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辭舊迎新,欺天啦!!!
字數:10719 加入書籤
太原王氏府邸。
“如今爾等已是官身,有些話,老夫作為王家家主,今天有必要當著你們所有人的麵,好好的講一講......”
明明太原王氏一家足足十幾個人得了官身,要麽是各地的縣丞,縣尉或是通判,要麽就是如同榜首的王倫科一般的一縣縣令。
這等光宗耀祖的大事,此刻王銘眼中卻是看不到絲毫的喜色。
反而,滿是凝重之色。
“爾等需要清楚,爾等能夠以官家的身份,還站在這裏,不是因為我王家門楣有多麽高,也不是因為老夫是並州刺史,而是因為,當今太子殿下,願意給我等一個自救的機會!”
他深吸一口氣。
“你們也已然目睹了這並州道,這太原府這半年的時間內,究竟發生了多大的變化,曾經被我等視為草芥的平民,已然有了讀書識字的機會。”
“他們的起點很低,遠遠比不上我王家子弟啟蒙便是名師親自教導,更比不上我王家子弟有鍾鳴鼎食的家業,他們還需要忙忙碌碌的去討生活......然而,莫要以此就敢言說世族未滅之黃口狂言!”
王銘目光之中帶著幾分令在場,包括王青雲這個王家嫡長子在內,都未知心驚的果決和狠辣。
開口就是語出驚人。
“爾等盡需通曉,太原王氏!已然滅亡!”
不理會眾人震驚又不解的眼神,王銘沉默半晌,又忽然長歎一聲。
“最多十年,這並州道,必定處處人傑地靈,我太原王氏這等微末家學,在太子殿下大力推行的新學麵前,終究不過是螳臂當車。”
“此時或可為爾等競榜奪魁之倚仗,三年五載之後呢?”
“始末家學,怕是已然不足為外人所道”
王家府邸之中,此刻前來的還有太原王氏幾房的長輩,此刻這些人卻是如同站在王銘麵前恭敬聆聽的王倫科等人一般。
靜靜的低頭思索著。
“老夫如今忝為並州刺史,幸得仁德太子垂青,過蒙拔擢,輔佐這新政之事,爾等身為我王氏子弟,無需擔憂自己英才蒙塵,良駒駢死”
“為官一方,當思量報國治民,埋頭認真做事,全力推行殿下所布新政之策,勤學好問,不可自恃門楣高潔而驕縱狂傲”
“爾等麾下或是同僚之中,今後必定不少寒門百姓出身之英才”
“太原王氏可為爾等安民社稷遇阻之後盾,斷無助紂為虐,為虎作倀之倚仗,當謹言慎行,謙遜有禮,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此乃大道至理!”
“若遇新政之策,恐有損我太原王氏私財家業,勿要遊移!萬事當思國法為先,即便他日老夫變節,爾等亦需以大唐能臣匡扶社稷為己任,討伐不臣!”
“他日即便我王氏已無當年輝煌,宗祠分裂於華夏各地”
“然,家學雖末,家風不亡!王氏不滅!”
......
新春臨近。
“今年並州道百姓們的春節,看樣子應該能過得紅火一些了......”
李承乾脖子上圍著一圈乾英英親自織的的圍巾,紅豔豔的經過染料處理的羊毛線織就得圍巾,此刻配上李承乾一身素白幾乎要和周圍冬雪融為一體的長衫。
倒是給他的身上,增添了幾分人氣。
李承乾站在陽成宮宮牆之上,看著太原府熱熱鬧鬧的場麵。
像是在感慨,又像是在自我安慰。
然而,站在一旁的李泰和李恪,卻分明都能聽出來自家皇兄言語之中的不滿意,皇兄終究希望百姓能夠過得更好一些。
按照皇兄所說。
至少日常一家子都要吃得起肉,一家四囗要保證能很輕鬆的每頓兩菜一湯......
這怕不是想要讓百姓們都過得如同他們這些皇子一般吧?
