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李恪:木葉飛舞之處,火亦生生不息
字數:8716 加入書籤
李恪對著兩名錦衣衛使了個眼色。
兩人緩緩將手中繡春刀從崔孝國的脖頸處移開,而原本在李恪身後的崔孝國的妻女,也是急忙朝著自家夫君(父親)身邊跑去。
崔孝國目光驚疑不定的看著坐在小院之中的石桌前。
緩緩品著茶水的李恪。
安慰了一番自己的妻女之後,這才深吸一口氣,看了一眼此刻已經完全被錦衣衛控製的家,邁步來到李恪麵前。
“坐下說。”
李恪淡淡開口,崔孝國聽話坐下。
“不知道郡王殿下來草民家中,還帶著錦衣衛,如此興師動眾是為了什麽?”
李恪目光在對方的身上掃視著。
“崔孝國,博陵崔氏旁係,出身雖然好聽,但實則根本融不進世家的圈子,前些日子葬去父母,家中直接再無多餘銀兩,如今隻能外出幹一些普通夥計,維持生計.....”
“本王倒是很好奇,你也是一膀子力氣的人,且武藝不淺,何不去搶,或者幹脆去找那博陵崔氏,找個護院的活計,總比給人扛大包要賺得多吧?”
崔孝國聞言,不卑不亢。
“崔某的武藝,不用於仗勢欺人,更不會偷雞摸狗,若是父輩武藝用於這種旁門左道,那和辱沒祖宗有什麽區別?”
李恪口中嘖嘖兩聲。
微微搖頭。
“若是這樣的話,恐怕你的妻女今後跟著你,注定要吃苦頭了。”
李恪微微一頓,忽然笑著看向麵前的崔孝國。
“本王給你一個差事如何?”
“錦衣衛?”
“嗯哼!沒錯,用世家大族的話來講,就是朝廷鷹犬.....”
崔孝國不由一愣。
“這.....殿下,您也說了,我可是博陵崔氏之人,讓我當錦衣衛,怕是不合適吧?”
然而。
他不說還好,當李恪聽到他竟然自稱是博陵崔氏之人。
卻是不由得哈哈大笑。
指了指周圍破敗的小院子,以及那從他這個角度,還能夠看到裏屋用來承接雨水的一個木盆。
“若你這也算是博陵崔氏之人的話,那本王的父皇和皇兄,為何要費心盡力的捯飭世族,就你們這個破房子,等到冬日降臨一場大雪,那你這博陵崔氏之人豈不是當場玩完?”
李恪笑著擺了擺手,也沒有搭理對方那明顯有些窘迫的表情。
伸手在桌麵上敲了敲。
“本王能夠出現在這裏,自然也是對你經過了一番調查和考量的,你為人還算正派,能力不錯,也是身負軍功之人,盡管這軍功也落到了別人的手中.....”
說到這裏,李恪敏銳的注意到崔孝國麵部那抽動的肌肉。
以及那因為不甘而攥緊的拳頭。
不由淡淡一笑。
“怎麽?無力?憤怒?亦或者不解?”
“這邊是世族把控地方和朝堂必然形成的結果,這一點本王的父皇很清楚,本王的皇兄也很清楚,所以,世族必滅!”
聽到李恪這句話,在場崔孝國一家頓時駭然。
“朝,朝廷真的要對博陵崔氏動手?”
“嗬嗬,你這話講得,好似我李唐皇室是要幹什麽官逼民反的事情一般.....”李恪嗤笑一聲,一旁一個錦衣衛將一份卷軸給了麵前的崔孝國。
當崔孝國在李恪的眼神示意之下,看清楚上麵的內容的刹那,整個人瞬間駭然的豁然起身。
麵上滿是驚悚與難以置信。
“這,這怎麽可能?博陵崔氏要反?!他們真的要反?!”
李恪冷冷一笑。
“你莫非是沒有看到今日博陵崔氏各個產業招工的告示?所有產業全都在招工,且給的還頗足,還有你不知道的,博陵崔氏最近馬車頻頻以各種借口,出城進入周邊山林。”
“而後當晚馬車又會回來,車上全是柴火,說是為過冬準備,可是.....車轍可不是那種重量的柴火能夠壓出來的。”
李恪緩緩說著。
然而,每說一條,崔孝國的臉色就陰沉幾分。
“他,他們怎麽敢?當今陛下可是從亂世殺出來的啊!他們怎麽敢?”
