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烏孫:欲拜大秦為兄!
字數:7405 加入書籤
雖聽烏孫使者講過大秦對外建交有關之事,但烏孫使者所知哪有秦使詳細。
烏孫王道:“請使者為小王講說!”
劉季道:“於我大秦,與他國正式建交是一件重大之事,並非簡單在口頭定下盟約,說貴邦與我大秦建交,那便是建交了。”
“而是需互遞國書,由皇帝陛下和大王在國書上寫下姓名、留下指印,一式兩份,雙方各留一份。”
“互換國書後,雙方將各派使者常駐於對方之地,設使館、置大使。”
“像我大秦若與貴邦建交,也會在貴邦設使館,派使者,貴邦同樣也需向大秦派遣使者!”
“大使主要的職責一是為方便建交雙方交流,維持兩國關係正常發展,像大王某天想發布一條影響我大秦的命令,可事先知會大秦駐貴邦大使,與其相商;二是處理本國子民的事宜,若有本國子民在貴邦犯事或者遇到了事,當聯係大使館商議處理……”
劉季在來前接受過培訓,李念親自給他們上過課,指導漢高祖的機會可不是誰都能有的,盡管這世界的劉季應當成不了漢高祖。
“正式建交後,可簽訂一係列合約,像大秦同貴邦貿易往來,各類商品售價幾何,所要征收稅賦幾何,皆可商談。合約要記錄備案,雙方各留,並定下違反合約需受何等懲處!”
雖然聽起來很繁瑣,但感覺好正式,與之一比,他們以前和人建交就像隨便搭造的草台班子!
聽完劉季所講,烏孫王問道:“請問使者,若同大秦建交,我等是否可派人到大秦學習?聽聞匈奴人、百越人便派了人到大秦就學。”
劉季道:“大王想派人到大秦就學,自無不可,我大秦國際學院便是陛下為非大秦學子所設。”
“但大王和諸位須注意:到國際學院就學非免費,且在學院須遵守學院之規。”
大秦國際學院可沒有上趟趕著給外國人優待免費的條款:到我大秦來留學,統統都得交學費!
烏孫王點頭道:“應該的,應該的!”
到秦人的地方就學,守秦人的規矩也是理所應當,秦人能允許他們入學就很好。
一頭領好奇道:“使者,那國際學院教授何等之物?”
劉季道:“劉某對國際學院了解不深,隻聽人說過所授科目甚多,有我大秦言語文字、數算之學、格物之學、曆史之學、天文地理之學,及強身之學、醫者之學……”
比烏孫使者給他們說的更加詳細,但也讓烏孫王和眾首領更疑惑,能學這麽多東西?學的都能有用?
當然可以學這麽多,隻是每樣都不會太深,學的也未必能有用或者說對他們本族有益。
因為大秦國際學院設置的目的便不是為了給他國培養人才,而是培養精神大秦人,好在日後影響幹涉他國。
像國際學院的曆史課,天天給留學生們講華夏、大秦曆史有多悠久輝煌,長此以往下去,肯定會有留學生認為大秦就是好,連空氣都比他們本國香甜。
烏孫王又道:“也不瞞使者,敢問在正式建交後,大秦能否在軍事方麵予以我等支持?”
雖說直接暴露自己的想法,在談判上是大忌,但烏孫王認為這位大秦使者是位直爽可信之人,值得信任。
能在昨日和他們一起幹出那些事的大秦使者,肯定不是啥心機深沉之人,不如痛快與之言說,興許還能博得好感。
烏孫王歎了口氣,道:“使者也知我等和月氏相鄰,時有衝突,月氏人今日搶占我等一片牧場,明日劫殺我等族人,無奈我等實力不濟,不如月氏人,隻能受其欺壓。”
“如能得大秦相助,驅逐月氏之害,我等必定萬般感激!”
