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4章 小夢石夢錳結核

字數:4430   加入書籤

A+A-




    小夢石打開穿越號機器人手機的穿越功能,沈聰明編輯、李任惠科普作家、於張喜文史作家、齊紅霞特警、沈琳特警,紅學家範想林、考古學家張洪德、神話學者夏青、劉媛媛編輯、程萍編輯、林燕子舞蹈家等,紛紛打開魔衣與魔幻背心的穿越功能,他們穿越來到了南海夢想科考艇上,同高敏所長一起在海上行駛。小夢石說:“海洋爺爺,劉夢石爺爺,我們什麽時候能夠找到藏寶圖石板呀?”

    劉夢石教授說:“小夢石,你同小明、小聰、小波、林燕子與夢弟一起深入到海底去尋找藏寶圖石板吧。”小聰說:“好哇,我們一起下去。”這群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一起“嘻嘻哈哈”地換上潛水服,潛入海底。

    誰知道,小夢石與夢弟,夢見自己坐上機器人驕子變化的潛水器下潛到海底。見到了老海龜。老海龜告訴夢弟,中國海濱砂礦資源,主要有鈦鐵礦、鋯英石、獨居石、金紅石、磷釔礦、铌袒鐵礦、玻璃砂礦等十幾種,此外還發現了鑽石和砷鉑礦顆粒。

    夢弟看見了色彩絢麗的玻璃人。其中,紫色透明小人說,我就是玻璃砂礦。海濱砂礦主要可分為&bp;8&bp;個成礦帶,如海南島東部海濱帶、粵西南海濱帶、雷州半島東部海濱帶、粵閩海濱帶、山東半島海濱帶、遼東半島海濱帶、廣西海濱帶和台灣北部及西部海濱帶等。

    藍色透明人說,特別是廣東海濱砂礦資源非常豐富,其儲量在全國居首位。&bp;錳結核是一種深海海底自生的錳礦產。主要成分為錳和鐵的氧化物和氫氧化物,含銅、鎳、鈷等多種金屬元素,廣泛分布於太平洋、

    綠色透明人說,大西洋和印度洋水深&bp;4000~6000&bp;米的海底,一般呈球狀,或橢圓球狀,或塊狀,直徑&bp;1~20&bp;厘米。按現在世界年消耗量計,這些礦產,夠人類消費數千甚至數萬年。

    黃色透明人說,劉夢石教授、海洋專家高敏,你們可以根據海山環境,對海山生物群落的性質進行更多研究,積累可靠的依據,就結殼勘探和采礦造成的環境問題提出建議。

    紅色透明人說,海山生物群落的組成和特點由流型、地貌、海底沉積物及岩石類型和覆蓋麵積、海山大小、水深及海水含氧量等因素確定。

    小夢石與夢弟正在與幾個彩色的透明人談話時,一股激流讓他們一會兒旋轉,一會兒上升,一會兒下降。

    海山阻擋海流流動,產生各種更強的渦流和上升流,從而增加生物的初級生產力。這些海流的影響在海山頂部周圍的外緣最為強烈,也正是在這些地方易找到最厚的結殼。

    小夢石與夢弟醒過來後,談到了夢境,奇怪的是,小夢石做的夢與夢弟做的夢一模一樣。他們向高敏所長、王可博士、劉夢石教授等說起夢境。

    劉夢石說,除了知道其複雜和變化大的特點外,目前對這些群落知之甚少;位於同一深度的兩座海山,可能有完全不同的生物組成。另外,還必須了解海山周圍的海流,以便開發適當的采礦設備和技術,並確定被擾動沉積物顆粒和廢物的擴散途徑。

    沈聰明說:“劉夢石,劉傻瓜,畢竟是小夢石與夢弟的夢呀,小燕子、小聰、小波、小明他們也潛入海底,什麽都沒有發現,哪有什麽色彩絢麗的玻璃人。”

    王可博士說:“別小看了他們的夢,他們的夢能夠準確地發現海洋礦藏的奧秘。再說,海底真有這樣神奇的暗流,實在可怕。”

    劉傻子說,有的錳結核錳含量達到&bp;55%,除錳以外還含有鐵、鎳、銅、鈷、鈦等&bp;20&bp;多種金屬元素,含量都很高。錳結核所富含的金屬,廣泛地應用於現代社會的各個方麵。如金屬錳可用於製造錳鋼,極為堅硬,能抗衝擊、耐磨損,大量用於製造坦克、鋼軌、粉碎機等。

    考古專家張洪德說,錳結核所含的鐵是煉鋼的主要原料,所含的金屬鎳可用於製造不鏽鋼,所含的金屬鈷可用來製造特種鋼,所含的金屬銅大量用於製造電線。錳結核所含的金屬鈦,密度小、強度高、硬度大,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工業,有“空間金屬”的美稱。

