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江山宮賦》

字數:4041   加入書籤

A+A-




    “殿下啊,您看哈,如今您所居住的這皇宮,還是前朝遺留下的,雖說自太上皇建國至今,每年也多有修繕,但總歸不是新皇宮您說呢?”

    “如今別說是長安周邊,便是關內道以南如岐州、華州等地的百姓們,日子也是越過越紅火,百姓們都蓋起了嶄新的磚瓦房,不少添丁多的更是早早的蓋了好幾間呢。”

    工部尚書段倫上前一邊說著,一邊還時不時眼神示意一下周圍的幾個同僚。

    眾人又是紛紛附和。

    “是啊是啊殿下,以前咱大唐立國不久,還有突厥襲擾和威脅,自是國庫空虛,內外吃緊,如今新政讓全國的老百姓都過上了好日子,您功不可沒啊。”

    “該當蓋個新的皇宮了。”

    李承乾左右看看。

    甘露殿本身乃是自家父皇的寢殿,平日也作為禦書房和親信們私下議事的場所,盡管也依舊是沿用的前朝的宮殿。

    但各種設施卻是在自家父皇的裝點下,看起來頗讓人感到舒心。

    古樸的梁柱上雕刻著精致的龍鳳圖案,金碧輝煌的藻井下,一盞盞宮燈散發著柔和的光芒。

    殿內陳設著精美的瓷器和古董,自從大唐掌握了玻璃製造技術後,甘露殿和皇宮裏的窗戶也早就換成了玻璃窗,晌午的陽光照進殿內,讓每一處細節更顯皇家的尊貴與雅致。

    “嘶......你們覺得這皇宮不好嗎?孤覺得很不錯啊。”

    李承乾沒覺得有什麽重建皇宮的必要。

    他好似沒有看到房玄齡等人苦澀又無奈的表情,歎息一聲。

    “諸位也是我朝廷的肱骨,孤知道諸位是關心孤,想要讓孤過得舒坦些,但眼下的日子孤很滿意,政務不少,但也好在有幾個弟弟幫襯,倒也能夠接受。”

    “朝廷不算太有錢,但孤若是想做什麽,想要征討哪裏卻也是輕輕鬆鬆。”

    “新羅和高句麗那邊正在逐步被我真正的大唐納入囊中,倭國成了我大唐的礦場,還有高原吐蕃,戒日等國也正在被我大唐抽取精血,孤覺得這日子過得簡直不要太舒坦。”

    他笑了笑,臉上是毫不作假的真誠笑容。

    “皇宮是前朝的又如何?孤和孤的母後,還有弟弟妹妹們不也住得很好?”

    “若是孤嫌棄這前朝遺留下來的宮殿,那是不是也該嫌棄那些前朝遺留下來的百姓?”

    他說著,目光看向此刻幾人之中,從前朝就為官的王珪、裴寂還有蕭瑀幾人。

    “王老,還有魏國公、宋國公你們也是前朝延續至今的老臣,尤其是宋國公更是與孤也算沾親帶故,難道宋國公覺得,孤應該厭棄你們嗎?”

    幾人頓時老臉動容,眼中更是蓄滿激動的淚光。

    嗚咽一聲,竟是撲通的跪在了李承乾的麵前。

    “殿下.......臣,臣慚愧!”

    “臣,臣等隻是不想殿下您,您吃苦......古來帝王,若有人能將這天下治理得有殿下您三分,不,一分!他們都必定要大興土木,設奇觀,不過是新修一座皇宮罷了,您值得啊!”

    “是啊殿下,先不說您已經下令全國不得征發徭役,便是百姓們聽說了您要修建新皇宮,也斷然不會有人說什麽的啊!”

    百官激動的不能自已。

    人群的後麵,今日同樣上朝後一同前來甘露殿的太子少師孔穎達,以及太子少傅虞世南,兩人更是連連感歎。

    “殿下之賢明,絕非古之聖賢可比......”孔穎達感歎一聲。

    老淚縱橫。

    “殿下乃真為民之賢,行之可見,言之可聞。”虞世南這個名義上李承乾的老師之一,如今在麵對那桌案前的學生,竟也是升起了一股強烈的欽佩之情。

    甘露殿內,李承乾讓王德給一眾肱骨老臣們看座倒茶。

    站起身踱著步子,來到了一旁甘露殿的一幅巨大堪輿圖前。

    負手而立,少年英姿,明明隻是站在了一幅堪輿圖前,卻是讓剛剛坐下的房玄齡等人,有種屹立於泰山之巔,陪同這位儲君殿下,俯瞰蒼生的豪邁之感。

    “孤知曉諸位的想法,無非就是擔心孤的那些弟弟們一個個的府邸奢華,家仆無數,最後反倒顯得還住在前朝皇宮的孤落了下乘,引得民間議論。”

    李承乾微笑著回頭看著又慌忙站起來的眾人,一隻手在麵前一幅堪輿圖前一揮。

    滿是傲然神氣。

    “誰說孤的皇宮寒酸了?這天下便是孤的皇宮,百姓三餐之樂勝卻孤食禦膳珍饈之樂,江水湖河福澤兩岸萬靈,莫不比孤宮闕海池之盛?”

    李承乾搖搖頭,想到今年財政竟然能寬裕出來一億兩千萬唐元的預算,能夠讓大唐艦船下餃子一般,把大唐星辰日月旗插遍世間所有土地,整個人的心情就愈發的唯美起來。

    他回頭,看著神色灰敗,一個個慚愧又是羞赧的大臣們,微微一笑。

    “諸位,天下黔首百姓當為孤皇宮之青磚漢瓦,諸位牧民英傑可為孤四方宮牆,重修皇宮之事不必再提......”

    當百官們從皇宮中走出的時候,一個個皆是神色複雜,羞愧難當。

    他們彼此對視幾眼,張了張嘴,最終卻也是什麽都沒說,帶著一肚子複雜難明的情緒,便是各自歸家。

    翌日,禮部尚書唐儉剛剛上值衙門,便看到太子殿下的貼身太監王公公,竟守候在門前,不由心頭一緊,趕忙上前。

    “王公公,可是太子殿下來了?若是有事,招呼老夫一聲便是,哪裏用得著親自來禮部......”

    王德笑了笑,將手中一卷東西遞給對方。

    “殿下並未前來,不過,昨日幾位大人所言之事讓殿下思之再三還是覺得心有不妥......”

    唐儉一喜:“可是殿下答應了重修皇宮?”

    王德笑著搖搖頭,指著遞給對方的那卷東西:“此乃殿下昨夜有感所作,交於禮部,刊印登報,同時也是告誡百官殿下之心。”

    王德說著,行禮之後便是快步離開,獨留下唐儉愣在當場。

    過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將手中的文卷展開。

    遒勁鋒銳的太子筆跡,映入眼簾的一行題目,便是讓唐儉身上汗毛都豎了起來。

    《江山宮賦》......

    “孤聞昔者秦帝築阿房,廊腰縵回,簷牙高啄,五步一樓,十步一閣。然朱甍碧瓦終化焦土,椒蘭金玉竟成劫灰。今朕觀宮闕巍巍,忽有所悟:夫帝王之宮豈在磚石乎?”(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