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另辟蹊徑,你的名字轟動亞洲!
字數:11664 加入書籤
“我沒時間跟你討論賣不賣,你想等是你的事,趕緊把我的那份賣了,立刻馬上,就這樣!”
李明洋說完,掛了王常田的電話,又回到了你的名字動畫部,神情變得前所未有的凝重。
你的名字的製作情況很不理想。
他已經將所有人設搞出來了,但在畫質方麵,可能是因為時代的原因,又或者個人能力的原因。
你的名字的成片動畫,非常不理想。
和原片比,就是一坨……
不夠寫意,不夠寫實,不夠細膩,不夠細節,不夠豐富,不夠複雜……
總結就是不夠唯美!
別說跟原片比了,跟真人版比都差了一個維度。
李明洋來到阿火的工位,看起了今天製作的動畫片段。
有進步,但不多。
慢慢磨,也許能磨出來。
但……
這不是扯淡嘛!
他本來想著自己有原片,靠人海戰術一個月搞定。
真搞起來,李明洋才發現,你的名字動畫片到處是技術壁壘和人才壁壘。
整個動畫部中日韓都有,小日子明顯技高一籌,也是主力軍。
但這幫人水平有限,不是頂尖動畫師。
一旦脫離他的監管,就不會搞了。
他感覺再這樣下去,自己要被鎖死在動畫部了。
本來是想省事,沒想到反而給自己找罪受。
李明洋在動畫部轉了一圈,這一圈就是五個多小時,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他過目,都要他做主。
忙到所有人都去吃飯了。
李明洋來到自己的工作間,有一麵牆上,貼著數百張照片,是白虎團在小日子拍攝的取景照片。
看著這些照片。
李明洋感覺自己已經做到極限了,方方麵麵都想的很透徹,最後遇到了技術壁壘和人才壁壘。
要想解決這兩個問題,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外包給小日子最頂尖的動畫工作室。
不過那種工作室本身就很忙,對於國外的活,十成力能用六成力,都算良心。
而且同樣會陷入瘋狂的修改之中。
其次是自我迭代。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培養屬於自己的精英動畫電影部門。
現在有多難,將來就有多香。
至於第三個方法,李明洋還在想。
咚咚……
小葉推開玻璃門,走進來,將一份文件遞給李明洋,“李導,這是張姐讓我交給你的。”
“什麽東西?”李明洋接過了文件,放到一邊的茶幾上,並沒有看。
“首爾之春最近一周的票房統計。”
“嗯。”
李明洋有氣無力的拿起文件,快速的掃了兩眼,半個月過去了,首爾之春的日票房就跟過山車似的,劇烈起伏,高的時候有七萬多人次,最低的時候,都跌到兩萬多人次了。
“昨天好慘,隻有一萬多人次。這麽搞下去連破1600萬人次都有問題。”
李明洋重重的談了一口氣。
就這成績還是迭加了一期RunningMan的熱度和全韓第一導演的威勢。
至於日韓民族對立情緒,完全沒炒起來。
一沒有對手,樂天裝死。
二沒有作品,你的名字難產。
“早知道這樣,我還不如先搞小姐……”
“頭疼……”
“李導,我冒昧的問一下,你原來準備多久完成你的名字動畫?”小葉忽然問。
“一兩個月吧。”
“扯淡吧……按照你的要求,你的名字動畫電影,沒有一兩年根本搞不出來。”
“這是你們的問題……你去小日子走一趟,挖一個牛逼的動畫工作室。”
“你的名字要求那麽苛刻……就是把吉卜力給挖來也沒用……”小葉唉聲歎氣的說,“再說了吉卜力是傳統手繪為主,你的名字是電腦CG為主,我感覺我們一開始走偏了,小日子那邊都是手繪,手繪便宜啊!同樣的特效效果手繪8000塊,CG要80萬。”
“差別那麽大嗎?”
