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李世民心疼,【文明覆滅結算】
字數:8076 加入書籤
前線涇陽,尉遲敬德的一份戰報傳回長安。
立刻讓一眾朝臣紛紛麵露喜色的同時,房玄齡等人更是立刻出列。
“陛下,涇陽我部守軍在內不過五千,卻能打出如此戰績,尉遲將軍勇武固然有之,但突厥大軍也必然如同太子殿下之前所說。”
“不過就是倉促調集的烏合之眾罷了,若我等布局有方,並非無重創突厥的可能!”
上一刻還在內心糾結,要不要讓自家兒子也去那個瘋起來誰都攔不住的太子外甥,身邊聽用的長孫無忌。
此刻也是出列附議。
“陛下,突厥頡利背棄與我大唐盟約,侵犯我大唐疆土,劫掠我大唐百姓,如今更是敢縱兵來我長安,陛下當施以雷霆!”
身後,群臣紛紛出列附議。
哪怕是崔民師等世家官員,縱然很不想李世民吃下突厥這個“大禮包”,但眼下長安有著李世民父子從世家這邊敲詐而來的糧草軍餉。
針對突厥的入侵。
赫然是已經沒有了曆史中本該存在的忍讓。
當即,太極殿上,剛登基不過一月左右的李世民,當即開始號令眾將。
隨著朝會結束。
群臣散朝,身為兵部侍郎的王銘腳步搖晃,神色淒然。
在他的手中,正有著一份剛剛新鮮出爐的聖旨。
“兵部侍郎王銘,恪盡職守,忠勇為國,即刻調令其轉太原守備,阻擊截殺突厥騎兵”
太原留守?
眼下太原要是還有可以出城作戰的兵士,那還能被突厥一路南下,殺到涇洲?
眼看著崔民師等幾個世家官員出來。
王銘急忙走了上去。
“諸位,諸位,某這當如何是好啊.....”
他手中握著那份聖旨,好似握著一個燙手的山芋。
一場大戰就要掀起,若是戰局動亂,他們這些世家也恐有傾覆的危險,一個操作不好,就真的如同那裴寂所說。
被李唐這對陰險父子,暗中差人滅了滿門。
崔民師幾人看到王銘手中的聖旨,後撤一步,見對方這副模樣,也隻能是歎息一聲。
“眼下我等亦是需要謹言慎行,陛下調令長安,涇陽,武功,甚至太原周邊兵力,尚且還能說是大戰突厥的布局。”
“但在我清河崔家族地附近調兵,其中意思已然不言而喻”
他歎息一聲:“王大人,多多保重。”
看著丟下這麽一句話,直接扭頭離開的崔民師,王銘不由焦急的將目光看向身為黃門侍郎的崔民幹。
“哎,我博陵崔氏雖在族地有著不錯的掌控力,但那也僅限於官麵,些許家奴護院,又如何能是當地守軍的對手,王大人,這一次非是我崔某人不願出手相助,實則.....”
“保重。”
博陵崔氏崔民幹也走了。
隨後,當範陽盧氏,滎陽鄭氏,等曾經所謂同氣連枝的世家門閥紛紛離開,原地隻留下王銘一個人,形單影隻。
曾經他們這些世家官員,身邊哪一個不是前擁後簇。
然而眼下,自從秦王府這對父子奪權,名聲盡毀的他們,掌控無人能及之武力,卻是隨時等著他們這些世家門閥跳出來。
“難道我太原王氏,真的要在我這一代覆滅嗎?”
王銘身形蕭索,身後卻是忽然傳來一聲幽幽的歎息。
“何至於此。”
王銘瞬間回頭。
卻見裴寂不知道什麽時候,出現在了他的身後。
此刻對方老神在在,明明身為武德舊臣,又是河東裴氏出身,太上皇老友,本是最應該擔心新皇李世民猜忌排擠的。
此刻卻是一點擔憂的模樣都沒有。
“魏國公,魏國公救我!突厥十萬大軍,縱使大敗撤回,我太原守軍不過三千,如何抵擋啊!”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生死攸關。
王銘也顧不上什麽臉麵,上前便是一拜,哭訴哀求。
裴寂聞言,先是回頭看了一眼身後的太極殿,隨後冷哼一聲。
“王銘啊王銘,你王氏祖上先賢輩出,前朝重臣亦是不少,為何到了你這一代,竟是如此目無乾坤之人?”
