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長安究竟有什麽呀?太子擁躉VS李二陛下

字數:6553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兩位貴人,不是小子我多嘴,如今這太原府,說句毫不誇張的話,長安有的太原府有,長安沒有的,太原府還有......而太原府有的,長安未來說不定也不一定會有!”
    狄仁權幾乎要被這個大嘴巴的兄長嚇懵了。
    急忙拉扯了一下對方的衣服。
    李世民眯了眯眼,笑嗬嗬的捋了捋胡須。
    “哦?這太原府繁華是繁華,如今新政推行一年,太原府比長安繁華自是正常,可若是將來長安也開始推行新政,這太原府的第一位置,嗬嗬.....可就難保嘍”
    聞言。
    狄仁珪卻是淡淡一笑,一邊示意自己弟弟不要緊張。
    一邊卻是點了點頭。
    “貴人說的倒是沒錯,太原府能有今日,全賴當今太子殿下殫精竭慮,宵衣旰食,太子殿下此等千古難遇的賢明儲君,便是放到那山溝溝之中,也會把那山溝溝變成一處寶地。”
    “太子可以沒有太原府,但太原府不能沒有太子”
    李世民聽到人如此誇讚自己的兒子,別說是他,一旁原本還因為自家這個皇帝夫君想要搞什麽幺蛾子,而帶著幾分怨氣的長孫皇後。
    此刻也是難得的臉上露出了幾分淺笑。
    李世民笑著捋著胡須。
    “那你剛才說的太原府有的,長安未來說不定不一定有?”
    狄仁珪淡淡一笑。
    “貴人您必然知曉,當年這太原府,就是我大唐皇室的龍興之地,如今太子回到這太原府,又把這裏治理的遠超長安。”
    “太子在並州道有民心,有軍隊,有糧食,還有錢財,往北可以去打那西突厥,往西可以繼續收拾吐穀渾,還能收拾高昌和西域諸國”
    “未來太子殿下坐上那個位置,這大唐的皇城,還未必是在那長安呢!”
    狄仁珪指著掀開的車簾之外,那往北的方向。
    “貴人您看著馬上就是團圓節了,殿下依舊留在太原府,並未回去長安。”
    “再者說了,長安究竟有什麽啊?讓殿下丟下這並州如此多愛戴他的百姓,千裏迢迢回去過節?”
    “難道是那位自從當上皇帝,就變得疲懶起來的陛下?”
    李世民:“???”
    一旁長孫皇後注意到自家夫君,原本還頗為得意的臉,瞬間漆黑。
    不由得莞爾一笑。
    原本被對方牽著的,不斷安慰的手,此刻卻是反客為主。
    輕輕拍了對方兩下,以示安慰。
    目光又是笑嗬嗬的看向麵前的少年狄仁珪。
    “當今陛下仁慈,這些話你今後可不敢在外亂說,不然恐引來殺身之禍!”
    “嘿嘿,是我多嘴,是我多嘴,多謝夫人提醒,我也是看兩位貴人麵善的緊,因此胡說了幾句,兩位貴人勿怪。”
    狄仁珪趕忙作揖行禮,長孫皇後擺了擺手。
    “你剛才說的,長安就算陛下胡鬧了幾分,但太子的母親,當今皇後不也在長安?這團圓節的總該是要回去看看的。”
    這一次狄仁珪倒是點了點頭,不過隨即卻是又長歎一聲。
    “皇後娘娘是一位好母親,不然也不可能教導出來當今太子,還有魏王殿下,長樂公主那般仁德能幹的皇子公主,可惜,山高路遠的,這一來一回少說一兩個月,並州道這邊諸多事務,太子終究是離不開呀。”
    “要我說,太子倒不如把皇後娘娘直接接來太原府,長安那種地方,除了一幫子酸儒腐臣之外,還有些什麽,不像是我們太原府,一片欣欣向榮,正如那初升之朝陽”
    “長孫皇後若是來太原府,就我們這邊的環境,少說能讓皇後娘娘年輕個十歲!”
    長孫皇後被對方逗得發笑。
    李世民卻是心頭逐漸有些發慌。
    臥槽!
    朕的長安,朕這個皇帝,就這般被太原府這邊的百姓們看不上?
    朕可是初代目天策上將!
    當年朕在這太原府,也是鼎鼎有名的李二公子。
    如今朕貴為天子,雖然遮掩了身份,但怎麽看也都算是衣錦還鄉......
    “咳咳,聽你這麽說,這太原府,乃至是並州道,如今都已然是隻知道太子,不聽聞聖上了?”
    長孫皇後嗔怪的捏了捏李二陛下的手。
    後者此刻幾乎就已經是將不愉快,寫在了臉上。
    然而,身為向導,本應該多多少少意識到該說些軟話的狄仁珪,在麵對這個尖銳的問題時,卻是麵色一正。
    沉默的在凝視了李世民幾息之後。
    忽而開口。
    “這位貴人是來自長安?”
    李世民從鼻腔之中發出一聲輕哼。
    狄仁珪微微一笑。
    “那貴人在長安居所之中,可知曉當今陛下在皇宮之中何地?又在做什麽?”
