《原鄉》發布會的新聞餘溫未散,記者們又要哦揉著惺忪的睡眼,開始跑書店現場,采訪排隊的讀者和書店的員工。
    “我是燕師大文學社的,淩晨四點就來排隊了!我們社團準備把《原鄉》當本月共讀書目。”
    “我專門集張潮的簽名版!他上次的《逐星者》首版簽名版,現在都溢價20倍了。這本《原鄉》首印150萬?嗬,等著瞧吧,半年後肯定炒到天價!”
    “我倆通宵排隊就當約會了!他喜歡科幻,我喜歡鄉土文學,張潮這書簡直是給我們量身定做的……看完再決定要不要帶對方見家長!”
    ……
    燕京圖書大廈的一個經理說得更直白:“淩晨三點就有人蹲門口!我們緊急從倉庫調了800本,然後提前1個小時開門,結果兩小時售空……現在每人限購一本,黃牛舉著‘代購’牌子都被我轟走了。
    張潮這書哪是賣書,是賣剛需房!”
    由於銷售高峰來得比預計早了太多,150萬冊的首印雖然都是“實書”,但是大部分還在各個渠道的倉庫裏,一時間也沒有辦法馬上送到終端書店。
    而且這還存在地區性的供貨不平衡,所以很難滿足所有讀者的需求,即使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也存在供不應求的情況。
    一時間首印150萬冊的《原鄉》,竟然出現了一書難求的奇景——要知道這可是2007年,中國的印刷工業早與當年不可同日而語。
    遙想20多年前,出版社每年連紙張都是有配額的,出現一本暢銷書想加印都得層層審批……
    買到的讀者歡天喜地,沒買到的自然垂頭喪氣——如果問書店什麽時候才會有下一批書,得到的回答通常是:“不知道。”
    有些買到《原鄉》的人,轉手3倍,甚至5倍的價格,都有冤大頭收。
    畢竟在中國的年輕文學愛好者當中,能比人家早一步看到《原鄉》,幾乎成了一件可以拿來炫耀的事。
    這時候一則消息開始在網絡上開始流傳——有一個地方,可以原價買到《原鄉》!
    不過通過這個“地方”的不是某個地址,而是一個網頁鏈接:「當當網·《原鄉》專賣頁」
    在這個頁麵上,讀者不僅可以以29元的原價買到《原鄉》,而且網站承諾“當天下單,當天發貨”,以及“北上廣深,隔日必達”。
    同時還提供“線上消費、線下刷卡”和“貨到付款”等便捷支付服務,全麵惠及消費者!
    一時間整個網絡都轟動了——隔日必達,也就是說下單後的第三天就能收到?這都什麽神仙速度!
    要知道,這個時代的快遞,如果不是同城,別說“隔日達”了,三天送到都算快,五天送到是正常,一周送到你也別急。
    於是「當當網·《原鄉》專賣頁」在上線的第一天,就遭遇了巨大的流量考驗。有不少網友下了單不是為了買看書,而想看快遞能不能做到隔日達。
    「當當網」的李國清,在這一天直接坐鎮剛建成沒多久當當燕京的物流中心,一心一意現場監督《原鄉》的快遞發包情況。
    身為日理萬機的CEO,李國清也要兼顧別的業務,索性把幾枚重要公章別在自己腰間。這樣手下拿來的需要蓋章的文件,就可以現場操作,而不用來回跑了。
    這時候他忽然想到幾年前在「南國書香節」遇上張潮的一幕了……
    「當當網」這次一口氣進了10萬冊的《原鄉》,是李國清在董事會上力排眾議簽下的單子。
    除了對張潮的營銷能力有信心以外,他還想借此機會突破「淘寶網」「易趣網」對「當當網」的圍追堵截,至少要給人一種“當當送貨很快”的印象。
    沒有想到張潮的營銷效果竟然這麽好,原本以為至少要賣上一兩個月的10萬冊《原鄉》,竟然在網頁上線的當天傍晚,就銷售了一半多。