“難道你還和崔民師他們那些家夥一樣,認為眼下的天下,還是世家的嗎?”
裴寂說著,微微一頓。
又四下看了看,這才用一副恨鐵不成鋼的語氣小聲道。
“當今大唐是怎麽建立的?當今天子是怎麽上位的?你還不清醒!”
王銘淒然,攥著手中的聖旨。
“可陛下聖旨已下,若我放跑了突厥潰兵,陛下也必然不會放過我啊。”
裴寂已然是不太想和這個蠢貨多說什麽了。
太原王氏長久的興盛,倒是讓對方的判斷力,都比不了自己這個曾經沉寂過的河東裴氏族人。
他歎息一聲,伸手指了指東宮的方向。
“多餘的話,老夫不想再說,王大人你當明白,解鈴還須係鈴人,太原王氏若是不想被突厥潰兵滅門,子嗣傳承,書香斷絕,就應該看清形勢才好。”
看著裴寂離去的背影,站在太極殿前的王銘,目光不由朝著東宮的方向看去。
此刻,甘露殿。
太監王德恭敬匯報完東西,小心退出。
李世民搖頭輕笑。
“倒是一個老狐狸,算著老東西聰明!”
一旁,長孫皇後將一碗羹湯擺在他的麵前,又站在他的身後溫柔的給李二捏起肩膀。
“後宮不得幹政,臣妾也都明白,但二哥.....你真的打算讓承乾也上戰場嗎?這萬一要是出什麽亂子......他可是儲君啊。”
長孫皇後一臉擔憂。
然而,聞言李世民卻是冷哼一聲,似乎立刻想到了什麽。
一拍桌子,指著東宮的方向便是咒罵起來。
“朕倒是想讓那逆子留在宮裏,你看看他現在的樣子,朕還能管得了他?”
“觀音婢你信不信朕到時候就算是下令讓他留守長安,他都能在朕的聖旨到達前,直接帶兵衝出長安?”
長孫皇後無奈。
東宮這幾日的情況,她身為後宮之主,自然也是一清二楚的。
但若是尋常帝王家,她這個皇後還能借鑒古人,想出個從中調和的辦法,但是如今,自家丈夫奪權上位,自家兒子也是有著從龍之功的太子。
李世民說著,又是歎息一聲。
“說到底,還是朕的錯,若是那日齊王不是死在承乾手上,他如今也不會有如此大的壓力吧?”
“這孩子,嘴上總是說著不在乎名聲,但朕如何看不出來,他把名聲看得比命重要,不然也不會如此著急的想要組建東宮六率,還要親上戰場。”
“這孩子自從玄武門那日,就無時無刻不想著向天下證明,我父子二人當朝,無愧是天下。”
長孫皇後給李二揉著肩的玉手微微一頓。
眼眶已然含淚。
東宮。
“殿下,兵部侍郎王銘求見!”
當日就直接入職東宮,被李承乾安排了一個從七品下太子通事舍人職位的杜荷,表現出來很大的激情。
此刻在李承乾正和從七品上太子家令丞蕭銳交代著關於雪鹽買賣的時候。
快步跑了進來。
聞言,李承乾像是早就預料到的一般,淡淡擺了擺手。
“讓他進來吧。”
蕭銳小心將麵前李承乾整理好的,關於“濟民商會”的結構布局,以及今後產業經營的冊子收起來。
蕭銳原本還以為,因為自己父親是武德老臣的原因,這位據說要請太上皇駕崩的太子,恐怕不會給自己什麽真正的工作。
沒想到,今日連官服都還沒有領到,手頭就一下子多出來一大把需要操勞的事情。
而且還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殿下,這雪鹽,造紙,製糖的產業,您就放心交給臣嗎?”
李承乾的過分信任,讓蕭銳都感覺有些不自信了。
這三樣技藝,可都是真正意義上的金山銀山。
李承乾微微抬頭。
“怎麽?難道宋國公打算背棄我大唐不成?”