“如今東突厥平定了,隻要再拿下高昌,遏製住西突厥,前往西域的商路就能被我大唐掌控,屆時我大唐可以派遣商隊,或者幹脆以重禮誘惑西域胡商。”
“讓他們把西域各國的一些特有作物種子,送來我大唐,並州道農學院這邊加以培養和改育,我大唐的瓜果蔬菜等作物也能夠多出來很多。”
“百姓們能種的東西多了,收入也就多了,將來餐桌之上吃的東西,自然也就多了......”
李承乾口中喃喃著。
一旁李泰和李恪兩人不由無奈對視一眼。
太子這個位置,應該是有什麽邪風在吧。
他們好好的皇兄,自從坐上這太子之位,每日起來看著東宮六率吃的早餐,會忽然感歎如果大唐能夠如同林邑或者天竺那般氣候得天獨厚就好了。
百姓們也可以一天三餐。
又或是因為聽聞外麵積雪,馬車打滑造成了百姓傷亡,愧疚長歎。
如果大唐有橡膠樹就好了之類雲雲李泰和李恪聽起來都頭皮發麻的話語。
總而言之。
在他們兩兄弟眼中,明明各地都在蓬勃發展,百姓們的日子正在一天天變好。
在他們皇兄的眼中,大唐卻就是一個時不時需要丟掉臉麵,找身邊鄰居借點好東西過日子的窮酸小國......
李承乾倏然又是長歎一聲。
“啊!慢!還是太慢了啊!”
“糧食積累慢!船隻建造慢!官道延伸慢!人才成長慢!”
“哎......”
今日就是他們三兄弟啟程返回長安,準備回京休沐過節的日子了。
然而,心情不佳的李承乾,看著同樣喜氣洋洋,前來匯報今年並州道發展情況的刺史王銘,卻是忽然歎息一聲,抓住對方的手。
“王卿啊,孤好苦啊~”
王銘:“???”
他一時間被李承乾這無厘頭的一聲哀歎,搞得大腦不由一白。
猶豫了一下,見一旁的李泰和李恪兩位皇子殿下,並沒有給出提示的意思,也是隻得小心翼翼的詢問起來。
“殿下,可是有什麽憂慮的?”
李承乾長歎。
“孤想要一所囊括天下所有名醫的大唐帝國醫院和醫學院”
王銘:“.....這,臣會加緊安排搜羅”
“孤想要幾十萬倭奴給孤日日夜夜的挖礦修路”
王銘:“幾,幾十萬是不是有點太多了.....這,臣會和鄭家那邊溝通”
王銘額頭之上,已然是冒出了一些不安的汗水。
然而,李承乾卻是雙眼空洞,一副欲求不滿的模樣,拉著對方的手。
“孤想要一支海上的鋼鐵艦隊”
王銘:“啊?鋼鐵,海上?殿下,這鋼鐵在海上是浮不起來的,不過臣已經準備了折子,按照您的意思,今年請求陛下準許我等在河東道登州沿海,建立造船廠。”
“建造帝國大學船舶學院設計的那種名叫寶船的海船.....”
李承乾點頭,似乎終於是感受到了些許的安慰。
“王卿.....孤想要讓我大唐子民,家裏今年都增添一兩個娃娃”
一旁,李泰和李恪已經捂著嘴,躲到了一旁偷笑去了。
獨留下王銘此刻一個人,被李承乾抓著手,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這,殿下,這生娃娃這種事情,老夫雖說是並州刺史,這.....這事老夫也管不來啊,等等!”
王銘苦惱的表情,忽然似是想到了什麽,雙眼瞬間一亮。
湊近李承乾一些。
“殿下,臣有一策,雖不能讓我大唐百姓,今年就抱上娃娃,但是至少明年,必定能夠家家戶戶降生孩童。”
頓時,李承乾空洞的眼神之中,瞬間回神。
“什麽計策?可是要以錢財鼓勵?”
王銘微笑搖頭,目光看著此刻的李承乾,一張老臉匯聚成一朵老菊花。
“殿下,這種事情,其實是不好用錢財鼓勵的,但是,我等卻可以從別的方麵鼓勵”
李承乾一愣,看著對方愈發炙熱的目光。
忽然似乎察覺到了什麽。
“殿下,您身為我大唐儲君,如今也該到了擇備婚配的年齡了,小女嫣然,對殿下傾慕已久,也是國色天香,如今待字閨中,從小有我王氏家學熏陶,殿下......”
