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孤要改革!要大改!狠狠地改!
字數:4328 加入書籤
“冷落長門舊履痕,忽因麟閣沐天恩”
“曉妝初罷瓊階露,卻見君王袖手沉”
“玉爐香燼餘星火,珠箔光搖映劍紋”
“欲啟朱唇終緘默,前塵似夢指尖溫.......”
李承乾品讀著這篇王語嫣所作的詩作,不由嘴角微微勾起一抹輕笑,這首詩被對方取名為《盼君恩》,應該是前一陣子他寵幸對方後所作。
而如同這般的詩作,在這素柳殿還能看到好幾處正掛著。
有得寫得戚戚婉婉,有得則是一副故作灑脫的意境,讀一首是一個味道,讀兩首卻又是另外的一個味道。
昨晚王語嫣被他折騰的不輕,在江南道一個多月,李承乾這副陽剛男兒,自然也沒少憋火。
這倒是苦了王語嫣,昨晚她甚至都哀求著讓貼身侍女幫她分擔了。
不過,李承乾沒準便是了。
吃撐的王語嫣日上三竿還依舊睡得昏沉,李承乾也沒讓人打擾她,左右在其書房之中看了看對方看得書籍,還有寫得詩詞,作得畫作,倒也自在。
“王良媛每日就一直就待在書房?”他問道。
貼身侍女急忙恭敬回複:“啟稟殿下,良媛娘娘並無其他愛好,每日除了去找太子妃走動,便是在素柳殿踢踢毽子用以健身,剩下的時候,都在這書房。”
李承乾看了一眼這個侍女,自然聽出了對方想要表達的,王語嫣對太子妃的恭順。
但也隻是淡淡一笑。
看了看外麵的天色,便丟下一句話,直接朝著外麵走去。
“今晚晚膳讓王良媛準備,讓她親自給孤送去顯德殿,多準備一些......”
“是!奴婢遵旨!”
李承乾來到顯德殿,第一時間卻是吩咐王德,讓他將魏王李泰、楚王李佑以及他的幾位老師叫來。
當收到太子李承乾的召見命令的時候,李泰和李佑兩人倒沒覺得有什麽。
然而。
前兩日自從李承乾回宮,便一直被冷落的百官們,在得知了李承乾召見李綱、孔穎達和虞世南三人的時候,卻是皆忍不住的激動期盼起來。
“太子殿下召見,莫不是想好了要怎麽處置兩江案後續之事?”
“孔少師,此事還需您多多在殿下身邊美言啊,如今朝堂已經被洗刷掉了不少人,若是再這樣下去,恐國將不國啊!”
“是啊是啊,虞少傅,也還請您為我等多多美言幾句.......”
當宮裏的太監來到孔穎達和虞世南的府上的時候,兩人都在煩不勝煩的應對著這些拜訪的官員,他們自是想要閉門謝客。
但正如這些官員們表現出來的,如今朝堂上下因為兩江案鬧得人心惶惶。
不少官員更是無心正事,生怕下一秒便被錦衣衛帶走,丟進詔獄。
為此,兩人身為太子的老師,也不得不出麵暫且穩住這些人的情緒。
不置可否的送走了這些人,又跟著太監朝著宮裏趕去的期間,半路還又在宮門口遇上了幾個大臣,皆拱手又是期盼他們幫忙勸說太子的。
虞世南、孔穎達:“.......”
“這些家夥,還當真是高看老夫呐,造成兩江叛亂這等大事,老夫一家老小的性命押上,又豈敢在這種事情上置喙?”
孔穎達歎息著。
他這個太子少師當初還被太子擼過,如今失而複得可謂是分外珍惜,愛惜羽翼。
而當兩人趕來東宮的時候,年紀最大的太子少保李綱,已然是早早的到了顯德殿,此刻正一邊喝茶,一邊和太子閑聊著。
時不時還能夠聽到爽朗的笑聲。
殿門口擺放著一根魚竿,一個魚簍,很顯然,這位被太子親自準許在宮內釣魚的李少保,今日又在海池釣魚了。
虞世南兩人對視,心中不由又是歎息一聲。
活了八十多歲的人,就是什麽都看得開。
“老臣虞世南(孔穎達),參見殿下......”
李承乾笑嗬嗬的示意他們免禮,又讓王德給他們上茶和點心,沒過一會兒魏王和楚王也趕來,他這才屏退左右。
神色變得肅然,開始聊起了正事。
他語出驚人。
“孤要改革!大改!狠狠地改!”
聽他這股熟悉的“不成功,便成仁”的語氣,再看看此刻李承乾說話時候,那如同霸王項羽破釜沉舟般果決又不容置疑的樣子。
心裏一顫,正端著茶的手,也是跟著一抖。
“殿,殿下......”虞世南本能的想要說,讓李承乾從長計議之類的。
倒是太子少保李綱聞言,笑嗬嗬的開口,一副聊家常般的模樣,滿是期待的看著李承乾。
“看樣子殿下找我們幾個老東西來,已然是心中有了決斷,可有詳細章程?”
李綱看得極開。
便是如今大唐不幸來個二世而亡,他李綱的名字也將會因為擔任李承乾太子少保之位,而標榜史冊,子孫後代之類的事情,李綱也早就已經不放在心上。
他更加好奇的是,究竟是什麽樣的改革,能夠在這位想法很多且雷厲風行的太子口中,都被稱為“大改,狠狠地改”。
李承乾微微一笑。
將在從江南道回來時,在馬車上就開始準備的冊子拿了出來。
李綱接過,孔穎達和虞世南兩人當即湊了上去。
倒是李泰和李佑兩人,一早就已經知曉了自家皇兄計劃做什麽,依舊穩穩的坐在那裏靜靜喝茶。
“嘶.......”
三人看著那份小冊子。
上麵的內容其實不多,但卻有很多細則很顯然是沒有拿出來。
首先為首的看到的第一條“內閣製度”,倒是並沒有引起幾人的驚訝,大唐在貞觀元年太原府開始改革之初,東宮這邊就有過類似的存在,也可以說是內閣的雛形。
隻不過關於這個稱呼,暫且也隻停留在朝堂六部和左右仆射這種層次。
內閣更多的還是類似於李承乾的秘書處。
但是,如今看來太子殿下是準備真正在國家層麵,實施這個製度。
對於文官們來說,這某種程度上算是好事,畢竟,內閣管理之下的朝堂,官員做事,推行某項政策,在得到了君主的準許之後,將會少去很多的掣肘。
而“內閣首輔”這個位置,也必定會成為文官們畢生追求的至高之位。
不過。
若是這位太子就隻是退出內閣製度這一項,又哪裏會被其成為“大改,狠狠地改”呢?
隨著眾人朝著下麵看去。
便是笑嗬嗬的李綱,原本老態龍鍾的麵容也變得凝重認真起來。
“天策府....政事堂.....樞密院.....督察院.....”
“軍機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