    海洋爺爺高敏說,1978&bp;年,某國采礦船用抽吸式和氣動提升式采集錳結核獲得成功。某國已用&bp;20&bp;萬噸級的采礦船,用自動控製的設備采集南太平洋底的錳結核。&bp;1872~1876&bp;年,某國的一艘叫“挑戰者”號的三桅帆船,在海上進行了長達&bp;3&bp;年多的考察,這次考察收獲不小,隊員們帶回了一些黑不溜秋的像瘤子一樣的東西,是從不同地區的海底撈上來的,開始誰也不知道是什麽,後來就拿到化驗室去分析,結果,發現這種像瘤子一樣的玩意兒的主要成分是錳,於是,有人就把這種黑玩意兒叫“錳礦瘤”,因為它又像患結核病人的結核,所以後來都叫錳結核或金屬結核。

    神話學者夏青說:“我去搜集海洋神話的時候,見過幾個米國的海洋學家,他們聽到英國考察隊的收獲後,也派人在太平洋海底尋找這種礦物,一次,在夏威夷附近的海底發現了一塊重達&bp;57&bp;千克的錳結核。更巧的一次是海洋學會的一條水下電纜發生故障,在修理電纜的過程中,他們發現了一個更大的錳結核,有&bp;136&bp;千克重。可惜的是,這些人嫌它太重,隻給它描繪了一張圖,就又把它丟進了海裏,結果一個極好的錳結核標本沒能進入海洋博物館。”

    海洋專家高敏說:“不久,蘇聯的維特亞茲考察隊在印度洋海底也發現了含鐵和錳的鐵錳結核。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人們對深海裏的這些東西並沒有很大興趣,一是陸地上的錳和鐵並不感到缺乏,&bp;二是深海錳結核要到海底撈,挺費事,不合算。”

    王可博士說:“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世界上生產的錳鋼越來越多,錳這類金屬&bp;(還有銅、鎳、鈷等)&bp;就愈來愈缺乏。於是,人們就想起了海底的這些寶貝。尤其是美國、法國、德國、蘇聯、日本、新西蘭、印度等國對深海錳結核開展了大量的勘察工作,都想從海底把這些金屬礦弄出來。要知道,有些錳結核中的錳含量高達&bp;55%,鐵含量達&bp;27%。有些錳結核中的二氧化錳含量竟達&bp;98%,甚至可以不進行什麽處理就能直接用來生產一種蓄電池。”

    劉夢石說,20&bp;世紀初,美國海洋調查船“信天翁號”在太平洋東部的許多地方采到了錳結核,並且得出初步的估計報告說:太平洋底存在錳結核的地方,其麵積比美國的麵積都大。

    高敏所長說,盡管如此,在那時也沒有引起人們多大的重視。1959&bp;年,長期從事錳結核研究的美國科學家約翰·梅羅,發表了他的關於錳結核商業性開發可行性的研究報告,引起許多國家政府和冶金企業的重視。此後,對於錳結核資源的調查、勘探大規模展開。

    中國從&bp;20&bp;世紀&bp;70&bp;年代中期開始,進行大洋錳結核調查。1978&bp;年,“向陽紅&bp;05&bp;號”海洋調查船,在太平洋&bp;4000&bp;米水深海底——

    首次撈獲錳結核。此後,從事大洋錳結核勘探的中國海洋調查船,還有“向陽紅&bp;16&bp;號”“向陽紅&bp;09&bp;號”“海洋&bp;04&bp;號”“大洋一號”等。經多年調查勘探,在夏威夷西南,北緯&bp;7&bp;度至&bp;13&bp;度,西經&bp;138&bp;度至&bp;157&bp;度的太平洋中部海區,探明一塊可采儲量為&bp;20&bp;億噸的富礦區。

    海洋專家高敏說:“1991&bp;年&bp;3&bp;月,聯合國國際海底管理局正式批準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的申請,從而使中國得到&bp;15&bp;萬平方千米的大洋錳結核礦產資源開發區。”

    張洪德教授說:“2013&bp;年&bp;7&bp;月&bp;3&bp;日,正在進行首次試驗性應用航行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南海區域下潛,並在海底發現大麵積鐵錳結核。‘蛟龍號’帶回了&bp;8&bp;塊鐵錳結核,其中&bp;5&bp;塊比雞蛋略大,另外&bp;3&bp;塊則比成人拳頭還大,表層都呈黑色。在鐵錳結核樣品中,有一塊被潛水器機械手夾碎。”

    科學博士說,“同濟大學教授周懷陽說,裏麵這個圓核就是火山的熔岩,外麵一圈一圈的就是鐵錳氧化物,是上萬年逐漸形成的。如果打磨一下,就可以看到外麵這些圈像樹的年輪一樣,具體這塊結核有多少年曆史需要在實驗室測定。”

    劉傻子說,南海的形成時間、形成方式和物質來源至今仍存疑問,而海山與南海基底的形成有密切關係。通過對海山岩石樣品的年齡測定、成分分析及其時空變化分析,可以對這一重大科學問題的解決提供幫助。

    海洋爺爺說:“盆地新生界地層厚約萬米,主要為上第三係。在錳結核漸新統和中新統海相砂岩中已鑽探獲油,在海相砂岩中已獲日產幾十噸的高蠟、低硫、輕質的原油,遠景見好。此外,在我國海域中還發現了衝繩、台西、管事灘北、中建島西、巴拉望西北、禮樂太平、曾母暗沙等含油氣的沉積盆地。”(www.101novel.com)