李承乾驚怒:“撒開!”
一把將王銘這廝的手掰開,李承乾當即便是豁然起身。
對著身後偏殿之中偷笑的兩道身影,便是怒罵一聲。
“李泰!李恪!死哪去了,命令車隊,準備出發!”
王銘急忙想要跟上:“太子殿下,老臣還沒有匯報.....”
“把東西交給乾英英,滾回去處理你的公務!”
......
長安,甘露殿。
“嗯,嗯,很好,沒錯,就是這樣.....”
李世民一臉滿意的看著手中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等幾個“內閣成員”呈上來的,已經給出批閱意見的奏折。
滿意點頭。
又在幾人無奈又恭敬的目光中,拿起一旁桌案之上的印璽。
頗為鄭重的在印泥上按了一下,又對準奏折上的空白位置。
“砰!”
“好了!就按照此策處理即可!”李世民一臉滿足的將蓋章的奏折,重新遞給對方。
美滋滋的端起一旁桌案之上的茶碗。
吸溜吸溜的便是發出一陣舒暢的聲音。
“哈!那逆子,還和朕說處理公務需要從亥時,處理到子時,嘖嘖嘖......”
“等那逆子回來,朕倒要好好質問他一番,些許公務而已,如何能夠讓朕的太子,勞心費神到那等地步,此乃欺君!”
“朕非要狠狠的把那逆子吊起來抽一頓!”
李世民臉上滿是自得和不屑之色。
這內閣的玩法,如今已然是被他摸了個七七八八。
原本最應該頭疼的問題,丟給了內閣的成員,讓他們去思考處理辦法,自己則是隻需要以皇帝的身份,想一下他們的處理方法是否得當。
如果沒有問題,那直接蓋章讓手下執行就是。
若是不行。
李世民也會蓋章,隻不過卻是最近剛剛讓人刻出來的“否”的印璽。
長孫無忌無奈的接過手中的奏折,看著一臉得意的皇帝妹夫,終究是沒敢打破這位皇帝陛下,幻想之中自己英明神武的形象。
更沒敢告訴他,此刻這份關於“大唐師範學院”的建立之策,完全就是他們按照太子殿下,如今已經在並州道那邊,開始執行的路數。
按部就班搞出來的。
我們這些臣子沒有燒腦,陛下您倒也大可不必做出一副自己今日頗為辛勞的模樣.....
“哎......”
無聲的歎息過後,長孫無忌回到自己在甘露殿,被李世民安排的位置上。
明明都是按照太子殿下的新政之策,按部就班的來做事,他們根本都沒有耗費什麽精力。
但每日看著這位皇帝妹夫,長孫無忌卻感覺有種陰陽失調的身體無力感。
手頭的工作處理完。
長孫無忌看了一眼,還在另一邊苦哈哈的處理著六部折子的房玄齡和杜如晦,起身對著李世民行禮之後,這才邁步朝著黃昏的殿外而去。
下班啦~
一隻腳剛剛邁步走出甘露殿殿門,另一隻還在殿內的腳,便猛地一個助力。
“颯~”
孫公公看著不過一門之隔,卻在頃刻之間。
好似瞬間得道飛升一般,佝僂的身體挺直了,總是歎息說頭疼的腦袋也清醒了,走路不累,腰板也不酸了,眨眼就朝著宮門方向快步跑去的長孫無忌。
搖頭心中忍不住的感歎。
“這朝堂之中的袞袞諸公,果然都是會演戲的存在。”
另一邊。
剛剛走出宮門,一身班味盡褪的長孫無忌,便是即刻招呼自家車夫。
“走!回府!”
