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甜寵文兩座大山

字數:5816   加入書籤

A+A-


    第二天一大早,天蒙蒙亮。
    聊了一整晚的李明洋和雷俊離開了休息室,來到小米代工廠英華達的食堂,吃早餐。
    包子油條+白米粥,還有一疊小菜,樸實無華。
    很多大佬的早餐都挺簡單的,越清淡越好。
    吃完了早餐。
    雷俊擔心李明洋疲勞駕駛,執意讓人送李明洋回去。
    盛情難卻,李明洋上了自己的車。
    憨態可掬的陳瑞上了駕駛位。
    李明洋按下車窗,向雷俊和他的小夥伴們揮手再見。
    “李導,你回哪裏?”
    “花束酒店。”
    “好嘞。”
    陳瑞發動汽車,不一會就駛出了英華達廠區。
    李明洋看著窗外風馳而過的街道,吹著風,精神漸漸亢奮,一點睡意都沒有。
    他本來不想給魔女搞什麽宣發的,湊合著過吧。
    但雷俊的補償,令李明洋大開眼界!
    他嗅到了巨大機會!
    果斷為魔女爭取最大的宣發效果,搭上小米手機首發的順風車。
    李明洋忽然有點期待魔女與變形金剛3正麵硬剛了!
    ……
    在花束酒店頂樓的公寓,抱著鍾曉玉睡了一覺。
    下午三點多,李明洋回到了何以笙簫默劇組下榻的酒店。
    召集一眾主創,開一個劇本圍讀會。
    李明洋出道那麽多年,從來沒有拍過長篇電視劇。
    唯一一部跟電視劇搭邊的是屌絲男士,而屌絲男士是快節奏的迷你劇,每一集由幾個故事拚湊而成。
    雖然沒拍過,但沒有人會認為他拍不好。
    趙老板現在最擔心的就是李明洋要求太高,拍的太磨嘰……控製不好拍攝節奏。
    其他方麵都沒問題,最難搞的明星,有李明洋坐鎮,誰也不敢耍大牌,亂改劇本,給自己加戲。
    在開會前,趙老板把李明洋拉到走廊,小聲道:“李導,這拍攝進度得加快了,取景地有二十多個,這邊拖時間,其他地方都要重新改時間,我不是怕花錢,但協調起來太費事的,溝通成本太大了。”
    李明洋點點頭,推開了會議室的門。
    其實他很擅長拍電視劇。
    龍套十年,他拍的最多的就是電視劇,待過七八十個劇組,見多識廣,經驗賊豐富。
    電視劇的敘事節奏通常遵循緊張緩和緊張緩和平衡的模式。多條線索交織,製造矛盾懸念並破解。
    通過不斷引入新人物和事件,出現新的矛盾和衝突,讓情節環環相扣,使觀眾一直抱有期待感。
    其實說白了,就是立一個大期待,然後用無數的小期待,勾著觀眾一直看下去。
    懸疑劇,不斷出現新線索,新任務,真相大白就是結局。
    戀愛劇,男女主曖昧是最好看的,確定關係之後,期待感就沒了,不搞個第三者,就要準備大結局了。
    熱門IP改電視劇。
    隻要編劇和導演、演員忠於原著,不玩花活,一般不會出問題。
    出問題,就是有人玩花活了,魔改劇本。
    畢竟流量時代,劇的好壞,主要還是集中在演員身上。
    觀眾選擇電視劇,第一眼就是看演員,其次是類型,最後才是劇情。
    演員不滿意,這劇很難拍下去。
    最經典的就是如懿傳……
    何以笙簫默,男女主是胡戈和唐妍。
    兩人還在拍軒轅劍,是中途跑來的,隻有一個月的拍攝時間。
    用後來的話說兩人是紮戲,不敬業。
    但在這個電視劇賺大錢,流量明星不夠用的時候,製片方都是求著流量明星拍戲。
    甚至有導演追著演員跑,上趕著、掐著縫兒跟演員講戲,都不能說是罕見。
    為的就是流量明星自帶的流量。
    與後來的流量時代相比,
    胡戈和唐妍雖然自帶流量,還是比較敬業,演技也是可圈可點的。
    前提是得用心。
    端正態度。
    除了胡戈和唐妍。
    李明洋又塞了許多青春光線和嘉行天下的藝人。
    譚鬆昀也被塞進來了,李明洋想讓她演何以玫,何以琛養父母的女兒。
