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太子親筆:皇帝嫖資欠條

字數:7099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陛下,這鍾表廠乃是如今我太原府賺錢最大的官營工廠,不僅僅利潤高,本身製作出來的東西,也沒有絲毫的競爭者。”
    “如今單月純利能夠達到八十萬貫以上,並且我們還在加大對於學徒和工匠的培養,和給帝國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提供了實習的崗位......”
    “最近我們已經和帝國大學藝術學院那邊談成了合作,由他們進行設計鍾表的樣式,再由我們鍾表廠進行生產加工......”
    李世民跟隨著太原府第一鍾表廠的廠長,行走在這邊的生產車間之中。
    流水線的生產車間之中,一個個工匠正坐在一個特製的椅子之上,腳下是兩個踏板,隨著他們腳上踏板的踏動,麵前桌案之上的刀具開始迅速轉動。
    將一個個金屬塊加工成精密的大小。
    而後交給身後的幾個學徒進行測量和規整。
    李世民連連點頭。
    身旁,換了一身便裝長袍的長孫皇後也是第一次來這種地方,眼眸之中滿是異彩。
    “這些都是太子想出來的?”
    廠長急忙點頭。
    “是的皇後娘娘,若不是有那腳踏車床,便是我等能夠製作這鍾表,本身生產效率也絕對比不上如今這般,現如今一個成熟的師父,哦,也就是殿下說得機械工程師手下,有五個學徒。”
    “這些人學成之後,經過了廠裏的考核,會獎勵給那個師傅相當於那個學徒兩年薪酬的獎金,若是帶出來的多了,還會獎勵房子......”
    李世民視線之中,看到的這些正在加工鍾表部件的師父,在麵對這些學徒的時候,明顯的都非常嚴厲盡職。
    “不錯,不錯......”
    他參觀著,看到此刻擺在一個個工作台上,正在進行組裝的巨大機械鍾,其中精密的齒輪和傳動杆之類的結構,看得他不明覺厲的同時。
    又忍不住的口中感歎連連。
    “這樣一個鍾表,能賣多少錢?”
    廠長聞言,急忙走上前去介紹。
    “陛下,這座鍾高有六尺三寸,乃是我們鍾表廠專門針對那些富庶商賈之家設計生產的鍾表,外體紅木雕花,內有黃金做底,以玉石瑪瑙作為襯景,都是老師傅最精妙的手藝。”
    “且內部的機械結構也更加穩定,乃是如今機械工程學院那邊研究改進的型號。”
    “作價四萬三千貫!”
    “多少?!”
    李世民一怔,有些不敢置信的看著麵前這個物件。
    盡管用料確實可以,但他轉頭看著周圍那密集的流水線。
    “這東西,一件?四萬三千貫?有人買嗎?”
    四萬三千貫,都能組建起來一小隊全副武裝的騎兵了!
    換這樣一個隻能看時間的大鍾?
    廠長淡淡一笑。
    “陛下,若是單單賣東西,這一座鍾盡管用料紮實,但也不至於要價如此昂貴。但若是此物乃是和道門合作,有道門風水之說加持,鍾轉運轉,時運恒昌呢?”
    長孫皇後愕然:“這裏麵還有道門的事情?”
    廠長輕笑,對著陽成宮的方向便是拱了拱手。
    “都是太子殿下的主意,在報紙上讓道門得道高人說了鍾表乃是可鎮宅肅風的妙物,擺在正堂可令家丁綿延,福運不消,擺在商會也可以生意興隆......”
    頓時。
    李世民和長孫皇後不由對視一眼。
    難怪這鍾表廠竟然如此暴利。
    那些商賈之家,還有世族門第,最在乎的就是這些了。
    再者說,這鍾表本身用處不小,擺在哪裏也都頗為相稱,弄個好的擺著,客人登門也能充當門麵......
    從鍾表廠出來,李世民和長孫皇後坐在馬車之上。
    對視一眼,李世民忍不住的感慨。
    “以往沒有認真看過,倒是沒有想到,這並州道這些廠子,幾乎都有承乾出手的痕跡,事事親為本是不好,但這邊新政倒還真是需要他事事親為......”
    長孫皇後點頭,看著麵前馬車桌案之上的一張並州道堪輿圖。
    上麵主要標記的,卻是如今並州道各地的主要大廠和作坊。
    太原府:太原第一鍾表廠,太原日化,太原伊人妝品司,太原琉璃廠,太原罐頭加工廠.....
    汾州:汾州罐頭廠,汾州織造廠,汾州造紙廠......
    忻州:靜樂縣大唐第一鋼鐵廠,靜樂縣大唐第一鍛造廠,靜樂縣煤礦....
    石洲:離石郡官營酒業,離石郡第一飼料廠......
    雁門:鎮北紡織廠,鎮北羊毛加工廠,鎮北奶業,雁門罐頭廠,皇家肉品廠.....
    “這怕是再過個幾年,整個大唐其他各道加起來,都還沒有這並州道有錢......”李世民已經酸不起來了,他口中喃喃著。
    手中拿起了一旁一份文書,在馬車上已然是開始了今天的工作。
    “這些產業,尋常人隨便有一個,那都能成為富可敵國的存在,然而,這並州道卻是有一片......如今鎮北道突厥族,還有那青海城和赤水城,都在大肆的投入養馬。”
    李世民搖了搖頭,口中發出嘖嘖的聲音。
    “朕的這個太子,不是在進攻,就是在準備進攻啊......”
    長孫皇後輕笑:“陛下這是感覺到壓力了?”
    李世民沒好氣的翻了個白眼。
    哼了一聲。
    “壓力?觀音婢你如今倒是給朕留麵子了,朕如今哪裏是什麽壓力啊,朕是真的有點怕了!”
