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相親相愛一家人:呦是遼東王回來了
字數:5164 加入書籤
在外麵浪蕩了一年多。
當長安的百官收到皇帝陛下即將返回長安的時候,都是不由片刻的恍惚了一下,腦袋似乎還在本能的運作,思索如今這大唐的皇帝陛下是哪位.......
內閣,當初在成都府擔任刺史,後來在劍南道施行貞觀新政的時候,一直擔任貞觀皇帝陛下左膀右臂的盧仕明,如今也憑借出色的履曆和政績。
被當今天武常務副皇帝陛下,提拔進入了長安內閣。
此刻,正在和幾位同僚們商議著,關於非洲發展經略之事的他,拍了拍有些木然的腦袋。
“皇帝陛下要回來.......”
哦,是哪位當初的太子殿下呐。
這日子過得太快,又或許是自貞觀那一朝,百官們都是隻聞太子,不知聖上。
如今到了天武這一朝,這種習慣竟然又再次的得到了延續。
蕭銳這個天武皇帝陛下的姐夫,更是一臉的無奈和惆悵。
“哎,太子那邊應該不會和陛下吵起來吧?”
他有些拿捏不準。
這一年的時間裏,太子從一開始的監國理政,還有些生疏,到隨著設立了中書院,又把幾個兄弟親王拉過來輔政。
也逐漸的已經越發的有了明君之相。
工部各地的水利和電力等城池基礎建設,工程量相比較天武皇帝在長安的時候,又增加了不少,但不論是人才還是預算都處理的井井有條。
阿拉伯半島那邊猶太人們的叛亂,也在長安這邊太子殿下的協助下,已經被漢王和梁王兩人鎮壓,並展開了秘密的去油行動。
再想想如今那位天武皇帝陛下,這一兩年都幹了什麽。
內閣眾人麵麵相覷。
.......
“嗬,還知道回來,孤還以為孤的這位好父皇要等到孤培養出來接班人,自己親自去找他呢!”
東宮,一年多的朝政處理和大權在握,讓本就英姿勃發的他,更是多了幾分禦極天下的天子威嚴。
他還想要說些什麽,主要到母後乾英英不滿的眼神。
頓時囁嚅著,在心裏嘀咕了幾聲後,選擇沒有當場說出來。
然而。
他有這樣的顧慮,一旁的胞妹天武長公主越鳥李樂雅可沒有這樣的顧慮,不滿的輕哼一聲。
“母後你就是對父皇太縱容了,當初皇爺爺出去花天酒地的時候,皇祖母可不是一點都不管,瞧瞧現在,要是沒有遮婁其四王子發現新大陸這回事,父皇他指不定又要去哪天逍遙快活去.......”
“就你話多!”乾英英瞪了她一眼。
隨即,想到這一年來,那位皇帝夫君的所作所為,那完全真正意義上的撂挑子給太子的行為,放在任何時候都是絕對的炸裂。
好在太子象瑜聰慧,也是個能頂事的。
加之百官和朝堂如今的官員選拔體係都已經非常成熟。
雖說心裏多多少少對這位陛下也存有幾分怨氣,皇後乾英英依舊是耐著性子,勸導幾個皇子和公主。
“你們父皇若是真的不管事,又豈會在這時候要回來?太子你若是覺得你父皇完全不管你,你大可試試去花天酒地一番,你看看錦衣衛會怎麽處理你,你皇祖父會怎麽斥責你,你父皇又會不會還留在外麵遊玩?”
太子象瑜不說話了。
乾英英深吸一口氣。
“命宮人準備幾日之後的宴席,到時候朝中大員都要赴宴,你是兒子,更是太子,需得知道該怎麽做,明白嗎?!”
太子象瑜扯了扯嘴角,作揖回應:“兒臣明白!”
長安朱雀大街之上。
一輛漆黑色造型和李承乾記憶中後世老爺車極其相似的汽車,正在李泰的親自駕駛下,在一眾朝廷官員,以及聞訊而來的各大商會會長和長安百姓的為官中。
正平緩的行駛在朱雀大街的道路上。
“奇物!當真是奇物啊!”