長孫無忌樂嗬嗬的坐在馬車之中。
想著回去小酌一杯,再一想此刻還在那甘露殿陪著樂滋滋喝茶的皇帝妹夫,苦哈哈的批閱折子的房玄齡兩人,心中愈發輕快得意。
然而,就在他這邊剛剛回府,家中管家卻好似早就等候在這裏一般。
“老爺,今日莫名有不少人,登門送禮.....送得還都不輕,似乎是想要托老爺您辦點事情.....”
長孫無忌眯了眯眼,本不想理會。
聽到不僅僅送禮的人多,還都是重禮,也不由得眉頭皺了皺。
“可有拜帖和書信?”
管家急忙將東西拿來。
十幾封工工整整的信封和拜帖,引得長孫無忌都不由得一愣。
果真是莫名其妙啊。
他拿著書信,回到書房之中,一封封的打開,上麵的內容,卻是讓他越看越覺得不對勁。
急忙對著外麵呼喊了一聲。
“今日可有《大唐新報》送來?”
管家急忙而來:“老爺,恰巧送來......”
看著已然是四天前的《大唐新報》,長孫無忌急忙翻開,隨後,一行醒目的標題,就以頭版頭條的方式,映入眼簾。
“對官員貪腐零容忍!太子殿下令,並州道官吏貪腐超過五百貫者,剝皮實草!”
“嘶!!!”
瞬間!
真相大白!
長孫無忌這才注意到,這十幾封拜帖和書信,竟然全都是來自並州道。
至於內容,也是極其的一致。
希望長孫無忌這個吏部尚書,能夠幫忙將他們調離並州.....
而且,這十幾封信背後的並州官員,還是能找到他長孫無忌的門路,能夠讓管家接受拜帖和書信。
又有多少沒有門路的人呢?
書房之中,屁股都還沒有坐熱的長孫無忌,再次頂著寒風坐上了出門的馬車。
這一次,他先是去了一趟自己的吏部衙門。
當他問詢今日當值的官員,有沒有並州道送來的官員書信時,後者直接給他端來了一個木箱。
這個因為世族空出來位置,而被提拔到了吏部的年輕官員一臉疑惑。
“尚書大人,屬下還正準備向您匯報呢,今日也是奇了怪了,並州道足足送來三百多封大小官員的書信,似乎還都挺急的.....”
長孫無忌深吸一口氣,交代對方一聲不要傳揚。
便急忙再次坐上馬車,前往宮中。
“哦?輔機你怎麽又回來了?莫非是來陪朕?哈哈哈”
沒有在此刻的甘露殿飲酒,已經是李世民陛下最大的自覺了。
長孫無忌無言,來到李二的桌案麵前。
“陛下,並州道三百多名官員,想要調任前往我大唐其他州道,集體給吏部送來了折子。”
李世民一愣,隨後卻是忽然哈哈大笑。
“哈哈哈哈!朕的那個太子,看樣子是真的在並州官場惹人厭了,三百多官員,乖乖,這怕不是有十分之一了吧?”
長孫無忌嘴角抽搐,正斟酌著用詞,好讓皇帝妹夫不要在知道真相之後,那麽的生氣。
而就在這個時候。
應該是和長孫府上的送信使一起從太原府出發的《大唐新報》,也在此刻送到了宮中。
孫公公笑嗬嗬的將陛下每日都要看的報紙,放在桌案上。
李世民拿起翻閱。
隨後下一刻。
長孫無忌盡管低著頭,都立刻能夠感受到一道冰冷又滿是憤怒的眸子。
聚焦在了他的身上。
“輔機,你剛才說.....並州道三百多名官員,集體請求調往別的道?”
長孫無忌忐忑點頭。
將一個木箱遞到李世民的麵前。
李世民看著木箱之中,滿滿當當的表明官職職位以及署名的申請信。
一張原本還有些幸災樂禍的笑容,瞬間陰沉可怖。
“嗬哈哈哈哈哈哈!”
“好啊!當真是好啊!”
李世民咬牙切齒,憤然起身猛地將麵前的木箱劈手奪過,隨後便是狠狠地砸了出去。
一道引得甘露殿瓦片窗欞都好似在顫動的怒吼聲,倏然傳出。
“啊啊啊啊!欺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