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章 遷徒
字數:7598 加入書籤
“陛下恕罪。”
聽到這話她心中一驚,齊令妧連忙跪下道“陛下,妾隻是幫公主整理思路,潤色詞句,並未代筆。”
“起來吧。”朱長安看著她驚慌的模樣輕聲道“齊美人不必緊張。”
“謝陛下。”齊令妧站起身,小心翼翼地看著朱長安。
“別害怕,朕隻是隨口問問。”朱長安見她依舊拘謹,便轉移話題“這風箏是齊美人自己做的嗎?”
“回陛下,是的。”齊令妧見朱長安沒有怪罪的意思,鬆了一口氣。
“齊美人手巧,做的風箏也別致。”朱長安看著那風箏道“你既能幫永福潤色課業,不如以現在便以風箏為題作詩一首讓朕看看你的詩才。”
聽到這話她心中一喜,自己對作詩還是擅長的,她麵露喜色道“妾遵旨。”
齊令妧略作思索開口吟道“南風輕送荷香遠,正是夏日好時節。風箏飛上碧雲端,遙望南山翠色疊。”
朱長安聽完這首詩輕笑道“齊美人的風箏可沒能飛上雲端。”
齊令妧聞言一愣,隨即也反應過來,臉又紅了,她剛剛隻想著作詩,卻忘了這風箏沒飛不起來那不就成了笑話了嗎,她低著頭小聲解釋道“陛下,妾是希望這風箏能飛得高高的。”
朱長安看著她這副模樣不由笑道“齊美人不必慌張,這詩還算工整。”
齊令妧聞言鬆了口氣,陛下沒有怪罪她就好,她抬頭看向朱長安道“陛下謬讚了,妾的詩才不及陛下萬一。”
“齊美人過謙了。”朱長安看著她笑道“朕可不會作詩。”
“陛下日理萬機,自是不會將心思放在這些小道之上。”齊令妧連忙說道。
朱長安看著她一臉崇拜的樣子不由的笑了起來“齊美人,你放風箏的本事不行拍馬屁的功夫倒是不錯。”
“陛下妾妾隻是實話實說。”齊令妧沒想到朱長安會這麽說,頓時有些不知所措,臉更紅了。
朱長安看著她一臉窘迫的樣子不由的哈哈大笑起來。
齊令妧見狀也忍不住笑了起來,笑聲中帶著幾分嬌羞與歡喜。
二人就這麽你一言我一語地聊著,時間過得飛快。
不知不覺,已到了傍晚,天邊的晚霞染紅了半邊天。
“陛下,天色不早了,您要不要來翠微閣用晚膳。”齊令妧挑了個話頭順勢問道。
朱長安一愣看向她,見她目光殷切,忽然想到傅榮說今晚有五般餛飩便有些猶豫“你那今晚吃什麽。”
齊令妧怔了一下,沒想到朱長安會這麽問,以為對方想去她那,她心中一喜連忙道“妾的晚膳是尚膳監送來的,陛下想吃什麽,妾再讓小廚房他們準備。”
“五般餛飩你那會做嗎。”
“五般餛飩?”齊令妧一臉茫然。
見齊令妧一臉茫然,朱長安就知道她沒聽過,那她的小廚房肯定也不會做“你自己回吧,朕晚上要去坤寧宮吃餛飩。”
聽到這話齊令妧有些失落,但很快又調整好了情緒“妾恭送陛下。”
朱長安點了點頭起身準備離開,齊令妧送他出了涼亭,直到朱長安的身影消失在視線中,她才轉身回到涼亭裏。
齊令妧坐在涼亭裏,看著那斷了線的風箏,有些出神。
微風拂過,裙擺輕輕飄動,少女心事,無人可知。
坤寧宮。
朱長安來到坤寧宮的時候,坤寧宮已經擺好了晚膳,皇後坐在桌旁等他。
“陛下怎麽現在才來。”見到朱長安進來傅榮溫婉的聲音響起。
朱長安走到桌旁坐下,一邊拿起碗筷一邊笑著對傅榮說道“朕在禦花園碰到齊美人,便和她聊了會兒。”
“哦?”傅榮聽到這話挑眉看向朱長安道“那陛下怎麽撇下人家小姑娘跑了?”