“單純博陵崔氏一家,自然不足,但如果是還有清河崔氏,趙郡李氏,以及範陽盧氏呢?”李恪搖了搖頭。
“他們企圖裹挾民意,以整個河東道作為基點,屆時是準備用什麽名義誆騙世人,我等暫且不知,不過有一點卻是可以確定。”
“如若真的讓他們謀而後動......河東道必定生靈塗炭!”
“無數百姓將會流離失所!”
崔孝國額頭之上瞬間冒汗,沉默著陰沉著臉,將卷軸之上錦衣衛調查的情報全部看完。
崔孝國深吸一口氣,緩緩再次坐在了李恪的麵前。
“郡王殿下,您是想要讓我阻止這一切?可是孝國如今情況,殿下應該更加清楚.....除了這一身的武藝,再無什麽拿得出手的,本身又不被博陵崔氏承認。”
“人微言輕,就算我去說,他們斷然不會接受,還會丟了性命。”
李恪微微搖頭,臉上表情忽然變得鄭重起來。
目光平靜的看著對方。
“這些暫且不提,本王今日想問你一件事,如若我大唐朝廷如同科舉一般,設有武舉,可令向你這樣的武勇之輩施展拳腳,再設立帝國軍校,由李靖,李世績,甚至是本王父皇那般的名將教授兵法”
“畢業之後直接任職軍中,為我大唐帝國開疆拓土。”
“你崔孝國,可害怕與人一爭?”
此話一出。
崔孝國瞬間雙眼瞪大。
武舉?帝國軍校?!
這兩個從未聽過的東西,僅僅隻是被李恪三言兩語的簡單說了一下,卻是讓崔孝國腦海中瞬間勾勒出一個軍人們的光輝未來。
李恪微微一笑:“並州如今正在進行新政改革,適合工匠晉升的工學,以及專門適用於各類型官員治理當地的官學,教材的編纂都已經初步完成。”
“武舉和帝國軍校,也是本王的皇兄想出來的,此舉不僅僅能夠讓我大唐軍人的晉升更加幹淨,且還能強盛我大唐軍力,削弱世族豪強的影響力。”
“所以.....此舉必然推行!”
“嘩啦!”
屁股剛剛坐下沒一會兒的崔孝國,再次震驚的站了起來。
整個人激動的便是麵色漲紅。
“如若我大唐真的推行武舉和軍校晉升之策,我等武人何懼一戰!無非就是憑真本事說話罷了,輸了那也是技不如人!”
李恪微笑頷首。
他想要像自家皇兄勉勵薛萬徹他們那般一樣,站起來拍一拍對方的肩膀,以茲鼓勵。
然而,看了一眼崔孝國這幾乎相當於兩個他高的身材,頓時選擇了繼續坐在原本的位置上。
伸手從一旁的錦衣衛手中,接過一枚令牌。
推到崔孝國的麵前。
“世族於朝廷,於國家,百害而無一利,他們就像是趴在大樹上吸取精華的蠹蟲,不僅僅阻礙了大樹的生長,而且還占據了原本應該冒出新芽的位置。”
“你是一個天生的軍人,你有本事獲取軍功,不要讓世族成為你的拖累。”
李恪說著,緩緩起身。
看著錦衣衛將早早準備好的一身飛魚服,擺在桌子上。
忽然像是想到了什麽。
“本王的皇兄曾經說過一句話,木葉飛舞之處,火亦生生不息。火光將會繼續照亮大唐千家萬戶,並且讓新生的樹葉發芽。”
“本王以大唐東宮錦衣衛指揮使的身份給你下令”
“誅殺國賊!報效朝廷!”
“你能動用的人手,本王會讓人給你準備好,另外你若是有一些信得過的,同樣對世族把持國朝之事不滿之人,亦可自行啟用......”
李恪的聲音,隨著錦衣衛的接連離開,逐漸消失。
小院之中,崔孝國看著麵前代表著皇權特許的錦衣衛飛魚服,以及那一柄是個男人都不能不愛的繡春刀。
不由深吸一口氣,整個人仿若在這一刻瞬間重生。
他緩緩拔出手中的繡春刀。
看著那刀身之上映照在月光之中的自己。
口中忍不住輕聲呢喃。
“木葉飛舞之處,火亦生生不息。火光將會繼續照亮大唐千家萬戶,並且讓新生的樹葉發芽......”
