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緩刑罰,薄賦斂

字數:1846   加入書籤

A+A-


    王綰、李斯、馮劫等人正在辦公,得到嬴政命令後,即刻前往章台宮,一進殿內,發現大秦重臣幾乎都齊聚在此,也意識到必是有重大的問題。
    嬴政也不廢話,待眾臣到了後,直接讓內侍將竹簡分發下去。
    又看竹簡?
    看過“始皇版李念講說”竹簡的王綰幾人心裏泛嘀咕,又是大王口中“那人”所寫的高論?
    看來大王對那人寵信得緊啊!
    但等打開竹簡,發現不是什麽諫言高論,而是一些記載,記載的是一些話語。
    不僅記了說了什麽,連說話人年齡多大,是男是女,外貌如何,是在哪個地方,在哪天說的,都詳細記載下來。
    很快,眾臣就從竹簡上的記載中看出了問題,有人若有所思,有人驚訝,有人皺眉,神色不太好看。
    嬴政道:“眾卿若看完手中竹簡,可與他人交換!”
    立時有大臣將竹簡交換,打開一看,發現記載的也是話語,內容幾乎一樣,隻是說話人不同。
    莫非這些竹簡都是這類?
    有人專門從民間收集這些竹簡,送到了大王這?
    想到此處,眾臣也感到了一種沉重,若竹簡上記述的內容屬實,那問題可真不小,對大秦影響將很大,尤其是對……
    有大臣看了眼李斯,發現李斯神情雖不好看,但也沒到震驚惶惑的地步。
    說來也非常有趣,秦主要以法家思想治國,但在大秦朝堂上,法家重臣卻並不占優,而是各路神仙都有。
    待所有竹簡被眾臣看過,嬴政道:“眾卿已看完竹簡,想必也已明白問題之所在。也不瞞眾卿,這些竹簡乃是寡人派人察訪所得,僅為大秦父老之言,原六國之地竹簡尚未傳回。”
    是啊,大王不可能隻派人察訪關中老秦之地,肯定還會派人去六國之地,問題也就更麻煩了。
    別看這件事處理起來似乎很容易,既然關中父老們想要過好日子,滿足不就得了,可真正治國哪是這般容易。
    以為是開車,發現方向偏了,將方向盤打一打就好了?
    以大秦的體量,稍微的變動也是天崩地裂!
    必須得考慮仔細,不是隨便下一道詔書就成,如好日子怎麽定義,律法要怎麽為之修改,還要評估所帶來的影響。
    尤其是律法修改……
    竹簡上記載的內容絕大多都是關中父老們對好日子的期願,雖未明確指出,但眾臣們都看出了一件事:法家那套以嚴刑酷法治民的思想有了不足之處,並非完美。
    否則按大秦法家那套“是故禁奸之法,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關中父老們根本不該,也不敢生出“戰爭結束了,我們應該能過上好日子了吧?”的想法。
    本以為丞相王綰會第一個發言,孰料廷尉李斯搶先道:“臣請大王緩刑罰,薄賦斂,得眾之心!”
    嬴政看了眼李斯,他覺得自己終於徹底明白了李斯是個什麽樣的人——李斯是個為己的聰明人!
    什麽儒家、法家,都不過是李斯頭上的一頂帽子罷了,是李斯用來達成他目的的工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