烏孫王話落,氈房內所有烏孫人的目光都落在劉季身上,期待地等這位大秦使者的回答。
在原本曆史上,烏孫和月氏也是矛盾重重。
沒辦法,都以放牧為生,偏偏又同處一片地區,你的牧場大,我的自然就小,矛盾必然產生。
烏孫王都被月氏人攻殺,後來還是借匈奴之力才得以複興。
現在匈奴已經不可能再成為烏孫的老大哥,劇本也就到了大秦這兒。
大秦如今在草原和西域所拿的劇本,實際便是匈奴在經由冒頓治理後的劇本。
隻是大秦會比冒頓帶領下的匈奴更加強大,對草原和西域的控製力也必將勝過匈奴。
聽了烏孫王話後,劉季明白了他的意圖,想靠上大秦這座大山。
但大秦確實有意收烏孫為小弟。
小弟有意來投,如若不收,反倒可能產生問題!
某些小國的生存之道便是如此:他們認為自己國家小,實力不夠,所以必須認一個強國為老大才能生存下去。
如果這個強國不接受,他們反而會感到不安,懷疑這個強國不安好心,對他們有更大的企圖:你不願收我們當小弟,難道是想把我們連皮帶骨全給吞了?
於是,他們會轉投這個強國的對手!
在這些小國的字典裏,幾乎沒有“獨立”、“自主”這些詞。
因為他們的曆史便是一直給人當小弟,認人當老大,某天告訴他:你們可以獨立自主當人了,他反而會感到不舒服。
怎麽能把我們當人?
我們要繼續當小弟服侍老大!
當然,烏孫的情況跟這些小國還是有所不同。
在烏孫王等人的目光中,劉季的思考在轉眼間完成。
他笑道:“大王如此實誠,那劉某也不好瞞大王和諸位,我等此番奉陛下之令出使貴邦,正是有意和貴邦聯手遏製月氏。”
說完這句,劉季才解釋起原因:“匈奴為我大秦兄弟之邦,卻一直受月氏欺辱勒索,弟受辱,兄豈能坐視?”
“且月氏狂悖,竟同東胡勾結,孰人不知東胡曾對陛下不敬?”
“月氏今日敢在背裏同東胡勾連,明日便敢同東胡密謀我大秦,指不定會向大秦發兵。”
今日敢吃草,明天就敢吃人,必須以重拳狠狠修正!
聽到劉季所言,烏孫王等人認為劉季的話嚴重了,月氏人應該沒膽子去主動進攻秦人。
但他們也不會反駁劉季。
月氏人是他們敵人,吃飽了才給月氏人辯解?
秦人對月氏人越不滿,才對他們越有利。
烏孫王點頭認同道:“使者所言甚是,月氏人向來囂狂凶逆,可惜我等實力不如月氏。”
劉季道:“大王莫憂,隻要大王與我大秦聯手,月氏人囂狂不了幾時。”
烏孫王也道:“使者所言極是,隻要大秦天兵一至,月氏人定被一擊而破。還請使者呈告秦皇陛下,大秦若有意征伐月氏,我等願為大秦先鋒!”
他們和月氏恩怨已久,如今有機會傍大腿打月氏人一波,烏孫王自然不想放過。
劉季道:“大王有此誠意,陛下知曉後定會心喜!”
就在這時,氈房外傳來一陣對話聲,眾人都將目光看向房外。
劉季看烏孫王等人表情,似乎是有緊急的事件發生。
見烏孫眾部落頭領均不說話,又看向烏孫王,劉季知道可能是發生了不太好讓他們知曉之事。
和月氏人有關?
劉季心中想著,主動道:“大王既有要事,先處理要緊。”
烏孫王搖頭道:“使者不必如此,我等既已決定和大秦建交,豈能瞞著使者?使者不妨同我等一聽。”
隨烏孫王命令,從氈房外走進一名烏孫軍卒。
其呼吸急促不平,臉色呈異樣的紅,一看便知是剛從某處急匆匆趕來。
烏孫王問道:“是你在帳外說有緊急要事稟報?”
軍卒見氈房內還有許多未見過的異族之人,並未立即回答。
烏孫王又道:“這是從大秦來的貴客,並非外人,盡管說便是!”
軍卒這才道:“大王,月氏人派了使者過來!”
軍卒傳來的這個消息讓烏孫王和許多頭領皺眉。
大秦使者剛到,月氏人的使者便也要來了?
月氏人此番派使者過來的目的很明顯是因為大秦!
