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天武六策!燥起來吧!

字數:4474   加入書籤

A+A-


    天武元年末。
    新歲將臨,各地張燈結彩,準備辭舊迎新的時候。
    一張張榜文卻是以長安為中心,迅速的在周邊如太原府、洛陽,以及各道首府府衙門前被張貼了出來。
    隨同榜文一同的,還有原本即將迎來休沐的各地官吏們,又緊急的接到了上麵的通知。
    “當當當!”
    清脆的銅鑼聲在太原府龍門大街口響起,從這裏還能夠清晰的看到那正在進行增高和部分重建的陽成宮,巍峨雄渾,好似西山之上一頭匍匐的嵩駿猛獸。
    “走過的路過的,停一停,看一看嘍~”
    “天武聖人又有新令頒布啦!”
    “好事!大大的,頂好頂好的大好事嘞!”
    年輕的吏員大聲的呼喊著,頓時有路過的商人和百姓們,都不由紛紛駐足聆聽。
    他們滿是期待,站在前排的人看著那榜文之上寫得密密麻麻的內容,卻是呼吸倏然變得急促起來。
    “我了個天老爺啊,聖人,聖人竟然,竟然要賜爵?!”
    如今的大唐百姓們,家家戶戶都已然過上了豐衣足食的好日子,家家添丁,戶戶識字。
    而當這種生活富足之後,人們的欲望,尤其是精神層次的欲望也將會迅速提升。
    更高的社會地位以及鄉間,乃至是郡縣裏的名聲,就是百姓們都開始在潛意識裏進行追求的。
    商人們想要一些好名聲,若是放到前朝,亦或者更早的時候,要麽是給朝廷捐錢捐糧,要麽就是給當地孤兒院之類的地方進行修繕出錢。
    還有就是如道觀廟宇這些地方。
    但是,而今的大唐,的確存在孤兒院,但那裏的孤兒卻有著專門的朝廷機構進行管轄和監督,資金充裕,孩子們的生活和學習也有所保障。
    而如道教和佛門這些宗教機構,也被朝廷嚴格限製。
    尤其是給道觀和佛門捐贈香火錢這種行為,朝廷是要抽極高的稅收的,而且......每年可以收取的香火錢也是被嚴格實施了上限設置。
    於是,商人們想要一些好名聲,就不得不主動的承攬一些給郡縣進行修橋鋪路的活計,就這,朝廷還要審查他們的商會資質,審查他們的納稅記錄.....
    商人們那個無語啊。
    這年頭,賺錢比吃飯喝水容易,但想要賺名聲,那倒是擠破腦袋都搶不著啊.......
    聽到這聲呼喊,人群後麵的幾個商賈都是不由的瞬間一驚,急忙一邊告罪,一邊往前麵擠。
    來到榜文前,一眼便看到了那為首的幾個燙金大字。
    “天武六策!”
    “1、九等勳爵製”
    “2、土地分授規製”
    “3、家族激勵機製”
    “4、雙印製”
    “5、聖心製”
    “6、唐同文製”
    一共六項政策,統稱天武六策。
    那吏員大聲的開始給眾人講解起來。
    “諸位,如今我大唐太上皇親臨大軍,禦駕親征,如今最新戰報不僅僅俘虜了那拜占庭的皇帝,更是還打下了拜占庭的敘利亞行省,麵積相當於我大唐一道之地了!”
    “此次大戰之中,不少我大唐將士都得了功勳,更有甚者被賜予爵位!”
    “這六策第一策的九等勳爵製,便是專門為西征將士設立.......”
    吏員見不少家中明顯沒有人參軍的百姓,露出失望之色,趕忙高聲繼續道。
    “雖說是給西征有功將士們設立的政令,然,也並非完全與我等無關......即便是家中沒有從軍的,但是也可因第二策土地分授製,一同得些好處.......”
    .......
    “陛下,老臣還是覺得,這軍功的賞賜未免太高了......”
    說話的是大唐的戶部尚書,年輕官吏恨得牙癢癢,但就是不死,就是不退,還頗得聖眷的密國公封德彝。
    天武元年過去,這老東西又老了一歲。
    不過,那容貌卻像是按下了暫停鍵一般,再也看不出來更加衰老的模樣。
    此刻苦著一張臉,看著一邊喝茶,一邊垂釣的天武皇帝,小聲開口。
    “這開疆九爵,比之開國勳爵提升的速度可絕不可相提並論呐,開國男爵一個爵位,少說要參加過我大唐立國之戰,亦或者在工程學術領域有極高成就才可得賜。”
    “可這開疆九爵的一個鎮邊男爵,就隻需要斬首二十便可得賜,甚至遷徙親族五服內五戶不少於四口之家的人去新土邊鎮,就可以從從九品,提升為正九品......這”
    封德彝眉頭皺的更深了。
    想想他這個密國公的爵位,又是憑借祖上家族的名聲,又是自己在隋末時候各處經營,四下打點,和五姓七望蠅營狗苟,對李唐皇室卑躬屈膝,才勉強因為太上高皇帝仁慈,得賜升到國公爵。
    而且還是一個邊緣的國公爵。
    但是,此次西征大軍,如果按照這天武六策頒布的內容去執行。
    封德彝忽而覺得有一股子氣喘不上來,老夫可太難了。
    李承乾看他這副如喪考妣的模樣,隻覺好笑的很,這老東西雖是個殘血的,但卻是最能堅挺的,雖是個官迷,但卻又是個能察言觀色,辦成事的能耐人。
    他拍了拍身邊的一個空位,示意對方坐下。
    “嗬嗬,密國公這是在擔心朕將來厚此薄彼,亦或是擔心開國勳爵的地位不保?朕原來在諸位老臣心中,竟是如此小人啊?”
    他調笑的一句話,卻是嚇得封德彝剛剛屈膝要坐下的身子,倏然僵住,緊接著,急忙後退一步,就要給李承乾跪下。
    被他一隻手瞬間攔住。
    “好啦,這麽些年了,膽子還是這般開不得玩笑!”李承乾翻了個白眼,封德彝卻是老臉慘白,誰要是真的把皇帝的玩笑話當成玩笑話。
    那可就真的是在搞笑了。
    他戰戰兢兢,也不敢坐了,繼續站在那裏,明明是國公,那姿態卻如同此刻李承乾身後的太監總管王德一般。
    李承乾也不再讓對方坐下,一邊盯著海池的湖麵,一邊幽幽開口,視線的更遠處,海池的另一邊,還能看到自家皇爺爺,太上高皇帝李淵的新宮殿,大明宮的修建工地。
    “封愛卿啊,你也是三朝元老了,有些事朕不說,你們這些老臣也該明白,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人,任何家族能夠永遠的趴在以往的功勞簿上吃上一代又一代,總會有個結束的日子。”
    “五姓七望曾經的崔盧李三家是如此,而今能夠延續的太原王氏和滎陽鄭氏亦是如此......”
    太原府。
    太原王氏府邸,王銘這個家主坐在主位,下手的卻是一眾太原王氏出身的大唐官員。
    他們大多都是年輕一代,而能夠齊齊聚在這裏,也虧是到了年關休沐。
    然而,眾人的臉上卻盡是凝重之色。
    王銘開口。
    “老夫叫爾等前來,隻為一件事,我王氏需分出些許族人,前往河西道、以及西征新土,這不僅僅有利於我等王氏延續,亦是而今聖上所期許。”
    “老夫以寫信去我族西征軍中子弟,命他們搏命爭功,而我等如今,也需提早選出赴西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