    但趙老板和顧蔓不同意,覺得譚鬆昀太小孩子了,不符合角色形象。
    最後用了闞清之。
    譚鬆昀成了趙默笙的同事之一。
    然後兩女從那以後再也沒說過話……
    譚凱也就是神話裏的項羽,演應輝。
    王愷演路遠風,算是男三。
    楊子珊演蕭筱。
    這個演員陣容主要靠胡戈和唐妍撐著。
    而兩人的片酬並不高,加起來就兩千萬,被趙老板壓了片酬。
    李明洋聽完胡戈幾位主要演員對劇本的見解後,敲了敲桌子,說:“你們都看過了吧?”
    眾人點了點頭。
    “劇本是在的基礎上新加了幾個人物,主要是展開支線,擴充劇情,而最重要的還是男女主的感情糾葛。”
    “唐妍伱就演個傻白甜就行了,被動型人格,愛在心口難開,笑的時候一定要低頭……胡戈你別跟個二流子一樣,你要冷酷,繃著臉,麵癱般的深情,顏色拉絲一點。”
    “你最近多看一點霸道總裁的,顧蔓你給胡戈推薦一下。”
    “你們呢,正常來就行了,你們的人物解讀還算準確,鬆弛一點,自然一點,台詞背熟一點,我看問題不大。”
    “好了,會開到這裏,編劇全都留下。”
    何以笙簫默的編劇有三位,一位是華策的編劇,主要負責打字,改台詞,救火型編劇,也就是劇本醫生。
    主編劇是顧蔓,還有她的好朋友墨寶非寶。
    兩女打字那叫一個墨跡……很他一樣。
    顧蔓和墨寶非寶是甜寵劇兩大頂流編劇。
    顧蔓出品,必屬精品。
    墨寶非寶也不差。
    親愛的熱愛的、周生如故的原著作者跟編劇。
    擔任過步步驚心和何以笙簫默的編劇。
    甜寵文多如過江之鯽,顧蔓能部部皆爆款,簡直就是時代的寵兒。
    墨寶非寶沒有顧蔓厲害,但能穩壓她的甜寵文作者,也隻有顧蔓一人而已。
    何以笙簫默原著才十一萬字。
    要變成電視劇,就必須擴充。
    電視劇40分鍾左右一集,通常在30到40場戲,字數一萬二到一萬五,這隻是個中間標準,並不能概括全部。
    原著也就十一萬字而已,十集的內容而已。
    而華策的要求是至少四十集,翻了四倍。
    甜寵劇,拍起來很簡單,最難的是劇本!
    甜寵劇是最吃節奏的劇,比短劇還吃節奏,比電影還要講究節奏……
    顧蔓的甜文屬於看著簡單,其實寫起來並不簡單。
    甜文不能走強劇情,所以功夫全在感情線上的劇情細節設置上,一旦節奏把握不好,就容易讓人產生疲勞感。
    反應到電視劇上,就是觀眾失去看下去的動力了。
    甜寵劇在於拉扯,人設,身份,甜度……
    既要有套路,也有反套路。
    套路和反套路穿差著來,讓人既能感受到套路的爽,又有著反套路意料之外的驚喜,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甜寵劇的平淡,讓節奏顯得更有起伏。
    這就很吃編劇的功力了。
    何以笙簫默的主線無疑是成功的。
    但支線怎麽水劇情,水的有意思,就要看編劇的能力了。
    常見的水劇情,比如回憶和閃回。
    通過大量的回憶和閃回來填充劇情,尤其是回憶部分經常出現在電視劇的後半段,動不動就陷入回憶中,配上黑白色或黃色濾鏡和傷感的背景音樂,讓觀眾陷入回憶。
    比如加戲和支線情節。
    就是在配角身上加戲,讓支線情節延伸出來,甚至有的支線情節和主線一樣長,相當於看了兩部電視劇。例如,《三生三世》中每個配角都有完整的感情線和複仇線
    比如加喜劇段子,激情戲,打鬥戲,對話戲。
    慶餘年2就是瘋狂的水,水的劇情幾乎不推進,深怕劇情拍太多,以後沒得拍了。
    甜寵文輕劇情,主打一個互動拉扯。
    李明洋已經記不得原版何以笙簫默的劇情了,隻記得當時看著挺甜的……相反三線節奏,強劇情的大江大河他還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