朱長安夾起一個餛飩送入口中,鮮美的滋味在口中散開,待將餛飩咽下才道“小妖精可沒有美食重要。”
“陛下這話要是讓那齊美人聽見怕是心都要碎了。”傅榮被他的話逗樂了,也夾起一個餛飩送入口中。
朱長安輕哼一聲又夾了一個餛飩道“她碎不碎朕不在乎,朕在乎的是餛飩碎不碎。”
“陛下這話聽起來怎麽這麽耳熟?”傅榮一邊吃一邊道。
“有嗎?”朱長安裝作不知,夾起一個餛飩湊近嘴邊輕輕吹了吹,牙齒輕咬一口便將餛飩吞了下去。
“清燉獅子頭不能散、翡翠團子不能爛、八珍包子不能破現在又多了個餛飩不能碎。”傅榮提醒道。
“咳咳咳”朱長安被皇後的話給弄的嗆了一下,他放下餛飩不滿的看向傅榮“榮姐姐,你這怎麽能一樣呢。”
“怎麽不一樣了。”傅榮放下筷子看著朱長安道“這餛飩和那些不都是被你吃進肚子裏的嗎。”
朱長安一時語塞竟不知該如何反駁她的話,他眨巴著眼睛看著皇後,傅榮被他看的心軟了,無奈道“行了行了,吃飯吧。”
朱長安聞言立馬拿起筷子吃了起來,還不忘給傅榮夾了一個餛飩“榮姐姐你也吃。”
二人用過晚膳,朱長安躺在坤寧宮的軟榻上吃著宮女遞來的葡萄“榮姐姐你說我是不是做錯了什麽。”
“嗯?”傅榮聽到朱長安的話,抬頭看向他道“陛下何出此言?”
朱長安將葡萄吃下後看向傅榮“我把大理寺卿、洛陽府尹二人革職查辦會不會不妥?他二人也算是高官了。”
“不妥?”
傅榮聞言道“妾身倒不覺得哪裏不妥,不革職查辦的話那將他們踢死?按皇爺的習慣來說貪糧的用糧食壓死,貪鹽的用鹽鹹死、貪布料的用布匹捂死他們拿百姓當蹴鞠踢來踢去不就得踢死嘛。”
“額,咳…是我考慮不周了。”朱長安聽到傅榮的話有些尷尬,畢竟她說的那套確實是他皇爺洪武皇帝朱元璋常幹的事情。
“陛下不必糾結,你與皇爺不同,陛下就是心善才沒有將那二人用慣例踢死。”傅榮給朱長安倒了杯茶道。
“就你會替我說話。”朱長安接過茶抿了一口心道自己一點也不善良。
“妾說的都是實話,妾隻希望陛下明白,做事不能隻想著善,要恩威並施才行。”傅榮說完後也拿起一個葡萄放進了嘴裏。
朱長安點點頭,將她說的話都記在了心裏,二人就這麽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著,氣氛十分融洽。
“時間不早了,陛下歇息吧。”傅榮吃完葡萄後擦了擦手道。
朱長安應了一聲任由宮女將自己身上的常服脫下,換上褻衣躺在床榻上,傅榮也在宮女的伺候下卸下發飾,洗漱過後躺到了朱長安的身邊。
朱長安習慣性地摟住她的腰,將頭埋進她的頸窩道“榮姐姐咱們明日也去放風箏好不好?”
傅榮聽到朱長安的話笑了起來,知道他是讓齊美人勾起了玩樂的心思“陛下年歲幾何了?”