“嘶.......這鐵車明明能自己走動,但卻不如火車般笨重,也不見那蒸汽機。”
“嗬,瞧你那點見識,有這湊熱鬧的時間,不妨多訂閱一些報紙,我這個門外漢都知道,那玩意兒乃是天工司魏王殿下研究設計的新車,用的是內燃機。”
“什麽是內燃機?”
“........”
眾人議論紛紛,坐在主駕駛座上的李泰卻是神色認真。
此刻整條朱雀大街都已經被錦衣衛和金吾衛肅清,寬闊的道路上,隻有他這一輛大唐汽車在行駛。
他腳下輕踩油門。
“嗚嗚嗚.......”
輕微的機械運轉聲中,隨著一股刺鼻的煙氣自排氣管排出。
原本隻是如同尋常馬車速度一樣行駛的汽車,倏然開始提速。
“三十碼!三十五碼!四十碼.......”
儀表盤上,指針開始滑動,副駕駛位置上的靖王貔奴麵帶潮紅,隨著加速的動能不斷增大,那種新奇的推背感讓他的心陡然提起,但卻又頗為享受。
“咻........”
在朱雀大街兩側圍觀的百姓們,幾乎就是眼睜睜看著這輛汽車,以極快的速度,猛地從眼前開過。
“乖乖,這麽快?這,這是在路上跑的火車啊。”
純粹看熱鬧的百姓們,隻是對於這個天工司的又一新奇造物發表著最真實的評論,然而,一些心思活絡的人,卻已經在瞬間,聯想到了一個個巨大的商機。
“機床,鋼鐵,金屬加工,橡膠生產這些行業怕是要迎來又一紅利期了.......”
內閣首輔蕭銳,看著汽車來回的安全行駛了十幾圈,心中對於這項造物的大力生產已經有了初步的計劃。
試車結束後,李泰從車上下來,立即便有一群禮部下轄官方媒體的記者和攝像師,圍了上來。
“哢嚓哢嚓.......”
“嘖嘖嘖,青雀果然沒有讓朕失望呐,嘿嘿.......”從淮南道改道前往洛陽,再返回長安的武德皇帝號上,李承乾看著最新的報紙。
臉上禁不住的都是喜色。
在他的治理下,大唐如今有了鐵路,有了電力,有了電報,有了新聞和媒體,如今就連汽車都造出來了。
或許他真的有希望,某天裏躺在皇宮的軟榻上,看著手機某音裏小姐姐跳熱辣的舞蹈。
現實裏的看膩了,反倒是有點期待那種隔著屏幕遠觀的感覺了。
然而,一旁的李世民卻是抱胸看著這個大兒子,眼神憐憫又戲謔。
似乎是在等待什麽好戲。
數日之後。
天武皇帝陛下終於回到了他闊別一年多的長安。
長安的百姓們對於皇帝的回來倒是相當的熱情,畢竟,雖說坊間和朝堂中已經在流傳,這位皇帝陛下逐漸移交權力給當今太子,自己已經不管事了。
但,當初是誰把百廢待興,一窮二白的大唐,拉扯到如今這般盛世繁華,所有人都銘記心中。
“陛下!陛下!”
返回皇宮的馬車之上,李承乾微笑著衝著左右夾道歡迎的百姓們,揮著手。
武德年間的那一批壯年,如今也都已經到了膝下有了孫子孫女的年紀,隻不過,這群人卻是親眼見證了大唐怎麽一步步發展到如今這樣的。
不同於貞觀朝時候出生的那些新生兒,從小的日子就已經開始好轉,能喝到牛奶,能吃到肉,還有書可讀,家裏還不需要他們下地幹活,指揮管理好奴隸就行。
這些武德朝的百姓,可是真真切切餓過肚子,知道什麽叫做易子而食的淒慘。
“陛下,陛下啊,您終於回來啦!嗚嗚嗚.......”
這些人在人群中,激動的邊哭邊呐喊著,不少人甚至好似要激動到暈厥過去。
讓李承乾都不得不急忙下令車隊加速。
回到皇宮,迎麵便看到一手提著一個裝滿了魚獲的魚簍,一手提著魚竿像是剛從海池那邊過來的李淵。
李淵斜睨著麵前這對貞觀和天武父子。
忽而目光又落在了李承乾的身上。
嗤笑一聲。
“呦,是遼東王回來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