小葉原來以為李明洋是啥都懂,才搞動畫電影。
沒想到……就是一時興起。
還沒自己懂得多呢。
當然了,他也不敢說啥,因為李明洋有畫麵感,按照他的想法,確實好哇塞。
也就是見李明洋難受,後悔搞動畫。
他才敢把心裏的想法說出來。
“本子那邊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我拍手繪動畫是因為沒錢。本子25分鍾一集的電視動畫,預算大概是1000萬日幣,2小時的動畫電影,能有2億日元的預算就不錯了……”
“2億日元,大概是1400萬,如果算成本的話,這半個多月我們已經花了快1500萬。”李明洋說。
“你的名字動用了盤古特效一大半的資源……而且我感覺他們也幹不好,還不如用手繪硬畫,質量可能會差點,但又快又便宜!”
李明洋苦笑道,“你說的都對,但在我看來其實沒差別,都是用時間硬磨……”
“想做好的動畫電影,肯定要用時間磨,最基本的製作流程在那裏,快不了,不像真人電影,直接拍就行了,動畫電影每個鏡頭都需要大量的手稿。”
還有成堆的廢稿……
李明洋放下首爾之春慘淡的票房數據,疲憊的靠在沙發靠背上,睜著眼睛看著天花板,在思考要不要換小姐。
小姐雖然沒有原片,但是沒有技術難題和人才壁壘,邊拍邊磨,一切順利一個月就能殺青。
“李導?李導?你覺得我的建議怎麽樣?”小葉說。
“走神了,啥建議,你再說一下。”
“你的名字動畫電影,一兩個月的時間肯定完不成,但拚拚湊湊整出幾個預告片沒問題,先把預告片甩出去,告訴大家我們已經做出很牛逼的動畫了。至於什麽時候上映,到時候再說,這樣既不耽誤你忙其他的,大家也不會有那麽大壓力。”
李明洋聽的一愣一愣的,這不就是遊戲公司經常幹的,跳票嘛!
越想越不錯!
既解燃眉之急,又能讓他從你的名字這個深坑裏跳出來!
“小葉我果然沒看錯你!這主意很好!就按照你說的辦!”
“好嘞!那我就去跟大家說了。”
“去吧,去吧!好好幹!等你的名字做出來了,我給你掛個製片人當當。”
小葉一愣,隨即狂喜,“那感情好啊!我終於也是有作品的人了,製片人好像還能上台拿獎呢,太棒了!”
……
與成片相比,預告片那可太簡單了!
每個人露個臉,再切幾個城市風景,小鎮風景,男女主角工作和學習的日常。
通過男女主角切換鏡頭,引出最大的懸念——流星。
最後畫麵一黑,你的名字!
齊活!
當天晚上就搞出來了!
不到一個小時,中日韓三語字幕預告,通過FBTV、微博、推特、ins、油管以風馳電掣之速,在全亞洲蔓延開來!
根據李明洋同名真人電影改編,你的名字動畫電影!
正式亮相!
精美的畫麵,寫實、浪漫、繽紛。
小鎮子裏的山山水水叫人過目難忘,風光旖旎的山澗,整潔的蜿蜒小路,設計簡潔的建築,以及滿天星河,搭配暖黃色的色彩,溫暖又宜人。
大都市中明亮、對稱的事物,天空永遠那麽蔚藍,陽光總是燦爛,線條突出的高樓大廈,疾馳而過的列車,高低起伏的樓梯讓東京的每一處都成壁紙。
隨手一截便如詩如畫,沒有什麽刻意的憂鬱、陰暗,始終明媚且美好,給人以幹淨的感覺!
超越這個時代的唯美畫麵感!
引起的轟動效應。
直接炸開了中韓網友之間的網絡壁壘!
中韓網友都挺好奇,對麵是怎麽看待,這部瞄準小日子本土市場的動畫電影。
微博,光線傳媒的你的名字預告評論區。
“為什麽這個動畫給我的感覺,比你的名字真人電影更炸裂啊!太美了吧!”
“有些新海誠的味道,哈哈!”
“還有宮崎駿的味道!”
“要我說是日本動漫的味道,這就是一部專攻本子市場的動畫片啊!我現在特別好奇這部動畫片能在本子市場拿到什麽樣的票房。”
“真人版有點一言難盡,都拿到16億日元,動畫片這畫質,怎麽也得破赤壁上的記錄吧!”