    這也讓李國清捏了一把汗——如果無法兌現承諾,那「當當網」就不是“出圈”,而是“出醜”了。
    但這同樣是一個機會,一旦抓住了,就能在“網絡書店”之外,再在消費者心裏為「當當網」貼上一個正麵的新標簽。
    所以李國清一方麵焦頭爛額地指揮著物流中心的員工打包、發貨,另一方麵又向陸金波的「果邁文化」下了10萬冊的訂單。
    「當當網·《原鄉》專賣頁」的成功立刻引起了「淘寶網」和「易趣網」的注意。
    「淘寶網」是商家集市,本身不像「當當網」一樣有自己的圖書倉庫,所以不可能進貨自己賣,但還是迅速做出反應,臨時上線了一個「淘寶·《原鄉》專賣頁」,把少數幾家淘寶書店集中在一起展示。
    為了和「當當網」競爭,「淘寶網」為所有《原鄉》的訂單提供了“快遞補助”,消費者隻要在書價的基礎上再支付1.99元,就可以享受包裹到家的服務。
    這在2007年,同樣是石破天驚之舉。要知道,這時候一個快遞包裹的公價是10元,超重加收5元。
    1.99元這個價格,意味著淘寶要為每一單貼78元,即使它“客大欺店”,能從快遞公司那裏拿到一些優惠,但也不可能低到1.99元。
    即使《原鄉》作為單一商品,銷量再大也不太可能影響「淘寶網」的現金流,但是這已經隱隱展現出要在這個品類上和「當當網」小掰一下手腕的姿態。
    「易趣網」同樣很快推出了「易趣·《原鄉》專賣頁」,不過它的玩法卻和淘寶不同。易趣對《原鄉》銷售的扶持政策是“三本包郵”,也就是一次性在某商家那裏買三本,郵費全部由易趣補貼。
    這是看準了《原鄉》的暢銷體質,想買的消費者在現實生活中不難找到有同樣需求的朋友,大家湊一起買就可以享受免除郵費的優惠,何樂不為?
    李國清看到競爭對手的這些手段以後,眼睛都瞪大了,差點把腰間的公章當成暗器飛出去打人,忍不住在物流中心轟鳴的機器聲中怒吼道:“不要臉!”
    要知道他本來就從《原鄉》的利潤當中拿出大部分來補貼快遞費用了。在「當當網」上購買《原鄉》的消費者,隻要額外支付6元,就能讓「順豐」送貨上門。
    這可是目前全國最貴的快遞公司!也隻有它才能做到大城市“隔日必達”。
    隻是沒想到「淘寶網」和「易趣網」貼錢也要把「當當網」的氣勢給打壓下去。
    不過很快他就冷靜下來,知道這時候發火不是時候,對方雖然在燒錢——但現在的電商競爭誰又不在燒錢?
    燒錢才是主旋律,不肯燒錢、不敢燒錢的電商公司,投資者看都不會看你一眼。
    這時候運營部也把數據匯報了過來,在對手兩家公司相繼上線「《原鄉》專賣頁」後,「當當網」的訂單數量急劇下降,選擇取消訂單的用戶越來越多。
    李國清當機立斷對運營部門道:“馬上修改網頁,我們的《原鄉》,三本內——包郵!”
    這個決策當場人運營部門的負責人後背暴汗,頃刻間就石頭了,難以置信地問道:“李總……您確定嗎?這……我們要賠多少錢?”
    李國清怒道:“現在做隻是賠點錢,再不做恐怕連命都要賠進去了!趕緊按我說的做!之前已經下單的客戶,後台直接修改訂單金額,把快遞費用免了。”
    運營總監還是小心翼翼地問了句:“要不要問一問俞總那邊?”
    李國清冷冷問道:“我是CEO,你覺得呢?她那邊……我以後解釋。”
    運營總監不敢多嘴,隻能說了聲:“好,馬上!”說罷就掛了電話,協調技術部門和財務部門幹活去了。
    李國清把手機往桌上一拍,發出“啪”的一聲巨響。幸虧他用的是諾基亞,受傷的隻會是桌子。
    過了好一會兒,身邊才有人問道:“李總,為什麽不先跟進淘寶他們的政策,三本包郵,或者1.99元包郵這樣?”
    李國清冷笑道:“這些都是他們下的餌,引我們上鉤呢!”
