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李世民:朕得了一看文書就頭疼的腦疾

字數:6036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距離大唐開始和高句麗王高建武,開戰“軍火貿易”眨眼已然是過去了半年多的時間。
    如今整個大唐幽州關隘,以及坐鎮長安居中鎮國的大軍,已然是完全換了一副新的模樣。
    曾經老舊的甲胄,被並州道生產的精鐵戰甲和兵器所取代。
    以至於,就連如今程咬金和尉遲敬德這兩個鳥廝,竟然也敢堂而皇之的在朝堂之上,叫囂起來。
    “陛下,那高建武給臉不要臉,距離我等警告他,讓他逮捕那些逃往高句麗的叛賊,已然過去半年之久,瞧瞧這廝給我大唐了什麽交代?”
    “幾個趙郡李氏和範陽盧氏連名字都沒進族譜的嘍囉?”
    “陛下,這幫高句麗的家夥,就是變著法的想要從我大唐身上謀取好處!”
    “是啊陛下,俺程咬金願領一軍,征討高句麗!”
    長安,太極殿,朝會現場。
    朝會剛一開始,程咬金和尉遲敬德兩人,便是開始哇哇大叫。
    話音剛落,百官之中,立刻有幾人站出。
    “陛下,萬萬不可啊!我大唐如今正在逐步試行新政,正是需要警惕內部,提升國力的關鍵時候,此時掀起戰爭,於國不利啊!”
    “陛下,盧國公,吳國公二人此刻請戰,看似忠勇,實則誤國啊!”
    “陛下,臣反對開戰!前朝三征高句麗皆铩羽而歸,如今我朝初立,國內各地尚未完全安定,百姓也依舊多有食不果腹之人,此時開戰,與自戕無異!”
    頓時,整個太極殿之中,武將和文官再次吵成一團。
    李世民皺眉。
    目光卻是看向了眉頭比他還皺得更深,一臉不愉的站在位置上,一言不發的長孫無忌。
    “輔機,你來說,高句麗可征否?”
    頓時,眾人的目光紛紛落在了此刻長孫無忌的身上。
    正擰眉煩惱著京兆韋氏和佛門之事,心中焦慮為何越巂郡那邊還沒有傳回消息的長孫無忌,被忽然問到。
    明顯有些意外。
    自己如今已經被革除了趙國公的爵位,本身更是幾乎已經明牌,今後跟著太子混了。
    沒想到皇帝妹夫竟然還會詢問他的意見。
    “咳咳,陛下,太子殿下如今在高句麗除了有糧食和招工之外,最近這一兩年,暫且並沒有征伐之心,眼下鎮北道和吐穀渾方麵,尚且還需要消化一段時間。”
    “陛下若是有意,可發兵征討。”
    李世民,程咬金,尉遲敬德:“......”
    百官紛紛目光詭異的看向此刻的長孫無忌。
    就連房玄齡和杜如晦兩人,此刻都是麵麵相覷。
    這家夥真的是那個長孫老狐狸?
    以前這家夥說話還是挺圓滑,挺好聽的啊?
    整個一個佞臣的模樣。
    為什麽如今說話竟然如此刺耳?
    什麽叫做太子殿下暫無征討之心,陛下若是有意,可發兵征討?
    搞得好像我們百官和陛下,就隻能夠跟在太子的後麵,撿撿太子吃剩下的殘羹剩飯......
    “咳咳!長孫刺史,聽你這麽說,可是太子殿下覺得,如今征討高句麗於國不利?”
    魏征清了清嗓子,開口詢問。
    長孫無忌卻是立刻一拱手,後退兩步。
    “臣沒有說,太子殿下也沒有說,隻是並州道如今確實無對外征討之心。”
    眾人:“......”
    你這宛若躲避瘟神的動作,是認真的嗎?
    魏征皺眉:“難道太子殿下不擔心,清河崔氏,範陽盧氏,以及趙郡李氏三家餘孽,在高句麗卷土重來嗎?”
    長孫無忌心中冷笑。
    卷土重來?
    就並州道如今的恐怖實力,還卷土重來?
    如今高句麗那些家夥,一個個的想著增高城防,想著購買大量軍械,儲備糧草,一副要準備和大唐大戰的模樣。
    若是沒有見識過並州新軍的戰鬥模式,沒有見過太原府軍工廠和火器司那邊,正在研究的恐怖火器。
    長孫無忌或許還要擔心一番。
    然而如今......
    要是高句麗王高建武,願意再加大一些貿易量就好了,高句麗的那些奴隸,可是要比佛門那些惡賊,乖順的多......
    “陛下,這兩天可有太子殿下送來的述職文書?”