    “當年隱太子若是有承乾這般本事......朕還造個屁的反!”
    長孫皇後莞爾一笑,看著自家皇帝夫君,終於變回曾經那個英明果決的秦王,隻感覺這些時日以來的提心吊膽,終於是平複了不少。
    “承乾已經在那雲仙樓待了三四天了,臣妾今日讓英英試試看,能不能把他勸回來。”
    “這並州道的政務,終究是他親自負責更加順手,陛下從旁輔佐。”
    李世民點了點頭。
    拿著文書的手,攥緊了幾分,神色鄭重。
    “朕會向他認錯的!這一點觀音婢你不必擔心!”
    進入隆冬的太原府,今年又飄起了大雪。
    然而,豐衣足食之下的百姓們,麵對曾經這等能夠凍死人的鬼天氣,也終於能夠穿著羊毛線織成的衣服,一臉愜意的站在自家門前。
    感歎一聲“瑞雪兆豐年”。
    接連幾日的放浪形骸,李承乾終於是被古代匱乏的娛樂條件,搞得失去了脾氣。
    雲仙樓之上,以往姑娘們甩著手絹攬客的地方。
    李承乾隨意的躺坐在椅子上,身上披著一件裘皮,身旁是熱氣騰騰的茶壺和果盤。
    看著外麵街道之上,那大雪之下,來來往往的太原城景象。
    太原府的雪景還是不錯的。
    被白雪覆蓋的唐製古建周邊,還有很多今年新建起來的,有著一定風格變化,趨向於前世新中式風格的酒樓和別的建築。
    配上那遠處被白雪覆蓋,好似和灰白的天空連為一片的山巒。
    李承乾:“......好無聊啊,要是突厥或者吐穀渾他們跳一跳該多好啊......”
    王德:“......”
    站在李承乾身後的程咬金,手中拿著一個酒葫蘆,裏麵裝著這幾日李承乾讓人送來的釀酒廠新釀的“五糧液”。
    此刻這廝臉上帶著幾分駝紅。
    “哈哈哈!殿下是手癢癢了吧,不瞞殿下您,俺老程早就癢了,但可惜那西突厥忙著西征,吐穀渾還忙著給咱們籌措賠款......”
    “高昌,吐蕃之類的,一個個的都是些沒卵蛋的孬種。”
    “沒得打哦~”
    李承乾不說話,隻感覺今日有些莫名的心煩意亂。
    就是單純的想要砍點什麽東西。
    一旁,乾英英見狀,試探性的開口。
    “殿下,不如回宮吧,幾位殿下都非常擔心你,而且您也該查驗他們的課業了。”
    李承乾眼神微微一動。
    “稚奴最近在幹什麽?”
    乾英英:“七殿下被皇後娘娘送進了第一官學,最近在準備考入鄉學班,他......”
    “孤是說,稚奴最近有偷吃糖嗎?”
    李承乾嘴角勾起一絲不懷好意的弧度,眯著眼睛,仿若看到了罪犯的警官。
    口中喃喃。
    “那小子就好這一口,鍥而不舍,還屢教不改,母後最近沒時間管他,必定沒少吃糖......”
    說著,李承乾忽而嘿嘿一笑,原本無聊的他,好似瞬間找到了什麽取悅自己的方式。
    “走!回宮!”
    下樓,王德激動又興奮的恨不得吆喝起來,整個人跑在最前麵,讓人準備馬車。
    被好幾個錦衣衛盯著的老鴇,此刻看著李承乾等人下來,更是好懸沒有熱淚盈眶,趕忙恭敬上前相送。
    “對了......”走到門口,李承乾忽而腳步一頓。
    轉頭看向一旁笑容瞬間僵住的老鴇,一臉認真。
    “我還沒有付錢是吧?”
    程咬金正準備說什麽,被李承乾一個眼神瞪了回去。
    老鴇此刻笑容比哭還難看:“這,這位公子,錢就不必了,姑娘們能把公子侍奉好,是她們的福分,我......”
    李承乾抬手,神色嚴肅。
    “既然付出了勞動,就有得到薪水的資格,這是並州道的規矩,本公子更不會不遵守這個規矩!”
    “記賬!屆時會有人帶你去取錢!”
    老鴇隻感覺這錢拿著必定燙手,然而,錦衣衛卻是先一步的已經從櫃台前取來了紙筆,還有畫押的印泥。
    李承乾提筆,瘦金體今日好似顯得更加剛硬。
    “今記賬太原府城西雲仙樓,姑娘侍奉,酒水果盤,歌舞表演等花費共計......城北陽成宮成一殿,大唐皇帝李世民留賬”
    “啪嗒!”
    程咬金的酒葫蘆掉在了地上,嚇得他趕忙撿起來。
    看著此刻臉上帶著詭詐笑容的太子殿下,張了張嘴,卻也隻能眼睜睜的看著這位殿下,直接把手印按了上去。
    李承乾親自將墨跡吹幹,又折疊起來,交給此刻身體抖若篩糠的老鴇。
    拍了拍對方的肩膀。
    “放心,會有錦衣衛帶你去要賬,必定不會讓你雲仙樓吃虧......”
    “太,太,殿......”老鴇哆哆嗦嗦,此刻臉色慘白一片。
    已然是說話都難。
    看著此刻李承乾離去的背影,隻想要當場暈死過去。
    卻是忽然被錦衣衛千戶崔孝國一把拉住。
    “某家會在明日來帶你進宮要賬,收好欠條,若是欠條丟了,小心你人頭不保!”
    老鴇:“嗬,嗬......”
    撲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