    提問的手下不解道:“……我還是不太明白,您能解釋解釋嗎?”
    從屬下那裏獲得了智商優越感的李國清這時候氣已經消得差不多了,回頭看了一眼對方,發現是個眉清目秀的年輕人,越發看著覺得順眼,於是耐心地解釋道:
    “他們兩家商城裏才有幾家書店,才有幾本銷量?就算是把郵費全貼了,也燒不了幾個錢。之所以搞什麽‘1.99元,《原鄉》送到家’‘三本包郵’,就是為了讓我們跟進同樣的政策。
    你們想想看,要我們也搞了1.99元和三本包郵的政策,他們又立刻改成0.99元、兩本包郵,那我們跟不跟?不跟前麵的錢白花了,跟的話我們不成笑話了?
    所以這時候必須破釜沉舟,要燒錢就要燒得幹脆點,一次燒到底,這樣我們就能專心作戰,不用考慮後續他們還會幹什麽。
    做生意,千萬不能被敵人牽著鼻子走!今天「當當網」是虧了點錢;但是打出去的名聲,是多少廣告費用都換不來的!
    我們就是要讓消費者知道,誰才是更有誠意的那一個!”
    李國清的話贏得了手下的一片鼓掌喝彩。
    不過這時候又有人不合時宜地問了一句:“要是他們不僅包郵,還直接補貼書價呢?”
    掌聲、笑聲,戛然而止……
    “所以,這也在他的計劃裏?這就是他認為《原鄉》還未到銷售極限的原因?”陸金波看著報紙上《三大電商掀起“包郵戰爭”,竟是為了這本》的報道,已經不知道該說啥了,隻能把昨晚的話在心裏重複了一遍。
    其實張潮自己也沒有想到,因為《原鄉》的熱銷,網購的“包郵時代”,會提前兩年到來……
    隨著《原鄉》的空前熱銷,「果邁文化」近期的工作幾乎全部圍繞它展開,許多原本不在計劃中的營銷活動都被提上了日程。
    什麽“現場簽售會”“讀者見麵會”“作品研討會”……恨不得把張潮像李國清拴公章一樣拴在腰上,好讓他一個都不落下。
    但是張潮除了參加了一場在燕京圖書大廈的簽售以外,其他的活動幾乎全部都推掉了。
    他做出這種選擇也非常正常——
    簽售、見麵、研討……本質都是為了提高圖書的銷量。現在《原鄉》都賣到斷貨,哪怕張潮把手簽斷了,也不會再有提高了。
    那麽參加這些活動,等於是在給身為舉辦方的「果邁文化」打廣告了。
    張潮肯把《原鄉》給陸金波就已經夠意思了,實在沒興趣讓對方消費自己的時間和聲譽。
    這讓「果邁文化」上上下下急的不行,畢竟他們正想通過這個機會,讓公司在全國讀者心目中的地位更上一層樓。
    陸金波看著手下“虎視眈眈”的眼神,心裏暗歎一聲,隻能厚著臉皮給張潮撥去了電話,希望他能答應多參加幾個活動。
    第一次,被掛斷。
    第二次,被掛斷。
    陸金波的臉色黑得像碳,但是為了公司的發展、同事的期待,隻能硬著頭皮給張潮撥去第三次電話,不過也下了決心,如果張潮再拒接,自己絕對……肯定……盡量,不撥第四次!
    好在聽筒裏的“嘟~”聲響了一會後,就傳來接通的聲音,然後是張潮熟悉的聲音傳來。
    陸金波不顧禮儀,迅速把希望他參加更多活動的請求說了。
    其他「果邁文化」的員工都緊緊盯著陸金波的臉色,希望從上麵看出點什麽來。
    但僅僅不到1分鍾,陸金波就放下了電話,表情怪異,既不是失望,也看不出願望達成的喜悅,而是一種難以名狀的無語……
    兩天之後,在燕京圖書大廈四樓的活動大廳裏,「《原鄉》簽售暨作品研討會」正式召開,現場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而坐在場地中央,剛剛為數百名讀者簽完名,正與主持人侃侃而談的,不就是《原鄉》……
    前言的作者,於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