“十七。”朱長安悶聲答道。
聽到這個和齊美人年齡一樣的數字傅榮聞言笑的更歡了“陛下莫不是說丟了十二年。”
“榮姐姐~”朱長安撒嬌似的蹭了蹭傅榮的脖頸。
傅榮被朱長安蹭的有些癢,伸手推了推他道“好了好了,陛下要是真想去,那明日便去吧。”
“榮姐姐真好。”朱長安說完就不規矩起來。
傅榮被他弄的沒脾氣,隻能由著他去了。
很快寢宮裏便響起了令人臉紅心跳的聲音。
屋外月色如水,屋內春意盎然,這一夜,注定是個不眠之夜。
一四零零年(長生四年)六月二十八日
午時,陽光透過雕花的窗欞,灑在金磚鋪就的地麵上,形成一片片光斑。
陳歡滿臉喜色急匆匆的領著梁玉尺進了禦書房。
“陛下,大喜,大喜呀。”
“梁玉尺參見陛下。”梁玉尺跟著陳歡一起行禮。
“免禮。”朱長安聽到陳歡的話眉毛一挑問道“何事這麽高興。”
“有捷報,燕王殿下攻下了平安京。”梁玉尺遞上帛書,陳歡接過後交給朱長安。
朱長安接過帛書一目十行的看了一遍驚喜不已“不愧是四叔真是太厲害了。”
平安京被燕王攻下,這意味著日本的國祚離終結不遠了,將日本並入大明的疆域指日可待。
不過由於日本特殊的地理環境,多山多島,現在還在大明的攻勢下分裂成了多個地方勢力,戰爭也可能會陷入長期的拉鋸戰。
不過這些問題都是以後的事情,現在大明的首要目標就是將日本名義上徹底納入版圖。
燕王攻破平安京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天下,百姓們紛紛拍手稱快,而日本那邊則是哀嚎遍野。
畢竟日本俘虜挖礦還是很有效率的,雖說前麵還有克製,後麵見有利可圖就喜歡一鍋端連青年女子一並抓走當做戰利品送回國內,幾次下來已有二十三萬之多,不過這些人在大明往各個州縣一散連個浪花都翻不起來。
而那些送回大明的俘虜除了挖礦外,還從事著各種艱苦的勞役,比如修橋鋪路、疏通河道等等。
那些當初因為支援北伐大出血的商人們也都高興壞了,戰事的順利讓他們也大賺了一筆。
大商人賺錢了,小商人和普通百姓也跟著沾光,大明境內各行各業都因這場戰爭而受益,不少沿海地區的百姓因此過上了好日子。
戰事雖然還在持續,但日本的京都平安京已被改名鎮東城。
並將日本原來的京都平安京的京都禦所也就是皇宮改為朱允炆的王府,另立鎮東衛和東瀛都護府。
那些願意留在日本的都被重新編隊,這裏可以說是現實意義上的山高皇帝遠,畢竟隔著海呢。
隨著勝利的可預見性越高,大夥打起仗來也越來越凶了,不少得了很多地的人已經決定在此養老,隻要他們提前把仗打完了,那麽往後接來的媳婦孩子們就可以過安穩日子了。
大夥的幹勁都很高,朱允炆也在處理各種各樣由於戰爭產生的後遺症。
安撫百姓,登記人口,丈量土地,分配田地這一係列的事情都要朱允炆和他的手下們去做。
畢竟這裏雖然名義上是他的封地,但實際上的情況非常複雜。
還有很多地方勢力和勢力範圍,並沒有完全歸順。
想要真正實現對日本的控製,還需要很長時間的努力和鬥爭。
時間一晃便到了九月,這一天,禦書房裏,朱長安正在批閱奏折。
朱允炆的奏折也經由陳歡之手送到了朱長安的案頭。
朱長安雖然高興於四叔的每戰必勝,但也對日本現在的情勢感到有些頭痛。
畢竟日本的地形實在太複雜了,多山多島,而且各個地方勢力犬牙交錯,想要徹底征服這個國家,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朱長安繼續往下看著奏折,很快他看到了四叔提出來要遷移人口的政策。
雖說因為戰亂日本死了不少人,但按他們的大致推算恐還有近七八百萬之多,所以為了進一步同化日本而不是被日本同化需要遷徙大量的大明百姓過去。(我百度了一下洪武時期日本的人口大約在1200萬到1500萬之間)
不過這裏麵涉及的問題也很多,比如遷徙百姓所需的費用和土地安置等等尤其是土地安置問題,如果處理不好,很可能會引發新的矛盾和衝突。
這些都需要朱長安仔細斟酌和考慮,畢竟這關係到無數人的生死和未來。
並且都需要大明朝廷來承擔,這些無疑是一筆巨大的開銷。
不過好消息是日本銀礦開發順利,日本俘虜死了也不心疼,所以讓百姓遷徒的安家費應當是出的起了。
但是要遷徙多少人口過去呢
至少要達到一定比例,否則可能會出現“入日本而日本化”的情況。
而且這些人還必須願意去日本
“傳傅敬、胡玉、孔希善”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