蕭銳急忙站直身體:“殿下何出此言,家父對我大唐忠心耿耿,我.....”
“那孤何必要防備於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隨著李承乾擺了擺手,蕭銳這才神色複雜的從顯德殿走出。
剛走出殿門,迎麵的,就看到一臉慌張又焦急的王銘隨著杜荷,快步走了進來。
自己這邊前腳剛剛邁出殿門。
後腳耳邊就傳來了王銘滿是惶恐的嚎叫聲。
“殿下,太子殿下救我啊!”
蕭銳回頭看了一眼殿內,映入眼簾的,卻是王銘那幹脆直接的跪在李承乾麵前的畫麵,不由得搖了搖頭。
乾英英給李承乾倒了一杯菊花茶。
眼下炒茶尚且沒有出現,但這東西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夠做出來。
倒是菊花茶簡單的很。
稍微加工的菊花,加幾片幹山楂,再加點糖霜。
喝起來比起那大唐的煮茶,也是強出來不知道多少。
李承乾淡淡押了口茶湯,眼睛卻是看著麵前書案上讓薛萬徹從兵部拿來的關於這段時間突厥肆虐唐境的奏報。
涇洲以北,至今已經有超過五十多個村子受到了波及。
其中更有十幾個村子,遭到屠殺。
李承乾聲音冷了幾分。
“王侍郎何故行此大禮?”
王銘跪在地上,眼下麵對突厥和大唐皇室兩把刀架在脖子上,他也顧不上什麽世家驕傲了。
“殿下,還請殿下放過我太原王氏吧,今後我王氏上下願為殿下,馬首是瞻!”
“嗬.....”
話音剛落,李承乾卻是嗤笑一聲。
“太原王氏馬首是瞻,嗬,倒當真是好大的牌麵,可惜,孤一向用不慣別人的刀子,樣式不喜歡,還生鏽.....還有可能傷到自己。”
李承乾的話,讓王銘本就蒼白的臉色,瞬間變得更加淒然。
“殿下,我太原王氏在朝中為官者眾多,旁係和姻親在地方為官者,更有上千,若得我太原王氏輔佐,殿下太子之位,必然更加穩固,我.....”
“嗬嗬,王侍郎的意思是,若孤沒有你們太原王氏的輔佐,就是德不配位,是嗎?”
李承乾緩緩的放下了手中的奏報。
眼神犀利,宛若剜骨鋼刀。
“朝中為官眾多,地方為官上千人.....倒當真是一方巨擘啊,不過可惜了。”
“這麽多我大唐英傑,卻是全要喪生於那突厥蠻子之手。”
“啪!”
李承乾惱怒的一拍桌子,怒罵一聲。
“突厥蠻夷,當真可惡至極,這次即便把突厥打退,待我大唐休養生息幾年,孤必定要犁庭掃穴!讓這些突厥蠻子,身死族滅!”
“為我大唐英傑報仇!”
李承乾緩緩轉頭,目光幽幽的在王銘的身上看了半晌。
“王侍郎,一路走好,大唐不會忘記你,也不會忘記.....太原王氏!”
王銘身體一顫,頓時意識到了自己說錯了話。
“殿下!是臣失言,王家萬萬沒有背棄大唐之異心啊!請太子殿下明鑒!臣願意為我大唐駐守太原,我太原王氏也願為阻擊突厥拚上全族性命。”
“臣非是懼死,實則擔心我等無能,有恐令陛下聖令蒙羞。”
“太原王氏忠心,日月可鑒啊,殿下!”
李承乾不說話,靜靜的抿著茶湯,獨留下王銘戰戰兢兢的跪在地上。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著,王銘卻是根本不敢站起來。
如今太原王氏,已是死局。
陛下和眼前的太子,都意圖敲打,甚至割裂五姓七望,突厥犯邊,處在波及附近的太原王氏,恰巧成了最為合適的針對目標。
而就在王銘這邊雙腿跪得發麻,額頭之上也開始涔涔冒汗的時候。
【叮!大乾古武文明模擬結束,文明覆滅,文明延續360年】
【是否進行文明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