與此同時。
河東道清河崔氏族地,今天卻是河東道四族世家家主集齊。
“諸位,滎陽鄭氏鄭江那老王八蛋膽小如鼠,如此這般就將祖宗基業拱手讓出,還讓自家後輩去那突厥草原絕地,如今反倒是省去了我等在河南道布局。”盧照靜目光閃爍。
一邊說著,一邊在河東道的堪輿圖上比比劃劃。
好似一個真的要運籌帷幄的將軍。
“眼下我等已經暗中掌控洺州,魏州,趙州,滄州四地”
“其中洺州糧倉儲備充裕,且守將也是我盧家暗中扶植之人,可堪一用”
“魏州,趙州兩地,距離崔氏較近,可用作抵禦河東道大軍襲擊”
“另外滄州臨海,我盧家已準備好足夠海船,若大事有變,我等隨時遁去,如今族內貴重財貨之物,已然裝船......”
火光映照之下,在場每個人的臉上,都是寫滿了野心二字。
盡管這份野心,隨著那跳動的燭火,顯得那般色厲內荏,但是讓他們像是太原王氏和滎陽鄭氏那般,放下一切,乖乖的任由皇家予取予求。
他們做不到!
清河崔氏崔民師微微搖頭。
“不夠!若是我等能夠再拿下易州,可阻截來自並州可能之敵,那位太子,可是視我等世族為仇寇,不得不防!”
一旁博陵崔氏崔民幹深吸一口氣,忽然開口。
“我博陵崔氏,還有一支海外船隊,都是些亡命之徒,還有倭國武士,若是讓他們登陸,亦可用作一戰”
頓時,在場眾人不由紛紛側目。
尤其是範陽盧氏盧照靜,更是驚訝非常。
本以為,他們隱藏了一支海外的大型船隊,就已經夠能夠隱藏了。
沒想到,博陵崔氏竟然暗中豢養海外武力。
要知道,在海外豢養武裝,可要比在大唐境內,少去了很多的顧慮。
頓時。
眾人原本還有些忐忑的心,似乎在這一刻,又多出了幾分勇氣。
一時之間。
大唐內部此刻竟也是顯得多了幾分波雲詭譎的氣氛。
河東道各地官署開始頻頻接到朝堂罷免官員,調動軍隊的命令。
河東道幾大世族的不上道。
終究是讓大唐皇帝陛下,在長孫無忌日複一日的攛掇之下,決定動以刀兵。
在上層刻意的隱瞞之下。
五萬精鐵兵甲鋼刀,分成數批,從宮中運出。
分別給左右武衛將軍府開始裝備。
並在李世民的命令下,李靖正式領兵河東道總管,左右副將程咬金和李孝恭。
另一邊,長孫無忌被李世民任命為河南道刺史。
李世績領河南道司馬。
另外,並州道尚且還在雁門關的侯君集,也是接到了來自長安的提醒,謹防突厥趁勢作亂......
領到旨意的侯君集一臉懵逼。
什麽東西?
突厥?作亂?
他看了看一旁女牆之下,一片祥和的養殖區,遠處再次動工修建羊毛紡織廠,而更遠一些的地方,一支完全裝備了精鐵戰甲,可以說是武裝到了牙齒的雁門關守軍。
正認真盤查登記著前來投奔大唐的突厥牧民。
再由官府給這些人,雇傭或者租賃給他們從突利等部族手中購買來的牛羊,讓他們打理。
一片欣欣向榮,甚至他這個雁門關統兵總管,每天除了閑著練練兵,訓練一番新組建的雁門關騎兵。
就是樂嗬嗬的前去羊毛作坊,看看這些時日的賬目。
突厥作亂?
本將軍盼得脖子都要斷了!
侯君集心中不以為然,正準備讓人將聖旨收好。
倏然,雁門關外,那貫穿養殖區,一直貫通到雁門關正門口的水泥大道之上。
快速飛奔而來一道快馬騎兵。
那騎兵身上還分明紮著兩根箭矢。
此刻遠遠的,侯君集便是聽到一道嘶吼聲。
“滎陽鄭氏勸降阿史那社爾所部成功,遭頡利牙帳突襲!使團損失慘重!”
“突厥襲擊我大唐使團!”
一陣陣腳步聲中。
李承乾像是更早的收到了這份消息一般,在侯君集都沒有想到的情況下,忽然在城頭上冒出來。
“潞國公!下令雁門關守軍備戰!”
“薛萬徹,命令東宮六率騎兵即刻準備!”
侯君集一驚。
“殿下,可是要直接對突厥開戰?用襲擊使團的理由?”
李承乾準備邁步回去著甲的腳步一頓,回頭之間,眼中卻滿是興奮與侵略的火光。
“還有一條.....自由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