大秦本就比月氏人強,要是再和他們烏孫聯手,那月氏人將從西和東被包圍。
不,不僅是一西一東,還有匈奴,那將對月氏人形成一個龐大的包圍圈。
一旦這個包圍圈形成,月氏人睡覺都難安。
月氏人肯定不會坐以待斃,所以派出使者想要破壞,防止他們和大秦聯手。
想到此,烏孫王等人心裏一陣暢快。
你們月氏不是一直欺壓我們,現在也有求我們的時候?
可惜已經晚了,隻有被擊潰的月氏才是好月氏,這片土地容不下另一個擅於放牧的部族。
根本沒多少猶豫,烏孫王便將月氏人派使者過來的消息告知了劉季等人。
劉季聽後,道:“大王和各位頭領萬莫答應月氏,月氏如今是因害怕,於是遣使過來向諸位許以好處,以圖求和,等其困境一解,定會舊態複發,再做過往之事。”
烏孫王點頭:“小王也和使者所想一般,月氏狡詐,絕不可信!”
“其等遣使過來,並非是放下與我等恩怨,要向我等賠罪,是知我等和大秦聯手,其會陷入困境,感到害怕才來,實無悔改之意!”
烏孫王看向烏孫眾部落頭領,特意又說了一句:“其等所懼者乃大秦,非我等!”
要認清月氏派使者過來的真正原因,千萬不要腦子不清醒,誤認為月氏人怕的是他們烏孫,從而做出不明智的選擇。
接著,烏孫王毫不猶豫地下令:“傳本王之令,擊殺月氏使者!”
眾頭領神情一肅,明白烏孫王的用意:這是專門下令給劉季等人看的,表明他們在月氏和大秦之間,會堅定地站在大秦這一邊。
但下達這道命令後,也意味著他們很難再回頭,將沿著大秦給他們安排的路走。
對烏孫王做出這個決定,劉季不意外,烏孫對月氏仇恨已久,大秦又比月氏更強,如何選擇更好,很明顯。
但既然烏孫主動向大秦獻上投名狀,彰顯忠誠,大秦也該做出些表示,不能讓想投靠的小弟寒了心。
劉季道:“大王若是有意,不若讓我等一同圍獵月氏使者?”
聽到劉季之言,烏孫王心中欣喜,但嘴上卻故作為難道:“此事為我等之事,如何好讓諸位出手?”
劉季道:“貴邦將與大秦建交,今後也算一家人,既是一家人,大王又怎能說兩家話?”
烏孫王麵色還是為難了下,但很快,他便痛快答應道:“使者說的是,若再拒絕使者美意,倒顯得生分。如此,便謝過使者!”
與此同時,烏孫之東,大秦西北,月氏一座氈房中,月氏王和月氏一些部落的頭領正坐於氈房內。
看向西方,一名頭領憂慮道:“算算時日,柯莫爾他們應該已經到了烏孫人的土地,不知他們此番去往烏孫,能否順利?”
另一頭領搖頭道:“隻怕很難,烏孫和我等仇怨很深,其等絕不會輕易答應我等條件。”
“隻要秦人稍稍向其等許些好處,定會倒向秦人一邊。”
聽見這話,一名暴躁的頭領怒聲道:“我早就說該將烏孫那幫雜種滅了,你們偏不舍得出兵,現在好了?”
搖頭的頭領看了他一眼,道:“烏孫如果好滅,早就被滅了,根本用不著你說。真當烏孫是能被我等隨意宰殺的牲畜?”
暴躁的頭領臉色陰沉:“那你說該怎麽辦?秦人明顯不善,烏孫和秦人一旦聯手,我們將處在他們包圍之中,再算上匈奴,我們跟秦人圈養的牲畜有何區別?”
這名頭領又罵道:“該死的秦人,他們已經占了那麽大一片土地,還要伸手到草原、西域。還有匈奴那些雜種,沒一點骨氣,秦人給幾根骨頭,就當了秦人的狗。”
造成他們如今困境的罪魁禍首是秦人!
要不是秦人收了匈奴當小弟,插手草原,現在還打算聯絡烏孫,他們怎麽可能會這麽急?
可是,他們又拿秦人沒辦法,根據從秦國回返的使者講說,秦國不是月氏可以打贏的國家。
但打不贏,也得打,要是秦人的計劃一旦完成,他們真會成為秦人圈裏的牲畜,到時秦人想要宰殺他們,比現在更加容易。
至少現在,他們還有機會做準備,跟秦人角角力,爭取那一線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