    李世民眉頭一皺,一旁長孫皇後輕聲開口。
    “天子所在之處,豈是我等這些凡夫俗子能夠知曉的?便是在長安有些許家財,但終究是不敢窺伺天家的。”
    “嗬嗬......”狄仁珪發出一聲意義不明的輕笑。
    忽而轉頭朝著窗外城北的方向看去,眯眼觀摩了幾息。
    再次轉過頭來,一臉得意。
    “兩位貴人,眼下太子殿下應該是在陽成宮的紫極殿,最近馬上就要準備冬小麥的下一波種植,且前幾日報紙上說了,殿下正在讓人研究一種可以讓我大唐在冬日吃到新鮮果蔬的本事。”
    “而紫極殿恰恰是陽成宮對接並州道農事的地方,此刻殿下應該是在處理農事公務!”
    “且如若隻是批閱文書奏折的話,殿下隻需要在壽功殿即可。所以,眼下太子殿下,應該是在和農事主官們,於紫極殿開會,商議農事細則!”
    李世民和長孫皇後,看著一臉篤定自信的狄仁珪,皆是愕然不解。
    李世民眉頭皺起:“你怎麽知道的?”
    “無他,太子殿下告訴小子的!”狄仁珪一仰頭,一臉驕傲。
    一旁,一直戰戰兢兢不敢說話的狄仁權,見到這一幕,急忙拉扯住這位又要放飛自我的兄長。
    慌忙的指著車外那陽成宮方向的上空。
    “兩位貴人請看,那陽成宮西側方向天空之上,是否可以看到那飛在天上的龍纛?”
    “龍纛所在之處,便是太子親在,而那個方向,估算一下是紫極殿無疑。”
    長孫皇後和李世民紛紛朝著外麵張望。
    而後,便是一眼看到了,那在正午驕陽的照耀下,好似被一個漂浮的大球,牽引著飄飛在陽成宮天上上百米位置的所謂龍纛。
    李世民瞪大眼睛。
    “那是何物?為何直接飛在天上?”
    狄仁權不敢給自家兄長開口的機會,急忙接話。
    “那球名為熱氣球,乃是帝國大學之人根據古時孔明燈的原理製作出來的東西,注入熱氣,可飛於天空,而後下方在拽以繩索,便可保持眼下這般。”
    李世民不解:“那太子為何要這般做?身為儲君豈能如此招搖,若是被膽大包天之徒抓到空子.....”
    “誰敢?!”狄仁珪一聲大喊,似乎忽然受了什麽刺激。
    原本客氣昂揚的少年,瞬間眼中露出凶光。
    馬車之外。
    秦瓊急忙靠近車窗幾分,一臉警惕。
    “如今我大唐,我並州道能有如今盛景,不全是當今太子賢明治理而來?若非太子殿下和魏王殿下他們親率兵北伐,那突厥惡匪還肆意猖狂呢!”
    “此等賢良明君之相,誰敢起歪心思,那便是千古罪人!”
    “誅他九族!”
    李世民:“.......”
    好消息,如此優秀的少年郎是朕太子的擁躉。
    壞消息......這小子看不上朕這個皇帝。
    長孫皇後眼神示意了一下窗外秦瓊不必驚擾,又輕聲寬慰了一下眼前有些激動的狄仁珪。
    “好了好了,隻是這等事情從古至今,聞所未聞,皇家之事在民間一直都是機密,我家老爺也是替殿下感到擔憂。”
    狄仁珪深吸一口氣,平靜了一下。
    急忙又對著兩人作揖歉禮。
    “兩位貴人,是小子失言失態了,還請勿要和小子計較。”
    長孫皇後頷了頷首。
    “其實,兩位貴人所擔憂之事,當初也是並州道官員擔憂的事情,殿下自主政並州以來,先後和突厥,吐穀渾出現過矛盾。”
    “錦衣衛和東宮六率,對於殿下的安全看得更是格外重要。”
    “但是,百官反對,殿下依舊堅持這般做,甚至還在新報上刊登表明,龍纛所在之地,便是儲君所在。”
    “雖說殿下說這般做,是為了更加方便緊急軍務和地方出現災禍,報信之人能夠更快的找到他,但是......”
    狄仁珪深吸一口氣,對著陽成宮的方向隔著車窗,又是恭敬一禮。
    “教導我等官學的教習說,此乃光明大道!”
    “殿下就是要告訴世人和那些敵人,他就在那裏,盡管手中染血,依舊站在明處!”
    “征戰沙場,殺退四敵,此為雄主”
    “定國安民,不惜羽翼,快斬蠹蟲,此為王者”
    “並州百姓為生活奔波,披星戴月,然依舊可看到殿下那龍纛,那壽功殿的燈火深夜亮著,宵衣旰食,此便是君父!”
    “如今大開新世科舉,透亮官吏晉升,開水利,建大學,甚至鼓勵女子學文參考”
    “並州道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能多少識字之人”
    “周邊各國番邦國主無一不拜服天威,高呼真可汗威名!”
    狄仁珪越說越激動,李世民和長孫皇後都感覺對方可能下一秒就幹脆缺氧暈死過去。
    然而,他卻是激動的麵紅脖子粗。
    直勾勾的凝視著麵前的大唐皇帝李世民。
    “如此功績,試問誰敢信不過是一年有餘就造就的?”
    “如此儲君,誰敢說不配稱一聲帝王?”
    李世民:“......”
    那......朕駕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