“想多了,本子對三國的熱愛,不亞於動畫,拍的再爛都有人買單。”
“李明洋不差錢,就是愛裝逼,他搞動畫電影,根本就沒把吳白鴿放在眼裏,那是衝著小日子影史票房去的。”
“就是,就是,期待你的名字在小日子大殺四方,教鬼子做人!”
“就一個預告片,內容呢,是原來的劇情?還是會有一些修改?哎呀三葉好可愛啊!好想看!”
“搞快點!我想看!”
“話說,會不會國內沒法上映啊?”
“上不上映有什麽所謂,看盜版就是了。”
“東大人一點沒有版權意識,看盜版看的那麽理直氣壯。”
“樓上的是棒子啊!我是全鬥光!速速跪下!”
“忠誠!”
“忠誠!”
……
NAVER電影論壇。
“哇塞,這就是你的名字動畫嗎?太美了吧,有高清壁紙嗎?”
“西八,這動畫電影搞好了?半個月就搞好了,動畫的製作有那麽快嗎?”
“上百人的動畫部,幾百人的盤古特效,這陣容小日子沒有一家公司用的起,也就李明洋有錢燒的起。”
“劇情估計一模一樣,分鏡估計也差不多,搞起來很快的。”
“我都感覺慢了,等好久了。”
“明洋歐巴好厲害,感覺什麽都會,什麽都好厲害,我第一次看到那麽好看的畫質。”
“畫質隻能說特殊,有點不像是手繪,多優秀談不上,主要是新鮮。建議看看宮崎駿的電影,畫麵比這個柔和自然。”
“光影一絕,我算是發現了,李明洋特別喜歡搞光影。”
“這下我們的導演可以安心了,大魔王要去禍害小日子了,哈哈!”
“這電影的製作成本是多少,損益點是多少,有知道的嗎?”
“最近國內風氣不太好啊,老拍一些黑暗的,好久沒看小清新了,這畫風我喜歡,上映我一定買票。”
“等不及了,先刷個首爾之春。”
“棒子是沒有電影了嗎?首爾之春那麽難看,竟然那麽多人看,刷的吧?”
“東大網友你好,至少我們這裏不偷票房。”
“幽靈場笑死了,偷票房笑死了,手寫票根笑死了,泰囧真的好囧!”
“東大電影真牛逼,泰囧偷再見的票房,還刪帖封號。”
“希望泰囧可以破二十億,讓我們見證曆史,小偷是怎麽破二十億登頂的!”
“小偷,泰囧了!”
“可悲的東大電影!”
“可悲的棒子,閉嘴吧!吃你的泡菜吧!”
“一個被財閥和X教統治的國家,還有什麽希望可言,哈哈,隔壁最強80後的意大利炮呢,開炮啊!”
“哈哈!”
……
中韓互聯網擱網上互懟,互揭老底!
小日子的社交媒體相對平靜一點,你的名字的影響力在日並沒有中韓媒體認為的那麽大。
不過你的名字的優質畫麵,確確實實驚豔了小日子網友。
因為創新層麵的停滯,娛樂的多樣化,小日子動漫市場加速萎縮,造成了動畫製作成本連年降低,水準越來越差,被小日子網友吐槽了好幾年。
你的名字唯美的畫風,幹淨而通透,細膩的光影……
雖然是2D動畫,卻和本子的動漫有很大的不同。
很多人一眼就喜歡上了,你的名字的畫風。
期待你的名字能早點來小日子。
隨著越來越多的網友在推特上留言,映連內部就開始開大會了。
作為本子電影行業的龍頭,普通人可能不太明白為什麽會喜歡你的名字畫風。
這些人可太明白了。
因為李明洋所謂的3D布局法,正是本子動畫產業的革新,3D CG與傳統手繪的融合。
這種方式成本高昂,隻有大公司才能做,沒法普及。
成倍的錢花出去,效果時好時壞,沒有流水線的成品優勢。
對3D3與手繪動畫師要求賊高,還需要強大的統籌將兩者結合。
各家都還在琢磨,李明洋那邊就搞成了。
把一群人整無語了。
“東大不是在搞3D動畫嗎?他是怎麽做到的?”