    李世民目光看向身旁的貼身太監樊琪,後者急忙命人出去快速詢問,很快,一封尚且還未經過六部登記的文書,便是被小太監火急火燎的送來。
    李世民快速翻開。
    自家太子的述職文書,每一次都厚厚一本,宛若撰寫了一本書冊。
    上麵一筆一劃的,皆是李承乾親筆所寫的瘦金體。
    李世民剛剛翻開第一頁,便看到了熟悉的目錄。
    “1、並州道貞觀元年前半年工作概述——1~19”
    “2、並州道貞觀元年下半年工作計劃——20~147”
    “——1全麵鋪開並州道全境至各村基礎學堂建設,開展私塾教習考核持證製度。20~38”
    “——2全並州道完善冬小麥種植宣傳,持續保障糧價穩定於九至十三文一鬥的價格。39~60”
    “——3完善並州道冬季供暖,保障各州郡縣鄉村蜂窩煤價格。60~69”
    “——4開設太原府至長安商用高速官道,增加商品陸運途徑,擴大商品流通。70~85”
    “——5正式建立大唐皇家銀行國本總行,及大唐建設銀行,大唐農業銀行三大銀行,鼓勵並州道各州郡縣開展貸款投資,加速各地基礎建設。85~119”
    “——6初步試行大唐新式錢幣,並開展商務存折業務。119~125”
    “——7並州道全境醫師培訓,完善婦科生產注意事項整理及宣傳,建立各地穩婆醫師接生成功賞賜製度。126~147”
    “3、鎮北道貞觀元年下半年工作計劃——148~255”
    “......”
    “4、青海城,赤水城租界,及隴右道涼州,靈州,鄯州貞觀元年下半年工作計劃——256~407”
    李世民:“嘶!!!”
    僅僅隻是翻看了一下目錄。
    看著那密密麻麻,足有四五頁的目錄,以及那上麵一件件簡介,但絕對幹起來不容易的事務。
    清閑了太久的李世民,隻感覺頭皮一陣發麻。
    “啪嗒”一聲,直接將文書合上。
    示意一旁的貼身太監樊琪,送到房玄齡他們那邊。
    李世民坐直一些身子,一隻手不著痕跡的在後腰的位置扶了扶。
    忽然有些明白過來。
    自家那太子,為什麽至今身居高位,依舊能夠那般潔身自好,對男女之事敬而遠之......
    就這種強度的工作量,若是再配上一個後宮。
    鐵打的身子也要完蛋啊。
    “孫義,如今並州道發展成什麽模樣了?”
    本應該洗漱一番,順便等到六部這邊登記完太子的述職文書之後,再來麵聖呈遞的孫義,此刻被急忙叫來,還一副風塵仆仆的模樣。
    聽到問話,小小一個太監,腰杆此刻仿佛都挺直了幾分。
    “啟稟陛下,奴婢被派往東宮至今不過三月有餘,然就如今並州道,比起奴婢剛去之時,卻已然是發生了巨大變化,說是翻天覆地都不為過。”
    “太原府如今正在籌備建設外城,按照太子殿下所說,將來的太原府,將比長安更加龐大.......”
    孫義這話講得有些大逆不道。
    而也就在他剛剛說完,身旁房玄齡卻是猛然驚呼一聲。
    “八千七百萬擔!?”
    眾人目光紛紛看向他。
    卻見房玄齡一張老臉漲得通紅,拿著那份太子的述職文書,整個人都帶著幾分瘋癲的跡象。
    “玄齡?怎麽了?”
    房玄齡神色激動的舉著手中的文書,張了張嘴,緩了好一會兒才再次開口。
    “陛,陛下,並州道那冬小麥產量,統計出來啦!”
    “八千七百萬擔啊!八千七百萬擔!僅僅一道之地啊!”
    眾人瞬間愕然。
    李世民更是有些不敢相信的瞪大眼睛。
    急忙從皇位上起來,邁步走下台階,來到房玄齡麵前,當看到對方手中文書之中,那沒有被自己翻開的,上半年述職的內容之中。
    關於並州道產糧數量的描述。
    那明晃晃的白紙黑字,八千七百萬擔的產量,讓李世民的呼吸都不由得粗重了起來。
    他豁然轉頭,看向一旁的孫義。
    “這種大事,怎麽會在述職文書之上....”
    “並州道當真產糧如此之多?為何太子不另外上奏請功?”
    孫義:“.......”
    陛下您問我?我問誰去?
    太子如今都是太子加天策上將了......
    並州道,李承乾一臉詭異的看著麵前瞎了眼的袁天罡。
    “袁道長,這眼睛瞎了,也能給孤舉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