“他有錢,可以不計成本的製作,他那一個動畫部的人,比我的公司人還多了。”
“我總感覺這就是個預告片,應該還沒搞出來。”
“時間問題。”
“他其實就是借著電影的名義,讓FBTV進入我們的市場。”
“流媒體其實無所謂,最重要的是這小子想吃獨食,他跳過了我們的製度,不肯將IP給我們操作。”
“軟銀那邊派人和我溝通了,讓我給你的名字排片和宣傳。”
“也跟我溝通了,我沒同意,他擁有獨立製作動畫電影的資源,對我們的影響太大了,他要是來本子,絕對是大禍害。”
“我覺得流媒體問題不大,奈飛不是也想進來嗎?讓李明洋和奈飛鬥起來,更符合我們的利益。但是電影……我不同意。”
“我們需要東大的動畫市場,但也不能讓東大斷我們的路……李明洋是李明洋,東大是東大,中影隻要不幫他,我覺得可以讓他進來。”
“中影要是幫他,我們也沒得選擇啊!”
“進來了,不還是我們說了算,那個傻鳥好搞定,最難搞的是李明洋,軟銀那邊很看好他。”
“所以,大家投個票吧,到底要不要放你的名字進來,我反對!”
“我支持。”
“反對。”
……
一輪投票過後,反對的超過半數。
在場眾人的反對理由很多,但是支持的理由很簡單,利益。
FBTV和奈飛鬥法,能夠給眾人帶來成噸的利益。
本子作為娛樂王國,娛樂產業極度發達,但鮮有外敵,能夠在本子討到便宜。
好萊塢六大不行,奈飛不行,亞馬遜和蘋果就更不行了。
在亞洲市場,奈飛最早布局的明明是本子,但本子從未掉入奈飛的“糖衣”陷阱。
本子市場,核心問題在於版權。
眾所周知,本子影視產業在全球範圍的“硬通貨”並非真人劇,而是動畫。
奈飛自然也不傻,投注在本人真人劇的資金很有限。
即便是風靡網絡的動作題材日劇《全露監督》,成本還不及韓劇頭部劇《王國》的一半。
奈飛不傻歸不傻,但隻看到了表像。
深入以後才發現,本子的版權太割裂了,從法律到財團、再到意識形態,都認可了這種割裂。
再加上本子傳統電視台在流媒體這塊布局並不比奈飛晚。
早早的就出現了“芒果tv”式商業模式。
衍生出了多家盈利的“小芒果”流媒體平台。
因此,日本流媒體市場處於軍閥割據、自給自足的狀態,並沒給奈飛留下太多插足空間。
奈飛在棒子成功以後,有錢了,轉頭又進入本子動畫市場,繞開了長期統治日本動畫產業的製作委員會模式,直接去合作動畫公司與創作者,扮演了願意出價支持原創的“接盤俠”角色。
把日本動畫行業那些爛尾、高風險、實驗項目,統統攬入懷中。
但這些項目的商業成功率不高。
除了打頭炮的《惡魔人》有一點聲量,其他奈飛接盤劇都撲得悄無聲息。
奈飛在日本的自製動畫進入惡性循環。
那奈飛為什麽不合作暢銷的、商業價值大的IP動畫?
因為小鬼子不會讓其分走一杯羹。
日本IP動畫不需要像韓劇一樣,等到《魷魚遊戲》來打開局麵、驗證IP的後續價值。
IP版權後續收益一直是日本動畫的命脈收入,多少傳統財閥公司就因為一個經久不衰的IP“永享清福”。
任天堂與精靈寶可夢的公司從精靈寶可夢這一IP裏,獲得的總收入超過1000億美元。
三麗鷗憑借Hello Kitty收入超過800億美元。
比迪斯尼的米老鼠可牛逼多了。
早就嚐過IP的甜頭,日本動畫就不可能像韓劇一樣,因為高價製作費而放棄後續的IP版權收入,也就不會淪為奈飛的純內容加工廠。
拿不下大IP做自製動畫,奈飛隻能轉而購買日漫經典IP做3D、真人的版權劇。
但這條路已被日本影視行業驗證過了,成功率極低。
奈飛打贏了全世界,即便在最悲催的印度,都能殺入腹地。
但在日本就隻能在門外瞎逛。
所以李明洋從一開始就要繞開製作製作委員會模式。
虧本自己搞,也不能陷入製作委員會模式這個超級天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